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除了需要经费投入外,更需要一批高层次新型农民来建设和管理。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优势突出,科研成果丰富,是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高广大农村工作者素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发挥高校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 新农村建设
[作者简介]郭凤莲(1966- ),女,湖南桂东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级中共党史专业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湖南 长沙 410081)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66-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历史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进程,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历史性跨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除了需要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强公共事业建设外,更需要一批有觉悟、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在农村待得住、能安心工作的高层次新型农民来建设和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五条指出:“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培养高层次新型农民,仅仅发展义务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对培养农村高层次新型人才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在我国农业教育、知识创新和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优势突出,科研成果丰富,无疑是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强力助推器。发挥高校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高校应该也完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助推器。
一、高校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师资力量和人才保障,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培训打造富民骨干
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依靠传统方式和经验进行,劳动效率低下,这主要是由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教育欠发达,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和农村基层科技人员缺乏等造成的。因此,加强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提升农民总体素质等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支撑。农业要振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进步,离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持是难以想象的。
高校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三方面的人才:一是服务于农业教学、科研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这是提高农业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础,代表着农业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二是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大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有利于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致力于服务农村地方经济建设、能够适应艰苦环境、愿意扎根农村的具有农民身份的大学生。
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依靠优秀的教师和专职的人才担当起责任,高校要多培养一些优秀的教师和专职的人才,鼓励他们到基层、到农村去支教,扶持农村教育的发展。高校可以通过为农村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培训师资,直接服务于农村学校教育;通过成人函授教育、高等自学考试等途径,围绕服务“三农”,搭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互通的“立交桥”,培养农村学校“复合型”教师,让“复合型”教师成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依靠力量。
我国高等教育多专业、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完全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专门的科研、技术、推广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高校要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工程,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塑造新农村的主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可突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教育培训,根据“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对乡、村基层干部进行政策法规、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培训;对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各种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对农村经纪人、信息员、营销员开展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培训;对广大农民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实现农村后备劳动力的直接转移,打造一批富民的能人与带头人。
二、高校是农业科技知识创新与科技攻关的重要基地,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和农业科技服务,通过成果推广,增强富民效能,通过基地示范,构筑富民平台
农业科研,尤其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高校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明显,高校具有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也有利于开展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形成新的知识增长点。高校利用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高水平的创新队伍,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信息资源,通过研究和创造劳动,产生许多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以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和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据统计,每年有近80%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各高校。高校可充分利用人才、知识密集的优势,通过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推广大量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高校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营造了一批集知识、生产、传播为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促进了农业科技产业化,连接和辐射了区域经济。
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高校正从经济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之一。河北农业大学作为“科教兴农”的典型,其“太行山道路”享誉全国。多年来,该校多次派出专家教授组成的科技服务团、科技小分队深入农村进行科技服务;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各级各类人员;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建立科技示范村、点;培育科技示范户;印发科技资料等,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高校自身要狠抓科研成果的梳理、组装与配套,鼓励将研究工作向产业化延伸。通过成果推广,增强富民效能。同时,高等学校可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依托产教研示范基地,通过项目试验、科技示范、品种推广、人才培训、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途径,充分发挥自己在服务“三农”中的阵地作用。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致富构筑平台。比如,湖南农业大学自2005年开始,在辩证分析美国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日本以农民协作组织推广农业新技术模式后,推出了独具创意的大学科技推广体系——“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即由10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率队组成100个科技小组,与在全省选择的100个农村示范基地进行科技服务对接,带动了全省农村的科技进步。
三、高校要为各级政府提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参考
要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各级政府需要总结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把握农村经济建设规律,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各级政府进行决策,政府决策必须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方案基础之上,要求及时掌握国内外、省内外农业生产状况和市场动态,对未来农业发展前景做出合理的预测。
高校汇集了涉农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大学生,他们对当地农村社会状况的调查了解,对“三农”问题各领域的深入研究,对其中带有规律性东西的概括和总结,应该是各级政府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校要与有关市、县建立长期的联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活动,与地方经济实践相结合,与地方政府共同为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好系统的、科学的、可行的规划和指导;投入智力、财力和物力参与地方的具体项目建设与管理;选派技术专家长期驻扎定点县市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加强学校专家、学者与农村的联系,通过深入农业第一线开展广泛的调研,为相关部门提交调研报告与建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
四、高校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医疗和健康保障
我国地广人多,农民占绝大多数,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很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薄弱,“生不起病”“看病难”一直是我国农村人口的一大心病。农村医疗卫生人员较少,缺医少药现象严重。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地理、交通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偏僻、落后和艰苦,吸引不来人才。虽然近年来医学生就业形势日渐紧张,但多数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到乡村工作。同时,农村乡镇卫生院、乡村诊所工作条件差,收入不高,也留不住人才,有一定水平、资历、能力、名气的医生都往县级医院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乡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严重不足。
另外,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层次较低,培训任务紧迫。由于引不来,又留不住,农村基层医卫人员以大专以下的卫校中专毕业生为主,还包括许多跟师学习、家传从医的赤脚医生、乡村医生;在专业职称上以执业助理医师、护士为主,相当一部分还根本不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这些与人们日益提高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实要求相去甚远,加强培养、培训的任务繁重而紧迫。
高等教育具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医疗科研项目的立项及社会服务也要更多地与农村挂钩,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要注重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农村的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更需要精神和能力的支撑,农村医疗卫生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高校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地区、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已成为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高校应加强院校研究,分析学校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对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体系、教育层次和形式、教育重点、教材、教学方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把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改革思想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彬彬,吴国清.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4).
[2]张放平.让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作用[EB/OL].http://jjdy.hnxw.cn/show.asp?id=549,2007-05-23.
[3]刘小勇,符少辉,胡吉.高等农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张博,赵宗志,李文芹,樊云飞.探析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途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柏珂,王虹.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6).
[6]周凤珍.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
[7]邵国培.新农村建设:有待高等教育伸出援手[J].教育与职业,2006(10).
[关键词]高校 新农村建设
[作者简介]郭凤莲(1966- ),女,湖南桂东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级中共党史专业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湖南 长沙 410081)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66-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历史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进程,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历史性跨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除了需要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强公共事业建设外,更需要一批有觉悟、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在农村待得住、能安心工作的高层次新型农民来建设和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五条指出:“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培养高层次新型农民,仅仅发展义务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对培养农村高层次新型人才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在我国农业教育、知识创新和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优势突出,科研成果丰富,无疑是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强力助推器。发挥高校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高校应该也完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助推器。
一、高校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师资力量和人才保障,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培训打造富民骨干
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依靠传统方式和经验进行,劳动效率低下,这主要是由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教育欠发达,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和农村基层科技人员缺乏等造成的。因此,加强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提升农民总体素质等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支撑。农业要振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进步,离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持是难以想象的。
高校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三方面的人才:一是服务于农业教学、科研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这是提高农业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础,代表着农业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二是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大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有利于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致力于服务农村地方经济建设、能够适应艰苦环境、愿意扎根农村的具有农民身份的大学生。
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依靠优秀的教师和专职的人才担当起责任,高校要多培养一些优秀的教师和专职的人才,鼓励他们到基层、到农村去支教,扶持农村教育的发展。高校可以通过为农村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培训师资,直接服务于农村学校教育;通过成人函授教育、高等自学考试等途径,围绕服务“三农”,搭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互通的“立交桥”,培养农村学校“复合型”教师,让“复合型”教师成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依靠力量。
我国高等教育多专业、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完全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专门的科研、技术、推广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高校要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工程,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塑造新农村的主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可突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教育培训,根据“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对乡、村基层干部进行政策法规、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培训;对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各种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对农村经纪人、信息员、营销员开展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培训;对广大农民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实现农村后备劳动力的直接转移,打造一批富民的能人与带头人。
二、高校是农业科技知识创新与科技攻关的重要基地,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和农业科技服务,通过成果推广,增强富民效能,通过基地示范,构筑富民平台
农业科研,尤其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高校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明显,高校具有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也有利于开展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形成新的知识增长点。高校利用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高水平的创新队伍,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信息资源,通过研究和创造劳动,产生许多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以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和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据统计,每年有近80%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各高校。高校可充分利用人才、知识密集的优势,通过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推广大量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高校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营造了一批集知识、生产、传播为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促进了农业科技产业化,连接和辐射了区域经济。
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高校正从经济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之一。河北农业大学作为“科教兴农”的典型,其“太行山道路”享誉全国。多年来,该校多次派出专家教授组成的科技服务团、科技小分队深入农村进行科技服务;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各级各类人员;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建立科技示范村、点;培育科技示范户;印发科技资料等,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高校自身要狠抓科研成果的梳理、组装与配套,鼓励将研究工作向产业化延伸。通过成果推广,增强富民效能。同时,高等学校可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依托产教研示范基地,通过项目试验、科技示范、品种推广、人才培训、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途径,充分发挥自己在服务“三农”中的阵地作用。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致富构筑平台。比如,湖南农业大学自2005年开始,在辩证分析美国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日本以农民协作组织推广农业新技术模式后,推出了独具创意的大学科技推广体系——“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即由10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率队组成100个科技小组,与在全省选择的100个农村示范基地进行科技服务对接,带动了全省农村的科技进步。
三、高校要为各级政府提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参考
要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各级政府需要总结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把握农村经济建设规律,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各级政府进行决策,政府决策必须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方案基础之上,要求及时掌握国内外、省内外农业生产状况和市场动态,对未来农业发展前景做出合理的预测。
高校汇集了涉农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大学生,他们对当地农村社会状况的调查了解,对“三农”问题各领域的深入研究,对其中带有规律性东西的概括和总结,应该是各级政府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校要与有关市、县建立长期的联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活动,与地方经济实践相结合,与地方政府共同为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好系统的、科学的、可行的规划和指导;投入智力、财力和物力参与地方的具体项目建设与管理;选派技术专家长期驻扎定点县市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加强学校专家、学者与农村的联系,通过深入农业第一线开展广泛的调研,为相关部门提交调研报告与建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
四、高校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医疗和健康保障
我国地广人多,农民占绝大多数,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很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薄弱,“生不起病”“看病难”一直是我国农村人口的一大心病。农村医疗卫生人员较少,缺医少药现象严重。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地理、交通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偏僻、落后和艰苦,吸引不来人才。虽然近年来医学生就业形势日渐紧张,但多数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到乡村工作。同时,农村乡镇卫生院、乡村诊所工作条件差,收入不高,也留不住人才,有一定水平、资历、能力、名气的医生都往县级医院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乡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严重不足。
另外,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层次较低,培训任务紧迫。由于引不来,又留不住,农村基层医卫人员以大专以下的卫校中专毕业生为主,还包括许多跟师学习、家传从医的赤脚医生、乡村医生;在专业职称上以执业助理医师、护士为主,相当一部分还根本不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这些与人们日益提高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实要求相去甚远,加强培养、培训的任务繁重而紧迫。
高等教育具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医疗科研项目的立项及社会服务也要更多地与农村挂钩,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要注重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农村的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更需要精神和能力的支撑,农村医疗卫生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高校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地区、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已成为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高校应加强院校研究,分析学校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对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体系、教育层次和形式、教育重点、教材、教学方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把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改革思想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彬彬,吴国清.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4).
[2]张放平.让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作用[EB/OL].http://jjdy.hnxw.cn/show.asp?id=549,2007-05-23.
[3]刘小勇,符少辉,胡吉.高等农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张博,赵宗志,李文芹,樊云飞.探析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途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柏珂,王虹.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6).
[6]周凤珍.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
[7]邵国培.新农村建设:有待高等教育伸出援手[J].教育与职业,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