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课堂拓展乱象
1 拓展延伸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固定环节。整体感知—文本分析一拓展延伸一度是很多公开课的固定模式。拓展延伸成了一堂语文课的固定板块,不管教学目标,不顾文本分析是否透彻,教师总会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机械地开展拓展,为延伸而延伸,把拓展当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环节。仿佛没有拓展就不是一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了。语文课堂陷入模式化、程序化、公式化。
2 拓展延伸不应对人文性“一边倒”。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上的拓展大多是对教材人文内涵的丰富及深化,属于“道”的范畴。如教苏教版“珍爱生命”专题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史铁生与海伦·凯勒的事迹外,我还给学生讲霍金的故事,让学生学会坚强,敬畏生命。这样的拓展的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却淡化了对文本语言的咀嚼品味,对亲情、生命的感悟,这种只顾“道”丢掉“文”的拓展,钝化了学生语言的“触角”,人文熏陶也成了空中楼阁。
3 拓展延伸不应是展示才华、显示新意的“卖点”。有教师在教学贺铸的《横塘路》时,仅花15分钟分析诗歌本身,接下来的30分钟就由“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拓展开去,补充了无数写愁绪的诗句,让学生朗读、比较。整节课容量很大,学生还没来得及体验、思考,又转到下一首诗了。教师的诗歌储备充分地展示了出来,但学生除了走马观花的看诗读诗外什么也没有获得。这样的拓展增加了课堂容量,而对文本内容的关注和用时变少了,有喧宾夺主之嫌。
二、语文课堂拓展乱象成因分析
1 对拓展教学的形式过度追捧使语文课变得程序化、公式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由于对拓展的片面理解,有的教师上课时一味地追求形式,对课本解读浅尝辄止,草草收场后投入形式上的拓展,大谈课外,阔论感受。这种游离于文本的课堂教学形式机械,内涵空洞,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2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有偏差,因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首先,教材的导向对语文课程性质有主次之分。针对新课程编写的“苏教版”教材不再以文体归类、按单元编排,而是以主题为基本结构单位,以人文话题为统领,彰显着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教材的特点对教师的课堂拓展有着引领作用,为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语文课堂难免陷入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误区。其次,“授人以鱼”要比“授人以渔”简单容易。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拓展既能在广度上铺陈开来,又能在深度上挖掘开去,便于操作,容易开展。而在语言、工具性方面的资源开发相对难度较大。它要求拓展资料既有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生长点,又能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审美与探究的能力,还要具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附加值”。孰易孰难,一目了然。再次,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断章取义使拓展脱离教材,漫无目的。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例子说”的断章取义造成了语文教学中拓展的盲目与混乱。“教材是个例子,它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重点在后半句。能力如何培养?首先要研究这个例子,立足课本确立教学目标。然后通过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拓展延伸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三、提高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上文已经就语文课堂拓展乱象及其成因进行反思,冷静思考以后我们不免要提出语文课堂到底应该如何拓展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做一些探讨。
1 拓展要精心选点。“点”即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拓展点。拓展点一方面由教学目标决定,即语文课堂拓展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一切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拓展都是无效的。如教学刘禹锡《陋室铭》时以让学生想象“陋室”的环境并进行口头描述为拓展内容,就背离了课文“托物言志”的本质特点。如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执教《谏太宗十思疏》所用的拓展方法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黄老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内容和通过不同注释、版本的比较学会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针对这一目标,运用注释比较、文本比较、对比诵读、语言整合等多种拓展方法,从文字理解、结构分析、主旨领会和语言积累等多个角度学习课文。另一方面,拓展点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要。具体说就是立足于学生情感上感兴趣、可接受、乐于参与的拓展点进行拓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拓展、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努力创造的热情,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语文拓展必须考虑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精心选点,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性的前提。
2 拓展要紧扣“语文”。紧扣“语文”,即语文课堂拓展要有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语文课程中建立跨领域的学习平台,应注意立足于‘语文’,而不应该是漫无目标的大杂烩。”也就是说教师不能随心所欲,为了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而任意拓展教学内容。如教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撇开体会文本中感悟生命的语句,而大量的拓展阅读写母爱的文章,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如讲解《六国论》时,无视文本论证有力、结构谨严的议论文特征,而对六国的历史渊源大谈特谈,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我们须牢记语言的文本性,让语文姓“语”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拓展方式的误用,影响的不仅是语文教学,还可能包括学生的素质。紧扣“语文”,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性的原则。
3 拓展要抓准时机。所谓“时机”就是最适合进行拓展的时间点。以最常规的“作者介绍”为例,曾经听过两位教师执教的同题异构课,教学内容是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作者介绍”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体会情感、挖掘立意的拓展性内容。但是能否抓准时机来用好这一材料,课堂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第一位教师对“作者介绍”环节的安排较常规,在授课伊始就对季羡林先生作了全面地介绍;第二位教师把对季老的介绍放在了课堂讨论的最后环节,在学生解读文章结句“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并且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后,教师才亮出了季老“学术泰斗”“东方学大师”的知识分子身份,在此基础上挖掘季老作为知识分子的思考、担当,明确季老要做文化、文明的护卫者、守望者的决心。不止于此,第二位教师还拓展了同为知识分子的屈原和鲁迅的担当,作为文本探讨的结束。拓展的最佳时机即是学生最需要拓展的时间点,最有利于文本分析的时间点,最有助于思考的时间点。语文课堂拓展与文本解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它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万不能把拓展变成机械的按部就班,而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灵动安排。抓准时机,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可行的策略。
4 拓展要挖掘深度。“深度”就是超越对知识层面的简单了解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语文特级教师徐思源老师执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除了带领学生体会作者“亦喜亦悲”“悲喜交织”的情感线索以外,还让学生体会在悲喜的背后流露出的一个18岁的少年高洁的志趣和强烈的自尊、自信,在情感上挖掘文本的深度。其次,徐老师引用清代散文家姚鼐对本文的评价“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语言风格上鉴赏本文。不止于此,徐老师还给学生进一步拓展介绍欧洲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并且设问“作者生活在16世纪上半叶,用国际视野关照此文,你有什么体会”,和学生一起挖掘本篇散文的时代意义:“它是对传统正统文学的革新,是个性心灵解放思潮的体现,与西方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遥相呼应。读之,近代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拓展延伸层层展开,对文本内涵的分析、探讨也步步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探究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与提高,这才是真正有深度的拓展。挖掘深度,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性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要理性看待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善于发现拓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冷静思考问题的成因,精心选点,紧扣“语文”,抓准时机,挖掘深度,切实有效地探寻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拓展才能渐入佳境,创设语文教学的别样精彩。
1 拓展延伸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固定环节。整体感知—文本分析一拓展延伸一度是很多公开课的固定模式。拓展延伸成了一堂语文课的固定板块,不管教学目标,不顾文本分析是否透彻,教师总会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机械地开展拓展,为延伸而延伸,把拓展当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环节。仿佛没有拓展就不是一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了。语文课堂陷入模式化、程序化、公式化。
2 拓展延伸不应对人文性“一边倒”。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上的拓展大多是对教材人文内涵的丰富及深化,属于“道”的范畴。如教苏教版“珍爱生命”专题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史铁生与海伦·凯勒的事迹外,我还给学生讲霍金的故事,让学生学会坚强,敬畏生命。这样的拓展的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却淡化了对文本语言的咀嚼品味,对亲情、生命的感悟,这种只顾“道”丢掉“文”的拓展,钝化了学生语言的“触角”,人文熏陶也成了空中楼阁。
3 拓展延伸不应是展示才华、显示新意的“卖点”。有教师在教学贺铸的《横塘路》时,仅花15分钟分析诗歌本身,接下来的30分钟就由“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拓展开去,补充了无数写愁绪的诗句,让学生朗读、比较。整节课容量很大,学生还没来得及体验、思考,又转到下一首诗了。教师的诗歌储备充分地展示了出来,但学生除了走马观花的看诗读诗外什么也没有获得。这样的拓展增加了课堂容量,而对文本内容的关注和用时变少了,有喧宾夺主之嫌。
二、语文课堂拓展乱象成因分析
1 对拓展教学的形式过度追捧使语文课变得程序化、公式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由于对拓展的片面理解,有的教师上课时一味地追求形式,对课本解读浅尝辄止,草草收场后投入形式上的拓展,大谈课外,阔论感受。这种游离于文本的课堂教学形式机械,内涵空洞,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2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有偏差,因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首先,教材的导向对语文课程性质有主次之分。针对新课程编写的“苏教版”教材不再以文体归类、按单元编排,而是以主题为基本结构单位,以人文话题为统领,彰显着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教材的特点对教师的课堂拓展有着引领作用,为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语文课堂难免陷入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误区。其次,“授人以鱼”要比“授人以渔”简单容易。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拓展既能在广度上铺陈开来,又能在深度上挖掘开去,便于操作,容易开展。而在语言、工具性方面的资源开发相对难度较大。它要求拓展资料既有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生长点,又能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审美与探究的能力,还要具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附加值”。孰易孰难,一目了然。再次,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断章取义使拓展脱离教材,漫无目的。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例子说”的断章取义造成了语文教学中拓展的盲目与混乱。“教材是个例子,它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重点在后半句。能力如何培养?首先要研究这个例子,立足课本确立教学目标。然后通过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拓展延伸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三、提高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上文已经就语文课堂拓展乱象及其成因进行反思,冷静思考以后我们不免要提出语文课堂到底应该如何拓展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做一些探讨。
1 拓展要精心选点。“点”即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拓展点。拓展点一方面由教学目标决定,即语文课堂拓展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一切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拓展都是无效的。如教学刘禹锡《陋室铭》时以让学生想象“陋室”的环境并进行口头描述为拓展内容,就背离了课文“托物言志”的本质特点。如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执教《谏太宗十思疏》所用的拓展方法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黄老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内容和通过不同注释、版本的比较学会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针对这一目标,运用注释比较、文本比较、对比诵读、语言整合等多种拓展方法,从文字理解、结构分析、主旨领会和语言积累等多个角度学习课文。另一方面,拓展点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要。具体说就是立足于学生情感上感兴趣、可接受、乐于参与的拓展点进行拓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拓展、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努力创造的热情,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语文拓展必须考虑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精心选点,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性的前提。
2 拓展要紧扣“语文”。紧扣“语文”,即语文课堂拓展要有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语文课程中建立跨领域的学习平台,应注意立足于‘语文’,而不应该是漫无目标的大杂烩。”也就是说教师不能随心所欲,为了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而任意拓展教学内容。如教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撇开体会文本中感悟生命的语句,而大量的拓展阅读写母爱的文章,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如讲解《六国论》时,无视文本论证有力、结构谨严的议论文特征,而对六国的历史渊源大谈特谈,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我们须牢记语言的文本性,让语文姓“语”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拓展方式的误用,影响的不仅是语文教学,还可能包括学生的素质。紧扣“语文”,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性的原则。
3 拓展要抓准时机。所谓“时机”就是最适合进行拓展的时间点。以最常规的“作者介绍”为例,曾经听过两位教师执教的同题异构课,教学内容是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作者介绍”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体会情感、挖掘立意的拓展性内容。但是能否抓准时机来用好这一材料,课堂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第一位教师对“作者介绍”环节的安排较常规,在授课伊始就对季羡林先生作了全面地介绍;第二位教师把对季老的介绍放在了课堂讨论的最后环节,在学生解读文章结句“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并且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后,教师才亮出了季老“学术泰斗”“东方学大师”的知识分子身份,在此基础上挖掘季老作为知识分子的思考、担当,明确季老要做文化、文明的护卫者、守望者的决心。不止于此,第二位教师还拓展了同为知识分子的屈原和鲁迅的担当,作为文本探讨的结束。拓展的最佳时机即是学生最需要拓展的时间点,最有利于文本分析的时间点,最有助于思考的时间点。语文课堂拓展与文本解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它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万不能把拓展变成机械的按部就班,而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灵动安排。抓准时机,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可行的策略。
4 拓展要挖掘深度。“深度”就是超越对知识层面的简单了解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语文特级教师徐思源老师执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除了带领学生体会作者“亦喜亦悲”“悲喜交织”的情感线索以外,还让学生体会在悲喜的背后流露出的一个18岁的少年高洁的志趣和强烈的自尊、自信,在情感上挖掘文本的深度。其次,徐老师引用清代散文家姚鼐对本文的评价“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语言风格上鉴赏本文。不止于此,徐老师还给学生进一步拓展介绍欧洲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并且设问“作者生活在16世纪上半叶,用国际视野关照此文,你有什么体会”,和学生一起挖掘本篇散文的时代意义:“它是对传统正统文学的革新,是个性心灵解放思潮的体现,与西方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遥相呼应。读之,近代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拓展延伸层层展开,对文本内涵的分析、探讨也步步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探究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与提高,这才是真正有深度的拓展。挖掘深度,是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性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要理性看待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善于发现拓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冷静思考问题的成因,精心选点,紧扣“语文”,抓准时机,挖掘深度,切实有效地探寻提高语文课堂拓展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拓展才能渐入佳境,创设语文教学的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