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三上)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啦”,理解“船舱、船篷、蓑衣、摇橹”等词语。
  2.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翠鸟外形的美丽及捕鱼动作的敏捷,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利用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身
  边的事物,并记录观察所得。
  教学过程:
  一、导读揭题,激发观察兴趣
  1.“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两位作家去领略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2.“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板书课题,指导生字“搭”的写法。
  3.理解“搭船”:顺带坐船。“搭”在这里是“乘、坐”的意思。
  4.指读课题。质疑:这是只什么鸟?又为什么搭船?
  (设计意图:课题是“搭船的鸟”,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教学伊始,注重生字“搭”的教学,先指导写法,再理解“搭船”,学生对这只鸟儿有了初步的了解:原来是一只聪明的会搭顺风车的鸟儿。那“搭船”的鸟是谁?好奇之心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置身观察氛围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完成填空:
  我和母亲去乡下,看见了一只搭船的(翠鸟),它是一只彩色的小鸟,还会(捕鱼)呢!
  2.原来搭船的是一只“翠鸟”。“翠”,上面是羽字头,代表鸟;下面是个“卒”,表示速度极快。“翠”在这里指速度极快的鸟。
  3.老师这里还有几个词,谁会读?(出示:船舱、船篷、蓑衣、摇橹。指读正音。)
  4.把词语放进课文,能读准吗?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5.(出示小船图)谁来指一指船舱、船篷、蓑衣和摇橹?
  6.课文第1自然段向我们描绘的就是
  这样一个雨天坐船的情景。(指名读,评价,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拟声词“沙啦沙啦”。 )
  7.就让我们随着清脆悦耳的雨声,一起走进这个雨天吧。
  (设计意图:船是学生相对陌生的一种事物,他们也很少有坐船的经历。在朗读第1自然段的基础上,出示小船图,请学生指一指,帮助学生了解船的构造。关注拟声词,体现教者的匠心:小作者是个生活的有心人,这雨打船篷的声音在他耳里成了美妙的伴奏曲,入情入境的朗读创设了良好的观察氛围。)
  三、欣赏外形,学习观察方法
  1.雨停了。搭船的鸟来了!出示第2自然段第2句“多么美丽啊!”读出赞叹
  之情。
  2.小鸟美在哪儿呢?自由读第3、4句,圈画词句。结合学生交流将“翠绿、蓝色、红色”显示相应颜色。
  3.能不能这样写:“它的羽毛是翠绿
  的,翅膀是蓝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和课文的描写比一比,你觉得哪句写得好,说说理由。
  “翅膀带着一些蓝色”“红色的长嘴”,作者观察得十分细致;“比鹦鹉还漂亮”,通过和鹦鹉作比较写出鸟儿的美。
  4.小结:作者首先写这是一只“彩色”的鸟儿,接着按羽毛—翅膀—长嘴的顺序介绍,观察细致,有条有理。
  5.前几天,我们校园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出示鸟儿组图:停歇、飞翔、捕食。)
  (1)知道它的名字吗?它叫
  “戴胜”,又名“鸡冠鸟”。
  (2)仔细观察,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儿?说说吸引你的原因(颜色、形状)。
  重点观察头部:形状像“鸡
  冠”,由几十根亮黄色的羽毛组成,錯落有致。羽毛顶部是黑色的,黑白相间的翅膀和尾巴相呼应,显得非常优雅。
  (3)能按顺序来说说你观察
  到的戴胜吗?
  鸡冠形状的头—细长的嘴—黄色的脖子—黑白相间的翅膀和尾巴。
  6.同学们都会像作者一样细
  致观察了,真棒!一起读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对翠鸟外形的细致描写。
  四、品味动作,迁移观察能力
  1.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鸟,作者心里会怎么想?请四位学生读4句话,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教学时以读代讲,充分体味童心童趣。)
  2.就这样想着,猜着……突
  然,它一下子——(播放第4自然段录音)
  3.原来,鸟儿一直在等待鱼,等待捕鱼的时机。自由读这段话,用一个字或词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快、迅速、敏捷……)
  4.从哪儿感受到捕鱼的快?引导学生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体会翠鸟捕鱼的迅速。
  5.想亲眼看看这精彩的瞬间
  吗?(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
  6.刚才我们看的画面是放慢
  了几十倍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翠鸟大概只需3秒就完成了。就在这短短的3秒钟里,作者捕捉到了翠鸟的哪些动作?(生默读,圈画。)
  7.交流:冲、飞、衔、站、吞。这一连串动作,数数都不止3秒啊,作者观察得真细致。
  8.仿写:
  (1)出示狗熊图。印象中,狗熊是种怎样的动物?(庞大、笨拙)
  (2)猜猜,它在水里干什么?
  (3)播放视频,仔细观察狗熊的动作。
  (4)交流板书:盯、跑、扑、叼、按、撕咬……
  (5)同学们和小作者一样,观察得真仔细。动笔把狗熊捕鱼的过程写下来。
  五、总结全文,留心观察生活
  一个普通的雨天,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但因为小作者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于是,他听到了——“沙啦沙啦”的雨声,看到了船头——彩色的小鸟,更欣喜的是捕捉到了——翠鸟捕鱼的镜头!这些美好的发现让他的生活充满了色彩,充满了快乐!让我们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也会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乐趣。
  六、作业设计
  把戴胜的外形或狗熊捕鱼的过程有条理地写下来。也可以课后细致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和活动,写一写。
  (设计意图:课文有两处细致的描写,一处是静态的,写了翠鸟的外形;一处是动态的,写了翠鸟的捕食过程。这两处教学设计,都指向了写作方法的揣摩运用。通过“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是蓝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和原文描写的对比,感受作者静态的观察多么细致;通过捕鱼视频几十秒的慢镜头和现实生活仅3秒的对比,感受作者动态的观察多么灵动。在此基础上,出示戴胜的图片和狗熊捕鱼的视频,学生小试牛刀,用眼睛、耳朵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并有条有理地说和写,初步达成“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单元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进入“高原期”  我以前只知道小孩子有“青春期”,中年人有“更年期”,不知道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来说,还有一个“高原期”。  “很难感觉到自己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发现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经常感觉到累,虽然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但确实有些职业迷茫……”  以上这番话是2017年10月我在上海师大听李海林教授讲课时他罗列的教师进入高原期的标志,当时的我简直有被闪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童年应该有诗的陪伴,这些主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共鸣,儿童诗成为小学生诵读的重要内容,各地还涌现出不少小诗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了解一点儿童诗创作的规律,掌握赏析儿童诗的角度与方法。为此,笔者采访了著名儿童诗诗人王立春女士。  “用儿童诗表达对大自然及生命的艺术见解”  周益民:你是怎么爱上写诗的?  王立春:我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方面,自认字开始,我就开始了文
教学改革走过了长长的历程以后,经历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喧嚣以后,逐渐寻找到了衡量学生成长的标准所在,逐渐回归到了学生的真成长上。那么,怎样的成长才是学习给予学生的“真”成长呢?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也不仅仅是某项或者某些学科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的思维力有关,所以,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就成了当下教学最重要的追求。  什么是思维
教学目标:  1.归类识记四组表示职业和工作地方的词语,引导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工、厂”两个生字,并能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职业。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书写规则,养成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2.拓展积累6组熟字构成的新词。会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风》,激发学生朗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3.读通、读顺《春节童谣》,了解春节风俗,体会过年的快乐。参照课本中贺卡的书写格式,尝试写一句
目前,各个学段都将整本书阅读研究作为一个重点领域在不断探索。整本书内容涉猎广泛,其中,以绘本、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样式表现的个人成长类故事受到许多读者尤其是小学生的青睐。为什么喜欢阅读这类故事?原来,个人成长类故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曲折的故事,讲述主人公“破茧成蝶”成长的历程,反映积极向上的人文主题。处在成长发育期的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成长的烦恼,他们通过阅读,在潜意识中希望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基本作用,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写一封信。  2.能运用反串和追问的方法发现习  作中常见的问题,通过添补语句把信写得更温暖,更具体。  3.学写信封,能运用书信与亲友交  流,感受传统书信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信,因生活而写  一、一本书,知晓信的用途  1.出示古体汉字,了解书信。  (链接《“信”字演变》,了解中国信。)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
“今天轮到你发圈啦!”组长把本子递给了小万。小万欢天喜地地接过来,宝贝儿似的把本子收进书包里。  发圈?对!发朋友圈呀,我们三(3)班自创的发朋友圈活动,可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啦,且让我慢慢道来。  “朋友圈”诞生记  微信朋友圈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全民的追捧。上至白发老者,下至时尚青年都热衷于发朋友圈,一日三餐、旅游风景、万千思绪……都可晒出来。由此我想到:班上的学生三年级了,习作已经起步,也许我们
阅读《作文七巧》,源于两点:一是已经读过王鼎钧先生的“作文四书”之《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子》;二是喜欢王先生的随性与平白。作家谈如何写作,相比大学教授谈写作少了些教条与理性,多了份恬淡与随性。  《作文七巧》一书将直叙、倒叙、抒情、描写、归纳、演绎、综合汇成“作文七巧”,谈作文技巧的书,很容易陷入技术主义,但此书却并不程式化。这七种写作技巧,便是七处独特的风景,它们构成幽静的林荫大道;而那些洒脱
贾老师一向主张“简简单单教语文”,一生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一直重视阅读课中的字词教学。其关于字词教学的很多理念和做法对一线教师正确认识字词教学有很大帮助,对扭转当前轻视字词教学的课堂现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借贾老师的经典课例《爸爸的老师》一课中的字词教学,来一起重温、学习。  师:课文里的几个字词会念吗?(出示,生读。)  数学家 学问 任溶溶 猜中 新鲜 鞠躬  师:字会念了,意思明白吗?
前不久,到我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参加校本教研,和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一起听小学语文课——教师为四年级的学生导读《长袜子皮皮》。学生在教师下发的片段材料中认识到皮皮的可爱、力气大、行为古怪、想法奇特、富有正义感……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幽默、夸张,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提出了“她为什么叫皮皮?她的袜子到底有多长?她为什么一个人住?爸爸妈妈去哪儿了?”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告诉他们:若你真的想知道得更多,就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