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机 一问传神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高效地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走出高耗低效的误区,是每一位教师不断在思索、探求的课题。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来灵活分配,调整好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特别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
  一、课初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一)读题质疑,激活探究兴趣
  国标本小学语文的文题都有着言简意赅的鲜明特点,揭题时,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抓住课题中的“留白”来提问,这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又激活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当然,教师引导学生扣题提问时,所用的方法要灵活多样。一些教师在学生尚未认真阅读的情况下,就一味随意地让学生“质疑问难”,这实际上是误导学生疏于思考、随意提问。纯粹的放手会使提问走形式路线,只有让学生从课题切入,真正地激活思维,他们探究课文的兴趣才会提高。
   (二)巧妙复习,把握文本精髓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复习环节的巧妙经营是教师教学风格的浓缩。教师通过复习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与经验,能使学生巧妙地把握文本精髓,也为精彩的教学作铺垫。
  二、课上提问,把握好时机
  (一)问在有疑处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也不去启发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思考后,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学生就会主动去“释疑”。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能让学生拨开云雾,看见阳光的精彩。
  (二)问在矛盾冲突时
  俗话说,事不论不清,理不辩不明。争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要捕捉文本中的细节,在此基础上设计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学生就“老人究竟累不累”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累”,感到“老人工作的辛苦”,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分析太片面,老人并不累,还提出了“不累”的理由。此时,教师把握提问的时机,问在矛盾冲突时,细致引导学生争论开来。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个:1.老人是扫一程歇一程,还有天游峰的美景看,哪里会累。2.老人天天扫,已经习惯了,不像我们天天不锻炼,当然不会感到累。3.再看课文中的插图,老人明明是微笑的,说明他不累,很享受这份工作。
  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争论后,全班学生达成了一个新的共识:老人累不累的关键在于,他是否拥有对人生乐观积极、豁达开朗的态度。一场唇枪舌剑之后,全班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生动的思维训练,还在争论矛盾的同时,成功地把深刻道理予以强化和升华。
  (三)问在情感共鸣处
  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饱含着深厚的情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些情感的基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一课时,笔者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和指点,而是抓住文本中的“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个对联,作为学生深入文本的情感基点,将视线聚焦在人物三次简短有力的话语上。如“黄晓文大声喊道:‘来不及了!’说着猛地把铁钉一拔”。“来不及了”这一急促有力的话语,蕴含着黄晓文怎样的情感?也许卫生员就在大堤上,处理伤口只要几分钟;也许一分钟后,再一次洪峰就会到达;也许一分钟的犹豫,后果就不堪设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堂上,能打动学生的是情,能感染学生的是情,能震撼学生的还是情!笔者抓住这个细节,一层一层“剥”下去,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提升。因此,当体会人物情感时,学生都能够设身处地体验,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在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表达内心的情感。
  (四)问在知识延展处
  教学《钱学森》一课时,当学生了解到钱学森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运载火箭发射的强国时,学生情绪异常高涨。此时,教师适时追问:美国千方百计地阻挠钱学森回国,监视他的一切行动。面对美国当局百般阻挠和惨无人道的迫害,钱学森在想些什么?面对美国当局的叫嚣,“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钱学森的内心又会想些什么?美国当局的迫害持续了五年之久,钱学森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创新思维再次被激发,他们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延伸文本的知识容量,问在知识延展处,能让课堂的精彩在延伸中闪烁。
  三、课尾提问,推波助澜
  课堂教学的结尾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终止和教学活动的结束,恰恰相反,一堂好课的结束,就是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学习活动的延伸。因此,当教学渐入尾声时,可以运用煽情的语言对主题、人物、情节进行引申性的总结,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增强求知欲望。
  总之,课堂中的一个巧妙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所谓“错”,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失误。教育专家曾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词语教学中,对课堂上的错误,教师应时刻留心,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并加以巧妙地点拨。让学生的错误认识转变为正确认识,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体验超越的快乐。    一、开门见山    在写作中,开门见山式的开头,直入文题,一下抓住读者的心,深受大家的喜爱。在词语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如果也能开门见山地
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沉浸在热烈的掌声中  师: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掌声》一文。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掌声”。  师:我觉得应该读热烈些!  (学生再读)  师:再热烈些!(学生再读)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感情饱满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课题,这样会使学生笼罩在热烈的氛围之中,提前感受掌声的无形力量,为接下来的感悟掌声埋下了伏笔。】  二、品读文本,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重在培养对写话的兴趣”,没有字数和段落的要求。因此,很多教师就称其为“写话”,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造句训练”,只要学生能写上两到三句话就行了。到了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并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资料,初步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各项要求都相应提高了,很多学生刚开始时十分不适应,产生了对作文的畏惧
文本细读  《童年的发现》是一个很值得品读玩味的文本。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自己童年的发现,并因这个发现情不自禁笑出声来而受到了惩罚,然后具体叙述这个发现的过程及受惩罚的原因。文章语言幽默诙谐而富有哲理,费奥多罗夫的发现在他看来,是“如此简单明了”;而在我们看来,显得如此稚嫩与可笑,但细细品读之后,却又意味深长。    简单——不简单    对于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在文中有个十分经典的描述:“哈
古诗的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样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意象在古诗中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意象群的形式出现的,有时出现的是几组意象,这些意象群的叠加就构成了古诗的意境。意境的高下一方面取决于物象的艺术组合,另一方面取决于情感的一以贯注。“情”与“景”是古诗的根本构件。“景”是物质的,是“情”的折射物;“情”则是灵魂的,是“景”的粘合剂。教学古诗,当由景而入情。“意象叠加”使学生知道古诗“言之有物”,“意象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教学方式作为每天师生对话的一种载体,对学生的影响自然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教学方式中所透视的开阔的视野、睿智的思想,无疑将为学生打开孕育精神的书本,推开启迪智慧的窗户。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指出: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路。为了让语文课堂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状况,我们要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
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通过倾听,彼此间能加强沟通,也促进了解。新课标应运而生,一个新的富有时代性的词——倾听,赋予我们教师一个新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倾听。    一、增强倾听的意识,在态度上重视  倾听,是侧耳而听,引申为用心细听。倾听是人们除“眼观”之外获取信息、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成语“耳熟能详”是告诉我们:听清了,听懂
“习作难,习作难,习作课上不开颜。”习作真的这么难吗?问题何在?如何面对?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准确定位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让习作练习以亲切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    习作难,习作难,殊不知有时候是我们自己设置了难度。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我们衡量一篇好的习作的标准往往是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叙写生动形象等等,每一篇算得上优秀的习作必须如此。诚然,这是一篇优秀作文所必须具备的,但我们要求学生平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熏陶、人格形成的过程。学生喜爱、欢迎充满情趣并富有美感的语文课。前不久,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的《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教师以情为主线,紧扣学生心弦,给学生留有较广阔的情感空间。一个“情”字贯穿课堂,使学生成为体验课文情感的主人,使整堂课给人以情的感动和美的享受。  一、境中生情  师:我们的动物王国里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和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它们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关系。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过程。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我县骨干教师梁月金在最近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的《落花生》一课浅谈我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