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i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书·君陈》有言:“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有忍耐精神,所做之事才能成功;有忍让包容的胸怀,德行才能广大。包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括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周易》则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处的“厚德载物”强调了涵养以及胸怀对于以个人成才甚至成功的重要意义。读罢《了凡四训》,感触颇多。不管是立命、改过、行善、积德,就一个人的一生而言,能以其为参照内外兼修,必能改造命运,无福不可求。
  一、舍与得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义不容辞的舍,而毫不在乎是否得到。一般人总以为付出一定要有回报,今天的舍换来的一定是明天的得。其实不然,当面对眼前安逸悠闲的生活时,很少有人愿意舍弃这样的生活而一切从头开始,因为那意味着为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未来进行投资,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了凡先生说:“在难舍处能舍,在难忍处能忍,难而能为最可贵。”是的,有这样一句话说:“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当我们下定决心去完成一个目标,实现一个梦想时,需要自主和自信,用自己的坚强刚毅、奋发图强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诱惑,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古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我们为崭新的目标而奋斗时,那种追求理想主义与完美主义的伟大抱负时刻在提醒自己不能放弃,哪怕不择手段,哪怕铤而走险。其实不然,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但是它却很真实地存在着,我们无法逃避也无法改变,虽然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用自己宽广的胸襟和虚怀若谷的心态去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或许当时我们放下了自己的自尊与身段,舍弃了所谓的身份地位,但我们得到的却是人生最可贵的包容与宁静,以及一个人的自觉和自省。所以不管是舍什么,得什么,当我们学会用智慧的眼光去审视那些言行的时候,我们也是在选择成功的过程。
  二、天与人
  从古至今,有关天与人关系的论述存在着很多的争论。我们不一定是董仲舒“天人合一”观念的支持者,抑或是程朱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推崇者,正如了凡先生在家训中说道:“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先不论是否人真的能胜过天,在此且要说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即可,上可无愧于天,下可无愧于心。俗话说:“尽人事,听天命。”只有当自己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后,我们才能毫无畏惧地说“听天由命”。
  超脱做人,积极做事,有很深的警示意义。了凡先生说:“人相敬爱,要常作恐惧想;家世望重,要常作卑下想;即使学问颇优,也要常作浅陋想。”不管我们曾经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也不管我们出身自多么显赫威望的家庭,在为新的梦想而起航这一刻,一切从零开始。而唯一不能为零的是:我们不能忘记“积极”二字,与人与己,积极地去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积极地去寻求每一次机遇。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包容是行走历练的基石,在生命的过程里随时随地保持宽容的心态,海纳百川的广阔心境便会悄悄滋生,人的德行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了提高和升华。“无求”的真正含义也并不是没有追求,而是说在追求理想或者其他的时候,不要以一些世俗的、急功近利的目标作为事业的最终目标,而是能够把所要做的事情的真正目标视为最终目标。如果一件事情是个人喜欢并且热爱的,肯去投入大的精力去经营和维护,那么千万不要树立过于急功近利的目标,它往往会使事情和人丧失正确的方向。
  所以翻开《了凡四训》吧,这本书不只是了凡先生对自己儿子们为人处事的训诫,更是我们所有人追求梦想之路上所需的参照标准。时代变迁,精髓未变,要想走向成功,我们仍需要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在一字一句的琢磨里仔细玩味包容的意义。
其他文献
◎修己:古代儒商的学养之路  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功课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儒商呢?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儒商也是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学习“经”,“经”就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道德经》里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为它讲的是自然规律、讲的是生命的规律。通过学习生命和自然规律,掌握了趋势,就好像我们卖股票一样,如果掌握了趋势,知道了什么时间涨什么时间跌,那炒股就非常顺手。我
期刊
几千年前,古希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门楣上写道:“认识你自己”,提醒人们,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这句睿智的话直到现在,还留在那里,成为警醒世人的一句著名箴言。可是直到现在,人类仍然难做到这一点。  名著《荆棘鸟》中也有相似的话:“每一个男人,每一个女人,都不会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真身。”因为不晓得自己究竟是怎样的,所以,才在世界不断的搜寻,用外物拼凑相似的自身,却是越寻越远。  那么,就在心里放一面镜子
期刊
那就是从前的你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停泊在一个岛屿附近,在船上休息。  夜深了,四周很安静,没有风,月亮照在水面上,艾子感到十分惬意,坐在船头毫无睡意。忽然,艾子听到有哭声,他感到十分奇怪,这周围空荡荡的,并无其他什么人。艾子仔细聆听,原来,声音是从水底下传来的,伴着哭泣声,还有阵阵说话声。  艾子清楚地听到一个声音说:“小兄弟,你听说了吗?龙王昨天传出命令,水族中
期刊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修身正己立德一直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官德文化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围绕“人与修身立德”而展开的,换句话说,修身正己立德就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以儒家思想为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不孤,必有邻”“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
期刊
“命由我造,反躬自省;福自己求,求之有道。”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  ……  当苦于自身的命运不济,当日积月累的身心困苦无法释然,当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踯躅不前,当结束一天的奔波与劳累时,
期刊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冷静客观地反省自己,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明朝万历年间,袁了凡出生在一个江南小镇,由于家境清贫,只得学医谋生。一次,他在慈云寺遇到一位精通算命之术的孔先生。孔先生说他本是读书做官的命,第
期刊
改过方能提高,自省方能进步。弘一法师对自我修养有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将“改过自新”分解为“学、省、改”三个环节,“学”即“知善恶”,“省”即“自省察”,“改”即“改过失”,落在实践上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在实践中更有十训需注意: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
期刊
《菩提树下》  周梦蝶  谁是心里藏着镜子的人呢?  谁肯赤着脚踏过他的一生?  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  谁能于雪中取火,  且铸火为雪?  在菩提树下。  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  以叹息回答  那欲自高处沉沉俯向他的蔚蓝。  是的,这儿已经有人坐过!  草色凝碧。  纵使在冬季  纵使结跗者的足音已远去  你依然有枕着万籁  与风月的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坐断了几个春天?  又坐熟
期刊
《了凡四训》中提到一个关于两文钱的故事: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只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这个故事很有趣,因为在《圣经》中也有相
期刊
酒的骨头烈而辣/文人啃出了滋味/踉跄的文思泼洒一世的豪迈/纵然笔朽了/那释怀的酒/年年岁岁还活着……  狂放不羁  “竹林七贤”之一刘伶,与酒不能须臾相离,乘鹿车,携酒浆,叫家人荷锄相随,并说:死便埋我!  古代文人嗜酒成性,并在酒精的刺激中酿就浩如烟海的佳作,构建了一个永不颓朽的精神家园。毋庸置疑,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与醇醇的酒香,穿越悠悠五千年岁月,流到今天,还会不断流向未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