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失范研究述评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学术失范问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以相关文章为研究对象,综合叙述了国内外学术失范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学术失范、研究现状、不足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18-02
  
  近年来,学术失范现象频繁发生,使我们不竟感叹本该成为一片净土的学术研究殿堂,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丑闻呢?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己任的教师,为何屡屡出现学术造假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开始有意识的收集国内外有关学术失范研究的相关文章,在此基础上得出学术失范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学术失范研究涉及了哪些方面?其进展如何?相关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不足?有鉴于此,有必要对学术失范研究做一简单述评,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关于学术失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1)学术规范化建设;(2)学术腐败的表现;(3)学术腐败的成因;(4)学术腐败的整治。下面本文就围绕着这四个方面,来梳理前人的研究,以明确本文的研究起点。
  1.1 学术规范化建设
  针对当前学术腐败现象的另一种声音是关于学术规范化的讨论。中国的学术规范建设是指学术界内外为了防治学术失范和学风不正等行为和现象,为建树学术规范所做出的一系列探讨和努力,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1]。1990年代以来,以当时中国学术界的“失范”现象为背景爆发了大规模的学术规范化运动。众多学者从不同学科维度,不同立场对这一运动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回应。首先,《中国书评》、《学人》、《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学术刊物发表了百余篇专门讨论有关学术规范化问题的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邓正来先生的《化解整体的社会科学观——“中国社会科学规范化”讨论的讨论》;杨玉圣先生的《学术腐败、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井建斌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九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胡杨《建树学术规范 反对学术腐败》等等。其次,举办了数次全国性的有关学术规范化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如1994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中国书评》主办的以“社会科学的规范化与本土化”为题的学术讨论会;2002年3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学季刊》主办的“中国经济学学术规范座谈会”; 2004年11月杭州举办了“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 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的主题是学术批评、学风建设与学术进步。第三,学术共同体还采取了一些联合行动来促进学术规范化建设。如史学界中的《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当代中国史研究》和《中共党史研究》六家权威性学术刊物在1996年联合开展了有关推进学术书评工作的活动。本世纪初,它们又联合《史学理论研究》杂志一起发表《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2005年9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等70多家社科学术理论期刊的主编,共同发起并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工作者自律公约》。第四,出版了中国自己的学术规范,自此学术界进入有规可依的时代。如200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200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04年6月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及2007年初中国科学院颁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的相继出台,对我国学术界进入规范化时代具有重大意义。
  1.2 学术失范的表现
  学术失范的表现复杂多样,对学术失范行为的表现形式的讨论也相当繁多,几乎每篇论及学术失范或学术腐败的文章都有所涉及。邓正来在《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中将学术失范的表现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缺乏尊重他人成果的学术意识,以及由此导致的不断出现的抄袭剽窃现象;第二,缺乏健全的学术评价判准和机制;第三,缺乏知识增量和学术传统意识,难以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严肃的学术交流;第四,低水平知识的大量重复与学术消费趋向日益泛滥。也有学者更多的从腐败的角度将其分为学霸现象;学位申请与授予中的腐败现象;学术评审中的腐败现象以及学术界中的‘交易行为’[2]。对此问题归纳较为全面的当属杨圣玉先生在《让圣殿坚守纯洁——学术腐败问题问答录》中的表述。该文指出:“学术腐败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以下现象最为明显:(1)出版物低水平重复;(2)制造学术泡沫;(3)搞假冒伪劣;(4)抄袭剽窃;(5)用权钱捞取学术职称;(6)高等教育的学位注水;(7)学术评审腐败”。
  1.3 学术失范的成因
  引发学术失范的原因是众多学者们关注的另一个核心。对原因的探讨也呈现出多方视角的特点。有学者从学术界的文化氛围角度来分析学术腐败的原因[3]:1传统学术规范与大众文化的合力影响;2缺乏学术自由的氛围;3学术批评的失效,使学术界丧失了严谨的批判氛围。也有学者从制度的角度指出引起学术失范的根源是学术管理部门越位、学术评价系统错位以及学术审查机构缺位[4]。但大多数学者是以一种纵观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学术失范的原因的。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彭永捷教授认为学术腐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计划学术和行政学术是学术腐败的体制根源;追逐西学使学术失去了主体性和创造活力,是人文学术领域学术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5]。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认为当前学术失范的原因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术规范方面的养成教育不够;二是我们的学术传统中缺乏引文意识;三期刊社和出版社编辑缺乏学术规范意识[6]。杨圣玉先生在《让圣殿坚守纯洁——学术腐败问题问答录》中将学术失范的原因归纳为六个方面,第一,长期缺乏知识产权观念;第二,现代学术规范没有确立起来;第三,量化政策不完善;第四,研究生培养体制存在的一些缺陷;第五,学术评论的严重缺乏;第六,对已暴露的问题处置不力。
  1.4 学术失范的整治
  对于学术失范行为的防治工作,目前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但从引起学术失范的原因出发,学者们提出了不同了应对措施。如囊括四方型的综合对策:“1. 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运用社会舆论力量加强对学术腐败的监督;2. 加强法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制定反学术腐败的法律,依法明确、处理各类学术腐败问题;二是依法治国,就是不仅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还要提高人民的法律观念和素质);三是制度建设(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行业道德规范等,但最重要的是完善管理、监督)四是改进教育(进行学术道德教育)”[7]。也有从高校内部入手防治学术失范的,如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心向在《高校学术越轨行为的类型、原因及其治理》一文中提出的价值重构与制度重构。价值重构的核心问题是在高校场域建构高尚学术文化的过程中,重塑学术研究道德;制度重构的核心问题是在全方位建构学术研究的运行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强法律规范的治理效应。
  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学术失范行为的概念界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8]。大多采用美国对于学术失范的界定,即使用美国科学院主张的“科研不端行为”。 国外关于学术失范问题的关注始于1981年布罗德和尼古拉斯韦德出版的《背叛真理的人们》一书,该书通过案例的形式将科学界中的失范行为公布于众。至此,人们才开始关注并采取措施应对这一问题。本文为了叙述方便,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总结。
  第一阶段,案例研究,单个披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托马斯等人的《Academic Penalties for Student Misconduct》,该文通过对12个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学校对学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罚应该遵循四个原则:1.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各项政策;2.应给予接受惩罚的学生补考的机会;3.学术失范的惩罚应该只限于那些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4.学校的处罚政策应遵循既定程序[9]。
  第二阶段,政府参与,建立专门机构。美国政府相当重视对学术不端事件的防范与处理。于1989年3月专门设立了科学诚信审查办公室,负责制定公共健康服务部处理科学研究不端行为的所有政策,检查所属单位的研究活动,审查不端行为的调查报告,对案件进行裁决[10]等。
  第三阶段,重视政策法规和环境建设,注重防渐杜微。如Bruce Lindsay的《Breaking university rules:Discipline and indiscipline past and present》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了高校针对学生学术失范防治政策的演变[11],指出制度建设对高校学术失范行为防治的重要性。Quinnipiac 大学的Suzanne S. Hudd教授提出通过建立诚信学术环境来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12]。
  3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笔者认为,尽管对于学术失范问题的研究成果众多,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第一,关于学术失范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而研究任何事物都是从认识事物的本质入手的,学术失范行为的屡禁不止,跟不能清晰的认识学术失范不无关联。
  第二,对于学术失范的原因大多从表层进行分析,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尤其在制度缺陷方面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多的重视。
  第三,对于学术失范的整治,基于多数文章的篇幅问题,一般都是提出些口号式的对策,缺乏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和平. 学术规范建设二十年:综观与反思.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年3月, 第31卷第2期
  [2] 叶茂林,肖念. 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述评. 科学出版社, 第175页
  [3] 郭薇. 学术腐败的文化成因及对策分析.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1期
  [4] 谢维营,刘晓雪. 对我国“学术失范”现象的制度伦理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5] 彭永捷. 学术腐败:医症还是治病. 中州学刊, 2005年1月, 第一期
  [6] 张保生. 从学术失范到学术规范.社会科学论坛 , 2005.3
  [7] 王浩. 学术腐败与治理对策. 云梦学刊, 2009年5月, 第30卷第3期
  [8] 山崎茂明. 科学家的不端行为——捏造、篡改、剽窃. 杨舰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 Jones, Thomas N., Semler, Darel p. Academic Penalties for Student Misconduct. School Law Update 1985, . National Organization on Legal Problems of Education, 1985(ED 018 409)
  [10] 转引自白春礼. 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第14页
  [11] Bruce Lindsay. Breaking University Rules: Discipline and Indiscipline Past and Present.Australian Universities Review vol. 50, no. 1, 2008
  [12] Suzanne S. Hudd et al. Creating a Campus Culture of Integrity: Comparing the Perspectives of Full- and Part-time Faculty.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Vol. 80, No. 2 (March/April 200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04-01    中学作文是中学语文课必不可少的教学部分.纵观近年来学生作文答题情况,其中不乏写作内容泛化、情感虚化、形式僵化、语言刻板化等诸种弊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作文的好坏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而且也是我们教师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08-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这不仅让我想起了特级教师贾志敏曾执教的作文《一元钱和一只青蛙》。贾老师指导孩子写作文,不是理论家理论,而是请孩子与老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12-02    语文课程改革历经十年,似雨后春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学生的角色扮演改变了,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灵动而志趣,课上多了掌声,笑声。但作为授课者来说,为了迎合这种教学观念,太追求完美,反而使课堂多了点缺陷,似乎“语文味”少了点,“家常味”缺了点。课堂上所讲求的实效,
【摘要】 教师教育是当前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日本的教师教育发展尤为迅速。本文主要对学者关于日本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有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模式、课程设置、培养形式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职后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15-02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
【摘要】 语文教学是一门精深的科学.学习这门科学,研究这门科学是我们现在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然而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是当下呼声最高的。那么,怎样让语文课更有效呢?一.在解读文本时不要浅尝辄止。二.确定一两个核心目标,在课堂上专注扎实地去做,去落实。三.让我们的教学的流向始终明确的指向教学目标,直至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有效课堂; 文本有效解读; 教材有效处理; 教学指向目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CAI课也在幼儿园中广泛应用,作用通过幼儿园CAI课件设计,并提几点策略。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心理;CAI;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17-01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数学教师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兴趣; 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14-01    《
【摘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席卷中国大地,课程目标改变了,学习方法改变了。《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摆在了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关键词】 教育; 学生; 数学课堂;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