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人与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h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是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91个字,题目下内容共85个字,却真实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后的一个生活片断。本文感情真挚,言简意丰;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且起于当起处,止于当止时,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历来为人称道。
   然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大家都在关注“闲人”,却往往忽视承天寺。笔者将从人和寺的关系这一角度,去挖掘文本的丰富意蕴。人与寺的关系,表现着作者入世与出世的情怀。笔者认为人与寺交织勾连,互相成全。寺,成全了人;人,扬名了寺;寺,给了人禅意;人,给了寺文笔;人和寺,相通相融,难分难舍,相得益彰,相互增辉。
   一、出世与入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结合课文及注释、苏轼生平资料或教学参考书的背景资料,我们知道本文写于元丰六年即1083年,此时距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大劫遭贬,于1080年初来到黄州已近三年;距苏轼深受佛家思想影响,而筑雪堂于城外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也一年有余;并于此年写下了《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1]尤其是后三篇,堪称旷世杰作。
   自号“东坡居士”,说明他即将或已经完成了一次思想的巨变,佛教思想成为他在人生逆境中的主要处世哲学。一方面他齐生死,明是非,等贵贱,有意逃避现实;另一方面,他始终保持一种乐观、通脱、旷达的心态,不放弃对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2]因此作者具有出世情怀,又有入世名分。此时的苏轼,结交僧人,手抄佛经,书写偈语,对佛寺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或许,今夜,他必定要去承天寺的,因为寺里的月亮比寺外的月亮更圆。
   二、“闲人”与承天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自称“闲人”,是指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有职无权,有名无实,不为案牍劳形,不为公文烦心,是个清闲的人;又是指心存美好,富有雅趣,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事物,有名士风范,有真性情的人。
   天下之大,众生之多,“闲人”却只有“你”(指张怀民)、“我”两个,如此夸大的描写,似乎还有更深的意蕴。“闲人”,是一个身遭贬谪,无法施展才华抱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郁郁不得志的人;并非孤高自许、自我标榜,而是一个愤懑不平,又自我解嘲、自我安慰,假装佛系,心忧天下的人。
   “闲人”很明显是一位入世情怀多于出世情怀的人,但“闲人”里毕竟藏着佛系;佛系和东坡居士有关,也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承天寺有关。另外,“闲人”里也明显地表达着不甘心,以及为“闲人”的无奈、憾恨和怜惜。苏轼“奋厉有当世志”,[3]素有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既有治国安邦之志,又有经世济民之才;仁政爱民,政绩突出,总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心忧政事,胸怀家国;虽遭遇贬谪,近于流放,但依然渴望雄姿英发,建功立业;怎能是一个悠闲无挂、无所事事的闲人呢?天下又怎么会只有两个闲人呢?在抬高了、放大了的“闲人”意蕴里,我们分明读到了不愿做闲人的无奈,被迫做闲人的不甘啊!失意之语、夸大之言里,深藏着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自我期许!也预示着作者必将从佛系里走出,走出承天寺,走出寺里那一泓月光。
   三、承天寺的月色
   “闲人”,你毕竟藏着那份与月光争辉的佛系。月光是承天寺的,院落是承天寺的,竹柏是承天寺的,老朋友也是承天寺的。作者既心向佛,也常慕道。“今见《庄子》,得吾心矣”,[4]所以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浮生如梦的感叹,羽化成仙的渴望;“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5]才有“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看破红尘的出世之想。
   作者的佛系纯真,是一份雅趣,也是一份情怀。因此,他为月而起,见朗月而欣然起行,而去承天寺寻张怀民。对于作者一个47岁的人的这种率性而为、雅致常在做法来说,我们读来常感到惊讶,惊讶于他的胸无俗尘,单纯明净;惊讶于他富有雅趣的灵魂和真性情的胸怀。或许,只有那光明坦然、心存美好的人,才能欣赏这空灵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月下美景;何况赏月的人,还是一个遭遇不幸的人呢?试想,一个即将知天命之年的人,在一个微寒的深夜,欢喜着,激动着去找朋友赏月。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抑或不同寻常吧。但如果知道地点是寺院,大家可能立即想到,原来这个人有方外之思,脱尘之想。是的,承天寺里有作者心中最美的月光!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承天寺里的那幅月夜美景图,它拒绝声音,接纳空灵;你看,“相与步于中庭”,应该是有话的,却是无言的;写月下美景,又是無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时间看,农历十月十二日,黄州正是深秋初冬天气,天气微寒;而月亮将圆未圆,朗月高悬,万籁俱寂,僧人已睡,怎可高谈论阔,打扰众人。从地点上看,承天寺为佛家清静之地,在这宝刹福地,加上那空灵皎洁、纤尘无染的美好月光,“月色空人心”,作者或许品悟到了的往日参禅论道中的某些偈语真谛,生活机理;不妨佛系一些,再佛系一些,出世而无语,超世而忘言。
   明月何皎皎,竹影何斑斑,这无纤尘的月色,这连枝叶的竹柏,这心透明的闲人,此时此刻,此景此情,相看两不厌,只配有这宁静清绝的画面才行;当然,也是只有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古刹承天寺里,才会有这神奇的机缘。
   四、从承天寺走出的“闲人”
   月在寺外,月在寺中;人在寺外,人在寺中。作者以“闲人”的名义,带着尘世的欢喜雅趣,携月入寺,也必定带着佛家的禅理机趣,伴月而出!“闲人”终究是入世的,尽管夹杂着出尘的梦想,浸染着超世的情怀;也尽管脚下踩着承天寺的土地,蹚着如水的月光,终究这个“闲人”,要从承天寺里走出。或许,承天寺就是一种映衬,使我们更能理解作者的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
   总之,人在寺中,人在寺外;寺,成全了人;人,扬名了寺。寺,给了人禅意;人,给了寺文笔;人和寺,相通相融,难分难舍,相得益彰,相互增辉。承天寺空明美好的月色,修补了作者的忧伤,慰藉了作者的心灵,使得作者暂时能以超越世俗荣辱得失的情怀,去拥抱清风明月,大千世界。让那如水如禅的月光,幻化成美丽的文字,在尘世坎坷中披荆斩棘,欣然而行;入世而出世,出世而入世!
   参考文献:
   [1]王水照,崔铭.苏轼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2]王立群,张进德.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4][5]苏轼,龙榆生.东坡乐府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灰暗:稀有的慰藉    “慰藉”这个词出现在一个天空灰暗的午后。记不清是哪一天了,只记得天气有些灰暗,令人郁闷。每到这样的天气,我便会到外面走一走。有时沙子会吹到眼睛里,于是我常常盼望能下起一场雨来,如果能下一场大雨最好:如果不能,下一场中雨或小雨也行:如果再不能,吹来一阵湿气也行。我很简单地想,要是能有一场雨来,眼前的一切都将是另一番景象。  奇怪的是,在这样的天气里,我有时竟会一下子想起许多的
高效课堂是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频率最高词汇之一,随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使用,它以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我们需要回归教材,并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结合统编教材所倡导的语文核心素养,狠抓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打破传统教学思路,引领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的丰富,创设合理教学活动。   一、统编教材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基准探讨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立足之本
孟白,学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2003年至今,担任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名誉校长。作为出版人,孟白带领学苑出版社在发展中国工读教育、保障农民卫生健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不断努力。体现了出版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种担当,与明星、企业通过捐款践行公益心和社会责任心的方武不同,它更注重从身心健康上给予特殊群体、弱势群体以人文关怀,并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对历史格外热衷,史学作为一门国粹级的“显学”,在“文革”前已盛极一时,那些“文革”中“红透”半边天的“风云悍将”,大都具有史学背景。改革开放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技术人才走上政治舞台,历史似乎退出了中国政治,但30年物质文明的进步与辉煌,所造就的科技与经济“起飞”,如互联网技术及在中国的迅速起步与普及,却又为古老史学提供了预热的技术条件与契机,只不过“热”的形式又有所变化:官方史学休矣,民
现阶段,语文教学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语文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也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名著是珍贵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在当前的名著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但目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并不令人乐观,首先是教师依然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讲解,围绕着教材指導学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近年来开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出现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改革措施,改变了以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片面化的现象,是对阅读教学误区的矫正和弥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所注重的是对单篇阅读内容的理解,通过对单篇阅读的理解来培养中学生的情感体系,完善学生的阅读思维体系,让学生掌握更高效的阅读方法。  一、制定“
2018年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发布,其中有一处尤其引人关注: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中,将思维的提升和发展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要知道,在前一版本中,只不过是提到了“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不仅仅是措辞的改变,还预示着语文的思维训练使命被重新定义。  在
近日整理旧剪报,捡出《南方周末》1997年1月31日赵世龙、聂玫两位先生摄影、报道的《六千年古城横空出世》一文,文章说到在湖南城头山古城遗址发现六千年前“完好的船桨、舵”,引起我的注意。前几年我写《罗盘以外——中国对世界航海术的贡献》(2005年9月14日《中华读书报·科技视野》),查阅相关资料时漏掉了这则剪报,在那篇文章里,关于舵(rudder)是这样说的:  古时舵字也作桅、柁、扶,东汉刘熙《
1831年4月2日,法国政治思想家夏尔·阿列克希·德·托克维尔乘船离开法国,踏上了实地考察美国民主制度的路程。9个月之后,他结束了考察;又用了9年的时间完成了至今仍旧深刻影响着世界的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他在研究中并没有像当时的学者那样从古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去说明资产阶级的民主进程,而是通过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实地考察来阐述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和实践,从而为当时处于深刻社会变革中的法国曲解了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首篇《学而》的第一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特别展示了此章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策划者大概希望借助孔夫子的这句名言来表达对与会者外国朋友的欢迎,但实际上,却是错解了“有朋”的涵义。要想准确理解“有朋自远方来”的正确涵义,我们有必要回到《论语》第一章的语境中去。  《论语》各篇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