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这就从人的培养角度,真正把幼儿园和中小学纳入一个素质教育系统。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方法等的全方位更新。那么,如何实现从思想观念到教育实践一系列的根本转变,把素质教育落到幼教工作的实处?下面从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幼儿不仅是一个自然的人,具有可塑性和依赖性,而且是一个社会的人,具有生存、发展、学习、受教育、受保护的权利。幼儿教师要真正了解幼儿,知道他们所知、所想、所求,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与幼儿建立起紧密合作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对幼儿教育的思想观念:一是着眼于未来的观念。要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人才、后天的经济。幼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是全面和谐发展的观念。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三是基础教育的观念。幼儿教育应促使幼儿对未来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为其终生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3、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目前,幼儿教育在“人才观”方面还存在“误区加误导”的问题:一是狭隘人才观的影响,认为只有专家、学者至少是上了大学的人才是人才,片面地看待幼儿的成长;二是许多家长存在唯智倾向,把“成才”直接与智力开发挂钩,幼儿不但被各种学习任务剥夺了童年的快乐,人格的健康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广大幼教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广阔的空间,促使幼儿成为在体力、智力、情绪、心理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完整的人”。
正确认识培养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以往的教育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要求,忽视个体差异,在这种目标指导下的教育,实际上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 “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其目标是群体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的统一,目的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幼儿教育的目标应指向未来,其任务是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打基础。
1、目标的确立要着眼于未来
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长远性,它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在确立幼儿教育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幼儿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幼儿教育的发展。其次,在培养目标上,既要考虑到现在,又要考虑到未来,要将提高幼儿素质放在首位,着眼于幼儿长远的发展。
2、目标的确立要全面
幼儿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规格有着不同的要求。然而,当历史进入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后,各国均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上。目前,我国多数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还较落后,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幼儿教育的目标知之甚少,因而重智轻德、重美轻德,过早对幼儿专业定向等现象较严重,导致不少幼儿片面甚至畸形发展。所以,我们应大力向家长宣传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使其尽快走出片面教育的误区,深入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更好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3、目标的确立要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促进幼儿在各自基础上提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克服“一刀切”、“齐步走”的教育方法,给不同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幼儿创设不同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在实践中,一要尊重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上,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发挥各种教育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立足点
教育力量不是单一化的,社会、家庭、幼儿园都会对幼儿发生影响。因此,现代幼儿教育应该树立“大教育观”,全面优化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同步调、同方向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全面、积极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优化教育环境
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误以为幼儿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受教育环境局限于幼儿园的活动室。素质教育不仅把幼儿园生活的一切空间都当做幼儿受教育的环境,而且也让幼儿知道,生活的一切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蕴藏在大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变自发、偶然的环境影响为环境教育,切实避免社会上一些暴力现象等\不良因素对幼儿人格的扭曲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2、实现家园共育
许多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对儿童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所以,家园共育理应成为推动幼儿园素质教育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幼儿园过去的家长工作往往是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中央明确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的深刻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应将家长视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要与家庭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切实将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
3、发挥社区作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教育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支持与参与幼儿园的建设。”这说明利用社区资源发展幼儿教育,已具有了法规上的意义。因此,在研究影响幼儿发展的环境因素时,需要考虑到社区大环境的作用;在研究幼儿教育问题时,需要考虑社区、幼儿园、家庭的通力合作,协调社区各有关方面的力量,要用比以往更
为开阔的视野来看待幼儿教育,研究幼儿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始终把握住改革的清晰思路,以更加开阔的眼界,着眼于素质教育,把幼儿教育工作自觉地置于“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之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新路。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幼儿不仅是一个自然的人,具有可塑性和依赖性,而且是一个社会的人,具有生存、发展、学习、受教育、受保护的权利。幼儿教师要真正了解幼儿,知道他们所知、所想、所求,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与幼儿建立起紧密合作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对幼儿教育的思想观念:一是着眼于未来的观念。要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人才、后天的经济。幼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是全面和谐发展的观念。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三是基础教育的观念。幼儿教育应促使幼儿对未来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为其终生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3、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目前,幼儿教育在“人才观”方面还存在“误区加误导”的问题:一是狭隘人才观的影响,认为只有专家、学者至少是上了大学的人才是人才,片面地看待幼儿的成长;二是许多家长存在唯智倾向,把“成才”直接与智力开发挂钩,幼儿不但被各种学习任务剥夺了童年的快乐,人格的健康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广大幼教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广阔的空间,促使幼儿成为在体力、智力、情绪、心理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完整的人”。
正确认识培养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以往的教育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要求,忽视个体差异,在这种目标指导下的教育,实际上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 “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其目标是群体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的统一,目的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幼儿教育的目标应指向未来,其任务是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打基础。
1、目标的确立要着眼于未来
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长远性,它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在确立幼儿教育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幼儿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幼儿教育的发展。其次,在培养目标上,既要考虑到现在,又要考虑到未来,要将提高幼儿素质放在首位,着眼于幼儿长远的发展。
2、目标的确立要全面
幼儿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规格有着不同的要求。然而,当历史进入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后,各国均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上。目前,我国多数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还较落后,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幼儿教育的目标知之甚少,因而重智轻德、重美轻德,过早对幼儿专业定向等现象较严重,导致不少幼儿片面甚至畸形发展。所以,我们应大力向家长宣传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使其尽快走出片面教育的误区,深入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更好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3、目标的确立要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促进幼儿在各自基础上提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克服“一刀切”、“齐步走”的教育方法,给不同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幼儿创设不同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在实践中,一要尊重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上,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发挥各种教育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立足点
教育力量不是单一化的,社会、家庭、幼儿园都会对幼儿发生影响。因此,现代幼儿教育应该树立“大教育观”,全面优化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同步调、同方向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全面、积极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优化教育环境
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误以为幼儿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受教育环境局限于幼儿园的活动室。素质教育不仅把幼儿园生活的一切空间都当做幼儿受教育的环境,而且也让幼儿知道,生活的一切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蕴藏在大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变自发、偶然的环境影响为环境教育,切实避免社会上一些暴力现象等\不良因素对幼儿人格的扭曲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2、实现家园共育
许多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对儿童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所以,家园共育理应成为推动幼儿园素质教育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幼儿园过去的家长工作往往是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中央明确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的深刻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应将家长视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要与家庭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切实将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
3、发挥社区作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教育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支持与参与幼儿园的建设。”这说明利用社区资源发展幼儿教育,已具有了法规上的意义。因此,在研究影响幼儿发展的环境因素时,需要考虑到社区大环境的作用;在研究幼儿教育问题时,需要考虑社区、幼儿园、家庭的通力合作,协调社区各有关方面的力量,要用比以往更
为开阔的视野来看待幼儿教育,研究幼儿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始终把握住改革的清晰思路,以更加开阔的眼界,着眼于素质教育,把幼儿教育工作自觉地置于“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之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