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课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课堂实验活动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探究活动水平的高低和课堂目标的达成率。最近,笔者执教了《导体和绝缘体》一课,对此深有感触。
《导体和绝缘体》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2课,主要是在第1课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各种物体放到简单电路里去检测,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从教材分析来看,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将不同的物体接入简单电路,观察小电珠的亮或者不亮,从而知道物体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初步建立导体和绝缘体概念。第二步,指导学生用检测器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最后得出结论,金属的一般的导体.橡胶,塑料等是绝缘体。第三步,指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和自然界里的水都是导体。第四部分,辨认生活中常用电器物品哪部分是导体,哪边部分是绝缘体,从而更好的认识生活中导体和绝缘体的利用,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科学思想。
第一次教学之前,我从学生角度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因为有了第一课闭合的简单电路的概念铺垫,对于导体、绝缘体和检验器的概念,学生都应该能比较容易的建构,而对于不同材料的物质的导电性能,学生的前概念基础良好,生活经验与科学事实基本吻合。而整课堂的难点主要是验证自然中的水具有导电性这个探究活动。因为受到学生实验的器材限制,这个实验,往往实验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导致学生对水是否是导体存在疑问。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第一次教学设计时,笔者把重心放在了改进实验仪器,放大自来水导电实验效果之上。经过课前的反复实验.我发现3种方法可以改进实验效果,往水里加盐、加大电压和摆动放入水中的导线。经过尝试,在课堂中这些方法都了取得不错的演示效果,较好的解决了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难题。
教学上的难点似乎就这样被攻克了。然而,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尝试和言语,却引起了找的思索。
诚然,我在课堂中的演示实验取得了成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所以在接下来的辨别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导电性活动时,总有调皮的学生想要重复这个实验。当他们发现用电池座、灯泡、导线组装的检验器在导线浸入水中之后无法使灯泡亮起来的时候,学生对“水是导体”的认同就会动摇,演示实验所带来的惊异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对教师实验仪器的神秘感,有学生对演示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室电源充满“敬畏”,觉得那是个神奇的东西;还有学生质疑,老师做实验的时候摆动导线是不是让两个接触点碰到一起所以灯泡亮了;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本来自然水是不导电的,是因为老师加入的盐才使得水导电了,所以盐可能才是灯泡亮的主因……
科学思维上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真理是能够反复验证的。”有没什么办法可以让自来水的导电性检测现象明显,且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带着这样的思索,我对原来的设计思路做了调整。把整堂课调整为2个主要的探究活动。
第一部分主要是借助修补断开的简单电路引入话题,初步构建概念。我准备了钢尺、铜丝、钥匙、橡皮,塑料尺、木梳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学生推测并动手验证它们能否让灯泡亮起来。在这个活动的实验总结时让学生把提供的材料归类,帮助学生明确导体、绝缘体和检验器的概念。
我们实验室里和教材配套采购了8个验电球,本来教材中安排使用验电球只是为了验证人体的导电性,如果用它来检测水的导电性,是否能有明显的实验效果呢?笔者用两条导线接上验电球的两个触点,当把导线浸入装有自来水杯的那一刻,验电器亮了!
由此,笔者把这堂课的第二个活动设计为用验电器检验器检测身边物体的导电性。在第一个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出示了验电球实物,并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拆开的验电球的内部构造。学生观察以后很容易就发现了验电球的内部电路其实和第一个活动中自己所组装的检验器是一致的,教师再及时补充说明验电球就是一个很灵敏的检验器,教师提供了烧杯、术块、验电球和导线,要求各小组对自来水,木块和自己身边的一些东西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和检验。
我们总说要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事实证明,由于有了验电球的灵敏度做保障,开放的材料选择让学生爆发了巨大的探究热情。人手,皮肤、头发、文具盒、衣服、铅芯、玻璃窗……教室里惊叹声此起彼伏。老师课前预设的材料,学生想到了,老师没有预设的材料,学生也想到了,每个班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新发现。
相较于第一版设计的分别验证水和人体的导电性,然后再提供材料检验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导电性的活动设计,修改后的第二个活动由零碎变的整合,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度、广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总能超出基本的达标要求,人体、水,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导电性无需教师铺垫引导.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小组探究、交流得出结沦。
同时,为了渗透“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情况下他们可以互相转换”这个概念。笔者在第二个活动提供的材料上玩了一点小花招,分给各小组的木块有2种,一种是干燥的木块,一种是浸过水的潮湿的木块。当实验结束,小组交流实验结果的时候,关于木块导电性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引起了学生的争论。当教师把话题引向“这两组的木块有没有不同?”的时候,学生通过看、摸,就能很容易的得出“干燥的木块不能使灯泡亮起,不导电;潮湿的木块能使灯泡亮起,导电”的结论,进而就能比较容易的理解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这一深层次概念。
回顾《导体和绝缘体的》探究活动的两次修改,只有当我们真正的蹲下身子去和学生沟通,仔细揣摩和体察学生的思想的时候,我们的才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科学前概念为起点,以帮助学生建构更高层次的概念为目标去设计课堂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探究活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保证每一堂课的目标达成。
【作者单位:高淳县教育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江苏211300】
《导体和绝缘体》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2课,主要是在第1课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各种物体放到简单电路里去检测,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从教材分析来看,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将不同的物体接入简单电路,观察小电珠的亮或者不亮,从而知道物体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初步建立导体和绝缘体概念。第二步,指导学生用检测器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最后得出结论,金属的一般的导体.橡胶,塑料等是绝缘体。第三步,指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和自然界里的水都是导体。第四部分,辨认生活中常用电器物品哪部分是导体,哪边部分是绝缘体,从而更好的认识生活中导体和绝缘体的利用,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科学思想。
第一次教学之前,我从学生角度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因为有了第一课闭合的简单电路的概念铺垫,对于导体、绝缘体和检验器的概念,学生都应该能比较容易的建构,而对于不同材料的物质的导电性能,学生的前概念基础良好,生活经验与科学事实基本吻合。而整课堂的难点主要是验证自然中的水具有导电性这个探究活动。因为受到学生实验的器材限制,这个实验,往往实验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导致学生对水是否是导体存在疑问。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第一次教学设计时,笔者把重心放在了改进实验仪器,放大自来水导电实验效果之上。经过课前的反复实验.我发现3种方法可以改进实验效果,往水里加盐、加大电压和摆动放入水中的导线。经过尝试,在课堂中这些方法都了取得不错的演示效果,较好的解决了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难题。
教学上的难点似乎就这样被攻克了。然而,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尝试和言语,却引起了找的思索。
诚然,我在课堂中的演示实验取得了成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所以在接下来的辨别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导电性活动时,总有调皮的学生想要重复这个实验。当他们发现用电池座、灯泡、导线组装的检验器在导线浸入水中之后无法使灯泡亮起来的时候,学生对“水是导体”的认同就会动摇,演示实验所带来的惊异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对教师实验仪器的神秘感,有学生对演示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室电源充满“敬畏”,觉得那是个神奇的东西;还有学生质疑,老师做实验的时候摆动导线是不是让两个接触点碰到一起所以灯泡亮了;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本来自然水是不导电的,是因为老师加入的盐才使得水导电了,所以盐可能才是灯泡亮的主因……
科学思维上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真理是能够反复验证的。”有没什么办法可以让自来水的导电性检测现象明显,且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带着这样的思索,我对原来的设计思路做了调整。把整堂课调整为2个主要的探究活动。
第一部分主要是借助修补断开的简单电路引入话题,初步构建概念。我准备了钢尺、铜丝、钥匙、橡皮,塑料尺、木梳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学生推测并动手验证它们能否让灯泡亮起来。在这个活动的实验总结时让学生把提供的材料归类,帮助学生明确导体、绝缘体和检验器的概念。
我们实验室里和教材配套采购了8个验电球,本来教材中安排使用验电球只是为了验证人体的导电性,如果用它来检测水的导电性,是否能有明显的实验效果呢?笔者用两条导线接上验电球的两个触点,当把导线浸入装有自来水杯的那一刻,验电器亮了!
由此,笔者把这堂课的第二个活动设计为用验电器检验器检测身边物体的导电性。在第一个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出示了验电球实物,并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拆开的验电球的内部构造。学生观察以后很容易就发现了验电球的内部电路其实和第一个活动中自己所组装的检验器是一致的,教师再及时补充说明验电球就是一个很灵敏的检验器,教师提供了烧杯、术块、验电球和导线,要求各小组对自来水,木块和自己身边的一些东西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和检验。
我们总说要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事实证明,由于有了验电球的灵敏度做保障,开放的材料选择让学生爆发了巨大的探究热情。人手,皮肤、头发、文具盒、衣服、铅芯、玻璃窗……教室里惊叹声此起彼伏。老师课前预设的材料,学生想到了,老师没有预设的材料,学生也想到了,每个班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新发现。
相较于第一版设计的分别验证水和人体的导电性,然后再提供材料检验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导电性的活动设计,修改后的第二个活动由零碎变的整合,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度、广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总能超出基本的达标要求,人体、水,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导电性无需教师铺垫引导.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小组探究、交流得出结沦。
同时,为了渗透“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情况下他们可以互相转换”这个概念。笔者在第二个活动提供的材料上玩了一点小花招,分给各小组的木块有2种,一种是干燥的木块,一种是浸过水的潮湿的木块。当实验结束,小组交流实验结果的时候,关于木块导电性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引起了学生的争论。当教师把话题引向“这两组的木块有没有不同?”的时候,学生通过看、摸,就能很容易的得出“干燥的木块不能使灯泡亮起,不导电;潮湿的木块能使灯泡亮起,导电”的结论,进而就能比较容易的理解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这一深层次概念。
回顾《导体和绝缘体的》探究活动的两次修改,只有当我们真正的蹲下身子去和学生沟通,仔细揣摩和体察学生的思想的时候,我们的才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科学前概念为起点,以帮助学生建构更高层次的概念为目标去设计课堂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探究活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保证每一堂课的目标达成。
【作者单位:高淳县教育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江苏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