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对“源”的深入认识:把握文本核心价值,理解文本育人功能
语文课,作为学习母语的课堂,其意义非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我认为,“源”就是文本的“魂”,就是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也可理解为编者的编排意图,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简而言之,“循本求源”就是要求我们追求具体、内在、深层的目标。只有我们找到了“源”,才能提高教材使用的“有效性”,真正发挥教材应起的作用。
二、 从“源”入手,提高教材使用的有效性的策略:
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源”,就能够合理地利用教材,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彰显文本的育人功能。
策略之一:循教材之本,求文本之源
(1) 与作者对话,比较不同文本,合理重组教材。真正的作家是伟大的,他不仅仅写出了令我们接受、欣赏和传播的作品,同时,这些优秀的作品也以不同的情感、观点、态度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同种形式的文本包含的思想意义未必相同,我们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不同文本的比较,我们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与“源”的关系。事实上,每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总能碰到一些这样的文章,它们可能思想内涵一致,文章形式类似,当然也有可能截然相反,假如我们能合理利用,那就真正地拓展了语文的空间。例如,苏教版六上《船长》一课,船长哈尔威曾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而船长选择了死。教学时,我尽可能地抓住“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源”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在肖邦与哈威尔般长两者之中,你欣赏哪一个为什么?就在学生的相互辩论中,生命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 与编者对话,理解编者意图,合理使用教材。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每一篇文章的安排总有它的意图,我们只要用心钻研、探讨,就能找出课文编排的规律,就能有的放矢。比如,《秦兵马俑》一文的教学,仅仅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或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就够了吗?其实编者的意图远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文明古迹产生兴趣,这就是“源”。围绕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秦文化的足迹”介绍会,“我喜欢的名胜古迹”展示会等。在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知识和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策略之二:循学生之本,求学习之源
(1) 聚焦兴趣。教学理所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例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学生对语言的赏析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海洋里有些什么?为什么海洋会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长大后,我能为海洋做些什么?
这就是教学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不但能较理想地实施教学预设,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理想,熏陶学生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主动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我与海洋”的手抄报展览,“碧海情缘——我的理想”演讲会等。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相信他们,给他们机会,就一定能充分释放他们的能量,带给我们惊喜。
(2) 注重体验。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深交,才能使学生的情感、精神与文本真正引起共鸣。比如,二上《青蛙看海》一文,文本的“源”即引导学生体会“攀登才能有所成”或“成功的来之不易”。教学时,让学生和小青蛙一样,尝试着蹦蹦楼梯,相信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情境,进入角色,深刻感悟,“循本”而“求”到“源”。
(3) 关注生活。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它和所有的学科一样,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却又高于我们的生活。苏教版六下《明天,我们毕业》,就是一篇写得很动情的文章,但如果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欣赏上,那就不足以体现文本的价值了。在这篇课文的处理上,我抛弃了传统的“读——悟——读”的模式,而是以座谈的形式,“结合自己六年小学生活的经历”,组织学生谈学习、谈活动、谈同学、谈老师……在课堂上,学生议得投入、说得动情,生活的“情”打动了学生,生活是真实的,语文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作者单位:常州市勤业小学)
语文课,作为学习母语的课堂,其意义非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我认为,“源”就是文本的“魂”,就是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也可理解为编者的编排意图,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简而言之,“循本求源”就是要求我们追求具体、内在、深层的目标。只有我们找到了“源”,才能提高教材使用的“有效性”,真正发挥教材应起的作用。
二、 从“源”入手,提高教材使用的有效性的策略:
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源”,就能够合理地利用教材,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彰显文本的育人功能。
策略之一:循教材之本,求文本之源
(1) 与作者对话,比较不同文本,合理重组教材。真正的作家是伟大的,他不仅仅写出了令我们接受、欣赏和传播的作品,同时,这些优秀的作品也以不同的情感、观点、态度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同种形式的文本包含的思想意义未必相同,我们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不同文本的比较,我们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与“源”的关系。事实上,每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总能碰到一些这样的文章,它们可能思想内涵一致,文章形式类似,当然也有可能截然相反,假如我们能合理利用,那就真正地拓展了语文的空间。例如,苏教版六上《船长》一课,船长哈尔威曾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而船长选择了死。教学时,我尽可能地抓住“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源”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在肖邦与哈威尔般长两者之中,你欣赏哪一个为什么?就在学生的相互辩论中,生命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 与编者对话,理解编者意图,合理使用教材。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每一篇文章的安排总有它的意图,我们只要用心钻研、探讨,就能找出课文编排的规律,就能有的放矢。比如,《秦兵马俑》一文的教学,仅仅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或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就够了吗?其实编者的意图远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文明古迹产生兴趣,这就是“源”。围绕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秦文化的足迹”介绍会,“我喜欢的名胜古迹”展示会等。在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知识和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策略之二:循学生之本,求学习之源
(1) 聚焦兴趣。教学理所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例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学生对语言的赏析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海洋里有些什么?为什么海洋会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长大后,我能为海洋做些什么?
这就是教学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不但能较理想地实施教学预设,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理想,熏陶学生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主动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我与海洋”的手抄报展览,“碧海情缘——我的理想”演讲会等。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相信他们,给他们机会,就一定能充分释放他们的能量,带给我们惊喜。
(2) 注重体验。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深交,才能使学生的情感、精神与文本真正引起共鸣。比如,二上《青蛙看海》一文,文本的“源”即引导学生体会“攀登才能有所成”或“成功的来之不易”。教学时,让学生和小青蛙一样,尝试着蹦蹦楼梯,相信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情境,进入角色,深刻感悟,“循本”而“求”到“源”。
(3) 关注生活。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它和所有的学科一样,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却又高于我们的生活。苏教版六下《明天,我们毕业》,就是一篇写得很动情的文章,但如果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欣赏上,那就不足以体现文本的价值了。在这篇课文的处理上,我抛弃了传统的“读——悟——读”的模式,而是以座谈的形式,“结合自己六年小学生活的经历”,组织学生谈学习、谈活动、谈同学、谈老师……在课堂上,学生议得投入、说得动情,生活的“情”打动了学生,生活是真实的,语文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作者单位:常州市勤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