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中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习惯跟着老师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不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只听,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等等,凡此种种,都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一、教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参与
现代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相反的,现代中学数学教师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1.模特儿,要演示正确的、规范的、典型的过程,又要演示错误的、不严密的方法,更要演示学生中优秀的或错误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2.评论员和仲裁人,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并用精辟的、深刻的观点阐述内容的要点、重点及难点,同时以专家般的理论让学生折服;指出学生做的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3.欣赏者,支持学生的大胆参与,不论他们做得怎么样,抓住学生奇妙的思想火花,大加赞赏;及时肯定他们做法的正确性及合理性,积极地鼓励他们,同时,也要指出了某个方法的局限性,使其他学生有所觉悟,从而提高所有学生学习的兴趣。
4.顾问和朋友,帮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尽量保持正确性,并及时纠正错误;耐心地倾听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想法和看法,有时哪怕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时,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和能力,增强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
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通过不完全归纳法、类比法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一般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事实上学生对这些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参与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虽然有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获得结果要花许多时间,但做这样一题的价值要比做五题强,而且学生活动自由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
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习与学生、教材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场所,在课堂上应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呼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让他们在迫切的需求下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责任编辑:金铃)
一、教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参与
现代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相反的,现代中学数学教师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1.模特儿,要演示正确的、规范的、典型的过程,又要演示错误的、不严密的方法,更要演示学生中优秀的或错误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2.评论员和仲裁人,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并用精辟的、深刻的观点阐述内容的要点、重点及难点,同时以专家般的理论让学生折服;指出学生做的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3.欣赏者,支持学生的大胆参与,不论他们做得怎么样,抓住学生奇妙的思想火花,大加赞赏;及时肯定他们做法的正确性及合理性,积极地鼓励他们,同时,也要指出了某个方法的局限性,使其他学生有所觉悟,从而提高所有学生学习的兴趣。
4.顾问和朋友,帮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尽量保持正确性,并及时纠正错误;耐心地倾听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想法和看法,有时哪怕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时,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和能力,增强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
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通过不完全归纳法、类比法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一般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事实上学生对这些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参与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虽然有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获得结果要花许多时间,但做这样一题的价值要比做五题强,而且学生活动自由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
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习与学生、教材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场所,在课堂上应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呼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让他们在迫切的需求下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责任编辑:金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