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niz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邓稼先的突出贡献及精神品质。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和优秀品质的选材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4.将“航天放飞中国梦”科普展活动与传承邓稼先等老一辈航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相结合,激发太空探索兴趣、弘扬科学精神,为实现“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1.了解邓稼先的突出贡献及精神品质。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和优秀品质的选材特点。
  3.弘扬邓稼先等老一辈航天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教学难点]
  1.理清思路,把握文意,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和优秀品质的选材特点。
  2.了解课文背景,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两弹一星”,功勋卓著
  1.多媒体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载人航天”等视频。
  50多年前,在新疆罗布泊大漠深处,一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紧接着,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了飞天之路。一个饱经沧桑的东方大国,从此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今天,随着“载人航天”、“ 北斗导航”和“月球探测”等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在航天强国的路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航天大国”的地位日益凸显。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历经艰辛,是几代航天人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今天我们就随杨振宁先生去认识一位默默奉献者中的杰出代表——“两弹元勋”邓稼先,去感受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体会默默奉献中的卓越。
  2.检查预习,交流资料:“我所了解的邓稼先”
  (学生1)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1958年开始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工作,1986年逝世。
  (学生2)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獎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兄弟情谊,贯穿始终
  杨振宁与邓稼先同是安徽人,一起在清华园长大,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国留学期间又是同学,“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给我们介绍了他的挚友、兄弟——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这种浓浓的友情、兄弟情倾注在每一则材料的精心选择上。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迅速捕捉文章信息,看看文章在选材构思方面有哪些特色?
  特色小标题
  小标题多,形式多样,有时间、人物、成就、情感、语言、评价等,句式各不相同,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以主题式的小标题连缀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文意梳理
  (1)历史背景
  (2)生平经历和贡献
  (3)人物对比
  (4)感情震荡
  (5)工作环境
  (6)高度评价
  六部分的内在关联:(1)引子;(2.3)介绍生平和经历,对比中突出他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4)侧面描写贡献大,是对(2)的扩展;(5)重点写他非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2)的具体化;(6)总结全文。
  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的一生,是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一生,又是艰苦卓绝、铸就辉煌的一生。
  1.下面请同学们找出介绍邓稼先生平事迹的段落并简要复述。
  2.本文是一篇回忆性传记,和一般人物传记相比,本文在写法上又有不同,如文章并不是开篇就介绍邓稼先,而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概述我国近一百年的屈辱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民族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作者是怎样刻画邓稼先的性格特点的?
  (运用对比的手法)
  ——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突出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4“我不能走”这一小标题是从邓稼先说过的话中节选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邓稼先生活、工作环境的艰苦,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1)引用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空旷荒凉,生活条件的艰苦,赞颂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着与勇敢。
  (2)之后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中国男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赞颂邓稼先的胸襟与气魄、坚定与执着,他就是只手撑天的响当当的男儿。
  (3)请你为《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
  四、探究思考,拓展延伸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近期学校开展了“放飞中国梦”科普教育活动,观看了“航模展”,聆听了专家讲座,大家增长了不少航天知识,请结合本文的学习谈谈你对“航天强国、航天精神”的認识和思考。(多媒体展示学生参观图片、最新科技成果图片)
  (学生1)从邓稼先等老一辈航天人的身上我们看到祖国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航天精神。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作基础,没有国家的强盛作后盾,哪有小家的和平与安宁,哪有个人的幸福与温馨。青年一代也应树立崇高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学生2)聆听了酒泉发射中心总指挥——黄春平教授的演讲,我们了解了航天的相关知识:选拔航天员的各项检测、航天员的高强度训练、航天员的奉献精神;了解了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老一辈航天人的奋斗历程,懂得了成功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努力学习,长大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学生3)酒泉发射中心总指挥——黄春平教授说:“21世纪是航天的世纪”、“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代接班人,我们应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4)从古人“嫦娥奔月”的浪漫神话到明代万户首次飞行试验,从“东方红”在太空中深情地歌唱,到“神舟一号”的升空,跨越了千百年时光,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在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成为了现实。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也应牢记使命,不断拼搏进取,为“放飞中国梦”而努力。
  ……
  2.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物理学家杨振宁的一篇回忆性传记,回顾了100年前屈辱的历史,看到了一代航天人为振兴中华而付出的艰辛努力,走近了一位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国家、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传承和发扬邓稼先等老一辈航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努力拼搏,开拓进取,为实现 “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而不懈努力。
  五、布置练习:
  课后以“航天放飞中国梦”出一期手抄报。
  胡玉华,江西赣州市第三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开始经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的过程.自1905年两江师范学堂率先将图画手工课程设置为各科必修科目,始有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初创时
期刊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忽视自身引导作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等弊病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改变教师错误的阅读教学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阅读
一、教材——深度激活的起点,教师学生的依托  教材资源作用之大无庸赘述,而附中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受条件局限往往就是读、译、背,一节课下来学生连笔都很少动,教材仅仅成了借以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垫脚石,无疑造成这项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高中文言文教学要跳出陈旧低效模式而在文学鉴赏的梯度深度上体现出“高”字,应首先从一般文字浅易,理解难度不大的经典作品入手,把教学的主要力量放在学生容易忽略,而又与鉴赏的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分析人物  小组讨论与思考:  从《长恨歌》中我读到了一个_____的杨贵妃  从《长恨歌》中我读到了一个_____的唐玄宗  要求:1、2组负责分析杨贵妃形象,3、4组分析唐玄宗形象。  明确:  杨贵妃…….  对照阅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孔雀东南飞》)  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把
语文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该仅限于课内,还应该将语文延伸到更加广阔的天空,通过课内外有效结合的方式,促使初中语文
摘要:现代教育中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来进行阅读。  关键词:中学英语 发展能力 略读 跳读 细读 推读 概读  现代教育中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
标点符号在课堂设计中常常属“被遗忘的角落”,本文以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的三篇课文为例,总结得出:读懂一个标点,读透一篇文章。如一个省略号,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钥匙;一个逗号,是分
现代标志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时代的过程.作为视觉传达的主要形式,标志设计已不限于惯用的符号现象而向多元化设计发展,在个性化、文字化、仿生化、简约化、生态化、
期刊
嵇康说:"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顾恺之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顾恺之的意思是指画其形容易,而绘其神难.此话已没有新意,但鉴之于具体作品中,却是真知灼见.对于诗意画而言,
期刊
2018年沿用去年考纲,因而2017年《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语文)作为2018年福建中考命题依据,是学生复习应考的指导性材料,也是教师考前复习课设置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依据,考纲在备战中考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对比去年和前年考纲相同点以及不同点,针对两者之间的差异变化提出针对性复习策略。同时文章也对今年中考难度值进行预估,并针对学生复习中出现什么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考纲中的“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