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啦”,理解“船舱、船篷、蓑衣、摇橹”等词语。
2.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翠鸟外形的美丽及捕鱼动作的敏捷,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利用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身
边的事物,并记录观察所得。
教学过程:
一、导读揭题,激发观察兴趣
1.“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两位作家去领略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2.“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板书课题,指导生字“搭”的写法。
3.理解“搭船”:顺带坐船。“搭”在这里是“乘、坐”的意思。
4.指读课题。质疑:这是只什么鸟?又为什么搭船?
(设计意图:课题是“搭船的鸟”,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教学伊始,注重生字“搭”的教学,先指导写法,再理解“搭船”,学生对这只鸟儿有了初步的了解:原来是一只聪明的会搭顺风车的鸟儿。那“搭船”的鸟是谁?好奇之心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置身观察氛围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完成填空:
我和母亲去乡下,看见了一只搭船的(翠鸟),它是一只彩色的小鸟,还会(捕鱼)呢!
2.原来搭船的是一只“翠鸟”。“翠”,上面是羽字头,代表鸟;下面是个“卒”,表示速度极快。“翠”在这里指速度极快的鸟。
3.老师这里还有几个词,谁会读?(出示:船舱、船篷、蓑衣、摇橹。指读正音。)
4.把词语放进课文,能读准吗?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5.(出示小船图)谁来指一指船舱、船篷、蓑衣和摇橹?
6.课文第1自然段向我们描绘的就是
这样一个雨天坐船的情景。(指名读,评价,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拟声词“沙啦沙啦”。 )
7.就让我们随着清脆悦耳的雨声,一起走进这个雨天吧。
(设计意图:船是学生相对陌生的一种事物,他们也很少有坐船的经历。在朗读第1自然段的基础上,出示小船图,请学生指一指,帮助学生了解船的构造。关注拟声词,体现教者的匠心:小作者是个生活的有心人,这雨打船篷的声音在他耳里成了美妙的伴奏曲,入情入境的朗读创设了良好的观察氛围。)
三、欣赏外形,学习观察方法
1.雨停了。搭船的鸟来了!出示第2自然段第2句“多么美丽啊!”读出赞叹
之情。
2.小鸟美在哪儿呢?自由读第3、4句,圈画词句。结合学生交流将“翠绿、蓝色、红色”显示相应颜色。
3.能不能这样写:“它的羽毛是翠绿
的,翅膀是蓝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和课文的描写比一比,你觉得哪句写得好,说说理由。
“翅膀带着一些蓝色”“红色的长嘴”,作者观察得十分细致;“比鹦鹉还漂亮”,通过和鹦鹉作比较写出鸟儿的美。
4.小结:作者首先写这是一只“彩色”的鸟儿,接着按羽毛—翅膀—长嘴的顺序介绍,观察细致,有条有理。
5.前几天,我们校园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出示鸟儿组图:停歇、飞翔、捕食。)
(1)知道它的名字吗?它叫
“戴胜”,又名“鸡冠鸟”。
(2)仔细观察,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儿?说说吸引你的原因(颜色、形状)。
重点观察头部:形状像“鸡
冠”,由几十根亮黄色的羽毛组成,錯落有致。羽毛顶部是黑色的,黑白相间的翅膀和尾巴相呼应,显得非常优雅。
(3)能按顺序来说说你观察
到的戴胜吗?
鸡冠形状的头—细长的嘴—黄色的脖子—黑白相间的翅膀和尾巴。
6.同学们都会像作者一样细
致观察了,真棒!一起读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对翠鸟外形的细致描写。
四、品味动作,迁移观察能力
1.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鸟,作者心里会怎么想?请四位学生读4句话,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教学时以读代讲,充分体味童心童趣。)
2.就这样想着,猜着……突
然,它一下子——(播放第4自然段录音)
3.原来,鸟儿一直在等待鱼,等待捕鱼的时机。自由读这段话,用一个字或词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快、迅速、敏捷……)
4.从哪儿感受到捕鱼的快?引导学生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体会翠鸟捕鱼的迅速。
5.想亲眼看看这精彩的瞬间
吗?(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
6.刚才我们看的画面是放慢
了几十倍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翠鸟大概只需3秒就完成了。就在这短短的3秒钟里,作者捕捉到了翠鸟的哪些动作?(生默读,圈画。)
7.交流:冲、飞、衔、站、吞。这一连串动作,数数都不止3秒啊,作者观察得真细致。
8.仿写:
(1)出示狗熊图。印象中,狗熊是种怎样的动物?(庞大、笨拙)
(2)猜猜,它在水里干什么?
(3)播放视频,仔细观察狗熊的动作。
(4)交流板书:盯、跑、扑、叼、按、撕咬……
(5)同学们和小作者一样,观察得真仔细。动笔把狗熊捕鱼的过程写下来。
五、总结全文,留心观察生活
一个普通的雨天,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但因为小作者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于是,他听到了——“沙啦沙啦”的雨声,看到了船头——彩色的小鸟,更欣喜的是捕捉到了——翠鸟捕鱼的镜头!这些美好的发现让他的生活充满了色彩,充满了快乐!让我们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也会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乐趣。
六、作业设计
把戴胜的外形或狗熊捕鱼的过程有条理地写下来。也可以课后细致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和活动,写一写。
(设计意图:课文有两处细致的描写,一处是静态的,写了翠鸟的外形;一处是动态的,写了翠鸟的捕食过程。这两处教学设计,都指向了写作方法的揣摩运用。通过“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是蓝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和原文描写的对比,感受作者静态的观察多么细致;通过捕鱼视频几十秒的慢镜头和现实生活仅3秒的对比,感受作者动态的观察多么灵动。在此基础上,出示戴胜的图片和狗熊捕鱼的视频,学生小试牛刀,用眼睛、耳朵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并有条有理地说和写,初步达成“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单元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1.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啦”,理解“船舱、船篷、蓑衣、摇橹”等词语。
2.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翠鸟外形的美丽及捕鱼动作的敏捷,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利用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身
边的事物,并记录观察所得。
教学过程:
一、导读揭题,激发观察兴趣
1.“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两位作家去领略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2.“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板书课题,指导生字“搭”的写法。
3.理解“搭船”:顺带坐船。“搭”在这里是“乘、坐”的意思。
4.指读课题。质疑:这是只什么鸟?又为什么搭船?
(设计意图:课题是“搭船的鸟”,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教学伊始,注重生字“搭”的教学,先指导写法,再理解“搭船”,学生对这只鸟儿有了初步的了解:原来是一只聪明的会搭顺风车的鸟儿。那“搭船”的鸟是谁?好奇之心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置身观察氛围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完成填空:
我和母亲去乡下,看见了一只搭船的(翠鸟),它是一只彩色的小鸟,还会(捕鱼)呢!
2.原来搭船的是一只“翠鸟”。“翠”,上面是羽字头,代表鸟;下面是个“卒”,表示速度极快。“翠”在这里指速度极快的鸟。
3.老师这里还有几个词,谁会读?(出示:船舱、船篷、蓑衣、摇橹。指读正音。)
4.把词语放进课文,能读准吗?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5.(出示小船图)谁来指一指船舱、船篷、蓑衣和摇橹?
6.课文第1自然段向我们描绘的就是
这样一个雨天坐船的情景。(指名读,评价,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拟声词“沙啦沙啦”。 )
7.就让我们随着清脆悦耳的雨声,一起走进这个雨天吧。
(设计意图:船是学生相对陌生的一种事物,他们也很少有坐船的经历。在朗读第1自然段的基础上,出示小船图,请学生指一指,帮助学生了解船的构造。关注拟声词,体现教者的匠心:小作者是个生活的有心人,这雨打船篷的声音在他耳里成了美妙的伴奏曲,入情入境的朗读创设了良好的观察氛围。)
三、欣赏外形,学习观察方法
1.雨停了。搭船的鸟来了!出示第2自然段第2句“多么美丽啊!”读出赞叹
之情。
2.小鸟美在哪儿呢?自由读第3、4句,圈画词句。结合学生交流将“翠绿、蓝色、红色”显示相应颜色。
3.能不能这样写:“它的羽毛是翠绿
的,翅膀是蓝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和课文的描写比一比,你觉得哪句写得好,说说理由。
“翅膀带着一些蓝色”“红色的长嘴”,作者观察得十分细致;“比鹦鹉还漂亮”,通过和鹦鹉作比较写出鸟儿的美。
4.小结:作者首先写这是一只“彩色”的鸟儿,接着按羽毛—翅膀—长嘴的顺序介绍,观察细致,有条有理。
5.前几天,我们校园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出示鸟儿组图:停歇、飞翔、捕食。)
(1)知道它的名字吗?它叫
“戴胜”,又名“鸡冠鸟”。
(2)仔细观察,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儿?说说吸引你的原因(颜色、形状)。
重点观察头部:形状像“鸡
冠”,由几十根亮黄色的羽毛组成,錯落有致。羽毛顶部是黑色的,黑白相间的翅膀和尾巴相呼应,显得非常优雅。
(3)能按顺序来说说你观察
到的戴胜吗?
鸡冠形状的头—细长的嘴—黄色的脖子—黑白相间的翅膀和尾巴。
6.同学们都会像作者一样细
致观察了,真棒!一起读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对翠鸟外形的细致描写。
四、品味动作,迁移观察能力
1.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鸟,作者心里会怎么想?请四位学生读4句话,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教学时以读代讲,充分体味童心童趣。)
2.就这样想着,猜着……突
然,它一下子——(播放第4自然段录音)
3.原来,鸟儿一直在等待鱼,等待捕鱼的时机。自由读这段话,用一个字或词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快、迅速、敏捷……)
4.从哪儿感受到捕鱼的快?引导学生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体会翠鸟捕鱼的迅速。
5.想亲眼看看这精彩的瞬间
吗?(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
6.刚才我们看的画面是放慢
了几十倍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翠鸟大概只需3秒就完成了。就在这短短的3秒钟里,作者捕捉到了翠鸟的哪些动作?(生默读,圈画。)
7.交流:冲、飞、衔、站、吞。这一连串动作,数数都不止3秒啊,作者观察得真细致。
8.仿写:
(1)出示狗熊图。印象中,狗熊是种怎样的动物?(庞大、笨拙)
(2)猜猜,它在水里干什么?
(3)播放视频,仔细观察狗熊的动作。
(4)交流板书:盯、跑、扑、叼、按、撕咬……
(5)同学们和小作者一样,观察得真仔细。动笔把狗熊捕鱼的过程写下来。
五、总结全文,留心观察生活
一个普通的雨天,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但因为小作者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于是,他听到了——“沙啦沙啦”的雨声,看到了船头——彩色的小鸟,更欣喜的是捕捉到了——翠鸟捕鱼的镜头!这些美好的发现让他的生活充满了色彩,充满了快乐!让我们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也会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乐趣。
六、作业设计
把戴胜的外形或狗熊捕鱼的过程有条理地写下来。也可以课后细致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和活动,写一写。
(设计意图:课文有两处细致的描写,一处是静态的,写了翠鸟的外形;一处是动态的,写了翠鸟的捕食过程。这两处教学设计,都指向了写作方法的揣摩运用。通过“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是蓝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和原文描写的对比,感受作者静态的观察多么细致;通过捕鱼视频几十秒的慢镜头和现实生活仅3秒的对比,感受作者动态的观察多么灵动。在此基础上,出示戴胜的图片和狗熊捕鱼的视频,学生小试牛刀,用眼睛、耳朵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并有条有理地说和写,初步达成“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单元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