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晓利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专注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规律研究,主要成果有:《教师是这样发展的》《想明白、做明白——学校问题改进的方案设计》。
我们都知道,花是靠根来吸收水分的,仅把水洒在花上,并不能使花长久美丽。浇花,不浇在根上,就等于没浇。同理,育人,不育在心上,就等于没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是期望其言谈举止符合学校、社会的要求,属于社会性素质;但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着力点,应当在于其内心,即人的心理性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时要明确人的素质内涵,以及要培育什么素质,核心是要抓住什么。
人的素质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个层面,它们是紧密相关、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结构。
生理性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的物质基础
生理性素质,主要指人在生理上的组织器官是正常的,在此基础上的生理机能也是正常的,这是人的心理功能发生的前提。如果一个人的物质基础有缺陷,譬如脑部发育不全,那么,他的整体素质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每个人都拥有消化、呼吸、脑神经等九大组织器官,只有保证这些组织器官及基于其上的系统机能的健全和健康,才能为个人心理功能的发挥提供可能。如同一株鲜花,只有当它的根部是完整、健康、没有受损时,才能生机勃勃地成长;否则,无论外力如何“浇根”,她的吸收成长都会受到影响。
心理性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的内在根本
心理性素质,就是人的心理功能发挥产生的结果,其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一个人最终社会性素质的高低。犹如一株花,根部的成长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其质量与花期。而对于我们来讲,一个人的心理性素质主要是由三个紧密相关的系统结构组成的。
1.人的自我意识系统,发挥的是引发导向功能。
人的素质发展主要受控于人自身的主观意向,而大脑对人体的支配、调节活动都是通过自我意识来实现的。这里的自我意识,是指个人通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监控,从而对自身的整体发展进行及时恰当地引发、导向和调节,促使其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自律意识。
其中,责任意识分为三种程度,由低到高分别是: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和对社会负责。例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意识到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明确自己履行学习任务等行为的价值;但仅有这样是不够的,同时他还应认识到要为自己所在的集体负责,要努力为集体争光、做贡献;在这两层认知之上,如果他还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就更好了——以对社会发展出份力为最高目标,那么他不需要其他外在的约束和监督,就能自觉主动且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发展意识也分为三种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适应、超越和创新。仅仅停留在适应现状层次的学生,其意识状态可能是“只要自己不受批评就行”,说明他的发展意识比较弱;如果一个学生总具有超越当前、超越目标的发展意识,表明他的发展意识比较强,可以期待其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如果一个学生总能以达到创新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预示着他的发展意识极强,将来极可能会有大发展、大跨越。处在这三种不同发展意识阶段的学生,他们最终的发展结果必然也会出现巨大的差别。
至于自律意识,则是对上述的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即进行适时的监督、适当的评价,并做出可行的调整,从而促使自我意识逐渐过渡到较高层面。
有了自我意识的这几个方面的参与,人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应该如何作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育家都重视教育对人的唤醒作用——唤醒的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意识到了,才是改变的真正开始。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求老师应做到时时事事尝试超越自我,贯彻社会责任意识。“上行下效”,才是最科学的培养方式。
2.人的情态期求系统,发挥的是动力保障功能。
人的情态期求系统,相当于我们课堂“三维目标”中提到的第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系统。它源于人们的需求、需要,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动力强弱。
①态度倾向。遭遇事件时,是作为局外人漠不关心地观望,还是作为一般服从者参与进来,抑或是一马当先的率先做出示范?经验证明,总是处于观望状态的人,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成长必然会受到限制;被动参与的人,仅能实现一般程度的发展;而时时处处率先示范的人,必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②价值取向。对待事情,是把它当成一种职责,或是一种理想追求,抑或是一种信念的体现?三种不同的价值判断,必将有三种不同的结果,而唯有将事业作为信念去追求的人,才能成为行业的开拓者和创造者。结合教师的育人工作,大致存在三种价值取向:第一种认为自己就是要把书中的知识讲授给学生;第二种认为自己就是要让学生都考出高分;第三种认为自己是在进行着伟大的育人工程。很显然,三种不同价值取向的老师,最后的发展结果可能为:第一种追求成就了“教书匠”,第二种追求成就了“应试高手”,而第三种追求所成就的,很可能就是“教育家”了。
③动机趋向。一个学生,如果因为感到快乐而主动要求学习,那就是处于纯兴趣的动机状态;如果是出于对学习的热爱,而不仅仅是因为单纯的兴趣,就说明他已经对学习产生了某种情感,动机层次要高一些;如果不仅是热爱学习,并且能够为了学习克服各种困难,就说明其动机达到了意志的程度,有着足够强劲的学习动力。
因此,我们所期望的学生的良好动力状态是:在态度上,事事率先;在价值上,有信念追求;在动机上,达到意志水平。那么,该学生将会处于一种非常理想的动力状态,注定能克服困难,不怕挫折,不断成功。
3.人的思维系统,发挥的是指挥运作功能。
人的思维系统,属于我们平常理解的思维能力和品质层面。如果一个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包括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超越创新的发展意识、优秀严谨的自律意识,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情态期求——包括事事率先的态度、追求崇高的信念、积极向上的意志,那么,这个学生就有具有了做成很多事情的有利条件,也就是“万事俱备”而“只欠东风”了——这里的“东风”,指的就是他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因此,人的科学思维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听到或看到的某些所谓“跨界牛人”,他们在某个领域里成绩斐然,而转到其他非相关的领域后,也能表现得同样出色。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极其优秀的心理性素质,在意识、情态和思维三个层面的发展程度都很高。事实上,这三个层面的素质就是各领域都需要的通识性素质,属于核心素质,属于终身发展都需要的素质。而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要把关于学生心理性素质的这三个层面的培养抓好、抓实,从而助力学生实现个人的最佳发展,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任何职业,都有可能在该领域将自身潜能发展到极致。
至此,我们分析了人的心理素质的三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结构——自我意识、情态期求和科学思维。这三大结构的优劣组合结果,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性素质。现实中,很多教育者主要把眼光直接锁定在了学生的社会性素质上,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关乎社会性素质的“根”,即心理性素质。只有“根”强大了,才能孕育出“枝繁叶茂”来。诚然,社会性素质的确是需要关注的,但优秀的社会性素质并不是简单的讲解说教、约束规范就能达到的结果,而是取决于人们心理性素质是否强大,同时还要注重心理性素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
社会性素质是心理性素质的外化应用
社会性素质,是在心理性素质的基础上,基于个体的生活学习而外化拓展的结果,是个体在各种生活中习得的思想、文化等。它具体包括什么呢?概括地说,社会性素质指的是“德(品格修养)、学(学识)、识(见识)、才(潜能)”。
社会性素质的每个方面,都需要心理性素质的意识、情态和思维的参与才能完成;而心理性素质这几个方面所处的不同程度、组合的结果,决定了社会性素质的发展状态。
比如,从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一小方面来说,如果一个学生既有锻炼身体的意识(为自身健康负责的意识、超越自我的意识等),又有锻炼身体的情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健强体魄的信念),还有了锻炼的思维(如何一步步提高体质的想法、思路),那这个学生的体能素质能差吗?肯定差不了!并且,他还能实现个人体质发展的最好状态,这就是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同时,他的心理性素质的三个层面都达到了最高水平,那么他的发展就处于最好的状态。
所以,教育者虽然最终期待的是学生能形成优秀的社会性素质,但是对于育人工作来讲,所要着力的点应当是人的心理性素质。就像小学课文《我要的是葫芦》中所描写的一样,尽管“我”想要的是“葫芦”,但绝不能仅仅盯着葫芦本身,而要随时关注决定着葫芦是否能长大长好的“根茎叶”。只要努力把葫芦的“心理性素质”维护好——即养护好葫芦的“根茎叶”,那么,“葫芦”随之长大、长好,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专注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规律研究,主要成果有:《教师是这样发展的》《想明白、做明白——学校问题改进的方案设计》。
我们都知道,花是靠根来吸收水分的,仅把水洒在花上,并不能使花长久美丽。浇花,不浇在根上,就等于没浇。同理,育人,不育在心上,就等于没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是期望其言谈举止符合学校、社会的要求,属于社会性素质;但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着力点,应当在于其内心,即人的心理性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时要明确人的素质内涵,以及要培育什么素质,核心是要抓住什么。
人的素质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个层面,它们是紧密相关、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结构。
生理性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的物质基础
生理性素质,主要指人在生理上的组织器官是正常的,在此基础上的生理机能也是正常的,这是人的心理功能发生的前提。如果一个人的物质基础有缺陷,譬如脑部发育不全,那么,他的整体素质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每个人都拥有消化、呼吸、脑神经等九大组织器官,只有保证这些组织器官及基于其上的系统机能的健全和健康,才能为个人心理功能的发挥提供可能。如同一株鲜花,只有当它的根部是完整、健康、没有受损时,才能生机勃勃地成长;否则,无论外力如何“浇根”,她的吸收成长都会受到影响。
心理性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的内在根本
心理性素质,就是人的心理功能发挥产生的结果,其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一个人最终社会性素质的高低。犹如一株花,根部的成长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其质量与花期。而对于我们来讲,一个人的心理性素质主要是由三个紧密相关的系统结构组成的。
1.人的自我意识系统,发挥的是引发导向功能。
人的素质发展主要受控于人自身的主观意向,而大脑对人体的支配、调节活动都是通过自我意识来实现的。这里的自我意识,是指个人通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监控,从而对自身的整体发展进行及时恰当地引发、导向和调节,促使其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自律意识。
其中,责任意识分为三种程度,由低到高分别是: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和对社会负责。例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意识到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明确自己履行学习任务等行为的价值;但仅有这样是不够的,同时他还应认识到要为自己所在的集体负责,要努力为集体争光、做贡献;在这两层认知之上,如果他还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就更好了——以对社会发展出份力为最高目标,那么他不需要其他外在的约束和监督,就能自觉主动且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发展意识也分为三种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适应、超越和创新。仅仅停留在适应现状层次的学生,其意识状态可能是“只要自己不受批评就行”,说明他的发展意识比较弱;如果一个学生总具有超越当前、超越目标的发展意识,表明他的发展意识比较强,可以期待其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如果一个学生总能以达到创新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预示着他的发展意识极强,将来极可能会有大发展、大跨越。处在这三种不同发展意识阶段的学生,他们最终的发展结果必然也会出现巨大的差别。
至于自律意识,则是对上述的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即进行适时的监督、适当的评价,并做出可行的调整,从而促使自我意识逐渐过渡到较高层面。
有了自我意识的这几个方面的参与,人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应该如何作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育家都重视教育对人的唤醒作用——唤醒的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意识到了,才是改变的真正开始。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求老师应做到时时事事尝试超越自我,贯彻社会责任意识。“上行下效”,才是最科学的培养方式。
2.人的情态期求系统,发挥的是动力保障功能。
人的情态期求系统,相当于我们课堂“三维目标”中提到的第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系统。它源于人们的需求、需要,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动力强弱。
①态度倾向。遭遇事件时,是作为局外人漠不关心地观望,还是作为一般服从者参与进来,抑或是一马当先的率先做出示范?经验证明,总是处于观望状态的人,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成长必然会受到限制;被动参与的人,仅能实现一般程度的发展;而时时处处率先示范的人,必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②价值取向。对待事情,是把它当成一种职责,或是一种理想追求,抑或是一种信念的体现?三种不同的价值判断,必将有三种不同的结果,而唯有将事业作为信念去追求的人,才能成为行业的开拓者和创造者。结合教师的育人工作,大致存在三种价值取向:第一种认为自己就是要把书中的知识讲授给学生;第二种认为自己就是要让学生都考出高分;第三种认为自己是在进行着伟大的育人工程。很显然,三种不同价值取向的老师,最后的发展结果可能为:第一种追求成就了“教书匠”,第二种追求成就了“应试高手”,而第三种追求所成就的,很可能就是“教育家”了。
③动机趋向。一个学生,如果因为感到快乐而主动要求学习,那就是处于纯兴趣的动机状态;如果是出于对学习的热爱,而不仅仅是因为单纯的兴趣,就说明他已经对学习产生了某种情感,动机层次要高一些;如果不仅是热爱学习,并且能够为了学习克服各种困难,就说明其动机达到了意志的程度,有着足够强劲的学习动力。
因此,我们所期望的学生的良好动力状态是:在态度上,事事率先;在价值上,有信念追求;在动机上,达到意志水平。那么,该学生将会处于一种非常理想的动力状态,注定能克服困难,不怕挫折,不断成功。
3.人的思维系统,发挥的是指挥运作功能。
人的思维系统,属于我们平常理解的思维能力和品质层面。如果一个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包括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超越创新的发展意识、优秀严谨的自律意识,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情态期求——包括事事率先的态度、追求崇高的信念、积极向上的意志,那么,这个学生就有具有了做成很多事情的有利条件,也就是“万事俱备”而“只欠东风”了——这里的“东风”,指的就是他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因此,人的科学思维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听到或看到的某些所谓“跨界牛人”,他们在某个领域里成绩斐然,而转到其他非相关的领域后,也能表现得同样出色。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极其优秀的心理性素质,在意识、情态和思维三个层面的发展程度都很高。事实上,这三个层面的素质就是各领域都需要的通识性素质,属于核心素质,属于终身发展都需要的素质。而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要把关于学生心理性素质的这三个层面的培养抓好、抓实,从而助力学生实现个人的最佳发展,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任何职业,都有可能在该领域将自身潜能发展到极致。
至此,我们分析了人的心理素质的三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结构——自我意识、情态期求和科学思维。这三大结构的优劣组合结果,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性素质。现实中,很多教育者主要把眼光直接锁定在了学生的社会性素质上,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关乎社会性素质的“根”,即心理性素质。只有“根”强大了,才能孕育出“枝繁叶茂”来。诚然,社会性素质的确是需要关注的,但优秀的社会性素质并不是简单的讲解说教、约束规范就能达到的结果,而是取决于人们心理性素质是否强大,同时还要注重心理性素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
社会性素质是心理性素质的外化应用
社会性素质,是在心理性素质的基础上,基于个体的生活学习而外化拓展的结果,是个体在各种生活中习得的思想、文化等。它具体包括什么呢?概括地说,社会性素质指的是“德(品格修养)、学(学识)、识(见识)、才(潜能)”。
社会性素质的每个方面,都需要心理性素质的意识、情态和思维的参与才能完成;而心理性素质这几个方面所处的不同程度、组合的结果,决定了社会性素质的发展状态。
比如,从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一小方面来说,如果一个学生既有锻炼身体的意识(为自身健康负责的意识、超越自我的意识等),又有锻炼身体的情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健强体魄的信念),还有了锻炼的思维(如何一步步提高体质的想法、思路),那这个学生的体能素质能差吗?肯定差不了!并且,他还能实现个人体质发展的最好状态,这就是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同时,他的心理性素质的三个层面都达到了最高水平,那么他的发展就处于最好的状态。
所以,教育者虽然最终期待的是学生能形成优秀的社会性素质,但是对于育人工作来讲,所要着力的点应当是人的心理性素质。就像小学课文《我要的是葫芦》中所描写的一样,尽管“我”想要的是“葫芦”,但绝不能仅仅盯着葫芦本身,而要随时关注决定着葫芦是否能长大长好的“根茎叶”。只要努力把葫芦的“心理性素质”维护好——即养护好葫芦的“根茎叶”,那么,“葫芦”随之长大、长好,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