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弟子规》中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人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及正确人生价值观等,本文分析了《弟子规》与小学生人格培养之间的联系,让小学生规矩做人规范做事。
【关键词】规矩做人;规范做事;《弟子规》;小学生;人格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社会中人们在体力及智力上的差距已经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品性及情感方面则会产生较大差距,而要想具备良好的品性就需要进行人格教育,这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却存在教育偏失,受家庭及社会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不太重视对道德伦理及人格的教育,让很多学生在品性及基本道德方面有所缺失,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弟子规》内容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教育,让他们规矩做人,规矩做事。
一、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
《论语·为政》中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孝敬父母不仅需要提供物质,还需要在精神层面注重及爱戴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做,《弟子规》中则比较浅显地对其进行了说明,让为人子女,需要在几个方面敬重父母。
首先是行为层面,不能傲慢无礼,父母的指责无论是对的或者错的,子女都需要敬听顺承,其中有一句说道:“父母呼,应勿
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很多人会对这句话产生一些误解,觉得其就是要一味地听从父母,其实这句话的意识是让子女要在应、行、听、承中去体现对父母的恭敬之心,表达出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即在态度及人格上去尊重,不要进行无礼的狡辩。
另外,对于亲人的过错,要真诚、态度友好地去劝谏,直至对方接受。有句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就是说子女在尊重父母的人格基础上,要学会辨别是非,不能忽视错误。在进行《弟子规》教育中,需要让学生真诚、用心地去劝谏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态度是好的,只是针对他们的行为提出疑问,这样父母也可以较好地接受。作为孝子,需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注重對自己的人格修养,成为一名具有健康的身体及高尚的道德的人。其中“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怡亲羞。”在《弟子规》中将孝亲上升为主体自身的人格修养,孝亲不仅是其行为表现,更显现出其人格精神,只有其具备爱亲长的高尚品格,他的孝亲行为才能随处可见。
最后是兄弟有爱,在《弟子规》中强调了兄弟想出的道在于重义轻财,兄长及弟弟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及该做的,兄友弟恭,将情谊放在首位。在对学生进行《弟子规》教育时,考虑到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可以将其引申为和同学相处、对待父母的态度,引申成对教师的态度。比如在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时,不应该推卸责任,互相埋怨,而是要互相谦让,找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和平相处,平时对于教师的指正及批评,需要虚心接受,看看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尊敬教师,而不是急于和教师顶嘴。
二、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
当前时代中多种文化并存,网络信息种类很多,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当前我国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学生对社会人生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不能在这种背景下树立正确的道德人格及主体性。学校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还需要注重完善人性,注重人格的精神教场。当前学校的德育基本上都停留在表面,没有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没有形成基本品德,对诚信教育也不是很注重,没有让德育深入学生的心灵中,限制了学生的人格发展。
《弟子规》中就对诚信教育进行说明,要以信为本,要做到言以信为先,能够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夸其谈、华而不实,重视建立道德人格。其指出人格的美要比外表、饮食、衣服的美更具价值,要比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更好。学校需要注重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能够做到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在《弟子规》中还区分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非常注重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注重在内在人格方面去改善以及提升。这种直接的心灵教化,对学生诚信人格的教育及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诚信相关的活动调动学生的诚信意识,进而让他们学会讲诚信,守信用,完善人格,比如诚信的班会、作文比赛,在考试时发展诚信考场、诚信演讲比赛等,在学生平时的行为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比如学生借完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情也需要说到做到。
三、真诚合作,友好竞争
《弟子规》中强调了要本着公而忘私的态度,其说道:“人所能,勿轻警,人有短,切莫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随意地诋毁他人,不揭别人的短处,也不能恶意散布及议论别人的私事。对同人相处做出了解释,要“道人善、善相劝”,也就是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实现和谐相处,这样可以让双方都提升人格修养。人与人之间热情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往。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及活动中,免不了相互合作,需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积极地倡导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能够以诚作为第一原则,既竞争又相互合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弟子规》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合理地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博.《弟子规》适合今天的孩子吗[J].理论与当代,2012(12).
[2]杨洋,张健,张春东《弟子规》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3).
【关键词】规矩做人;规范做事;《弟子规》;小学生;人格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社会中人们在体力及智力上的差距已经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品性及情感方面则会产生较大差距,而要想具备良好的品性就需要进行人格教育,这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却存在教育偏失,受家庭及社会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不太重视对道德伦理及人格的教育,让很多学生在品性及基本道德方面有所缺失,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弟子规》内容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教育,让他们规矩做人,规矩做事。
一、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
《论语·为政》中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孝敬父母不仅需要提供物质,还需要在精神层面注重及爱戴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做,《弟子规》中则比较浅显地对其进行了说明,让为人子女,需要在几个方面敬重父母。
首先是行为层面,不能傲慢无礼,父母的指责无论是对的或者错的,子女都需要敬听顺承,其中有一句说道:“父母呼,应勿
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很多人会对这句话产生一些误解,觉得其就是要一味地听从父母,其实这句话的意识是让子女要在应、行、听、承中去体现对父母的恭敬之心,表达出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即在态度及人格上去尊重,不要进行无礼的狡辩。
另外,对于亲人的过错,要真诚、态度友好地去劝谏,直至对方接受。有句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就是说子女在尊重父母的人格基础上,要学会辨别是非,不能忽视错误。在进行《弟子规》教育中,需要让学生真诚、用心地去劝谏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态度是好的,只是针对他们的行为提出疑问,这样父母也可以较好地接受。作为孝子,需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注重對自己的人格修养,成为一名具有健康的身体及高尚的道德的人。其中“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怡亲羞。”在《弟子规》中将孝亲上升为主体自身的人格修养,孝亲不仅是其行为表现,更显现出其人格精神,只有其具备爱亲长的高尚品格,他的孝亲行为才能随处可见。
最后是兄弟有爱,在《弟子规》中强调了兄弟想出的道在于重义轻财,兄长及弟弟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及该做的,兄友弟恭,将情谊放在首位。在对学生进行《弟子规》教育时,考虑到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可以将其引申为和同学相处、对待父母的态度,引申成对教师的态度。比如在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时,不应该推卸责任,互相埋怨,而是要互相谦让,找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和平相处,平时对于教师的指正及批评,需要虚心接受,看看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尊敬教师,而不是急于和教师顶嘴。
二、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
当前时代中多种文化并存,网络信息种类很多,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当前我国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学生对社会人生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不能在这种背景下树立正确的道德人格及主体性。学校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还需要注重完善人性,注重人格的精神教场。当前学校的德育基本上都停留在表面,没有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没有形成基本品德,对诚信教育也不是很注重,没有让德育深入学生的心灵中,限制了学生的人格发展。
《弟子规》中就对诚信教育进行说明,要以信为本,要做到言以信为先,能够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夸其谈、华而不实,重视建立道德人格。其指出人格的美要比外表、饮食、衣服的美更具价值,要比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更好。学校需要注重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能够做到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在《弟子规》中还区分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非常注重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注重在内在人格方面去改善以及提升。这种直接的心灵教化,对学生诚信人格的教育及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诚信相关的活动调动学生的诚信意识,进而让他们学会讲诚信,守信用,完善人格,比如诚信的班会、作文比赛,在考试时发展诚信考场、诚信演讲比赛等,在学生平时的行为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比如学生借完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情也需要说到做到。
三、真诚合作,友好竞争
《弟子规》中强调了要本着公而忘私的态度,其说道:“人所能,勿轻警,人有短,切莫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随意地诋毁他人,不揭别人的短处,也不能恶意散布及议论别人的私事。对同人相处做出了解释,要“道人善、善相劝”,也就是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实现和谐相处,这样可以让双方都提升人格修养。人与人之间热情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往。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及活动中,免不了相互合作,需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积极地倡导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能够以诚作为第一原则,既竞争又相互合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弟子规》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合理地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博.《弟子规》适合今天的孩子吗[J].理论与当代,2012(12).
[2]杨洋,张健,张春东《弟子规》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