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初中地理教师角色定位浅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只有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的角色。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引导者、促进者、评价标准和因材施教等四个方面进行转变,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角色定位
  1、引言
  传统的教学主要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充当被动学习、全盘接受的角色。新课程改革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同传统的教学相比,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角色发生了转变。在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初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知识中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中的乐趣,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做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2、教学角色的恰当定位
  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倡导建构式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努力转变以往一味强调被动学习、疏于理解的死记硬背的现状,而是要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这种强调学生在学校中的重要角色,需要教师能够在地理教学中做到角色的把握。具体表现在:
  2·1向引导者转变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通过教师获取有用的知识。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通过大量的知识灌输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教师转变授课的方式,在教学中着重通过启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介绍陕西省的一节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拥有悠久历史的陕西和古都西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笔者在课程的讲授中选择让学生以作报告的形式来进行。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系统的预习,之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网上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一下扩充。笔者通过学生的意愿选择了两位学生来做报告主讲人,其他学生在报告者报告完后可以对报告内容进行补充。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开阔的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比如,许多学生在这一节的学习中知道了北京时间的发布地点不是北京,而是在陕西省蒲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这里是我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我国的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而且新中国的大地原点同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测定的建筑基准线基本一致。这样的地理知识对于许多人包括地理教师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对于教师来讲也有着补足知识的重要意义。
  2·2向促进者转换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驱动能力,认为只有老师不断地驱使、强迫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种驱动性对于大部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可取的。例如,在讲《世界的气候》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说一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气候环境,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希望有什么植物和动物等等。通过鼓励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而且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就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兴趣铺垫,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3向多样化评价标准转变
  在我国,“分数”一直被当作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标准,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认为只有高分才是高能力的表现,只有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意味着掌握了知识、巩固了基础。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在学习中教师的“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能够在个性中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评价标准上应该做到多样化,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做到充分、真实地评价。
  2·4向因材施教转换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以往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在课堂上按照计划完成任务,这种教学的方式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不同层次性和差异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课堂上就有不同的消化吸收能力。有的学生理解力比较好能够很好地理解岩层结构、什么样的岩层有水源、什么样的岩层中有油,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慢,不能够在课堂上做到及时地消化和吸收。
  而对于理解和接受较慢的学生来说会产生对知识学习的恐惧感,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在做到精讲,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能够主动同他们谈话、帮助他们复习知识直至消化和吸收。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之上对所讲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3、小结
  初中地理教师要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努力转变角色,从而在教学中更加自主和自信,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的这种角色定位和转变能够获得学生和社会更多的尊敬,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和谐共处,也有利于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实际。
  参考文献
  [1]王春会.初中地理教师如何了解学生[J].学周刊,2012(12).
  [2]王凤珍.新课程中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甘肃教育,2007(5).
  [3]汪琴,朱艳娟.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J].大视野,2009(3).
其他文献
我国的教育改革提出以素质教育为主。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同样,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也是关键因素。这就必然要求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  1、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及体育教师要具备自身素质的原因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在今后的适应能力,另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它使人类能够理解基本原则,并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从而更好
【摘要】快乐体育教学。就是在体育运动中,把其内在乐趣作为目的、内容等来学习的体育教学方法与形式之一。快乐体育教学强调.必须把快乐学习的情绪贯穿到整个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而达到使学生热爱体育、发展个性、形成乐观向上态度等最终目的。快乐体育教学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和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及运动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中学体育快乐  “快乐体育”一词的最早出现是1979年在东京召开的第2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是要使学生获得终生发展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育模式,真正教育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上来,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主体意识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普遍是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
【摘要】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使人通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欣赏就是通过听觉去感受一首歌曲或乐曲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美,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
【摘要】对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素质教育是国家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高中教育的主要目标。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来实现的。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教学音乐素质  音乐是通过歌唱、演奏等独特的表现方式反映生活与大自然的方式和手段。它是一种通过鲜明的节奏、欢快的乐曲、优美的歌声和丰富的情感
【摘要】历史作业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历史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通过对后进生完成历史作业的消极心理因素的分析和探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针对后进生的历史作业设计原则: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后进生历史作业设计  一、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重视地图使用,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图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广大历史教师提出并积累了许多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但令人担忧的是,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缺点与不足仍然存在: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思维能力较弱,知识的迁移及灵活运用能力差,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低等。笔者结合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谈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课程中教学安排与设计,以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初中历史课堂
古代诗人经常游山玩水、写景言志,写景抒情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而在高考试卷中,写景抒情诗的考查,也大都有所涉及。比如:全国卷2卷2007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9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新课标2010年卷: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2011年卷,诗歌鉴赏题中第二问即“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