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萧瑟,易水寒。两干多年前,一位壮士在这易水边,击筑和歌,怒发冲冠,写下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壮志,慷慨离去。多少历史韵事被时间涤荡,可荆轲壮士的英勇依旧在空中回荡。《荆轲刺秦王》讲述了壮士荆轲背负使命,前往秦国慷慨赴义的故事。教师可从战国末期,六国混战的背景出发,带领学生分析易水诀别时的慷慨义气。品读刺秦未遂身先死的悲情气氛,挖掘事件背后的深意,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
《荆轲剌秦王》选自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燕策》,是历代传颂的佳作,表现了刺客慷慨鲜活的形象,令人震撼。其无论是从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人物塑造的形象性,情节叙述的起伏性,结构安排的合理性,还是作品主题的深刻性都值得深入探讨。学生也许对这个故事有所了解,但却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事件原委存在模糊的印象。教学时,教师要有清楚的认识,重点把握好整个历史背景的完整性。
一、六国混战。探讨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六国混战。秦始战连横,先后吞灭韩、赵、魏、楚、燕、齐,其中燕排在倒数第二位,正是唇亡齿寒之时。当时,秦国的将军已经攻破赵国,俘虏了赵国的君王,占领了战国的大片国土,进军至北部边境,侵入燕国南界。在这样一种紧急情况下,燕太子丹请求荆轲,出谋划策,保燕国江山。荆轲提出,用秦国追查的樊将军的头颅与燕国地图作为信物,向秦王敬献时,图穷匕见,抓住时机,刺杀秦王。但由于燕太子丹不忍牺牲樊将军,事情至此暂告一段落。
学生在此,容易出现曲解历史背景的情况,认为荆轲剌秦王的举动是源于爱国,或是感激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教师在此处需明确两个观点。首先,荆轲并非燕国人,而是卫国人。因此,把荆轲刺秦王这一举简单归为爱国是不妥的。其次,在六国时期,士作为地位低下的阶层,游历各国。若君主赏识,则留下来供驱使;若不赏识,则另寻他国。尽管燕太子丹对荆轲有知遇之恩,但太子三催荆轲动身迟,与樊将军自刎后伏尸大哭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燕太子丹对荆轲持有怀疑态度,并非完全信任。在第三次催促荆轲时,荆轲只说了一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此处对太子的态度十分坚决,也反映出了太子与荆轲之间复杂的关系。因此,为报知遇之恩一说并非全部原因。
二、易水诀别,感受悲情壮士慷慨义气
易水河畔,荆轲前往秦国,于燕而言,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本应为壮士壮行,预祝行剌成功,给壮士助威鼓劲。但是当日送别的气氛却是: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气氛低沉、悲痛,丝毫没有胜利归来的念想与把握,似乎是为悲剧埋下伏笔,营造氛围。学生读到此处,应该也能体会到这一行的危险性与毫无胜算,更是为荆轲悲壮的英雄形象做铺垫。
除此之外,荆轲在燕国的好友高渐离为其击筑,却变为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在这样的氛围中,面临易水,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悲歌,更是抒发内心的沉闷与诀别。此时的士却表现为嗔目,头发向上,直冲帽子。击筑和歌,壮士已去,这样的情况下,士大夫何以表现出如此的神态,大概心中早巳预知结果罢。
通读《荆轲剌秦王》,易水诀别这一段,是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营造悲凉气氛最有表现力的一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把握這一段的教学。首先,从结构上看,易水诀别是荆轲剌秦王整个事件的过渡之之处。承接前文商讨刺秦方案、寻找剌秦助手与利器、三催荆轲择日出发,开启后文荆轲殿前行剌,未遂,身受八创,被斩,承接着整个事件的发展。其次,从内容上看,太子与士的表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的凄凉悲壮,最后头也不回,义无反顾的走向秦国赴生死。通过环境描写与正面刻画,突出了荆轲的悲情亦悲壮的色彩。
三、壮士未返,挖掘刺秦事件背后深意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且燕赵处与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燕太子丹的计策,利用信物进入秦国,刺杀秦王,本来就欠缺考虑,急于求成。三次催促荆轲,言语激烈,利用秦武阳刺激荆轲,待他一表心意。经过种种的不欢而散与决裂,荆轲带着秦武阳,拿着信物诀别燕国,前往秦国,用钱财买通侍卫,进入秦王殿前。
由于前文的大量伏笔,后文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秦武阳年仅十二,秦王殿前,色变振恐,难当大任。荆轲献物,图穷匕见,剑鞘突紧,刺杀未遂,身受八创,一击不中,斩首示众。在生命的最后尽头,荆轲坐在地上,笑着说出行剌不成功的原因:想要生擒秦王,得到契约来回复太子。整个行刺过程失败的原因很多,助手不利,时机不适,想法不成熟,欠缺深谋远虑等等,但却流传开一段悲情亦悲壮的历史回顾。学生在理解这一段时,可以直接从荆轲行剌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等出发,也可以从秦王后来目眩良久等一系列反应中体会。
总而言之,荆轲作为四大刺客中最悲壮、最慷慨的一位,其勇可嘉,其忠可传,其义可贵,其行可叹!反复品读,掩卷沉思,易水犹见荆轲影,悲情壮士不复返。历史已成定局,古今为之动容。如今,在课堂上品读这篇佳作,从六国混战的历史背景至壮士未返的整个历史事件分析,多角度地,全面赏读探讨。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更多的是触动心灵的震撼。
★作者单位:江苏东台市安丰中学。
《荆轲剌秦王》选自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燕策》,是历代传颂的佳作,表现了刺客慷慨鲜活的形象,令人震撼。其无论是从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人物塑造的形象性,情节叙述的起伏性,结构安排的合理性,还是作品主题的深刻性都值得深入探讨。学生也许对这个故事有所了解,但却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事件原委存在模糊的印象。教学时,教师要有清楚的认识,重点把握好整个历史背景的完整性。
一、六国混战。探讨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六国混战。秦始战连横,先后吞灭韩、赵、魏、楚、燕、齐,其中燕排在倒数第二位,正是唇亡齿寒之时。当时,秦国的将军已经攻破赵国,俘虏了赵国的君王,占领了战国的大片国土,进军至北部边境,侵入燕国南界。在这样一种紧急情况下,燕太子丹请求荆轲,出谋划策,保燕国江山。荆轲提出,用秦国追查的樊将军的头颅与燕国地图作为信物,向秦王敬献时,图穷匕见,抓住时机,刺杀秦王。但由于燕太子丹不忍牺牲樊将军,事情至此暂告一段落。
学生在此,容易出现曲解历史背景的情况,认为荆轲剌秦王的举动是源于爱国,或是感激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教师在此处需明确两个观点。首先,荆轲并非燕国人,而是卫国人。因此,把荆轲刺秦王这一举简单归为爱国是不妥的。其次,在六国时期,士作为地位低下的阶层,游历各国。若君主赏识,则留下来供驱使;若不赏识,则另寻他国。尽管燕太子丹对荆轲有知遇之恩,但太子三催荆轲动身迟,与樊将军自刎后伏尸大哭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燕太子丹对荆轲持有怀疑态度,并非完全信任。在第三次催促荆轲时,荆轲只说了一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此处对太子的态度十分坚决,也反映出了太子与荆轲之间复杂的关系。因此,为报知遇之恩一说并非全部原因。
二、易水诀别,感受悲情壮士慷慨义气
易水河畔,荆轲前往秦国,于燕而言,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本应为壮士壮行,预祝行剌成功,给壮士助威鼓劲。但是当日送别的气氛却是: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气氛低沉、悲痛,丝毫没有胜利归来的念想与把握,似乎是为悲剧埋下伏笔,营造氛围。学生读到此处,应该也能体会到这一行的危险性与毫无胜算,更是为荆轲悲壮的英雄形象做铺垫。
除此之外,荆轲在燕国的好友高渐离为其击筑,却变为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在这样的氛围中,面临易水,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悲歌,更是抒发内心的沉闷与诀别。此时的士却表现为嗔目,头发向上,直冲帽子。击筑和歌,壮士已去,这样的情况下,士大夫何以表现出如此的神态,大概心中早巳预知结果罢。
通读《荆轲剌秦王》,易水诀别这一段,是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营造悲凉气氛最有表现力的一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把握這一段的教学。首先,从结构上看,易水诀别是荆轲剌秦王整个事件的过渡之之处。承接前文商讨刺秦方案、寻找剌秦助手与利器、三催荆轲择日出发,开启后文荆轲殿前行剌,未遂,身受八创,被斩,承接着整个事件的发展。其次,从内容上看,太子与士的表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的凄凉悲壮,最后头也不回,义无反顾的走向秦国赴生死。通过环境描写与正面刻画,突出了荆轲的悲情亦悲壮的色彩。
三、壮士未返,挖掘刺秦事件背后深意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且燕赵处与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燕太子丹的计策,利用信物进入秦国,刺杀秦王,本来就欠缺考虑,急于求成。三次催促荆轲,言语激烈,利用秦武阳刺激荆轲,待他一表心意。经过种种的不欢而散与决裂,荆轲带着秦武阳,拿着信物诀别燕国,前往秦国,用钱财买通侍卫,进入秦王殿前。
由于前文的大量伏笔,后文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秦武阳年仅十二,秦王殿前,色变振恐,难当大任。荆轲献物,图穷匕见,剑鞘突紧,刺杀未遂,身受八创,一击不中,斩首示众。在生命的最后尽头,荆轲坐在地上,笑着说出行剌不成功的原因:想要生擒秦王,得到契约来回复太子。整个行刺过程失败的原因很多,助手不利,时机不适,想法不成熟,欠缺深谋远虑等等,但却流传开一段悲情亦悲壮的历史回顾。学生在理解这一段时,可以直接从荆轲行剌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等出发,也可以从秦王后来目眩良久等一系列反应中体会。
总而言之,荆轲作为四大刺客中最悲壮、最慷慨的一位,其勇可嘉,其忠可传,其义可贵,其行可叹!反复品读,掩卷沉思,易水犹见荆轲影,悲情壮士不复返。历史已成定局,古今为之动容。如今,在课堂上品读这篇佳作,从六国混战的历史背景至壮士未返的整个历史事件分析,多角度地,全面赏读探讨。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更多的是触动心灵的震撼。
★作者单位:江苏东台市安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