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说理文本教学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npi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叙事性说理文的突出特点是在完整、感性的叙事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揭示出发人深省的哲理。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要深度解读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推敲;要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体验课堂情趣。这样使学生既明理又得言,实现叙事说理文本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教学策略 说理文 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62
  叙事性说理文和一般的记叙文一样,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它突出的特点是在完整、感性的叙事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揭示出发人深省的哲理;事为理设,理蕴事中,叙事与说理二者和谐共生,浑然一体。对叙事性说理文本的教学,很多教师认为能让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一些道理,就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对这类文本的教学,仅仅就是让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一个道理吗?怎样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学有所得,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情趣呢?下面就以《最佳路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叙事性说理文教学策略的一些认识。
  案例呈现
  我是这样设计《最佳路径》第二课时教学的。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
  1.出示词语:微不足道、大伤脑筋、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2.引导读词语。学生借助这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格罗培斯有什么了解。
  二、体会路径设计之难
  1.出示:“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板书:经验丰富)
  2.可是经验丰富的大师却遇到了一个难题,究竟是什么难题呢?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3.出示:“……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①引导用串联字义法理解“微不足道”的意思。
  ②为什么说路径设计是微不足道的呢?出示:
  与( )相比,路径设计是微不足道的。
  联系课文说一说。
  ③再用串联字义法理解“大伤脑筋”的意思。你有过大伤脑筋的经历吗?说一说以“大”字为开头的成语。
  ④师生合作读破折号前后的句子。小结:“然而”放在句中,使前后意思形成强烈的对比。
  4.既然路径设计微不足道,大师为何大伤脑筋?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
  5.出示:“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从“50多次”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什么?(板书:精益求精)
  6.过渡:大师在追求最佳的方案。那这个最佳的路径设计方案是什么样的呢?
  三、欣赏路径设计之佳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五、第六自然段,画出关键词,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有条理地说一说最佳路径的设计方案。
  2.师生交流,依次出示:撒下草种——提前开放——踩出小道——铺设途径。
  3.你发现这个路径设计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给人自由,任其选择)学习书写“踩”字。
  4.出示图片,师生一起想象铺路过程。
  5.假如你就是游客,走在这些小道上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假如你就是格罗培斯大师,看到这样的小道,心情会怎样?带着体会读一读句子。
  6.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格罗培斯大师却要感谢一个素不相识的卖葡萄的老太太,究竟是为什么呢?
  四、探究路径设计之源
  1.创设情境:你见过卖葡萄吗?卖家是如何吆喝的?请你学一学。
  2.默读3-4自然段,思考:
  ①老太太卖葡萄的方式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②假如你去买葡萄,你愿意买谁的?为什么?
  3.师生交流。
  4.格罗培斯正是受到老太太这种做法的启示,才设计出最佳路径的。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善于学习)
  5.老太太卖葡萄的方式和格罗培斯设计路径方法都是充分尊重、信任他人,从他人的实际需要出发,这就叫——“以人为本”(板书)。
  五、总结提升,明理导行
  1.“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这种理念使老太太最先卖出了葡萄,使格罗培斯设计出世界最佳的路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2.补充出示自助餐厅、无人售票车、自选商场等图片。
  3.让学生读格罗培斯的名言:“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选择顺其自然,也许就是最佳选择。”
  4.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对格罗培斯大师一定又有了新的认识,你想对他说什么?
  小练笔:格罗培斯,我想对你说: 。
  5.交流总结。
  6.课后从“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理念出发,给你的家庭、学校或者社区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思考
  策略一:深度解读文本,准确把握目标
  1.多维度解读文本。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质量。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引领学生向更深处漫溯,才能想出办法来巧妙处理文本,构建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最佳路径》是一篇内容生动、意蕴深远的课文。细致地解读文本,可以梳理出三条线,即叙事线、情感线和学法线。格罗培斯设计路径的叙事线为 “大伤脑筋”→“深受启发”→“实施设计”→“获得最佳”,主人公的情感线为“大伤脑筋→“豁然开朗”→“满怀信心”→“成功喜悦”。随着这条情感线的展开,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经验丰富——精益求精——善于学习——以人为本。另外,还有四处显性和隐性的对比学法线:(1)最微不足道的设计却令大师大伤脑筋;(2)吆喝兜售比不上无人看管;(3)游人踩出的有宽有窄的优雅路径胜过先前50多次的设计;(4)顾客自由采摘葡萄与游客自由踩出小道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通过抓文脉,抓关联,有效整合这些问题,就可以将原本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引领学生在文字中走个来回。这样,无论是对人物的形象还是思辨能力,学生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2.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叙事性说理文,首先是记叙文,它离不开叙述的“事”。阅读过程中,学生既要读懂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又要通过揣摩重点段落,透过事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文章所阐明的道理,获得精神的享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其感受和理解能力。”所以,在“读事”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标对第二学段阅读是这样要求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鉴于此,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我确定了《最佳路径》的教学目标: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书写“踩”等8个生字;二是能结合课文情境理解“微不足道”“大伤脑筋”的意思,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三是能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格罗培斯精益求精、善于学习、以人为本等性格特点以及心情的变化;四是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是一种最佳选择”的道理;五是初步感受对比的表达方式。
  策略二:抓住重点句段,反复品读推敲
  设计叙事性说理文本教学预案时,对那些简洁明了,与主题联系不大的部分可一带而过,而跟主题思想有密切联系,并有利于深化主题的部分,一定要反复品读。在《最佳路径》的教学设计中,我抓住了三处值得挖掘品读的地方:一是反映格罗培斯大师不停思考,追求完美的词句,这是大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二是描述老太太销售葡萄方式的句子,这是体现大师如何得到启发的;三是格罗培斯受到启发后如何实施路径方案的语段,这是大师在践行大胆创新的设计。课堂上,我抓住这三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体会,通过反复品读 “微不足道” “大伤脑筋” “50多次”等词语来感悟格罗培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以及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的严谨审慎的工作态度。在读、说、悟中,学生对格罗培斯这个人物的人性美和文本的理性美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策略三:凸显语文训练,得意得言得法
  语文姓“语”,小语姓“小”,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语文课的根本。如前所说,叙事性说理文,叙事是为说理,但是,学习这类课文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明白其中的道理,得意更要得言与得法,“言意法兼得”同样是叙事性说理文教学不变的宗旨。
  叙事性说理文在叙事与说理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描写特别细致生动的语言。比如,《最佳路径》中的“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次建筑方面的难题,然而却为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一句。教学中,我抓住“微不足道”和“大伤脑筋”这两个词从字义、词义、读法、写法等进行抽丝剥茧,细致有序地对学生的解词能力、朗读能力、感悟能力、写作技巧进行训练。比如,理解“微不足道”这个词,我这样引导:“‘微’‘ 足’‘道’各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怎么理解?”……“可见,理解词语有一种方法——先理解单个字的意思,再把它们的意思串联起来……谁来读读这个词,把它的意思读出来?为什么说路径设计是微不足道的呢?”(与迪斯尼乐园高难度建筑设计相比,路径设计是微不足道的;与格罗培斯攻克过无数次技术难关相比,路径设计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这微不足道的事,却让他大伤脑筋,什么叫大伤脑筋?你能用理解‘微不足道’的方法,说说‘大伤脑筋’的意思吗?你有过大伤脑筋的经历吗?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师却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大伤脑筋,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写法叫做对比。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格罗培斯?”在这个过程中,我引领学生在文字中走个来回,完成了“形象语言→生活原型→自我实践”的转化和升华,使学生在品尝“豁然开朗”的满足之余,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这样的训练有层次、有梯度,也有厚度。这些教学都是在利用《最佳路径》这篇课文教学生“语文”,教学生怎样读词语,教学生怎样理解词语,教学生怎样有序地说话,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培养语感,训练表达。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互相交融、相得益彰。
  策略四:创设对话情境,体验课堂情趣
  要想避免叙事性文本课堂教学的冷场,还要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真实地再现课文描述的场景,使学生融入文本的意境中,并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与教师对话。
  1.教学设计路径时,引导学生想象:“咱们去看看这些道路是怎么铺成的,这儿被游人踩出的路是弯的,就铺成——弯的;那里踩出的路是直的,就铺成——直的;这里踩出了两条小道,就铺——两条小道;那里踩出了三条小道,就铺——三条小道……”在这样开放的时空里,自由对话,使学生充分感受格罗培斯尊重游人的设计理念,并获得轻松自由的学习乐趣。
  2.教学老太太卖葡萄时,我这样引导:“你见过卖葡萄吗?卖家是如何吆喝的?请你学一学。”“如果你正好路过这里,你愿意买谁的葡萄?为什么?”这样,将生活中的情趣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表演和角色体验,充分感受老太太卖葡萄方式的独特性和自摘葡萄的乐趣。真实的体验使学生深入理解信任他人、给人自由是最好选择的道理。
  3.课堂的最后,我让学生想象说话:“如果格罗培斯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这些开放的教学情境,增添了课堂学习的情趣,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开放的空间中,他们自由地探讨交流。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促进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策略五:链接生活实践,促进智慧生成
  每一篇叙事说理文都想告诉孩子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时,如果仅仅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是不够的,还应该将这个道理链接到生活中,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领悟一种智慧,让哲理的指导作用最大化。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做一名智者,引导学生向智慧靠拢,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经验,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并将这种思考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叙事说理文教学更具现实性和时代性,也更有说服力。
  在《最佳路径》的教学中,我做了有益的尝试,引导学生:“‘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使老奶奶最先卖完了葡萄,使格罗培斯设计的路径被评为最佳,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接着,出示人们根据这一理念推出 “自选超市”“自助餐” “无人售票车”等人性化经营方式;最后,要求学生根据“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理念,给自己的家庭、学校或者社区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中蕴含道理的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智慧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把所学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的道理指导自己的行为,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叙事性说理文本承载的重要使命。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挑战。面对新课程,我们应如何在阅读课堂中彰显阅读指导的活性呢?下面我以《第一朵杏花》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教学过程]  一、名言激趣,确立目标  1.背名言。  2.补充名言,引导质疑。  师:大家知道的名言真多,今天我再送大家一句名言: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
最近,我应邀参加市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执教《牛郎织女》一课。本课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笔者从关注阅读教学的对话主体这一角度入手,研究课文。初次备课,研读教材后,我准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研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基于此,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自主朗读、推敲语言来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  2.读懂文中表现的情感,理解古代人民借民间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理想。  这一次的教学
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国家,几乎都在国家层面,从时代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眼光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如美国的“阅读优先运动”,芬兰的“学生阅读工程建设”以及日本“儿童阅读日”等。同样,我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视,不管是教育部,还是学者,都为此不懈努力。如朱永新教授倡导的“书香校园”构建等。但小学低段儿童还处于思维发展和阅读能力建构的起步阶段,缺乏自身独立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的能力。因此,对这个特殊群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短小简约,文笔清新,情感率真,堪为白话美文的典范。细读之下,便感觉到另一种浓浓的味道,那就是儿童的趣味。无论是思维方式和情韵,还是结构和语言,都透出浓浓的儿童趣味。  一、以儿童之眼观荷  1.简单本真的思维方式  文章一开头就说“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儿童那种急切的心情浓缩在“赶紧”和“跑”两个词上,孩子的那种活泼、兴奋的神态如在眼前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往往会被教师所忽视。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他们不容易理解文本的意涵,这是客观原因;教师的引导不到位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如何让学生穿越时空障碍,体验到古典诗词当中的悠远神韵,走进诗情画意之中呢?笔者现根据《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古诗词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营造氛围,定下感情基调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一节课的开始就好比歌唱家
[摘 要]词语的体悟与品析必须紧扣具体可感的语言情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具象思维,明晰核心词语的内在质感;进行想象拓展,体验核心词语的独特美感;进行多维揣摩,开掘核心词语的丰富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词语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词语教学 词语内蕴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5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词语是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要求广大语文教师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展示教材的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其领略文学作品的精妙,获得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  一、进入情境,展现美  课前,我播放有关夕阳的课件,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了解细节描写,知道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感知“爱如茉莉”  1.(幻灯出示图片)还记得星期天布置大家的作业吗?通过观察、品尝,你能描述一下茉莉花给你的感受吗?(小、白、纯、香、甜)至
写作是最具有个性,也最富有情感的行为。作文的个性化保证了作文得以充分展现个性,尽显生命的风采,使习作者因此体会到自身的透明度,从而获得自我尊严,感受到成长的愉悦和尽兴的快慰。《语文课程标准》无论从第一学段的“写话”,还是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的论述中,都透射出以写作活动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最广阔的天地,最能体现小学生创新精神的作文教学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翻阅
生活味,顾名思义,以生活为轴心而孕育出的品位和感悟。生活味母语教学便是营造母语运用氛围,在课堂中引进生活元素,激发符合学生童心的最真切、最强烈的生活感知能动性,取知识于生活,用知识于社会生活的一种童心教学模式。  一、 生活味——母语的生命之源  母语因生活需要而生,也因生活得到延续和发展。在发展中,祖先们通过对生活中实物的描绘,实现了传达信息的生活目的。在执教苏教版第三册语文《荷叶圆圆》时,我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