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人力资源不敷需求,是当前学科建设的主要难点之一。这一困难通过学校层面的努力可以缓解,这正是校本培训可作为之处。教师培训早已有之,为何又要提出“校本”?这是缘于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等特点。校本培训推行中的困惑,应该如何破解?基层学校应有自己的“继承”和“创新”。
基层学校学科建设牵涉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家的课程、教材政策、考试政策、评价取向;教学业务指导部门的要求;家长、社会的期望;学生原有学业基础的情况(生源质量);学校人力资源(教师专业素质),等等。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在这些因素中,每一条都可以成为学科建设的掣肘、障碍,而学校人力资源(即教师专业素质)不敷需求,目前恐怕已成为主要困难之一。
影响学科建设的困难很多,其中有些仅依靠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是无法解决的,如国家的课程政策、考试政策等;有些是暂时不能解决的,如生源质量,可能要若干年才能有所改变;有些则是可以立即着手解决的,如教师的专业素养、业务素质,而这正是校本培训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校本培训在各地、各校已实施了若干年,在实践工作的推进中,有一些共同的困惑:教师觉得又多出来一件事情,增加了负担;学校亦觉得凭空多出来一项以前没有的工作; 培训内容和形式仍无根本性变化,以理论讲座、学术报告为主,仍停留在教师在职培训就是“用枯燥无味的讲课来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课”的阶段;无周详方案,管理松懈,流于“放羊”;业务培训有时会和学校行政事务发生冲突;校本培训针对性、局部性的特征显著,但却失于系统性、整体性。
如何解决校本培训中的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继承和创新。“继承”是指继续、传承以前一些有效的好的工作传统和操作方法,如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师徒代教等形式;“创新”是当前的流行词,比较“虚”,有点“玄”。下面,笔者结合基层学校的具体情况谈一谈破解之道。
人力资源的保障。这是指学校负责校本培训的人员和部门的定位问题。对此,我们要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应始终定在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这方面。虽然各级主管的业务机构和教育行政领导(包括校长)在会议、讲话中都认为校本培训很重要,要重视,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我们要始终认识到教学业务和教学质量才是学校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校本培训再重要也不可能取而代之。学校出了成绩,包括教学质量、社会声誉等,也当然是教学部门的成绩。校本培训应该始终做好学校人力资源的服务、保障工作。
内容与形式的针对性。这包括校本培训的研修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内容要针对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需解决的具体的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形式要针对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特征来组织和开展。
就内容来说,除学校的办学宗旨、校长的办学思想、学校业务常规等通识培训外,还可以针对学校教师年龄结构、领军教师缺乏等实际情况,具体针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学科领军教师培养、专家型德育骨干队伍培养等若干个项目来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每个项目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内容、预期成果、操作程序和要点,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专项经费资助,施训人员为校内业务骨干和校外专家相结合的团队。
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具有如下特征:倾向于自我指导;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经常被工作、生活事务所影响;倾向于面向以生活、任务、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而不是面向主题的学习;学习动机通常是由个人内在的需求所驱动,而不是由外在的强制因素所决定。考虑到这些特征,校本培训的形式应主要采取案例分析、课堂观摩、自修反思、研训一体、沙龙研讨、专题讲座、师徒结对、校际合作、网络交流等形式。
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整合涉及校本培训的时间、人员、内容、形式等各方面,整合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全盘抛弃,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另搞一套,额外增加工作,增添负担,要尽量在原有工作、原有人员、原有内容和形式中深度挖掘。比如,就时间、内容与形式来说,校本培训可与早前已经很成熟的教研、集体备课、学科活动周、观课、评课、说课等活动进行整合。此外,应尽可能减少形式化的、无效的“政治学习”时间,用于开展校本培训,进行业务学习。施训人员则主要依靠本校的校长、特级教师、教学主任、学科业务骨干、德育骨干等,这些人员在原有的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活动中已经担任了许多带教、指导、辅导等功能,通过校本培训使蕴涵在他们身上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这些知识不至于因退休、调离等因素而浪费和流失。
改变学校组织结构。新教学观念的成功推行,有赖于学校组织结构的重新调整;调整和转变学校组织结构,对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学习,提升教学成效,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学校中历来存在两种形式的组织结构(并不截然可分):一为线性的、垂直传递信息的事务型、行政型结构;一为扁平的、注重成员互动的业务型、学习型结构。将学校的组织结构由侧重行政型或行政、教学并重,向更加侧重教学型转变,无疑将有利于校本培训的推行,而这也正契合了“课程与教学领导”、“学习型学校”建设等先进教育理念。
实施选择性放弃。如何看待校本培训失于系统性、整体性的问题,对此校本培训要明晰自身的适用边界和职责范围,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校本培训的特征决定了其本身灵活性强,针对性高,相对个性化,适用于局部范围,至于系统性、整体性的培训,似乎主要不是校本培训的职责。对不能胜任或不在职责之内的工作,则应该放弃。□
(作者单位: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编辑 王宇华
基层学校学科建设牵涉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家的课程、教材政策、考试政策、评价取向;教学业务指导部门的要求;家长、社会的期望;学生原有学业基础的情况(生源质量);学校人力资源(教师专业素质),等等。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在这些因素中,每一条都可以成为学科建设的掣肘、障碍,而学校人力资源(即教师专业素质)不敷需求,目前恐怕已成为主要困难之一。
影响学科建设的困难很多,其中有些仅依靠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是无法解决的,如国家的课程政策、考试政策等;有些是暂时不能解决的,如生源质量,可能要若干年才能有所改变;有些则是可以立即着手解决的,如教师的专业素养、业务素质,而这正是校本培训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校本培训在各地、各校已实施了若干年,在实践工作的推进中,有一些共同的困惑:教师觉得又多出来一件事情,增加了负担;学校亦觉得凭空多出来一项以前没有的工作; 培训内容和形式仍无根本性变化,以理论讲座、学术报告为主,仍停留在教师在职培训就是“用枯燥无味的讲课来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课”的阶段;无周详方案,管理松懈,流于“放羊”;业务培训有时会和学校行政事务发生冲突;校本培训针对性、局部性的特征显著,但却失于系统性、整体性。
如何解决校本培训中的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继承和创新。“继承”是指继续、传承以前一些有效的好的工作传统和操作方法,如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师徒代教等形式;“创新”是当前的流行词,比较“虚”,有点“玄”。下面,笔者结合基层学校的具体情况谈一谈破解之道。
人力资源的保障。这是指学校负责校本培训的人员和部门的定位问题。对此,我们要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应始终定在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这方面。虽然各级主管的业务机构和教育行政领导(包括校长)在会议、讲话中都认为校本培训很重要,要重视,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我们要始终认识到教学业务和教学质量才是学校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校本培训再重要也不可能取而代之。学校出了成绩,包括教学质量、社会声誉等,也当然是教学部门的成绩。校本培训应该始终做好学校人力资源的服务、保障工作。
内容与形式的针对性。这包括校本培训的研修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内容要针对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需解决的具体的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形式要针对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特征来组织和开展。
就内容来说,除学校的办学宗旨、校长的办学思想、学校业务常规等通识培训外,还可以针对学校教师年龄结构、领军教师缺乏等实际情况,具体针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学科领军教师培养、专家型德育骨干队伍培养等若干个项目来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每个项目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内容、预期成果、操作程序和要点,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专项经费资助,施训人员为校内业务骨干和校外专家相结合的团队。
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具有如下特征:倾向于自我指导;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经常被工作、生活事务所影响;倾向于面向以生活、任务、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而不是面向主题的学习;学习动机通常是由个人内在的需求所驱动,而不是由外在的强制因素所决定。考虑到这些特征,校本培训的形式应主要采取案例分析、课堂观摩、自修反思、研训一体、沙龙研讨、专题讲座、师徒结对、校际合作、网络交流等形式。
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整合涉及校本培训的时间、人员、内容、形式等各方面,整合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全盘抛弃,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另搞一套,额外增加工作,增添负担,要尽量在原有工作、原有人员、原有内容和形式中深度挖掘。比如,就时间、内容与形式来说,校本培训可与早前已经很成熟的教研、集体备课、学科活动周、观课、评课、说课等活动进行整合。此外,应尽可能减少形式化的、无效的“政治学习”时间,用于开展校本培训,进行业务学习。施训人员则主要依靠本校的校长、特级教师、教学主任、学科业务骨干、德育骨干等,这些人员在原有的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活动中已经担任了许多带教、指导、辅导等功能,通过校本培训使蕴涵在他们身上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这些知识不至于因退休、调离等因素而浪费和流失。
改变学校组织结构。新教学观念的成功推行,有赖于学校组织结构的重新调整;调整和转变学校组织结构,对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学习,提升教学成效,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学校中历来存在两种形式的组织结构(并不截然可分):一为线性的、垂直传递信息的事务型、行政型结构;一为扁平的、注重成员互动的业务型、学习型结构。将学校的组织结构由侧重行政型或行政、教学并重,向更加侧重教学型转变,无疑将有利于校本培训的推行,而这也正契合了“课程与教学领导”、“学习型学校”建设等先进教育理念。
实施选择性放弃。如何看待校本培训失于系统性、整体性的问题,对此校本培训要明晰自身的适用边界和职责范围,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校本培训的特征决定了其本身灵活性强,针对性高,相对个性化,适用于局部范围,至于系统性、整体性的培训,似乎主要不是校本培训的职责。对不能胜任或不在职责之内的工作,则应该放弃。□
(作者单位: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