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汪星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aku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对自己的亲和力颇为自信,曾自夸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这话还是说谦虚了,其实不仅是人愿意跟他交朋友,就连动物也能成为他的“粉丝”,譬如说———狗。晚年他被贬到海南,政敌很得意,心想你苏轼不是和谁都自来熟吗?这回把你赶到天涯海角,连土人都见不到几个,看你还嘚瑟不!但他们还是低估了苏东坡。
  初到海南岛,苏东坡也的确凄惶过一段时间,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苦日子。但很快,凭着强大的亲和力,他又把目之所及的那些“化外之民”都变成了朋友。不仅如此,连一条凶猛的野狗都成了他的“贴身保镖”。
  这条叫“乌嘴”的狗,本来过着朝不保夕的流浪生活。但东坡宁可自己饿肚子,也剩下一些食物给乌嘴。于是,乌嘴就成了东坡的死忠粉,不仅“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为东坡看家护院,甚至化身为“贴心小棉袄”,“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见东坡被朝廷赦免,终于能返回内地了,高兴得摇头摆尾要跳舞。
  爱是一枚弹力球,你用多大力气丢出去,它就会以多大力度弹回来。乌嘴虽是一条狗,但很多人不懂的道理,它懂。
  东坡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吃货一枚,可谓走到哪吃到哪,看到什么吃什么。但唯有一样,绝对上不了他的菜单,那就是狗肉。他在徐州任上时,见公家宴会上有狗肉,就责问主事人为何杀狗。人家回答说,哪条法律规定不许吃狗肉啊?东坡本来是无言以对的,但那人偏偏不知好歹,竟搬出《礼记》来补刀,说《礼记》上都写着“烹狗于东方,乃不禁”呢。拿学问说事,这下正中东坡下怀。他马上回怼:人家《礼记》还说“宾客之牛角尺”呢,难道就应该解除杀牛的禁令吗?
  在古时农耕社会,耕牛就像今天的拖拉机,是重要生产工具,被列为重点保护动物,许多朝代都禁止宰杀。东坡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好使,那人一下没了词。东坡接着教训说,孔夫子的狗死了,要用旧车盖装殓好了妥善埋葬,“不忍食其肉,况可得而杀乎?”可见,狗在东坡心中的地位多么重要。
  在密州,意气风发时,东坡“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让猎狗陪他一起快意江湖抒壮志。在杭州,与朋友依依惜别,他“遣黄耳,随君去”,让爱犬负载浓情厚谊,温暖寒梦慰离愁。在儋州,于生命最低谷,他笑看乌嘴“跳踉趁童仆,吐舌喘汗雨”,让忠犬在孤岛上和他一起酿造人生美酒醉凡尘。
  狗之于东坡,就像万花筒里一块彩色纸片,变幻着生活中无尽的美妙;又像沉沉寒夜中映红茅屋小窗的一点灯火,拖拽着夜归人疲惫的脚步。
  东坡贬谪惠州时,买不起羊肉,就买来羊脊骨解馋,骨缝间残留的碎肉屑被剔下来,居然让他吃出螃蟹味。他苦中作乐,仍没忘了跟狗开玩笑,说他这种吃法固然美极,但狗狗们一定很不开心。话虽这样说,依着东坡的心性,十有八九会故意在羊骨上留下一点肉,好让狗狗也能享受到美食带来的幸福。
  当苏轼还没成为东坡时,他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论及御史的作用时说:畜狗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畜不吠之狗。意思是说,养狗是为了防賊,不能因为没有贼就养不叫的狗。把谏官御史比作狗,在东坡看来,一定不含任何贬义和侮辱———狗是多么好的一种动物啊!但那些御史肯定不会这么看,以后的“乌台诗案”,御史们对苏轼之所以大下黑手,保不准就有报被辱之仇的原因。南宋的罗大经点评说:(狗)不吠犹可也,不吠盗而吠主则甚矣。其实,这么揣测,才是对狗狗的侮辱。
  选自《今晚报》
其他文献
很多希望和觉醒都是在温暖的春天滋生,古人在烟花三月的烟雨蒙蒙中迷醉,从乍暖还寒的凉风中寻找翠绿的心情,从偷偷绽放的嫩黄里看到生命的复苏。但不知何时,整座城市正在蜕变成一座泛着金属冷光的水泥森林,唯有那一声响彻于天地间的惊雷,才能让人嗅到遗失已久的灵魂的味道,让浮躁而空洞的心得到休憩。于是,试着在阳春三月来到田野。用漫山遍野黄灿灿的油菜花,代替那一声响彻于天地间的惊雷,慰藉浮躁而空洞的灵魂。油菜花,
人的表现,我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奇情”,一种是“俗情”。“奇情”是超乎“俗情”的表现,“俗情”本身,有时并非一定要不得,但是“奇情”,却必是要得。也就是说:“俗情”本身,有时并不一定不好,但是若不来“俗情”而来“奇情”,那就更好。人间很多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完;看起来没完,其实常常完了。用诗来说,前者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者是“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因此,智者和达者看人生,
第一,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比如在家里坐在非常舒服的沙发上,泡着绿茶或者红茶,我就会读纸质书籍。所谓的书香,必须有书的油墨香味才有这种感觉。我家里的纸质书籍有一万多本,每個月以30~50本的速度在增加,每年购买新书的速度是500本左右,再加上出版社给我寄的书就更多了。第二,读电子书,24小时不离身,我已购买的有3000多本电子书。我是一个总是在路上的人,每年坐飞机180多次,再加上坐火车、
叩开春天的门扉,三月犹如一位羞涩的少女飘然而至。三月的春天,到处是一片阳光灿烂的景象,树上冒出绿芽,花朵绽露在兀秃的枝头,天空湛蓝湛蓝。油菜花儿不知何时已经开了,黄黄的花儿撑满了菜杆儿,朵朵惹人喜爱。小草已经呈现出绿意了,翠绿翠綠地,给人带来了一翻新鲜感。农夫们怀揣希望和喜悦,开始忙碌于田畴地间,耕耘属于自己的梦想。在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旷野上,满眼是三月的风景。行走在三月的春风中,心灵充满春色。我徜
曾经有朋友说我处世消极,他说:你这样,说得好听些是看淡、不计较,说得难听就是废物。我笑着回答:也不曾立志当废物,我这个人最大特点也许就是懒。可是若说我不认真,我是不承认的。我有我在乎的事情。比如:茶要好,朋友要有趣。这么多年断断续续地在纸上涂涂抹抹,基本上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状态。最佩服的就是每年都有写作计划而且总能完成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在我看来,这和规划哪一年要开始恋爱、一生恋爱几次
一虽然人的美感很难做孤立的分析,但视觉美与听觉美毕竟有很大的独立性,绘画和音乐不隶属于文学。“孤松矮屋板桥西”,“十亩桑荫接稻畦”,“桃花流水鳜鱼肥”……许多佳句寓形象美于语言美,诗中有画,脍炙人口。但仔细分析,其中主要还是偏文学的意境美。如从绘画的角度看,连片的桑园接稻田可能很单调;孤松、矮屋、板桥间的形象结构关系还须具体环境具体分析;桃花流水的画面,通俗与庸俗之间时乖千里,时决一绳,文学修养不
有些地方,有些风景,我是极少在短时间内去第二次的。刚刚领略不久,余韵未淡,浪潮还未过去,再度重来,依然是第一次的心境和目光,熟悉的依然熟悉,忽略的依然无睹。只有经过时间的过滤,脚步重临,那些未曾经眼经心的,才会在岁月的等待中,散发出一种召唤。而有些地方,我会故意遗落一些风景,这样,再次来时会有一个目标。或者无缘重来,在心底留一份帶着遗憾的想念。有时候,遗憾会让人对某些事物念念不忘,不求圆满,在心里
风雪中,雪花像翩翩仙子,闪动着晶莹剔透的身躯,迎着呼呼的北风,在空中劲舞。梅在风中摇曳着自己的身姿,凌寒不畏,惊诧诧地绽开着,纯美如雪,品性高贞,陶冶着多少仁人志士的情操。我多想借着家乡皑皑的白雪,邀来一场梅花的盛宴,让我在飘雪的清晨或是黄昏,静立梅树下,聆听梅花开放的声音!一朵梅、一片雪、一阕词、一怀香,把心情放逐在这天地的精灵间,纵有万千言语,都可尽情诉说。在梅雪共吟的季节里,感触她们的灵魂,
乡村多鸟啼。冬日树头结满小麻雀,吱吱喳喳,像刚放学的小孩。一受惊动,呼啦啦飞起,树就秃了;转眼又飞回来,继续喳喳喳、吱吱吱,无一刻停息。知道它们哪里吃米,不晓得它们哪里喝水。头顶飞过两只鸽子,阳光下翅膀成了银子打的,亮闪闪的。一只兀那飞,一只兀自追。那只飞的落在人家屋瓦上,那只追的也落下去,挨着人家排排站。人家往左边挪一挪,它也往左边挪一挪。人家再挪,它又再挪一挪。前天出外办事,偶然抬头,深冬木叶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讲到了李白和杜甫两个人的情感和友谊问题,非常有趣。谈到李杜的关系,有人替杜甫抱屈:杜甫那样怀念李白,李白却总是把杜甫扔到脑后,他俩的友谊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郭沫若在书中否定了类似的看法,他说李白对杜甫也很有感情,写杜甫的诗也很多,有可能都散失了,比如在安史之乱中丢掉了。是否真的丢掉了,郭沫若也不知道,他只是推测。他们两人的友谊值得我们好好揣摩一下。从杜甫的诗中看,他怀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