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家书》中的语文学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如果从甲骨文、钟鼎文的商代算起。有三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语文教育独立设科始于1903年,迄今百年。可以说,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既古老又年轻。语文教育学经历了由教授法——教学法——教学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国的语文教育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之上,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因此,发掘和整理汉语文教育的理论遗产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尊重汉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正视这种历史积淀,才能总结中国语文教育的科学规律,才能使中国语文教育成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文化遗产。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镇众多,地方文史资源丰富。有效地开发这些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语文教育研究的内容。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其诗、书、画号称“三绝”,其名蜚声中外。本文在这里着意提出,郑燮曾经有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经历,自身又是一位优秀的语文学习者。对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学习,板桥先生有他独到的见解与心得。这些内容多散于《板桥家书》之中。
  本文拟以《板桥家书》为依据,从中概括解析若干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以期“古为今用”。
  
  一、诵读积累重基础
  
  “跟中了了,心中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人,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哂然不倦。”
  ——《滩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皆记书默读也。”
  ——《板桥自叙》
  郑板桥十分重视诵读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所谓诵读,是通过放开声音反复读直到熟练地记住并准确理解为止。诵读的作用,一是通过反复读,加深理解和领会;二是加强记忆,丰富储备。古人学习,主要靠自己诵读。“书声琅琅”一词是古人形容学堂学习气氛浓厚的,足见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
  
  二、循序渐进有辨别
  
  “《四书》之上有钛经》,《六经》之下有《左》《史》《庄》《骚》,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而已,只此数书,终身读不尽,终身受用不尽。至如《二十一史》,书一代之事,必不可废。然魏收秽书;宋子京《新唐书》,简而枯;脱脱《宋书》,冗而杂……”
  ——《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
  郑板桥将学习内容,按其内容结构和关系,订出合理的计划,有步骤有次序地进行学习。反对读书贪多求快,反对杂然并进。提倡有辨别,提倡钻研。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学有所得,终身受用。
  
  三、钩玄提要明糟义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橱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郑板桥主张学习要抓住主要矛盾,探求书中的精神实质。知识浩如烟海,读书虽然要仔细认真,字斟句酌,但并非书中所有的内容都要记于脑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讲究方法、提高效率方是成功之路。
  
  四、出入阙疑求创新
  
  “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主张乎?岂复为后世小儒所颠倒迷惑反失古人真意乎?”
  “总是读书要有特识,依样葫芦,无有是处。而特识亦不外乎至情至理,歪扭乱窜,无有是处。”
  “人谓《史记》以《吴太伯》为《世家》第一,《伯夷》为《列传》第一,俱重让国。但《五帝本纪》以黄帝为第一,是戮蚩尤用兵之始,然则又重争乎?后先矛盾,不应至是。总之,竖儒之言,必不可听,学者自出眼孔、自竖脊骨读书可尔。”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
  郑板桥深谙“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的读书之道。既能深入书中细细钻研,认真思考,以求真谛;也能不受书中思想束缚,有所怀疑,有所改造,有所创新。
  郑板桥先生曾言:“几篇家信,原算不得文章,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板桥先生的坦诚令后人感动,催今人奋发。
其他文献
什么是直觉?朱光潜先生说:“见到一个事物,心中只能领会那事物的形相或意象,不假思索,不生分别,不审意义,不立名言,这是知的最初阶段的活动,叫直觉。”直觉是人的思维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理性直观认识,它是感觉与思考、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概念熔于一炉的特殊产物。而艺术直觉则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客体的感性形式对其表现性内涵加以直接把握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直觉最基本的特征是:  (一)直接性。艺术直觉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也常常占有极大的比重。怎样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一点浅见。    一.因文释义、缘境解句的语境意识    语境就是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可分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作用、地点、场合、对象以及说话的上下文等;广义的语境指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使用者的职业、性格、修养、习惯等。语境对语言的运用有两种作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这里所说的“形象”放在文章范畴里,就是指文章所描述的对象,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的画面。文章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即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甚至事件本身也是一个形象(叙事的曲折有致也会给人以形象感);把这些
一    深秋时节,校园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青橙诱人的果实。太阳到处,溢彩流光;微风来时,清香满园。艺术班的同学每天在树下写生,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秋色真美。要求同学们据此写一篇作文,应该不会很难吧,我想。于是,上作文课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内容充实、文情并茂的文章。  两节课后,三分之一的同学没能交卷;批阅完毕,好文章寥寥无几。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惊诧之余,我不得不认真
有个真实的故事,叫“墙上的洞”,发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当年,那里的人们,贫富悬殊特别大,住在贫民街区的人从不接受教育。难道他们不想学习吗?为了寻求这一疑问的答案,有识之士设计了一项实验。实验者在临街的一面墙上打了个洞,正好够放一台电脑,并在孩子们跳跳就够得着的地方装了一个触摸屏。时间不久,贫民街区的许多孩子们陆陆续续聚集到那里。终于,有个胆大的,用手摸了一下触摸屏,于是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现代诗歌以不轻的比重和迷人的魅力分布在初中语文各册教材中,用心去揣摩,会发现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无限魅力,同时在写作上也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典范,让他们不再惧怕现代诗歌。下面主要以第六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我们的解读。    一.异彩纷呈的句群    1.动词引领式  由一个动词引出三句由“_______的_______”(偏正短语形式)组成的排比句式。如:《我爱这土地》由“歌唱”引出“这被暴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专门用三百余字来谈“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在中考、高考以及各种类型的考试试卷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名著的考查。名著考查怎么考,平时怎么开展名著阅读,都有很多探索和追寻的内容。  2013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名著考查题就很有代表性,不妨从这道题的分析中归纳出一些名著考查的趋势,同时对我们今后的名著阅读指导教学产生有益的
《论语》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许多起伏、坎坷。《论语》诞生于先秦时期,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快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到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将“四书五经”确定为考试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文化霸权地位,《论语》的地位也随之被推向极致。但到了近代,受西方思潮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举起了革新大旗,“打倒孔家店”,一下子将儒家经典打入谷底,《论语》也难逃浩劫。文革时的“批林批孔”再次对《论语》等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语文学科性质、功能、作用的认识的深入,语文教育的创新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语文教育的现状却让人忧心忡忡,从批判到建设,从民间到官方,也曾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到头来,却赢来有识之士的深深叹息: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一方面,是理论家为我们构建的语文理想国,人文、科学、呵护、倾听、合作、创新……另一方面。是愈演愈烈的应试大比拼,或赤裸裸的分数至上,或披着新课程外套的花拳绣腿
多年的语文考试告诉我们,不学课本是不行的,但只学课本也是不行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既扣文本,又能让语文课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伸,从而带领学生感知语词精灵的跃动,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笔者多年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语文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一、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