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负语文》有感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mf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在第一时间拜读了闫学的新作《我负语文——特级教师闫学的教学艺术》。闰老师从“我读语文”“我看语文”“我教语文”“我爱语文”四个视角展现了其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思考。文章内容丰富而生动,文笔精练而流畅。细细品读,我不禁被闫学老师那睿智的思想,对儿童的殷殷情感,对小学教育的拳拳之情以及对语文教学美好境界的执著追求深深感动。我以为,这部书不仅能激发我们的学习意识,更能引发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层思考。
  
  一、倡导“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
  
  闫老师说:“读书,就是生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活。”多么平实的读书理念。
  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见识更深刻、更通透呢?我以为,广读甚是重要。闫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多年来她已全国各地的公开课博得广泛的好评;出版过多部教育教学专著,引起强烈反响。但她拒绝接受被炫目的光环包裹的虚无,为创造新的教育生活,为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为不在虚无中教书,她依然在大量地阅读经典和理论著作。她在书中指出,“教师拥有的知识的宽度最终决定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在她看来,“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就不能拒绝读书和写作,因为读书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闫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独特,使她的语文课堂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想这些都源于她“读书就是生活”这一理念。
  
  二、呼唤心中有“人”的语文教学
  
  闫老师主张“语文就是人‘道’,语文教学都应该是心中有‘人’的教学”。她以为,“小学语文是童年的语文,是有爱的语文,不应该为了教知识而教语文。”闫老师倡导“语文教学要在行云流水般的谈话中,在师生充分感悟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在情趣盎然的师生共同参与中,自然地、没有斧凿痕迹、没有贴标签痕迹的体现语文知识教育。”所以,在闫老师的课堂中你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那是贴近儿童心灵的教学课堂,是充满情感交融又不乏浓浓语文味的教学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都在追求理想的课堂,却有诸多困惑:学生听课心不在焉,或自我陶醉,或昏昏欲睡;教师在教学中入情入境,读得绘声绘色,讲得声泪俱下,但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甚至在窃笑。我想,这也许正是我们缺乏一双孩子的眼睛、一颗孩子的童心,而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儿童)所致。
  
  三、追求具有智慧之美的语文课堂
  
  “美的课堂不仅是对学生的召唤与吸引,更应是一种解放与激发,是使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中;课堂不是一座禁锢与控制学生的华丽建筑,它应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种植任何一种植物的土壤,而教师就是一个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具备这种潜质的人。这是一个教师最大的智慧,这样的课堂是真正具备智慧之美的课堂。”这本书,闫学老师用了较大的篇幅呈现了其用智慧演绎的精品课堂及点评,囊括了“散文、作文、文言文、古诗词、神话、绘本”等体裁的经典课例。走进闫老师的课堂现场,你会有犹如走进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走进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走进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走进充满知识美丽的课堂。舒缓平淡,看似波澜不惊,实却匠心独运,不免引发我们诸多的思考与回味。聆听着老师们就课例展开的研讨,一定能让你许多久积心中的困扰,得到恰当的解惑,使你有豁然开朗的舒爽。例如:语文该教什么,该怎样教?语文教学如何把人文精神渗透在行云流水般的语文知识教育中,又或如何把语文知识渗透在行云流水的般的人文精神教育中,从而做到“文道统一”的教学境界?如何站在儿童的立场来开发课程内容?如此等等。
  读着闫学老师的《我负语文》如同品着一道悠远的香茗,令人回味无穷。我将像闫学老师那样把读书当着生活中自然的呼吸,让生命因此变得润泽和丰盈,让课堂因此变得真诚丰富、神韵如茶。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赋予了语文学科更为重要的使命和更丰富的内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明确的教学要求,又是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得是否精彩决定了语文课堂演绎得是否精彩、呈现得是否顺利。苏教版语文教材不乏描写人物故事的文章,这一类文本,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感悟呢?语文是“时空性”的,有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就有语文,所以“存在”就是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联系古今,感悟文本的内涵与真
期刊
如果一定要把三坊七巷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他在我心中就是那种大隐隐于市的名士。他的从容、渊博,比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更加地绵远悠长。  从东街口拐进吉庇巷,这个世界仿佛被不堪噪音之扰的仙人以南后街为中心施了个法术,一下子音量降到了最低。人们的脚步慢了下来,鸟鸣“声声慢”了,空中的云懒洋洋地伸个懒腰,流连在三坊七巷上空,享受着喧闹城市间难得的宁静。虽然已入初冬。可天气却秉承了秋天的味道——风轻,凉
期刊
我家住在古韵悠悠的三坊七巷边,每当茶余饭后,我总喜欢到三坊七巷里逛逛,寻觅着文人墨客曾经走过的足迹,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房,品味一番三坊七巷的昔日风采,嚼一嚼那老福州的味道……  作家北北的《三坊七巷》一书这样描述:“南后街——一条不长的路,从北至南流泻而下,右边伸出三只手,左边摊大七只脚,像一条中轴线,将三坊与七巷优雅地携在两腋,排列整齐,纵向有序,已经一千多年过去了,竟格局依旧,成为中国现存唯一坊
期刊
一篇优秀的习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章形式上的美,如书写美观、结构条理清晰等,也正是这一形式上美的特点,使阅卷者从整体感知上获得良好的阅读初感,为习作的评判获得高分奠定了基础。作文形式上的美是作文成功的关键点,在作文字迹的书写、句式的优美等形式方面,它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况且,这一点还需要一定的天资。而作文另一重要形式,结构的安排并不难学会,在作文众多结构模式中,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容易、
期刊
车水马龙,世俗喧嚷。林觉民故居就坐落在这样一角。路上人来人往,形色匆匆,没有人停下脚步,去窥探门内的世界,没有人哪怕只是抬头仰望那褪色大门上的匾额。  天灰灰,雨蒙蒙,我撑着伞走在三坊七巷灰瓦白墙、古色古香的小巷中,多少次都把自己错当成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漫天的愁雨落在我心中,开出朵朵水花。我就带着这样的错觉走进林觉民故居,和只属于那个时代的你交织在一起,听你演奏纷繁的新曲,和你一起含
期刊
毛泽东,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既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学遗产——毛泽东诗词。公开发表的诗词共39首,1925-1949年的有30首。  毛泽东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斗争,这一时期的毛泽东诗词则是对此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他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谱写进每一首诗词的字里行间,通过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运动的深切关
期刊
福建师大附中麦同文学社创立于1983年,历经17载。除了拥有自己的核心社刊——《麦笛》以外,还分设多个部门:朗诵部、写作部、书法部等,现在正筹划设立话剧社。  麦园文学社每年除了办好社刊《麦笛》、组织常规活动和定期开展朗诵、演讲、征文以及书法大赛之外,还组织了许多特色活动。如,八十年代倡导主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中学生朗诵会发展成为全省范围的一项常规赛事。早年编排的课本剧以及演出也作为师大
期刊
鲜血淌进雪里,是血融化了冰,还是冰冻结了血?  一痕新月孤独地划在耶路撒冷被战火染红的夜幕上,孱孱地散着光,微弱,渺茫。不知上帝在云端是否看得清,家乡破旧的教堂正细数着的这块土地上的伤,而蜷缩在角落的孩子,双手紧握十字,祈祷着第二天醒来会有面包当早餐。  殇歌传千里,硝烟冰封所有信仰和希望。“寒风正凛冽”,无暇回味曾经短暂的春意,只希望流弹不要那么刚好地落在自己脚边。战车碾过,留下一地弹壳,正是七
期刊
我的家乡——福州,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著名的“三山两塔”,而城内的三坊七巷,更是福州的精髓所在。我的家就住在三坊七巷中的光禄坊,有空我就经常到南后街游玩。  记得小时候,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总会去南后街走走,我总要买个花灯。买到花灯后,我便心满意足地随着人群继续朝前走。街道两旁挂满了花灯,做工精致、式样繁多,把原本就热闹非凡的南后街照得更是灯火
期刊
我喜欢三坊七巷,喜欢它独特的人文气息,喜欢它历经沧桑的深沉。  我更喜欢三坊七巷的春节,因为春节里有童年的回忆,有老福州质朴的魅力。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一吃,年味便浓浓地弥漫开来,笼罩在南后街的上空。  腊八一过,母亲就格外宽容。不必偷偷摸摸,也不必心虚害怕,我可以光明正大地拿…积压了一整年的零花钱,到老街坊买闲书看去。  那时,放鞭炮的人并不多,故而是看书的黄金时段。我爱到安民巷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