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十年来,小学传统美术教育的主导思想是:打好基础,抓基本功训练。例如,在画三角红旗时,要先画一个长方形,然后找对角画一条线,擦掉多余的线,加画一根旗杆就是一面三角红旗了;画皮球得先画一个正方形,在中间打一个“十”字形,再打一个“米”字形,然后慢慢地削切四个方角,逐渐修剪成圆形,最后画成皮球。又如,到高年级开始写生,画茶杯必定是让学生先画圆杯的中轴线,再画左右的对称线,接着用画圆的方法画两个椭圆,加上柄,擦掉多余的线条就是茶杯了;画人更是要按照严格的比例,从画方块到圆形,逐步完成;中国画就更有一整套的传统规范,连临摹也不得半点走样……我认为这不是进行美术教学,而是在上机械制图课!这种狭隘的审美意识,无视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将艺术与技术混为一谈,束缚了少年儿童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有的想象和创造力。
我们知道,所谓“艺术”,就是“创造出来的表现形式”或“表现人类情感的外现形式”;我们也应清楚,艺术不是技术,画画在我看来,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出一种表现形式——一种诉诸视觉、知觉的形式,一种能将人类情感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出来的形式。那么,作为绘画客体,明明是个圆皮球为什么一定要先画成四方形?茶杯明明是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很熟悉的直观形象,却让他们画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辅助线,这样的画法难道不是远离了形象思维的规律,违背了自己的视觉感受吗?让小学生抛开非常重要的第一感觉进入理性的分析,这样做看来很严谨,实则抑制了学生独立观察的能力和有感而画的内驱力,从而造成小学生在观察、表现对象时只会用尺子去量、比那些抽象的框框,而就在这量、比的过程中陷入了局部的观察,在精细的切割中丢掉了物体本身与环境的整体感,画面机械木然,缺少甚至没有艺术的情感。
有人说小学生画画有什么“情感”和“形式”可谈。然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是最有“情感”和“形式”感受的,他们最容易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画面上;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看,由于他们骨骼硬且小,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全,腕骨和指骨正处在生长过程中,指挥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肌能尚未成熟,同时色彩分辨力和记忆力也不强,这使他们的用笔和用色时常出现一些幼稚而有趣的画面;从画内容上看,由于小学生的感知觉和表象活动形式还不完善,在他们纯真的眼中,一切绘画的对象都是象征性的东西,他们对自己笔下的对象是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来进行创造性描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用什么“法”来框住他们,应该让他们在踏入美术这个园地时就感到这里是他们想象、创造的天地。
又有的人担心如上所为会破坏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这样一个完整的美术教育系统的连续性。而我认为的那种机械的,作坊式的教学恰恰违背了系统规律。例如,在小学美术课中的透视内容中学也有,大学又有,这难道是系统性吗?这是在进行无益的重复。小学应有小学的教学内容,应有儿童的语言。
作者单位
临沧市二中
◇责任编辑:谢强◇
我们知道,所谓“艺术”,就是“创造出来的表现形式”或“表现人类情感的外现形式”;我们也应清楚,艺术不是技术,画画在我看来,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出一种表现形式——一种诉诸视觉、知觉的形式,一种能将人类情感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出来的形式。那么,作为绘画客体,明明是个圆皮球为什么一定要先画成四方形?茶杯明明是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很熟悉的直观形象,却让他们画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辅助线,这样的画法难道不是远离了形象思维的规律,违背了自己的视觉感受吗?让小学生抛开非常重要的第一感觉进入理性的分析,这样做看来很严谨,实则抑制了学生独立观察的能力和有感而画的内驱力,从而造成小学生在观察、表现对象时只会用尺子去量、比那些抽象的框框,而就在这量、比的过程中陷入了局部的观察,在精细的切割中丢掉了物体本身与环境的整体感,画面机械木然,缺少甚至没有艺术的情感。
有人说小学生画画有什么“情感”和“形式”可谈。然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是最有“情感”和“形式”感受的,他们最容易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画面上;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看,由于他们骨骼硬且小,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全,腕骨和指骨正处在生长过程中,指挥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肌能尚未成熟,同时色彩分辨力和记忆力也不强,这使他们的用笔和用色时常出现一些幼稚而有趣的画面;从画内容上看,由于小学生的感知觉和表象活动形式还不完善,在他们纯真的眼中,一切绘画的对象都是象征性的东西,他们对自己笔下的对象是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来进行创造性描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用什么“法”来框住他们,应该让他们在踏入美术这个园地时就感到这里是他们想象、创造的天地。
又有的人担心如上所为会破坏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这样一个完整的美术教育系统的连续性。而我认为的那种机械的,作坊式的教学恰恰违背了系统规律。例如,在小学美术课中的透视内容中学也有,大学又有,这难道是系统性吗?这是在进行无益的重复。小学应有小学的教学内容,应有儿童的语言。
作者单位
临沧市二中
◇责任编辑: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