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学习力是指个体在学习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受自然本性的驱动作用所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生命的本能,是人固有的自然本性显露的过程。达到自然学习的状态,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然学习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原有的潜能,这些特点契合了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的要求。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片面强调学生被动的一面,抹杀了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自然学习力的发展。
一、自然学习力的“失联”现象
1.思维被禁锢
在科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基木思维方法,使他们形成、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将新概念纳入科学知识结构之中,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和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一直是科学课教学的重点。目前的科学课堂仍普遍折射着“知识本位”的影子,学生往往被看作是接受的“容器”,教师生硬地把概念呈现给学生,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的思维所代替,他们思考的余地和消化的空间极小,陷于消极接受的境地。
2.手脚被捆绑
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把科学探究模式固定化,严格按照“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的步骤进行,认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科学探究提出的步骤,好像缺少了任何环节就不是探究式教学。还有些教师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应该采用科学探究,无形中把探究教学程序化、模式化,在教学时往往过于注重过程与方法,不讲知识或不敢讲知识,虽然活动看起来很热闹,但缺乏科学结构,缺乏思维参与,导致探究式教学过程的泛化与模式化,使学生原有的自然学习力逐渐弱化甚至退化。
3.情感被淡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把握。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真正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需要落实学生实验与制作、考察等一些亲历活动的学习内容时,课堂教学的重心往往是落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许多课的教学目标表述过于笼统与宽泛,如“使学生体会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等。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许多教师往往教条式地使用行为动词,逐渐淡化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二、自然学习力的“失联”原因
1.评价不当的“导”
在科学课教学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应当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的形式方法应当从单一的考试发展为多元评价。长期以来,以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手段之一,有的考试命题只注重考查知识传授的如何,忽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且命题内容随意性大,难度系数不一,考试结果必然不理想。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自然学习力的发展。
2.教师不当的“引”
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能够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就可能使学生的自然学习力下降。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学什么、怎么学全由教师做主;有些教师采用“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主体放任的课堂,在学生进行探究时不敢引导,怕戴上“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帽子。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引,使得科学探究流于形式,为探究而探究,为实验而实验,形式大于内涵,这样自然培养不了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最终造成学生自然学习力的低下。
3.家长不当的“管”
在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种植、饲养、专题研究、科学小制作、收集信息等活動,往往是在家里和社会中进行的,一些活动在家中完成时,家长对于学生进行的科学探究往往不理解。如让学生养蚕、观察蜗牛、种油菜花等活动,家长会认为不卫生、不务正业,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影响了学习,家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干预是学生自然学习力丧失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自然学习力的唤醒策略
“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学生,只需把那暗藏于体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学习不是新经验的获得,而是原有内在潜能的展开。学生自然学习力的发展是自内向外的,是他们自然本性的外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然学习力就像植物的一粒种子,植物的形状和特性已经存在于种子里面,教师所要做的只是依据儿童的本性,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让学习力这颗种子自然地生根、发芽。
1.营造氛围,引发自然学习力的产生
(1)激发兴趣,顺势而生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乐于通过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所以,要引发自然学习力的产生,应该立足于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科学课上,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参与活动,让学生从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习兴趣且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活动中产生探求知识的心理需要。如在学习《变色花》一课时,教师出示一朵纸花,然后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学生会发现“花瓣”变成了红色,“叶子”变成了绿色,于是产生了疑问。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中关于物质酸碱性的介绍,再通过紫甘蓝水接触白醋和碱水后发生的变化实验,使他们很快发现“变色花”的秘密:纸花的花瓣上抹上了白醋,叶子上抹了碱水。学生在学习力的驱动下,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显著。 (2)平等交流,蓄势而发
学生敢说、愿说的前提是教学的民主。我们应当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宗旨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参加学生的探究活动,为学生服务,不断启发学生表达与交流。在开展探究之前应当围绕探究的问题及时追问,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在探究活动之后应当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归纳,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将形成的几种答案进行比较,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提炼形成的结论,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3)适时放手,得势而展
为了使学生能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在自然学习力的驱动下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层次、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在此过程中,还要适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学《简单电路》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组装简单电路,学生掌握了连接的方法后,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他们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连接电池盒、灯座、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不仅加深了对电路的认识,也促进了自然学习力的发展。
2.方法导引,助力自然学习力的“续航”
(1)探究,开启“航行”的动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紧密结合科学概念的学习,针对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学习方法,突破探究学习中的瓶颈,进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科学学习的效率。如在《科学》教材的每一册中都有“过程技能训练”“探究的方法”“探究方法反思”等训练单元,在这些单元的实施中,教师应该把握一些指导的要点。如提出问题环节应该注意问题筛选的广度与深度;方案设计环节应通过系列化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自主选择一个适用于探究的计划方案;汇报交流环节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探究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并能将学习的方法转化为自然学习的能力。
(2)记录,留下“航行”的轨迹
科学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容,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通过科学记录,不仅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规范记录的要求。如记录文字时应选择蓝色或者黑色的笔,而画图、制作表格时必须使用铅笔,对于表格的制作,还要用直尺来辅助。
其次,告诉学生每一次记录主要包含哪些内容。例如课题、日期、天氣等是每次必须要记录的,因为这会给整理科学知识和实验数据带来方便。
再次,具体指导记录方法。在学生开始记录前,应讲清要求并作示范,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记录及时进行评价和指点,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推荐适合的方法,指导他们对记录内容进行整理,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记忆。
(3)合作,助推“航行”的方向
科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团队的合作,由于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部分实验都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所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对学生自然学习力的发挥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小组学习中如何协调合作、取长补短还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应该认真、耐心地对学生加以指导,使他们在团队学习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如学习“制作地表模型”的内容时,在学生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制作校园沙盘时,有的小组制作很快,有的小组制作很慢,教师仔细观察后发现:做得快的小组合作默契,而较慢的小组分工不合理,有的还发生了争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对较慢的小组进行了适当指导,让学生按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这样,他们合作速度快了,最后取得了成功。
3.多维互动,拓展自然学习力的“航线”
(1)课堂实践,拓深渠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纯粹以学科知识传授的静态教学方式已然步入了死胡同,简单灌输知识变成了“捆绑知识”,只有与生活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应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以拓宽理解,形成新技能。如学习了杠杆平衡的原理之后,学生知道了力点离支点越远越省力,反之则越费力。于是,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卖菜时使用的杆秤如果秤砣少了一小块会怎样?在使用过程中怎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让学生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的策略,这一情境创设拓宽了学生的理解,使他们学会了运用新的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课外延伸,拓宽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课堂之外的、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科学课程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不能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要拓展学生的自然学习力,教师应该围绕学习内容,精心选择并设计课外探究内容,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如可以基于“场景式”课程资源推进课外学习的开展,开发“养蚕”“无土栽培”等课程资源,把教学拓宽到开放的、动态的课程资源形态中,并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展示活动,取得家长、社会对学生开展课外探究的支持与帮助。
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教的依赖。唯有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经历并且积累经验,学习的过程才会充满生命的律动,并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
一、自然学习力的“失联”现象
1.思维被禁锢
在科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基木思维方法,使他们形成、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将新概念纳入科学知识结构之中,真正理解概念的实质和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一直是科学课教学的重点。目前的科学课堂仍普遍折射着“知识本位”的影子,学生往往被看作是接受的“容器”,教师生硬地把概念呈现给学生,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的思维所代替,他们思考的余地和消化的空间极小,陷于消极接受的境地。
2.手脚被捆绑
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把科学探究模式固定化,严格按照“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的步骤进行,认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科学探究提出的步骤,好像缺少了任何环节就不是探究式教学。还有些教师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应该采用科学探究,无形中把探究教学程序化、模式化,在教学时往往过于注重过程与方法,不讲知识或不敢讲知识,虽然活动看起来很热闹,但缺乏科学结构,缺乏思维参与,导致探究式教学过程的泛化与模式化,使学生原有的自然学习力逐渐弱化甚至退化。
3.情感被淡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把握。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真正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需要落实学生实验与制作、考察等一些亲历活动的学习内容时,课堂教学的重心往往是落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许多课的教学目标表述过于笼统与宽泛,如“使学生体会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等。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许多教师往往教条式地使用行为动词,逐渐淡化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二、自然学习力的“失联”原因
1.评价不当的“导”
在科学课教学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应当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的形式方法应当从单一的考试发展为多元评价。长期以来,以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手段之一,有的考试命题只注重考查知识传授的如何,忽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且命题内容随意性大,难度系数不一,考试结果必然不理想。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自然学习力的发展。
2.教师不当的“引”
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能够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就可能使学生的自然学习力下降。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学什么、怎么学全由教师做主;有些教师采用“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主体放任的课堂,在学生进行探究时不敢引导,怕戴上“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帽子。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引,使得科学探究流于形式,为探究而探究,为实验而实验,形式大于内涵,这样自然培养不了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最终造成学生自然学习力的低下。
3.家长不当的“管”
在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种植、饲养、专题研究、科学小制作、收集信息等活動,往往是在家里和社会中进行的,一些活动在家中完成时,家长对于学生进行的科学探究往往不理解。如让学生养蚕、观察蜗牛、种油菜花等活动,家长会认为不卫生、不务正业,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影响了学习,家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干预是学生自然学习力丧失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自然学习力的唤醒策略
“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学生,只需把那暗藏于体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学习不是新经验的获得,而是原有内在潜能的展开。学生自然学习力的发展是自内向外的,是他们自然本性的外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然学习力就像植物的一粒种子,植物的形状和特性已经存在于种子里面,教师所要做的只是依据儿童的本性,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让学习力这颗种子自然地生根、发芽。
1.营造氛围,引发自然学习力的产生
(1)激发兴趣,顺势而生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乐于通过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所以,要引发自然学习力的产生,应该立足于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科学课上,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参与活动,让学生从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习兴趣且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活动中产生探求知识的心理需要。如在学习《变色花》一课时,教师出示一朵纸花,然后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学生会发现“花瓣”变成了红色,“叶子”变成了绿色,于是产生了疑问。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中关于物质酸碱性的介绍,再通过紫甘蓝水接触白醋和碱水后发生的变化实验,使他们很快发现“变色花”的秘密:纸花的花瓣上抹上了白醋,叶子上抹了碱水。学生在学习力的驱动下,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显著。 (2)平等交流,蓄势而发
学生敢说、愿说的前提是教学的民主。我们应当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宗旨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参加学生的探究活动,为学生服务,不断启发学生表达与交流。在开展探究之前应当围绕探究的问题及时追问,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在探究活动之后应当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归纳,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将形成的几种答案进行比较,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提炼形成的结论,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3)适时放手,得势而展
为了使学生能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在自然学习力的驱动下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层次、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在此过程中,还要适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学《简单电路》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组装简单电路,学生掌握了连接的方法后,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他们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连接电池盒、灯座、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不仅加深了对电路的认识,也促进了自然学习力的发展。
2.方法导引,助力自然学习力的“续航”
(1)探究,开启“航行”的动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紧密结合科学概念的学习,针对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学习方法,突破探究学习中的瓶颈,进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科学学习的效率。如在《科学》教材的每一册中都有“过程技能训练”“探究的方法”“探究方法反思”等训练单元,在这些单元的实施中,教师应该把握一些指导的要点。如提出问题环节应该注意问题筛选的广度与深度;方案设计环节应通过系列化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自主选择一个适用于探究的计划方案;汇报交流环节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探究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并能将学习的方法转化为自然学习的能力。
(2)记录,留下“航行”的轨迹
科学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容,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通过科学记录,不仅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规范记录的要求。如记录文字时应选择蓝色或者黑色的笔,而画图、制作表格时必须使用铅笔,对于表格的制作,还要用直尺来辅助。
其次,告诉学生每一次记录主要包含哪些内容。例如课题、日期、天氣等是每次必须要记录的,因为这会给整理科学知识和实验数据带来方便。
再次,具体指导记录方法。在学生开始记录前,应讲清要求并作示范,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记录及时进行评价和指点,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推荐适合的方法,指导他们对记录内容进行整理,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记忆。
(3)合作,助推“航行”的方向
科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团队的合作,由于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部分实验都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所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对学生自然学习力的发挥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小组学习中如何协调合作、取长补短还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应该认真、耐心地对学生加以指导,使他们在团队学习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如学习“制作地表模型”的内容时,在学生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制作校园沙盘时,有的小组制作很快,有的小组制作很慢,教师仔细观察后发现:做得快的小组合作默契,而较慢的小组分工不合理,有的还发生了争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对较慢的小组进行了适当指导,让学生按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这样,他们合作速度快了,最后取得了成功。
3.多维互动,拓展自然学习力的“航线”
(1)课堂实践,拓深渠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纯粹以学科知识传授的静态教学方式已然步入了死胡同,简单灌输知识变成了“捆绑知识”,只有与生活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应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以拓宽理解,形成新技能。如学习了杠杆平衡的原理之后,学生知道了力点离支点越远越省力,反之则越费力。于是,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卖菜时使用的杆秤如果秤砣少了一小块会怎样?在使用过程中怎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让学生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的策略,这一情境创设拓宽了学生的理解,使他们学会了运用新的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课外延伸,拓宽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课堂之外的、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科学课程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不能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要拓展学生的自然学习力,教师应该围绕学习内容,精心选择并设计课外探究内容,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如可以基于“场景式”课程资源推进课外学习的开展,开发“养蚕”“无土栽培”等课程资源,把教学拓宽到开放的、动态的课程资源形态中,并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展示活动,取得家长、社会对学生开展课外探究的支持与帮助。
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教的依赖。唯有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经历并且积累经验,学习的过程才会充满生命的律动,并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