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四式”:基于学校文化变革的中职育人策略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yao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一场文化变革在中职学校悄然发生。为积极应对变革,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推出了“三同四式”育人策略,有效提高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文化变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C-0108-04
  一、学校文化变革的必然趋势:校企文化融合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入,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一场文化变革在中职学校悄然发生。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本质上都属于亚文化,都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学校是政府主管下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学校以育人为目标,学校文化更趋向保守、稳定;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文化更趋向开放,灵活;学校文化倡导的是宽松、民主、平等、自由、个性的育人环境,而企业文化则更强调规范、纪律、竞争、业绩、服务的经营环境。[1]
  文化的诸多差异对中职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和融入企业文化,调整人才培养方式,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的趋势,是中职学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江阴商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优秀“职业人”培养为目标,以校企文化对接为抓手,以实践活动为平台的“三同四式”人才培养方式。
  二、“三同”策略:
  基于学校文化变革的育人理念创新
  (一)共同培育策略
  今天的校园人是明天的企业人,学校与企业要深度合作,双向互动,才能共育优秀职业人。具体表现在学校与企业可共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商人才培养方式,共建优秀教学团队,共创仿真职业环境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共育优秀“职业人”。共同培育策略使学生在校期间便具备了两种身份,即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准员工,使学生一入学就能接触到企业文化,进而在2-3年的学习中,不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尽早进入一种职业化状态,更好地谋划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职业角色意识,并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共同培育策略能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在心理上认同,在行为上主动调适,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明日的优秀“职业人”做好准备。
  (二)文化融合策略
  “文化融合”是指以优秀的精神文化统一信念、思想,通过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引领提高育人质量。世界各国著名企业都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企业文化,如波音公司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代表公司”,日本丰田汽车的“好产品,好主意”,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等。因为先进企业都清楚,其员工的行为并不只是靠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约束,更需要共同价值观的引导,需要文化的认同。
  中职学校更应深入企业学习,把握企业文化精髓,依据学校自身特点,形成校园精神文化,并通过学校标识、管理制度、校园环境等将精神文化要义显性化,让校园沉浸在一种核心价值文化的引领下,产生导向、凝聚、约束、激励效应,形成积极文化场,润泽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2]
  (三)协同对话策略
  “在哲学家眼里,对话就是对话者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人类和平共处的基本方式。”[3]协同对话是通过积极营造心理安全、自由的教育情境,师生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相互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彼此理解和精神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中职学生两三年后即将踏上社会,成为社会的劳动者、企业的员工,因此对校园外的大社会,对于自己的未来、人生既充满憧憬,又感到懵懂;对于校园、企业、社会上涌现的各种事物以及多种观念的碰撞和交融,人事的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是与非不能完全辨别,形成了很多朦胧、模糊的想法,甚至夹杂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因此,在中职生中开展平等、信任的教育对话,打破传统的灌输说教或者训诫式的教育方式,无疑是有效的。教育对话,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入生活案例、现身说法等方法拉近谈话者彼此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对话的效果,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四式”策略:
  基于学校文化变革的育人方式创新
  中职学校文化变革既是育人理念的创新,更是实践上育人方式的创新。为此,江阴商校形成了“四式”育人策略。
  (一)课堂渗透策略
  学校按照企业用人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将新的技术、理念、企业精神、行业要求等引入课堂,丰富课程内容,积极构建校企文化对接下的教学新形式。
  1.打破德育课教学封闭形式。德育课教学改变单一刻板的课堂讲授、照本宣科的知识灌输式,积极引入企业情境、管理理念、创业故事等,通过鲜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构建开放的德育课堂,鼓励学生了解社会变化,调研行业动态,参与企业实践,并把这些作为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课教学融入企业元素。文化课各学科教学要结合课程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有机渗透企业元素。具体表现在:(1)重置教学目标。文化课教学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如自我学习、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2)整合教学内容。整合学科知识与企业文化,加强整合文化课与专业技能教学。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际沟通、业务洽谈、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技能的培养。(3)丰富教学手段。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将企业元素与丰富的教学内容融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专业课教学紧扣岗位任务。专业课教学改革要围绕岗位实践,联合企业积极开发实训项目;建设主干专业课程,探索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校本教材。在具体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企业情境,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大量运用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直观教学法等,引入仿真软件、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教学的针对性。
  (二)活动体验策略
  活动体验策略是从校企文化的对接口入手,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校内外系列活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体验、积极探索为载体,以活动促发展,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为此,学校制定了《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学生活动主题规划表》(详见表1),依据优秀的“校园人”——高素质的“职业人”——有修养的“社会人”三个维度,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分年级、分模块,循序渐进地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具体内容如下:
  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意识,规范的言行举止和文明的行为礼仪,迈好中职生学习生活的第一步,实现校企之间传统文化的对接,使之成为一名优秀的“校园人”。
  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品德,良好的职业操守,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规范的职业礼仪,引领中职生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实现校企之间职业文化的对接,使之成为一名高素质的“职业人”。
  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卓越的综合素质,促进其由学生向成人角色转换,实现校企之间社会大文化的对接,使之成为一名道德品质优、心理素质好、就业能力强、有公德、有修养的“社会人”。
  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学校还形成了学生体验活动的具体操作流程。第一步:创设项目,根据育人目标或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设定活动项目;第二步:准备活动,根据活动项目设计操作流程,做好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第三步:体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真实体验活动的过程;第四步:相互分享,展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成果,交流彼此间的收获和感悟;第五步:活动提升,师生共同反思,总结活动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以利进步。
  (三)管理对接策略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力,赢得可持续发展,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关键因素。因此,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规范。学校应主动学习企业经验,借鉴企业模式,提高管理实效。
  1.引入企业“五化”管理。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要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成效,普遍推行规范化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简单说就是“五化”: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表单化、数据化。[4]江阴商校在中职学生行为规范管理方面积极学习企业的“五化”管理,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操作流程,细化考核标准,量化考核结果,实行奖优罚劣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适应从业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入企业“五化”管理,也使学生管理走上“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有据、违规可纠、守规可奖”的规范化管理轨道,全面提升了学校德育管理水平。
  2.模拟企业“8S”管理。“8S”管理是不少企业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具体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在遵循职业学校管理规律的基础上,江阴商校积极尝试引入“8S”管理办法,形成了教学区、实习区、宿舍区的“8S”管理标准和要求,对物品摆放、卫生打扫、遵规守纪,以及安全、学习、节能意识都做了明确细致的规定,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熟悉企业管理的特点,逐步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以便进入企业后能迅速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融入企业。
  3.实施班级“公司制”改造。文化的变革也带来了学校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学校提出了“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学生即员工,学习当工作,作业当业务”的管理理念。班级管理进行“公司制”改造,仿照企业CI策划要求对自己的公司(班级)进行整体包装、设计,模仿企业规范制定班级公约,开展总经理、班组长竞聘活动,实行“每月模拟工资绩效考核”等。通过创设和模拟企业情境,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缩短了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过程。当地媒体《江阴日报》以“班主任变董事长,学生上课有‘奖金’——江阴商校班级管理引入公司化模式”[5]为标题,对班级公司化管理这一特色进行了详细报道。
  (四)环境熏陶策略
  环境是影响师生情感、品格涵养以及熏染文化气息的一个相当微妙而现实的因素。学校文化变革中,环境文化也要主动吸纳企业元素,积极打上企业烙印,更好地发挥环境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改造人的功能。根据实际情况,学校确定了环境文化建设的原则:科学性、美观性、职业性、实用性;学校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布局学校建筑,合理安排校园设施,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企业文化特色,力求做到“四化”:(1)校园景观职业化。设置体现职校特色的标志性主体,将学校长廊、橱窗、墙面改造为校企文化交融的宣传窗口。(2)班级环境专业化。紧扣专业特色,布置班级环境,模拟优秀企业,创新班级管理。(3)实习环境企业化。模拟企业生产实践,在教学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的布置上,标示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积极营造仿真的职业环境,突出安全、高效特征。(4)生活环境规范化。借鉴企业规范化管理,在就餐、就寝、劳动等日常生活中做到规范、有序、高效,培养中职学生的规范意识和成本意识。
  “三同四式”育人策略有效提高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江阴商校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近2年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中职生在遵守纪律、团队精神、诚信度、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企业对学生职业道德、个人素养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岩.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和融合[J].机械职业教育,2006(9).
  [2]钱荣,季春花.校企文化交融下的德育管理创新探索[J].职教通讯,2012(8).
  [3]聂荣鑫.走向对话:一种新的德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2(2).
  [4]崔生祥.现代班组日常管理规范与制度化建设[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2).
  [5]杨莎静.班主任变董事长,学生上课有“奖金”——江阴商校班级管理引入公司化模式[N].江阴日报,2013-06-17(A02).
  (责任编辑:陈向阳)
其他文献
摘要:南京市中华中学“生命·生活·生态教育”课程基地通过课程基地的理念与文化建设、“一馆三园四室”的硬件建设,以及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的建设,对学生开展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科学生活、健康生活、快乐生活,了解生态、保护生态、宣传环保,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课程基地;南京市中华中学  中图分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家作品的解读明显滞后于学术界对文学的研究。与学术接轨是中学语文教师解读现代作家作品的基本准备,而保持独立的价值立场是与学术平等对话得以实施的前提。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术;意义;前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9-0065-03  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家作品的解读明显滞后于学术界对文学的研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亦未能
初高中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深入、延伸。如何引导高一学生准确把握好高中数学学习的起点呢?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进入高中以后,面对的一切都在变化,首先要了解学习对象的特点,与过去初中生的不同之处,听取老师的建议,还要主动观察,随着形势、环境、对象的变化,调整好心态,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适应高一数学学习。  一、初、高中数学的联系与区别  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初中
摘要:会计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表明,中职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与企业真正合作,才能缩短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期望值差,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5-0033-04   为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掌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沟通校企关系,调研企业对会计岗位及会计
我申报的岗位是橱窗清洁员,学校是我们的家,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爱护自己的家,清洁橱窗既能为学校服务,又能让我得到锻炼,一举两得。我服务,我快乐!  ——四10班学生 王悦  志愿服务岗,看似小小的岗位却让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他们体验、生长,慢慢领悟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坚持,什么是责任。  ——教师 丁倩微  作为孩子的母亲,我真心感觉学校开设“小小服务岗”是个非常好的点子,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提
沈茂德 学校,应该有属于校园的宁静  杨九俊 “合作”的风景  李雪林 培养魅力教师 成就快乐学校  唐 琴 领跑,让特级教师彰显质感  钱海荣 人生的另一条河流  顾爱勤 追求课堂“年轻态”  朱永元 那一声“朱哥”  赵 芳 编织教育科研的网  沈利妹 在“被成长”中成长  姜树华 “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朱联生 关于“E”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鲁文园 整合理念下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创
摘要:江苏省震泽中学“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建设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承接和传统特色的张扬,也是学校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通过回溯传统、融通学科、联接社会等课程开发方式以及校本课程教学、天文研究性学习、天文社团活动等课程实施途径,课程基地最终形成了实践互动、开放创新的“做中学”的教学生态,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源源不断地助推着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关键词
摘要:喜玩、乐动是儿童天性,教育理应“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学会玩的动课程”是校本课程,也是对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和实践。它把学校课程切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活动课程,对于前者,分别提出与践行各自的教学主张;对于后者,又分为“项目活动课”和“主题活动课”。“玩”不等于“游戏”,还指“玩味”、“玩索”和“玩绎”;“玩—动”课程不等于游戏课程,也不等于“游戏教学和非游戏教学的游戏化”。  关键词:学
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来说,高考是每年始终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当今社会,高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每一所高中学校都在想方设法来提高高考质量。而影响高考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笔者认为,用系统思维方式来指导高三备考工作,是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所谓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它不同于创造思维或形象思维等本能思维形态,是一
摘要: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论语》学习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更大意义还在于促成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满足其未来发展和健康生活的需要。笔者尝试运用在演唱中亲近《论语》、在时尚中认识《论语》、在世事中理解《论语》、在厚积中内化《论语》、在反躬自省中实践《论语》等五种教学方法进行《论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论语》的热情,实现了学生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