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体性是基于美学思想而产生的阅读方式。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基石,在这个层面展开学术性的探讨。
[关键词]阅读 教学 整体性
语文教学历来强调整体性。古代的语文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那就是着重在完整的作品中反复体味、涵泳、咀嚼文章思路的流转和细微情感的变化。私塾里的先生授课先让学生读书,由初读而熟读,再由熟读而成诵,这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整体性语文教学思想。它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增强语感,陶冶性情。故朱子提倡熟读精思,要求读时“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思时“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种从整体出发重视语感积累的诵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新课程标准在总结优良的传统经验基础上,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具有整体性特点。
其一,因为文本本身是一个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读者的一个整体。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认识事物必须由整体到部分,由综合到分析。学生只有在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脉络之后,才能够去品味文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地理解领悟。这是语文作为一种认知活动而必然存在的规律。
其二,因为阅读是一种审美感知,其全过程贯穿着情感活动。因此,当前的语文教育强调“感悟”,而感悟是以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为基本特征的,而这些特征都离不开整体性。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有认知规律决定的。
直接思维强调整体感知。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必然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具体感性的形象,将各自孤立的场景、人物、细节等局部,整合成有机统一的生活画面,并进而领悟形象与现实生活之间、形象与作品的含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所以,阅读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并且,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为前提的,进而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课文的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同时,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与作品融会交流,产生共鸣。作品解读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综合—分析—综合,前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出发点,后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归宿,分析则是考察作品的外形与内实、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
其次,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整堂课就是一个整体。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艺术整体功能,需要讲究构成教学艺术内部结构的最优化组合。如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互补,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应,知识训练序列与学生思维认识能力一致等等。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谓的协调、平衡状态,是指教学环节、内容的推进既要顺从于人们逻辑思维规律流畅,又顺应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还能构建形成一种本课堂特定的思想情感氛围,学生、文本、教师,共同构成一个课堂学习的整体。
所以,语文教学过程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么,阅读教学如何体现整体性,在具体操作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
我们反对给每篇课文作机械的分段、概括段意,但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则是阅读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如根据课题探索作者的行文思路,用关键词语串联课文内容;以一个重点词句为切入口、鸟瞰全文等等。这不仅是感知文本的需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决不可等闲视之。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尊重学生”,一开始就让学生“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或者把某一段落孤立地进行解读,就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应该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再分析构成课文整体的各个部分,最后回味全文,得到升华。
2.字词句的教学,始终要联系课文语境
文章本身就是一个由字词句段组成的有机组合,因此,字词句的教学,要放到课文的具体语境中,不能剥离了课文而独立地去理解。词句教学与课文的整体理解感受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体地感受的同时,品味词句含义及其韵味,可以进一步地促成对于文本整体的感悟、中心的领会。假如将一个词一个句从课文的语境中抽出来,离开语言环境让学生去品味、去感悟,或者要求学生对于孤立的一句话读出某种感情,那是极不科学的。因为词和句一旦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就变成无生命的抽象的符号了。我们需要的是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只有这样,不仅能深刻理解词句本身的意思,而且对词句的表达作用、语言的风格、运用的技巧,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目前有一种做法,喜欢把一些词句、语段打在大屏幕上。虽然教学上会带来一些方便,或者就是强化了视觉印象。殊不知,这样做,割裂了上下文的联系。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恰恰需要引导学生去揭示上下文的联系,去揭示字词句篇之间的联系。培养前后联系、圈点注评的好习惯。所以,这种做法是有碍于这种能力的形成,还会忽视文章的韵味和灵气。
3.阐发感悟,要源于文本的整体把握
学生感悟、师生之间的对话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生命的活力,但感悟不能太细、太碎,也得要把握课文的整体。感悟对话应该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源于文本整体的主题。不是所有问题都要有感悟,有些只能是意会,不能言传。否则,感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话也会变成平庸的谈话。对于文本的整体性把握有两种方式,一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而不是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一是对言语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笼统的把握,而不是条分缕析,兼顾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具体理解和切分。
4.作业练习的安排,插入的时机和形式要恰当
处在信息时代,许多作业设计信手可得。但要精心选择,应该考虑是否合适自己这堂课,并且还要考虑出现的时机是否合适。作业始终要为教学的目标达成服务,要统一于教学任务的整体,出现的时间、形式要作出选择安排,不可随意插入,打断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和节奏。理想的做法是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要协调一致,切忌游离于文本、节外生枝。例如巧妙地利用文本的空白,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或者对课文中概括性较强的词句进行具体演绎等等,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5.环节衔接自然,统一于课堂整体
一堂好的课,是一首诗,是一曲歌,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环环相扣,富有韵味。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各个环节的设计要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环节间的衔接自然流畅,环节的安排能够随着解读的深入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形成一条课堂教学的主线,将师生情、文本情和谐相融,构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除此以外,教学中阅读材料的拓展,语文资料的利用以及煤体的使用等都要寻求与课文保持有机的联系,融合教学的整体。
[关键词]阅读 教学 整体性
语文教学历来强调整体性。古代的语文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那就是着重在完整的作品中反复体味、涵泳、咀嚼文章思路的流转和细微情感的变化。私塾里的先生授课先让学生读书,由初读而熟读,再由熟读而成诵,这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整体性语文教学思想。它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增强语感,陶冶性情。故朱子提倡熟读精思,要求读时“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思时“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种从整体出发重视语感积累的诵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新课程标准在总结优良的传统经验基础上,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具有整体性特点。
其一,因为文本本身是一个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读者的一个整体。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认识事物必须由整体到部分,由综合到分析。学生只有在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脉络之后,才能够去品味文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地理解领悟。这是语文作为一种认知活动而必然存在的规律。
其二,因为阅读是一种审美感知,其全过程贯穿着情感活动。因此,当前的语文教育强调“感悟”,而感悟是以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为基本特征的,而这些特征都离不开整体性。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有认知规律决定的。
直接思维强调整体感知。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必然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具体感性的形象,将各自孤立的场景、人物、细节等局部,整合成有机统一的生活画面,并进而领悟形象与现实生活之间、形象与作品的含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所以,阅读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并且,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为前提的,进而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课文的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同时,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与作品融会交流,产生共鸣。作品解读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综合—分析—综合,前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出发点,后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归宿,分析则是考察作品的外形与内实、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
其次,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整堂课就是一个整体。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艺术整体功能,需要讲究构成教学艺术内部结构的最优化组合。如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互补,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应,知识训练序列与学生思维认识能力一致等等。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谓的协调、平衡状态,是指教学环节、内容的推进既要顺从于人们逻辑思维规律流畅,又顺应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还能构建形成一种本课堂特定的思想情感氛围,学生、文本、教师,共同构成一个课堂学习的整体。
所以,语文教学过程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么,阅读教学如何体现整体性,在具体操作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
我们反对给每篇课文作机械的分段、概括段意,但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则是阅读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如根据课题探索作者的行文思路,用关键词语串联课文内容;以一个重点词句为切入口、鸟瞰全文等等。这不仅是感知文本的需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决不可等闲视之。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尊重学生”,一开始就让学生“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或者把某一段落孤立地进行解读,就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应该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再分析构成课文整体的各个部分,最后回味全文,得到升华。
2.字词句的教学,始终要联系课文语境
文章本身就是一个由字词句段组成的有机组合,因此,字词句的教学,要放到课文的具体语境中,不能剥离了课文而独立地去理解。词句教学与课文的整体理解感受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体地感受的同时,品味词句含义及其韵味,可以进一步地促成对于文本整体的感悟、中心的领会。假如将一个词一个句从课文的语境中抽出来,离开语言环境让学生去品味、去感悟,或者要求学生对于孤立的一句话读出某种感情,那是极不科学的。因为词和句一旦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就变成无生命的抽象的符号了。我们需要的是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只有这样,不仅能深刻理解词句本身的意思,而且对词句的表达作用、语言的风格、运用的技巧,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目前有一种做法,喜欢把一些词句、语段打在大屏幕上。虽然教学上会带来一些方便,或者就是强化了视觉印象。殊不知,这样做,割裂了上下文的联系。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恰恰需要引导学生去揭示上下文的联系,去揭示字词句篇之间的联系。培养前后联系、圈点注评的好习惯。所以,这种做法是有碍于这种能力的形成,还会忽视文章的韵味和灵气。
3.阐发感悟,要源于文本的整体把握
学生感悟、师生之间的对话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生命的活力,但感悟不能太细、太碎,也得要把握课文的整体。感悟对话应该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源于文本整体的主题。不是所有问题都要有感悟,有些只能是意会,不能言传。否则,感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话也会变成平庸的谈话。对于文本的整体性把握有两种方式,一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而不是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一是对言语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笼统的把握,而不是条分缕析,兼顾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具体理解和切分。
4.作业练习的安排,插入的时机和形式要恰当
处在信息时代,许多作业设计信手可得。但要精心选择,应该考虑是否合适自己这堂课,并且还要考虑出现的时机是否合适。作业始终要为教学的目标达成服务,要统一于教学任务的整体,出现的时间、形式要作出选择安排,不可随意插入,打断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和节奏。理想的做法是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要协调一致,切忌游离于文本、节外生枝。例如巧妙地利用文本的空白,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或者对课文中概括性较强的词句进行具体演绎等等,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5.环节衔接自然,统一于课堂整体
一堂好的课,是一首诗,是一曲歌,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环环相扣,富有韵味。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各个环节的设计要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环节间的衔接自然流畅,环节的安排能够随着解读的深入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形成一条课堂教学的主线,将师生情、文本情和谐相融,构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除此以外,教学中阅读材料的拓展,语文资料的利用以及煤体的使用等都要寻求与课文保持有机的联系,融合教学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