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真教育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第三只眼——让教育面向未来》是由朴素而幸福的教育倡导者与践行者、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提出的教育哲思。从事区域教育管理十多年,汤勇先生致力于教育的探索、行走与改变,潜心于教育的思考、研究与写作。其著有《致教育》《教育可以更美好》《修炼校长力》《素质教育突围》《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做朴素的教育》《回归教育常识》等十多部教育专著。2014年,他被《中国教师报》评为“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是《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作为有近30年一线教育管理经验的人员,汤勇先生从教师的处境、学生的状况、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以及社会教育热点等角度出发,以当下真实的案例作为切入口,直击教育的痛点。汤勇先生借此不断激励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修炼并开启教育的“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第三只眼”,从不一样的教育切口和角度去发现和认识教育中的问题,点燃我们教书育人的初心,让教育回归常态、回归理性、回归真实、回归真教育,这也是我读完此书后的最大感想。该书非常适合一线中小学教师、班主任阅读,也适合教育管理者和其他关注教育的人阅读。
  点燃初心
  回归真教育,从不忘并点燃初心开始。
  现实中,我们的双眼往往易被浮躁喧嚣、功利主义所蒙蔽,对真实教育看不真、看不清、看不透甚至看偏等,我们自身也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出现让教育走样的现象。身为教师的我们此时应像该书开篇之作分享的那样——多一些回望自己为什么出发,打破心中的壁垒,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不忘并点燃教书育人的初心:善待职业,点燃并拥有执着的教育理想信念,将教书育人视为一种事业、一种志业甚至一种命业;善待学习,不断充电学习并摸索教育教学的改变之道,在教书育人上点燃昂扬激情;善待生活,善待自己的生命,呵护自己的身体,关爱自己的健康。如此,教师定能收获工作、学习及生活的精彩,让教育人生更美好。
  回归常态
  安静做真实的教育,需要回归常态。
  回归教育常态,必先回归教师的本位,需举全社会之力,达为教师减负之识,收为教师减负之效,对教师实行真正的减负,排除那些干扰教育教学、加在教师身上的事,回归学校的本位与常态,“给老师一个宁静的讲台”。回归教师的本位,这不只是汤勇先生的一己之呼声,更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共举。回归教育常态,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回归管理和服务的常态,理顺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多思考和研究怎样激发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而不是像书中《“好老师”的标准究竟是啥》所提及的那样——一味用一些生硬的条款去束缚教师的手脚,去把教师管住管死。回归教育常态,更需要教师铭记并践行“读书是教师的第一修炼”,让读书学习像吃饭穿衣那样自然,成为教师生活的常态,回归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育己常态,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回归理性
  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需回归理性。
  回归理性,从尊重人性开始。毕竟教育是人的事业,人和人性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着力点,更是教育的归宿与终点。书中汤勇先生借“孩子们的同情心去哪儿了?”的疑问,以此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对孩子们实施有温度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回归理性,应以培养全人为目标,多一些诸如“给孩子们开放世界和未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身心的自由与舒展”等举措,教育才能走向美好;回归理性,还需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多一些信任,给教师多一点尊严,更需广大教育工作者拥有“第六顶思考帽”,保持清醒的头脑,尊重教育规律,真正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育人之路。
  回归真实
  生活因真实而多彩,教育亦是如此。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以培育真人为目标,理应回归真实。真教育,需要我们践行真理念,做目中有人的真教育,眼中、心中有学生,言中、行中有温情,尊重、信任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以生为本,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最真实的自己;真教育,需要建设真正的学校,“不能只冲着清华北大而去”,学校不是应试教育的加工厂,需建设成学生求学的真乐园;真教育,需要真水平的教师,对学生施以真爱,对教育訴诸真情,对教育倾注真心;真教育,需要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需回归并回应生活,“让教育因生活而美好”;真教育,需要“爱与罚并举”,教育的环境更需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少一些“官念”的渗透,真正做到“没有最好,适合的才是好”;真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通力合作,需重拾家访,给教育以应有的温度……回归这样真实的教育,教育才能真实自然、朴实无华、温馨美好。
  追求理想的“真教育”是每一位教育人深切的呼唤与责任,只要我们不忘并点燃教书育人的初心,守住教育的本真,遵循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成长,让教育回归常态、回归理性、回归真实,教育的路必将越走越宽,教育愈发走向美好!
  (作者系江西省于都中学南区党办副主任,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一、学校简介  鼎屏二小现有学生2859人,教职工117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53人,四川省特级教师1名,四川省骨干教师5名,广安市骨干教师32名。近年来,学校秉承了“润德启智”的核心理念,确立了“玉石精神(仁、智)”作为学校的精神内涵,把校训定为“尚玉立人”,着力打造“抱璞守真,智圆行方”的校风,要求教师形成“博学敏行,玉成于爱”的教风,学生形成“乐习诗书,知行共进”的学风,学校
城市里的“80后” “90后”家长中,双职工成为常态,对子女教育介入时间相对减少;祖辈更多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三代人观念冲突日渐增长;在农村地区,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面临家庭教育缺口……   当下,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2021年1月20日,備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下称:草案)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
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危机”“伪娘现象”仿佛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近日,上海有关方面正在酝酿打造第一所“男子中学”。媒体报道称,这主要是为了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改变社会上的“伪娘现象”;但上海八中校长卢起升却表示,成立“男子中学”的首要目的是应对“男孩危机”。原本只是列入华东师范大学与黄浦区开展教育合作的一个计划,但被敏感的媒体一曝出,就成了八方议论的热点。      男子中学备受关注,是因
菜名:  西红柿香菇疙瘩汤  月 龄:  8个月以上  食 材:  西红柿1个、香菇1个、小青菜1~2棵、  面粉40g、凉白开55g、植物油少许  用 具:  刀、砧板、锅、筷子、保鲜袋  理由  西紅柿香菇疙瘩汤在寒冷的秋冬可以给宝宝在满足味蕾的同时,提供热量,满满喝上一碗再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抵御不了寒冷的室外了。用做西红柿意面酱的做法做疙瘩汤底,酸甜开胃,无需加任何调料就已好吃到飞。小小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可以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和睦、轻松、愉快、友爱的班级氛围,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级管理;问题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由于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性格、情商、智力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不对学生的
本刊编辑部: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这么多年的丰富教育教学经历积累下来,您对教师工作一定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么,您是怎么看待教师这一职业的,能和我们具体谈谈吗?  曹慧:于漪先生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做了近三十年教师,也常有同感,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敬畏,来自对每天面对的儿童——一个个独特生命的尊重;敬畏,来自对韩愈《师说》的认
·名师自述·  有人说我是“二本”校长:本职是教师,本色是书生。庶几近之。  我1993年参加工作,现为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从教师到主任到校长,从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到正高级教师,从市青年名教师、市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到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从市优秀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到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职务、职称、荣誉称号等发生了
【摘要】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层面的落地生根需要一批有志有为的教师去探索和实践。常州经开区横山桥中心小学聚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团队建设,通过赋能教师,在双维促进中耕耘“真教育”:通过赋权教师,在双向成全中建构“真课程”;通过赋力师生,在双边砥砺中呈现育人新样态。  【关键词】学校文化;共同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
【摘 要】 教师一定要始终与孩子一起牵住这条互敬互爱的感情线,因为只有浸润在爱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找到奋进的动力。也只有在不断的奋进中,才能愈挫愈勇,驶向理想的彼岸!  【关 键 词】 特殊孩子;教育;家庭破裂;案例    扶郎花又名太阳花、非洲菊,它永远面对阳光绽放着自己的笑容,它象征着互敬互爱,乐观勇敢,自强不息,欣欣向荣。希望案例中的这个小女孩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依然能阳光
【摘 要】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通过合唱可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形式,形成合唱的基本技能;二是在合唱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通过合唱,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审美体验,拓展音乐表现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