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中的审美体悟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了僵硬化、单一化的特征,急需教师采取措施予以改善。本文以《师说》为例,在阐述了审美角度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后,提出了几点提升学生审美体悟的策略,以期能够对学生审美体悟的提升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悟;应试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可以以阅读教学为载体,通过优化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以《师说》一文为例,阐述了审美角度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几点关于提升学生审美体悟的策略。
  一、 审美角度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 重应试轻审美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重应试轻审美的特点。当前高中教育出现了减负与升学的矛盾,教师虽然也在大力抨击应试教育存在的不足,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却不自觉的偏向于知识点讲解,甚至为了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教师还会对学生进行专门化的答题技巧训练,学校也会定期组织周考、月考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在这种氛围下,审美教育整体被忽视,不能发挥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此种教学模式实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于语文这门课程而言,应当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表现在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审美情感并无有效提升,就例如在学习《师说》这篇文章时,教师的着眼点往往在于考查学生的记忆背诵情况,对于本篇文章背后蕴含的现实意义却很少进行分析。所以高中语文课堂的工具性更为显著,教学时间也多被用来进行阅读训练,学生缺少发现文本语言美、结构美的机会与平台。
  (二) 重讲解轻体悟
  教学参与主体主要是学生与教师,两者应当在教学中占据同样的地位,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的介入程度明显高于学生。在推行课改之后,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也即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通过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发展。但是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却缺少对新课标的解读,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多以高考大纲为依据,注重于知识技巧的讲解和模式化灌输,并不能以新课标为指导,重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对文本的美的体悟,所以这种偏离教学改革方向的教学目标,直接导致学生不能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失去了此年龄阶段应当具有的审美情趣。
  (三) 重条块轻整体
  在强调备课的背景下,教师为了“赶工”,多采取套用既定教学模板的方式进行备课,长此以往,教师缺少对课堂突发现象的处理能力,难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对于教学而言,一些常见的、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被套用十分正常,但是若是過于套用,则只会给阅读教学带来不利影响,让文本失去整体解读的价值。以《师说》为例,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部分教师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方法,让每组学生负责一段文章的解读,学生在教师有偏差的引导下,仅将注意力放在了本小组的学习内容上,虽然形成了对文本局部的深入认识,但却缺少对文本整体思想的反映,整个课堂沉闷而僵硬,并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提升学生审美体悟的策略
  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师说》这篇文章时,没有采用以往的“背诵默写式”教学,而是以审美体悟作为切入点,采用了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凝练之后,形成了如下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一) 优化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角度,以阅读教学为媒介,让学生形成对阅读文本的审美体悟,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第一,情境教学。也即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在学习《师说》之前,先用多媒体播放本文本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逐渐融入教学氛围,感知作者写作时的心境;第二,文本细读。创设情境的作用多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即以兴趣为突破口,激发学生产生对美的追求,而细读则是让学生立足于文本细节,通过仔细研读作者用此“词”而不用彼“词”的用意,产生对美的感知,化抽象意境为心理体验,助力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第三,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实则属于一种创造美,仅仅有阅读的教学并非是完整的阅读教学,学生只有在亲自写作一篇尊师重道的文章之后,才会对《师说》中阐述的不耻下问问题产生深刻的体会,所以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无疑会促进学生审美体悟的形成。
  (二) 强化情感机制
  审美情感的演变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情感的生成,二是情感的升华,三是情感的运用。若是想要完整的实现这三个阶段,就需要让学生先行具备审美感知能力,对此,教师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体悟《师说》中用词遣句的严谨性,和不同类型词语对文章整体意境的塑造,例如文中仅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十一个字就道尽了教师角色定位、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主次划分,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方面需要将阅读教学延伸至课外,例如,古代弟子入学拜师仪式,拜师礼、香规礼等,突出“师”的地位,增长学生的文学常识。
  (三) 培养学习习惯
  审美教育之下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审美自觉”,也即学生要在课堂教学的作用下养成阅读审美模式,同时,教师要有相应的自我培养结构,然后通过两类主体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带动阅读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讲,第一,对话交流。也即在阅读教学中要形成关于“共同美感”与“个性解读”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对话交流,“共同美感”重在强调学生欣赏《师说》时能够形成相近的感悟,而“个性解读”则重在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审美体悟,因此,前者着眼于“共性”,后者着眼于“个性”,虽然两者的着眼点不同,但是却都需要在本篇文本的阅读中有所反应。第二,自我历练。自我历练也即是说学生在阅读《师说》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而需通过文字表述,调动自己的各项感官,去体悟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美”,感知韩愈为什么发出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感慨。
  三、 结束语
  总之,不论是出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出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都需要重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体系,才能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功底之余,培养学生的情感体悟,让学生成长为德育、智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思.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审美的培养[J].学周刊,2018(31):102-103.
  [2]莫松涛.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
  [3]鄢冬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杨静,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品德与社会课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品德与社会来源于生活,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本文在分析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以期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社会课堂教学  对于一些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大量的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寻找生存机会,但由于时间、精力以及经济等方面的限制,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乡,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群体。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权的保障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具体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应当怎样得到保障,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关爱;学生;课堂  一、 离不开爱  拥抱是一个多么温暖的举动,加上心中的爱就更加使人感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为创新而教”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营造宽松、民主、
摘 要:屈指算来,走上三尺讲台已有十余载。回顾这十几年的教师生涯,真可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教师,虽然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不可否认,因其工作的繁重、琐碎、辛苦,令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身心俱疲,心力交瘁。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担任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统筹整个班级的全盘工作,安全、卫生、纪律,学生的品德教育以及协调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事无巨
摘 要: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高考考什么,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高考在考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在强调综合性的同时,重视试题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考试说明)。  关键词:数学;复习方法;高考  一、 如何搞好第二阶段数学的复习  (一) 数学基础知识  1. 函数与导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干,是考查的重点,包括:概念、图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培养符合当下社会市场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专业人才,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发展模式是当下各中职院校各专业发展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主要以泰语专业为例,从师资队伍准备方面着手,对校企合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在保障校企双方合作双赢互惠的基础上,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逐渐成了小学高段語文教学的教学重点,“随文练笔”教学是将阅读与写作二者巧妙地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本文就小学高段语文“随文练笔”教学进行研究,并对其具体的措施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字功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随文练笔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影响下,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新的要求,阅读与写作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也应该将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结合,从而培养出一批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初中生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他们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微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初中数学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首先要培养学
摘 要:小学书法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阵地,学生练好毛笔字,既有利于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也能调动积极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在小学书法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及学习能力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小学书法课堂充满趣味,让小学生爱上书法课。  关键词:小学书法;多元教学;趣味性  书法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独特的文化资源与瑰宝,体现了中国文明。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重点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以往生活经验出发,让生活经验能与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教学导向,让学生将所学会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案例;联系生活  一、 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紧密  小学三年级认识小数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