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旅游管理专业视角解读了高职院校“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针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实施品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1221”模式;旅游管理;高职;人才培养
2009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中提出:高职教育要按照“1221”模式和坚持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思想培养人。“1221”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个“1”是指一个开放的、汇集各种资源的办学平台。第一个“2”是指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两大人才培养系统。第二个“2”是指学生毕业后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齐全。第二个“1”是要把学校办成一个为学员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培训基地。
一、立足专业视角,解读“1221”模式
“1221”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它强调产学合作。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要求中,相较于其他学科,旅游管理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产学合作,即是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旅游产业实践的高度结合,通过在旅行社、旅游景区、饭店等岗位的锻炼,使学生在产业实践中知晓企业的运作过程、业务流程、行业操作技术,以及如何处理现场突发问题,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作如下解读。
(一)一个开放平台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开放的办学平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上的开放,二是管理上的开放。思想上的开放,是指高职院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宏观层面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管理视角既要注视校内,又要关注校外的行业动态、政府政策、岗位需求等。管理上的开放,主要强调“开门”设专业、“开门”搞教学,通过校企共建,汇集社会和企业的资源高职院校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通过基地共建、校企人员互聘、技术攻关、项目推广等形式,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将学院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真正放开搞活。
(二)两个人才培养系统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接受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两大系统的培养。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讲,建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旅游管理专业内,实训课程如何设置,基础理论课如何教授,顶岗实习如何安排,都有一个很强的实践、理论交叉,所以解决教和学的问题是实现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
(三)两个证书
学历证书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专业从业资格证书则是学生实践技能的证明。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双重培养,是保证两证齐全的有效措施。导游证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考取的职业资格从业证书,有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技术等级。一般为每年下半年组织省考,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成绩全部合格者将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员资格证书》,一年后经考核合格,自动成为初级导游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相应考核的完成,级别可依次晋升。
(四)一个培训基地
旅游行业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传统旅游项目出现了不少新的思路和实践,节事旅游、蜜月旅游、探险旅游等新的旅游形式和产品不断涌现。旅游业的更新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这些旅游项目和产品的专业知识和跟进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终身的培训基地,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场所,服务地方经济。
二、遵循市场导向,建设品牌专业
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业教育”,人才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外在动力。专业建设情况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品牌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职院校在重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质量的同时,也应紧抓品牌专业建设,以特色求生存,以品牌促发展,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旅游系统中的从业人员既要承担组织、讲解、计调、外联等具体的旅游活动,又要对系统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进行管理,并履行线路设计、景区规划、技术支持和经济管理等职能。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现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教学方式上要努力转变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以教师为主、课堂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法,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具体地说就是为所依托的区域行业企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可以密切联系本地经济,与相关企业展开人才培养和合作办学方面的尝试,企业为学生就业、实习实践提供便利,学校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帮助。根据本专业特点,可聘请旅游企业一线人员、专家来校作报告,向学生们介绍当今旅游业发展现状,介绍旅游企业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企业青年员工的职业成长经历等。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竞争的激烈,懂得创业的艰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现场管理、旅游业务咨询、旅游产品设计、跟团、带团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拓宽就业渠道。
【作者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1221”模式;旅游管理;高职;人才培养
2009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中提出:高职教育要按照“1221”模式和坚持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思想培养人。“1221”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个“1”是指一个开放的、汇集各种资源的办学平台。第一个“2”是指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两大人才培养系统。第二个“2”是指学生毕业后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齐全。第二个“1”是要把学校办成一个为学员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培训基地。
一、立足专业视角,解读“1221”模式
“1221”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它强调产学合作。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要求中,相较于其他学科,旅游管理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产学合作,即是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旅游产业实践的高度结合,通过在旅行社、旅游景区、饭店等岗位的锻炼,使学生在产业实践中知晓企业的运作过程、业务流程、行业操作技术,以及如何处理现场突发问题,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作如下解读。
(一)一个开放平台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开放的办学平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上的开放,二是管理上的开放。思想上的开放,是指高职院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宏观层面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管理视角既要注视校内,又要关注校外的行业动态、政府政策、岗位需求等。管理上的开放,主要强调“开门”设专业、“开门”搞教学,通过校企共建,汇集社会和企业的资源高职院校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通过基地共建、校企人员互聘、技术攻关、项目推广等形式,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将学院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真正放开搞活。
(二)两个人才培养系统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接受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两大系统的培养。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讲,建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旅游管理专业内,实训课程如何设置,基础理论课如何教授,顶岗实习如何安排,都有一个很强的实践、理论交叉,所以解决教和学的问题是实现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
(三)两个证书
学历证书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专业从业资格证书则是学生实践技能的证明。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双重培养,是保证两证齐全的有效措施。导游证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考取的职业资格从业证书,有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技术等级。一般为每年下半年组织省考,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成绩全部合格者将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员资格证书》,一年后经考核合格,自动成为初级导游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相应考核的完成,级别可依次晋升。
(四)一个培训基地
旅游行业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传统旅游项目出现了不少新的思路和实践,节事旅游、蜜月旅游、探险旅游等新的旅游形式和产品不断涌现。旅游业的更新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这些旅游项目和产品的专业知识和跟进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终身的培训基地,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场所,服务地方经济。
二、遵循市场导向,建设品牌专业
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业教育”,人才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外在动力。专业建设情况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品牌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职院校在重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质量的同时,也应紧抓品牌专业建设,以特色求生存,以品牌促发展,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旅游系统中的从业人员既要承担组织、讲解、计调、外联等具体的旅游活动,又要对系统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进行管理,并履行线路设计、景区规划、技术支持和经济管理等职能。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现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教学方式上要努力转变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以教师为主、课堂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法,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具体地说就是为所依托的区域行业企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可以密切联系本地经济,与相关企业展开人才培养和合作办学方面的尝试,企业为学生就业、实习实践提供便利,学校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帮助。根据本专业特点,可聘请旅游企业一线人员、专家来校作报告,向学生们介绍当今旅游业发展现状,介绍旅游企业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企业青年员工的职业成长经历等。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竞争的激烈,懂得创业的艰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现场管理、旅游业务咨询、旅游产品设计、跟团、带团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拓宽就业渠道。
【作者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