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价值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f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物理、玩物理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经历物理过程.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激发求知欲.学生进入中学后的学习,物理学习的任务要求他们由经验性的形象思维转化为理论性的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一转化过程需要半个学期的时间,而对中差生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体验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既是体验的主体亲历某种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又是体验活动的结果,是在活动的主体中获得的结果.
  1 教师积极创设体验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
  学习任何知识最佳的途径都是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不仅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还要让学生在体验后经历相互交流体验的过程,并从中获得快乐.
  由好奇心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诱发其主动体验的愿望.杠杆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杠杆”一节的教学时,教师设置了如下情境:在铁路旁的高山上落下的一个特别大的石块,滚到铁轨上挡住了火车的去路,请学生给想想办法: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在火车开来前排除危险,使火车能顺利通过呢?学生的办法可多了:有的去找人工,几个人一起用力拉;有的用小型装卸工具;有的用推土机去推;有的用棍子撬;有的准备到前方通知火车停下来……学生们的回答虽然各不相同,但都透露出解决问题的信心.“用哪一种办法最简单易行呢?” 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把学生们的发言引向要教学的物理知识.通过比较,大家得到了较为统一的认识:用棍子撬最简单易行,用时最短.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教师把本堂课的教具:一个比较大的石块(农村中很容易找),一根直的细小木棍,一根直的较粗铁丝,另有一些各种形状的硬棒摆在了讲桌上.由于紧密地联系着生活体验,所以同学们争着上讲台演示.“杠杆”的初步知识就这样轻松地完成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愿望得以实现,并为进一步深入体验知识作好了准备.同时,使“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沟通,不仅是单纯地将生活引入到学校教育中,而且还应该包括将学校教育引入到社会中去”这一构想得以实现.
  2 不断挖掘进行教材中有关思维形成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认知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坚持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方式.即先给学生以整体的单元知识结构图,使学生明了要学习什么,沿着什么途径学,然后再分部分进行教学,最后由学生进行总结,逐步使学生形成知识纵向结构和横向知识结构,最终形成网络结构.加强实验教学,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建立丰富的物理情景,促进学生思维的尽快转化.逐步学会使学生物理情景抽象为物理理想化模型,再将模型转化为更复杂更灵活的物理情景.
  比如教师在讲摩擦力这节课时,如果仅仅是教师在前面做实验演示让同学们观察,枯燥、呆板、无兴趣,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有趣的体验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抓鱼游戏.
  3 体验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验,要重视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就必须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重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活动与自主意识,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科学家设计的新实验是如何想出来的?有人把创造简单地归结于“灵感”,这显然是不够的.实验的魅力不仅在于实验的结果,更在于实验的参与过程.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应使课堂上全体学生在科学情趣的引导下,人人成为投入科学研究的主角.从一个充满新意的研究渠道,手脑并用地通过观察、测量或计算,归纳出印象深刻的研究成果.在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去设计自己的方案.
  例如,在“引力常量的测定”这一节中,虽然对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教学要求并不高,但这节的内容是使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教育和物理思想熏陶的极好教材.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牛顿虽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却没给出准确的引力常量,这是为什么?接着请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一段,并思考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巧妙在何处,他是如何测出物体间非常小的万有引力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为什么选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测出万有引力,充分体会到了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的等效的物理思想和微小量放大的科学方法.
  在现今知识迅速增长、新技术革命已经到来的时候,更迫切需要开发智力,培养大批具有科学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学校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以系统的物理知识,物理教学应让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联系物理知识,使学生在不同方法和形式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同时,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尊重学生的感受,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获得快乐.还应该使学生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资助,项目编号:JG2013010367】
其他文献
例1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1),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加一外力F使物体在水平地面匀速滑动,求这个外力的方向满足什么条件时F 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最近有网友(同行)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所示,有界匀强磁场B方向竖直向下,有一矩形线框PQNM的上半部分处于该磁场当中,下半部分处于磁场之外,线框平面始终平行于磁感线,且以速度v水平向右平动,试问MN之间的灯泡是否发光?  这是一个极易出错的问题,现对比解释如下:  错误解释 灯泡不会发光.因为该矩形线圈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任何时刻都没有磁通量穿过该平面,因此没有磁通量的变化,根据产生感应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第四节采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引入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如图1).那么,碘在加热的过程中,碘的温度已经超过它的熔点,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只看到气态碘,没有看到液态碘呢?笔者针对此问题,做如下的探讨和分析.  1 问题呈现  我们采用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加热过程中碘晶粒逐渐减少,同时逐渐出现紫色碘蒸汽,而且中途未发现有液态的碘出现;采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时,在
(满分120分)    Ⅰ. 词汇。(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使句子完整、正确。   1. “Would you like to help me o____ the evening party?” “Yes, I’d love to.”    2. The young man wants to be a l____, so he works har
期刊
期刊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显得十分抽象,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都感觉物理难学,不易于理解和实际问题的处理,部分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也感觉物理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经常听到学生苦言“物理难学”,老师抱怨“物理难教”,新课改实施以来,物理教师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根据多年一线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经验,采取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阐述直观性教学手段在初中物理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本源是创造精神.所以,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有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知识来学会怎么求知,能自主探索未知领域,有更新的认识和方法.那么,教师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认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l5一1362/G4.旬刊。本刊突出
物理学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实验,其正确性要不断受到实验的检验.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无数事例表明,物理学离不开实验.同样,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也离不开实验,高中物理课程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教师透过物理实验,就能直观生动演示出物理现象,把重要知识、概念传递给学生.学生在物理实验中,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学到书本中必须掌握的知识,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