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衡量一个语篇是否连贯,既离不开对语言形式本身的分析,同时也离不开逻辑推理和对知识的记忆和调取等心理认知活动,因此,语篇连贯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心理认知现象。1986年,Sperber和Wilson合作出版了《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该书提出的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过程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它要求人们对语言交际双方的认知过程,即推理过程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在交际过程中,人们表达和理解话语时不仅具有关联的取向和直觉,还能分辨出关联的信息和不关联的信息,一般也能分辨出关联性强的信息和关联性弱的信息。
二、高中英语情景交际教学中的关联与语篇连贯
Sperber和Wilson认为,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这两个因素。语境效果与话语的关联程度成正比关系,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处理话语时付出的努力与关联程度成反比关系,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话语的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关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它相对于语境,依赖于语境;也因为它依赖于交际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所以关联有强弱的程度之分。关联的强弱程度只能用一些粗略的判断加以比较和描述,而不能对之作绝对的、量化的分析。关联是一个由最大关联到最小关联或无关联的连续体,这个连续体,简略地分为最大关联(maximally relevant)、强关联(very relevant)、弱关联(weakly relevant)和完全不关联(irrelevant)。例如:
(1)A:Good morning.What can I do for you?
B:Hello.My mobile phone isn’t working.Could you repair it,please?
A:What’s the problem?
B:It worked well yesterday,but I simply couldn’t turn it on this morning. (2012年陕西省高考)
此例中“询问信息”和“告知信息”完全关联,语境效果最大,处理努力最小,关联性最强,其话语产生的是规约意义。
(2)A:I am out of petrol.
B:There is a garage around the corner.
表面上,A和B的对话不大关联,但A话语的含义是“请问我在何处可以买到petrol”,B的含义是“在garage处可以买到petrol”。因此话语中的petrol和garage在主题上是相关的。但与例(1)比起来,听话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我们可以把此例归入强关联之列。
(3)A:Would you mind if I smoke here?
B:Please do as you do at home.
例(3)也是不完全关联,但与例(2)相比,关联性更差些,属于弱关联。此例中B本应该回答“Yes”或“No”,但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可以作出对抽烟介意或不介意这两种相反的解释。这种弱关联的话语,受语境的影响很大,需借助特定的认知环境才能推导出来,所产生的是特殊会话含义。
(4)A:Do you have a fever,or any other symptoms?
B:I’ll follow your advice.
此例中上下句之间不存在丝毫的关联性,因而是完全不关联的。
结合Sperber和Wilson对于关联程度的论述,笔者认为,连贯也有强弱的程度之分,对于听者或读者来说,在处理话语或语篇时付出的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话语或语篇的连贯性越强;反之在处理话语或语篇时付出的努力越大,语境效果越小,话语或语篇的连贯性就越弱。连贯也是一个由最大连贯到最小连贯或不连贯的连续体。这个连贯的连续体也可以粗略地分为最大连贯(maximally coherent)、强连贯(very coherent)、弱连贯(weakly coherent)和完全不连贯(incoherent)。
以下四例的连贯性就是从最大连贯到完全不连贯依次为序排列:
(5)A:Hi,Mike.Look like you’ve got some sun.
B:I guess so. I spent the weekend on the beach.
A:Really?That sounds exciting.Where did you stay?
B:At my friend’s house.He invited me to stay there for as long as I wanted. (2010年陕西省高考)
此例中,B直接回答了A的问题,话语的连贯性最强,是典型的最大连贯(maximally coherent)的实例。
(6)A:I’d love a cup of tea.
B:It’s half past two already.
表面上,A和B的对话不大连贯,但例(6)的语境是B急于要去做某件事情,害怕迟到,不要A喝茶,其含义是“都两点半了,还喝什么茶呀!”因此该话语是连贯的,我们可以把此例归入强连贯之列。
(7)A:The hostess is an awful bore, don’t you think?
B:The roses are lovely, aren’t they?
此例中的B似乎在答非所问,没有对A的话题提供任何信息,其答语在语义上是完全不连贯的,但在语用上却具有潜在的连贯性。这时,要获得一定的语境效果,听话人就得付出很大的处理努力。该话语所具有的特殊会话含义是:“Let’s not talk about the hostess here and now.”我们可以把此例归入弱连贯之列。
笔者认为,关联性强的语篇其连贯性一般都比较强,关联性弱的语篇其连贯性一般都比较弱。而连贯性强的语篇其关联性就一定很强,连贯性弱的语篇其关联性就一定很弱。
衡量一个语篇是否连贯,既离不开对语言形式本身的分析,同时也离不开逻辑推理和对知识的记忆和调取等心理认知活动,因此,语篇连贯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心理认知现象。1986年,Sperber和Wilson合作出版了《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该书提出的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过程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它要求人们对语言交际双方的认知过程,即推理过程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在交际过程中,人们表达和理解话语时不仅具有关联的取向和直觉,还能分辨出关联的信息和不关联的信息,一般也能分辨出关联性强的信息和关联性弱的信息。
二、高中英语情景交际教学中的关联与语篇连贯
Sperber和Wilson认为,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这两个因素。语境效果与话语的关联程度成正比关系,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处理话语时付出的努力与关联程度成反比关系,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话语的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关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它相对于语境,依赖于语境;也因为它依赖于交际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所以关联有强弱的程度之分。关联的强弱程度只能用一些粗略的判断加以比较和描述,而不能对之作绝对的、量化的分析。关联是一个由最大关联到最小关联或无关联的连续体,这个连续体,简略地分为最大关联(maximally relevant)、强关联(very relevant)、弱关联(weakly relevant)和完全不关联(irrelevant)。例如:
(1)A:Good morning.What can I do for you?
B:Hello.My mobile phone isn’t working.Could you repair it,please?
A:What’s the problem?
B:It worked well yesterday,but I simply couldn’t turn it on this morning. (2012年陕西省高考)
此例中“询问信息”和“告知信息”完全关联,语境效果最大,处理努力最小,关联性最强,其话语产生的是规约意义。
(2)A:I am out of petrol.
B:There is a garage around the corner.
表面上,A和B的对话不大关联,但A话语的含义是“请问我在何处可以买到petrol”,B的含义是“在garage处可以买到petrol”。因此话语中的petrol和garage在主题上是相关的。但与例(1)比起来,听话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我们可以把此例归入强关联之列。
(3)A:Would you mind if I smoke here?
B:Please do as you do at home.
例(3)也是不完全关联,但与例(2)相比,关联性更差些,属于弱关联。此例中B本应该回答“Yes”或“No”,但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可以作出对抽烟介意或不介意这两种相反的解释。这种弱关联的话语,受语境的影响很大,需借助特定的认知环境才能推导出来,所产生的是特殊会话含义。
(4)A:Do you have a fever,or any other symptoms?
B:I’ll follow your advice.
此例中上下句之间不存在丝毫的关联性,因而是完全不关联的。
结合Sperber和Wilson对于关联程度的论述,笔者认为,连贯也有强弱的程度之分,对于听者或读者来说,在处理话语或语篇时付出的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话语或语篇的连贯性越强;反之在处理话语或语篇时付出的努力越大,语境效果越小,话语或语篇的连贯性就越弱。连贯也是一个由最大连贯到最小连贯或不连贯的连续体。这个连贯的连续体也可以粗略地分为最大连贯(maximally coherent)、强连贯(very coherent)、弱连贯(weakly coherent)和完全不连贯(incoherent)。
以下四例的连贯性就是从最大连贯到完全不连贯依次为序排列:
(5)A:Hi,Mike.Look like you’ve got some sun.
B:I guess so. I spent the weekend on the beach.
A:Really?That sounds exciting.Where did you stay?
B:At my friend’s house.He invited me to stay there for as long as I wanted. (2010年陕西省高考)
此例中,B直接回答了A的问题,话语的连贯性最强,是典型的最大连贯(maximally coherent)的实例。
(6)A:I’d love a cup of tea.
B:It’s half past two already.
表面上,A和B的对话不大连贯,但例(6)的语境是B急于要去做某件事情,害怕迟到,不要A喝茶,其含义是“都两点半了,还喝什么茶呀!”因此该话语是连贯的,我们可以把此例归入强连贯之列。
(7)A:The hostess is an awful bore, don’t you think?
B:The roses are lovely, aren’t they?
此例中的B似乎在答非所问,没有对A的话题提供任何信息,其答语在语义上是完全不连贯的,但在语用上却具有潜在的连贯性。这时,要获得一定的语境效果,听话人就得付出很大的处理努力。该话语所具有的特殊会话含义是:“Let’s not talk about the hostess here and now.”我们可以把此例归入弱连贯之列。
笔者认为,关联性强的语篇其连贯性一般都比较强,关联性弱的语篇其连贯性一般都比较弱。而连贯性强的语篇其关联性就一定很强,连贯性弱的语篇其关联性就一定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