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门关于唤醒的艺术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人类,都有一种向上向善、发展自我的天性,并且蕴藏着相应的巨大的情感与智慧能源。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显现为进取心、积极性、创造性等积极表象的情感、智慧能源往往处于沉睡状态。所幸的是,教育于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标志性地贯穿始终,令这沉睡状态得以减弱,乃至消弭。因此,教育自其诞生之始,就注定是一门关于唤醒的艺术。
  然而,这又是一门永远发展着、且永无止境的艺术,否则,人类怎会穷数千年之精气神,才以群星璀璨点缀历史的星空——虽然璀璨,却也只是点缀,而非弥漫。”人才之难铸,显见。不过伴着历史的演进,人才观也随之发展,精英化教育与平民化教育的并行不悖,使每个人均有成为人才的可能与机会。于是,如我一样所有从事着基础教育的人们有了唤醒每个孩子的教育梦想。无疑,这一梦想是一种美。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言:“寻求美的过程,其本身也是一种美。”要成就这一关于唤醒的艺术梦想,其本身也需要艺术。
  那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艺术地唤醒呢?
  唤醒,要充满信心。人从愚昧到觉悟、由混沌到开化,总有一个过程。教师绝不能因为学生的暂时混沌,便将其看扁看死;也不能为了让学生所谓的早日开化、醒悟,而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去揠苗助长。教师要坚信学生将被唤醒的必然,要学会等待。等待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积极发现的过程。学生的品质、智慧、潜能,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得以显现。这种显现,往往稍纵即逝,我们要有灵动的心与锐利的眼光,善于于无声处听即将响起的惊雷。
  唤醒,离不开对话。对话,不只是言语的沟通,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于此,或许可以提及“牧师”这一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牧师与教师的工作一样,都以净化他人灵魂为己任,只不过前者以上帝的名义,后者以知识及能力的名义。在牧师的字典中没有“命令”,只有“对话”。因为,在其眼中,教友、教徒或求助者与自己一样;都是上帝的子民——倘若对话;双方永远平等。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也正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么?因为,他们都是真理的子民。
  唤醒,还需要刺激。教师在课堂内外,不妨以诗歌般温暖的话语、天使般的微笑来唤醒学生沉睡抑或压抑的心灵。这是一种激励的刺激。除此之外,教育者运用的刺激可能还有批评,但更多的应该是激励与启发。有时,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丝微笑,都能使学生天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唤醒,需设置情境。情境是对话双方共同探讨的平台。我们要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在倾听中也会提出怀疑与批判,但绝不居高临下,总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即使有错,也以各种方式来维护和谐的对话情境,以求对话得以持续。这并非敷衍,而是一种宽松。这样才让对话双方有足够的空间互动,在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唤醒,心灵潜能得以发掘……
  由此延至教育管理领域,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学校发展的引导者,作为一名校长,应该考虑到学校是师生员工的生存载体和寄托理想的精神家园,当赋予她积极向上的文化特质;学校由物质形态衍变成鲜活的生命,这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战略任务,需要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效益与成果、质量与声誉的不断积淀才能实现。基于此,校长应该放眼未来5至10年的学校发展,思考与把握国家政策、区域发展实际和教师学生的个体需求,立足于一个学校,以学校为天下,制定目标长远大气,审时度势明晰透彻,开展工作扎实细致,鼓动号召富有激情,增加学校的长度与厚度,树立深底蕴、高晶位的良好形象。作为一名校长在对待教师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态度上,在挖掘教师潜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言行作为激情呐喊的“声音”:奉献精神可以唤醒敬业精神;责任感可以唤醒责任心;以“我们要做天上的星星相互辉映,不做沙滩上的石子互相碰撞”唤醒团队精神。制度可以约束人,情感可以感化人,将学校发展目标内化为教师的共同愿景,其间艺术性之体现,又何尝不是如此?
  或许,我们可以牢记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2000多年前发出的那句忠告:“每个人都应当把握住自己特殊的天职。”教育者的天职是唤醒——艺术地唤醒。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数学“一轮复习”承载着“梳理、巩固、提升”的功能,其学材再建构应站在系统的高度、学力发展的角度,注重开放设计,横向打通,渐次展开,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再认识,从而系统把握数学知识内在逻辑与关联,促进学生基于整体理解之上的分析、评价、创造等多元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学一轮复习;开放设计;教学立意  中考一轮复习重要性毋庸置疑,其承载着“梳理、巩固、提升”的功能.作为一线教师不
[摘 要] 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为契机,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合理“发现”,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知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探究情趣. 长此以往,不但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拓展,满足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能帮助他们深切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合情合理;互动发现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已成为现代课堂的新
[摘 要] 在以“同底数幂的乘法”为载体的研修活动中发现,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过程教育不到位的问题. 研究者在重复式观课与反思基础上,对该课的教学进行重建与实践,本文主要呈现改进后的课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过程教育;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方法;教学说明  背景介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根据数学具有过程和结果的二重性特征,倡导统筹兼顾过程与结果.
[摘 要]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比小学更加复杂与深奥,所以很多学生表现出学习困难的问题. 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分析了类比法的基本内容,通过各类中考数学案例,研究了类比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关键词] 类比法;初中数学;解题   类比法可以说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逻辑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一直都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但是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情况而言,类比法的应
[摘 要] 赋予学生课堂教学主动性的教学策略——“诱发学生好问”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诱导发问的基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创设学习场景,建立实质性的知识联结是手段,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是有效诱导发问的关键.  [关键词] 有效诱导;诱导策略;学生发问;好课  数学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导火索,教学中进行问题探究是学生展开数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 教学中诱发学
[摘 要]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从数学思想着手,给学生教授有效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结合具体知识点以及例题详细介绍初中常见的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供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人教版;初中数学;解题思路  创新思路分析  对于初中数学学习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点,加深理解,学会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示范教学,引导学生对所学
[摘 要] 新定义问题是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之一,该类问题一般源于教材内容而又高于教学立意,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思维. 文章对一道与几何函数相关的新定义考题进行思路突破.  [关键词] 新定义;思路;对称轴;几何变换;函数;坐标轴  新定义考题的思路突破  模考题:(2019年北京顺义区期末试题第28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果点P和点P1关于坐标x轴对称,点P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已成趋势,教学设计应根据实际,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效. 文章以“三角形”的章起始课“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如何融合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融合;概念教学;推理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
[摘 要] 试题命制源于教材,以课本资源为载体,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出发,关注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试题的命制过程,是经历从原始框架到几易其稿,再到最终定稿的蜕变过程;依托图形的性质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拓展延伸,揭示问题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 试题;命制;生成;思考;延伸  笔者有幸多次参与本县市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命题工作,在试题的命制过程中逐步掌握一些命题技术、原则和技巧;对于本道题的命制,基于图形的
上一期咱們认识了改变纸的形状结构,让它“柔弱变刚强”的方法,这一期咱们要正式造桥啦!  动手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科技运动会中“纸桥承重”的比赛规则。  简单来说,“纸桥承重”比的就是谁造的纸桥最牢固、能承受的压力最大。不用说,造桥的材料只能是纸,可以使用胶水、双面胶等粘接材料,但绝不能用其他承重材料;而且为了公平起见,纸的类型、质地、大小、数量都是有规定的。(当然,如果是在现实中造真桥,选什么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