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犹见荆轲影 悲情壮士副复返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p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萧瑟,易水寒。两干多年前,一位壮士在这易水边,击筑和歌,怒发冲冠,写下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壮志,慷慨离去。多少历史韵事被时间涤荡,可荆轲壮士的英勇依旧在空中回荡。《荆轲刺秦王》讲述了壮士荆轲背负使命,前往秦国慷慨赴义的故事。教师可从战国末期,六国混战的背景出发,带领学生分析易水诀别时的慷慨义气。品读刺秦未遂身先死的悲情气氛,挖掘事件背后的深意,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
  《荆轲剌秦王》选自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燕策》,是历代传颂的佳作,表现了刺客慷慨鲜活的形象,令人震撼。其无论是从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人物塑造的形象性,情节叙述的起伏性,结构安排的合理性,还是作品主题的深刻性都值得深入探讨。学生也许对这个故事有所了解,但却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事件原委存在模糊的印象。教学时,教师要有清楚的认识,重点把握好整个历史背景的完整性。
  一、六国混战。探讨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六国混战。秦始战连横,先后吞灭韩、赵、魏、楚、燕、齐,其中燕排在倒数第二位,正是唇亡齿寒之时。当时,秦国的将军已经攻破赵国,俘虏了赵国的君王,占领了战国的大片国土,进军至北部边境,侵入燕国南界。在这样一种紧急情况下,燕太子丹请求荆轲,出谋划策,保燕国江山。荆轲提出,用秦国追查的樊将军的头颅与燕国地图作为信物,向秦王敬献时,图穷匕见,抓住时机,刺杀秦王。但由于燕太子丹不忍牺牲樊将军,事情至此暂告一段落。
  学生在此,容易出现曲解历史背景的情况,认为荆轲剌秦王的举动是源于爱国,或是感激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教师在此处需明确两个观点。首先,荆轲并非燕国人,而是卫国人。因此,把荆轲刺秦王这一举简单归为爱国是不妥的。其次,在六国时期,士作为地位低下的阶层,游历各国。若君主赏识,则留下来供驱使;若不赏识,则另寻他国。尽管燕太子丹对荆轲有知遇之恩,但太子三催荆轲动身迟,与樊将军自刎后伏尸大哭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燕太子丹对荆轲持有怀疑态度,并非完全信任。在第三次催促荆轲时,荆轲只说了一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此处对太子的态度十分坚决,也反映出了太子与荆轲之间复杂的关系。因此,为报知遇之恩一说并非全部原因。
  二、易水诀别,感受悲情壮士慷慨义气
  易水河畔,荆轲前往秦国,于燕而言,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本应为壮士壮行,预祝行剌成功,给壮士助威鼓劲。但是当日送别的气氛却是: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气氛低沉、悲痛,丝毫没有胜利归来的念想与把握,似乎是为悲剧埋下伏笔,营造氛围。学生读到此处,应该也能体会到这一行的危险性与毫无胜算,更是为荆轲悲壮的英雄形象做铺垫。
  除此之外,荆轲在燕国的好友高渐离为其击筑,却变为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在这样的氛围中,面临易水,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悲歌,更是抒发内心的沉闷与诀别。此时的士却表现为嗔目,头发向上,直冲帽子。击筑和歌,壮士已去,这样的情况下,士大夫何以表现出如此的神态,大概心中早巳预知结果罢。
  通读《荆轲剌秦王》,易水诀别这一段,是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营造悲凉气氛最有表现力的一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把握這一段的教学。首先,从结构上看,易水诀别是荆轲剌秦王整个事件的过渡之之处。承接前文商讨刺秦方案、寻找剌秦助手与利器、三催荆轲择日出发,开启后文荆轲殿前行剌,未遂,身受八创,被斩,承接着整个事件的发展。其次,从内容上看,太子与士的表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的凄凉悲壮,最后头也不回,义无反顾的走向秦国赴生死。通过环境描写与正面刻画,突出了荆轲的悲情亦悲壮的色彩。
  三、壮士未返,挖掘刺秦事件背后深意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且燕赵处与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燕太子丹的计策,利用信物进入秦国,刺杀秦王,本来就欠缺考虑,急于求成。三次催促荆轲,言语激烈,利用秦武阳刺激荆轲,待他一表心意。经过种种的不欢而散与决裂,荆轲带着秦武阳,拿着信物诀别燕国,前往秦国,用钱财买通侍卫,进入秦王殿前。
  由于前文的大量伏笔,后文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秦武阳年仅十二,秦王殿前,色变振恐,难当大任。荆轲献物,图穷匕见,剑鞘突紧,刺杀未遂,身受八创,一击不中,斩首示众。在生命的最后尽头,荆轲坐在地上,笑着说出行剌不成功的原因:想要生擒秦王,得到契约来回复太子。整个行刺过程失败的原因很多,助手不利,时机不适,想法不成熟,欠缺深谋远虑等等,但却流传开一段悲情亦悲壮的历史回顾。学生在理解这一段时,可以直接从荆轲行剌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等出发,也可以从秦王后来目眩良久等一系列反应中体会。
  总而言之,荆轲作为四大刺客中最悲壮、最慷慨的一位,其勇可嘉,其忠可传,其义可贵,其行可叹!反复品读,掩卷沉思,易水犹见荆轲影,悲情壮士不复返。历史已成定局,古今为之动容。如今,在课堂上品读这篇佳作,从六国混战的历史背景至壮士未返的整个历史事件分析,多角度地,全面赏读探讨。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更多的是触动心灵的震撼。
  ★作者单位:江苏东台市安丰中学。
其他文献
笔者曾参加2016年重庆市高考阅卷,评阅全国高考语文卷Ⅱ古代诗歌阅读第8、9题。这两个题分值总分11分,考生平均得分4分不到,难度系数约0.36。显然,这样的结果,师生都是不满意的。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对于这首古代诗歌,考生几乎是没有读懂的:中学的古诗教学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那么,古代诗歌教学的路在何方?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Ⅱ古代诗歌阅读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这
《水浒传》中有个性的人物往往有矛盾的两面,能否正确地解读是衡量学生是否读懂《水浒传》的一条重要指标。“矛盾分析法”是实现这一指标的有效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分析,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笔者在对《水浒》中人物的研读中,发现矛盾分析法也适用于“水浒”人物的深度解读,因为《水浒》中有个性的人物往往有矛盾的两面,如林冲的“忍”与“毒”、鲁达的“侠
“留白”源于绘画,是以“空白”来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后来应用于教学中,是指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对文中的“留白”不断发现、积极消化、吸收内化、形成回味的阅读过程。小说是一种虚构的语言艺术,研究小说课堂的“留白”艺术,对于解读文本并内化素养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小说《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浅谈高中小说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一、疑而不解,激发阅读欲望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留白”艺术,设计问
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常规动作,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是语文教师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这里我想谈谈与文本解读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全盘把握和驾驭教材  要能很好地把握和驾驭教材,首先要读教材,包括通读教材和读透教材。  通读教材,指通读一本教材,一个年级的教材,甚至一个学段的教材。作為教师,要全面理解、掌握一本书的编写说明、单元要求、课后练习、教学参考
模块延伸是我们解放路小学的前瞻性课题“小学语文项目导学实践研究”的时段维度之一,是基于教材特定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在完成学科基础知识任务的前提下,拓展模块教学内容,延伸教学时空所提出的延伸性学习项目。在统编版教材这个新的语文教学架构下,大量地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成为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而“模块延伸项目”就为课堂和生活架设起一座七彩桥梁,把语文的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从课堂走向社
写好记叙文是中学生必备的写作能力,但从笔者多年从教经验看,很多同学总是无事可述、无话可写,选材陈旧老套、主题肤浅、无病呻吟,内容假大空,实在不堪卒读。  记叙文写作是一种典型的存在体验的表达,以写作者身临其境的体验或生活中的观察发现为基础,通过写人记事,重点展现作者本人对生活及人性的感悟,其感染人的程度取决于内心挣扎以及真挚情感传达的程度。学生之所以写不好记叙文,关键是缺少情怀,看不到生活的美好,
议论文讲究布局结构,逻辑思维。如果段落内部前后衔接不紧,思维混乱,就会影响文章的表达,分析论证就不会到位,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因此,进行段落训练时首先应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掌握好议论文段落的布局结构。  对于议论文我们都清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而一个完整的议论段同样如此,要有针对中心论点提出的分论点,通常只有简洁的一句话,或引用或概括;接着,围绕本段论点,至少提供两个以上的论据,这一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会学生阅读小说,让学生能够鉴赏其中的高妙之处,能够与文本对话。因此只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让学生能自主地阅读、独立地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文本中的问题、并能总结规律去解决问题,自主独立地接受新知识,他们才能的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祝福》是新课标语文必修三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有关小说赏鉴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古诗词一直着占据着很大比重,单纯的单篇阅读教学难度较大。但古诗词又具有篇幅短小、易于操作等特点,尤其在高考复习备考阶段,往往在课内就可以一次性完成几首古诗词的学习。因此,这类文章比较适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笔者曾通过一组咏柳诗的鉴赏比较,做了一次诗词群文阅读的简单尝试。  一、结合意象,巧选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古诗词
一、演讲辞教学的常见问题  1.忽视实用文的实用性和文学性结合的特点  实用文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文本内容、阅读方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而文学性自然表现在“语文”上面,即语言文字魅力和文学审美。文学性和实用性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但长期以来,教师忽视文本的实用性教学。  教材专门设置一个演讲辞单元,充分考虑了演讲辞和演讲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撰写演讲辞、演讲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