论中庸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64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庸》开篇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三句是一脉相承的,乃是《中庸》全书的总纲要,而中间‘率性之谓道’一句为承接上下两句的枢纽。这三句讲人的秉性是上天赋予的,即宇宙万物的性,都是自然而然有的,此即天性;此天性中有其自然之理。“率性之谓道”是说遵循人性之天赋自然,合于当然的规范,无过不及,这就是人生的当行之路。“修道之谓教”是指圣人教化众人本来就是遵循人性以修明人道。虽然自然之性与当行之道同出一脉,但因人气禀或有差异,自不能无过与不及的行为,所以要施行教化,是要使自然的本心逐渐流露,不被私欲所遮掩,以达到至真、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合外内之道。
  关键词:“中庸”;“天命”;“性”;“诚”“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家们在通过观察天地万物并与其交互、实践而得出来的天地大道,或称为世间的规律。其目的是借助此心法方可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地,正如《中庸》一书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①。“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就是诚:“诚者,天之道也”①;人道就是追求诚:“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①。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①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诚”是《中庸》一书的总纲领,所有内容几乎皆源于“诚”,依“诚”而论。“诚”取“真实无妄”之意, 即至善、至仁、至真的本心。
  这里,至诚之“至”也即是尽性之“尽”。人之至诚以达天诚,才能尽天所赋予人的“天命之性”之至;而此“天命之性”即赋予万物,人亦属其一焉,所以至诚能尽人之性,则亦必方可尽物之性。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人、物都可以各尽其性,两者也可以交互,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人与物也本是一体。“诚”既是本体论,又是宇宙论。所以牟宗三先生称之为“本体宇宙论”。
  只有圣人才可做到至诚,才可称之为天下至诚,才可尽其性。圣人生而知之,其全体皆为性之自然,因而其一举一动皆“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有不善。圣人之下,皆学而知之,则不能达到至诚的境地, 故不能得善之本体之无不通,只能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①,而需推致一偏之极。但虽是一偏,推致其极致之处便有了诚,而有诚,进而“形”、“著”、“明”、“动”、“变”“化”之功随之而来。用朱熹的话讲“形者,积中而发外。著,则又加显矣。明,则又有光辉发越之盛也。动者,诚能动物。变者,物从而变。化,则有不知其所以然者。”②由一曲推致其极与圣人至诚之功无异,殊途同归。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③君子的德性就像风一样,小人的德性就像草一样。一是君子善于感化他人,另一个是小人易于被别人所感化。恰如“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①。中庸主张如果一个人通过修养而上达天德(自明诚)与天合一的过程。原初本真状态谓之“诚”,是人的真实本性毫无掩饰的直接表露,也是天人合一得以可能实现的唯一的方法。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①,这种本体既然是无限的,则它必然是唯一的。因为如果本体不是唯一存在的,而是还有一个与本体并存,它势必会与本体发生交互,从而互相影响各自的化育流行。此时,本体就变成了有限的,也不能再称之为本体。所以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①由“诚”为一而始,生二,二生三,乃至创生万物,《中庸》是这样论述的:“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黿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① 《中庸》是儒家哲学的精髓,它的本质便是教人“内求、内省、内胜”。不论是个人的祸福荣辱,还是一国的兴衰成败,儒家圣人都是在内省自身。孔子讲“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①。正是这种修己身而不苛求他人,坦然以对祸福荣辱,既不怨天,也不尤人,表明了一个儒者的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骄不躁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
  “惟天下之至诚”的人才能与天和地形成“三才”,从而合一。这种地位与境界是只有圣人才能达到的。但是,孔子曾说,即便是尧舜也不能及也。那么,“与天地参”、“天人合一”的境界太过高远了,人根本不能望其项背,可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④。孔子就曾说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①可见中庸之功难成。
  虽然“至诚”之境,人类永远达到。但是,从本体论讲,人亦是由本源而生的万千芸芸纵生之一,肯定了人类是可以与天地合一,只是无限趋近,这本身就具有了十分重大意義。“天、地、人”本为一体,三者能够完全统一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对立面的合二而一,而根本就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勉强的功夫,因为天命天性与天道人道,本是一贯的,所谓修道,实在即求合乎自然之理。参考文献:
  [1]宋天正.大学中庸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杭州311121)
其他文献
摘要:摒弃单纯地传授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既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向多元化发展是物理课堂努力的目标。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教育模式,围绕着以发现、探究和交流这三方面为主线去设计教学和课堂。教师在注意加强自身在科学方法方面的修养与素质同时,还要努力提高对科学方法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发现是根本,去“探究”——探究是动力,去“交流”—
摘要:本文对现阶段教师和学生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及问题作了分析,并指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尖子生 ;课堂教学  一、分类推进,全面提升,全力打造尖子生团队  我对尖子生群体培养有效措施主要就是两点。  1.夯实基础,稳抓稳打  新课标二高考数学题主体仍是基础题,把握基础不放松是不变的宗旨,正常授课过程中要求尖子生知识点掌握到位(不能好高骛远,必须脚踏实地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能够很好的实现其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认为这堂课是成功的。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目标教学,力求把目标教学思想向目标教学实践渗透、融合。主要阐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制定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并就如何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进行说明。  关键字:小学;数学;目标;教学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中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合现代教育特点的,以教学目标
芳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体育课堂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状况对创造活力高效课堂,阐述高中体育课教育中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原因,提出高中体育课堂教育中营造和谐活力师生关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积极探索和谐活力高效的高中体育课堂。  关键词:和谐 ; 活力高效;師生关系;高中体育课堂  一、前言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及个性的发展。体育课堂要求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师生双方通过互
摘要:网络环境下,阅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学生是否读书,读什么书,怎么思考,能否学以致用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阅读经典文学引入我的教学活动中,结果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说这种教学手段的植入不仅培养了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促使他们掌握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快速阅读,同时在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全新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还顺便培养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与心智模式——利用思
摘要:随着新课标进程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课本规定的基本内容的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数学素养。只有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学生在课堂中有真正的收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进步。本文主要根据现今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现象,提出相关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 ;实践措施  前言:在高中数学中,随着课程知识的逐渐
摘要:课堂教学的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后面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重视并抓好课堂教学中导入这个环节,以促进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结合我国新形势下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多媒体辅助下政治课堂导入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指出恰当使用多媒体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才能为整堂课的和谐自然发展定下基调,从而去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农村的经济情况和家长监管和教育责任的缺失,以及家长教育素养的薄弱是导致农村初中学校后进生比例偏大的主要原因,构建家校多元评价的合作教育体系,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首先,学校教育抓住教育的契机,以多元评价教育方式使学生形成自信力。其次,通过开放式教育教学活动、作业情况反馈、家长会等多渠道的家校合作教育,实现家校多元评价合作教育。再次,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校讯通、学校网站、班级微信群等方式
摘要:新的高中生物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各方面都较原来的生物课程有所创新和突破,这必将对高中生物教师提出更高的新要求。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中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中生物新课程不仅要改变学生的生物学习生涯,而且也将改变生物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高中生物新课程所发生的的变革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生物;变革  一、教育观念
摘要:为了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激励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要善于开发与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让学生进行丰富、活泼的有效性练笔,从而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习作资源;开发利用  丁有宽老师曾说:“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小练笔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一篇好的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