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高效地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走出高耗低效的误区,是每一位教师不断在思索、探求的课题。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来灵活分配,调整好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特别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
一、课初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一)读题质疑,激活探究兴趣
国标本小学语文的文题都有着言简意赅的鲜明特点,揭题时,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抓住课题中的“留白”来提问,这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又激活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当然,教师引导学生扣题提问时,所用的方法要灵活多样。一些教师在学生尚未认真阅读的情况下,就一味随意地让学生“质疑问难”,这实际上是误导学生疏于思考、随意提问。纯粹的放手会使提问走形式路线,只有让学生从课题切入,真正地激活思维,他们探究课文的兴趣才会提高。
(二)巧妙复习,把握文本精髓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复习环节的巧妙经营是教师教学风格的浓缩。教师通过复习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与经验,能使学生巧妙地把握文本精髓,也为精彩的教学作铺垫。
二、课上提问,把握好时机
(一)问在有疑处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也不去启发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思考后,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学生就会主动去“释疑”。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能让学生拨开云雾,看见阳光的精彩。
(二)问在矛盾冲突时
俗话说,事不论不清,理不辩不明。争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要捕捉文本中的细节,在此基础上设计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学生就“老人究竟累不累”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累”,感到“老人工作的辛苦”,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分析太片面,老人并不累,还提出了“不累”的理由。此时,教师把握提问的时机,问在矛盾冲突时,细致引导学生争论开来。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个:1.老人是扫一程歇一程,还有天游峰的美景看,哪里会累。2.老人天天扫,已经习惯了,不像我们天天不锻炼,当然不会感到累。3.再看课文中的插图,老人明明是微笑的,说明他不累,很享受这份工作。
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争论后,全班学生达成了一个新的共识:老人累不累的关键在于,他是否拥有对人生乐观积极、豁达开朗的态度。一场唇枪舌剑之后,全班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生动的思维训练,还在争论矛盾的同时,成功地把深刻道理予以强化和升华。
(三)问在情感共鸣处
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饱含着深厚的情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些情感的基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一课时,笔者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和指点,而是抓住文本中的“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个对联,作为学生深入文本的情感基点,将视线聚焦在人物三次简短有力的话语上。如“黄晓文大声喊道:‘来不及了!’说着猛地把铁钉一拔”。“来不及了”这一急促有力的话语,蕴含着黄晓文怎样的情感?也许卫生员就在大堤上,处理伤口只要几分钟;也许一分钟后,再一次洪峰就会到达;也许一分钟的犹豫,后果就不堪设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堂上,能打动学生的是情,能感染学生的是情,能震撼学生的还是情!笔者抓住这个细节,一层一层“剥”下去,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提升。因此,当体会人物情感时,学生都能够设身处地体验,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在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表达内心的情感。
(四)问在知识延展处
教学《钱学森》一课时,当学生了解到钱学森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运载火箭发射的强国时,学生情绪异常高涨。此时,教师适时追问:美国千方百计地阻挠钱学森回国,监视他的一切行动。面对美国当局百般阻挠和惨无人道的迫害,钱学森在想些什么?面对美国当局的叫嚣,“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钱学森的内心又会想些什么?美国当局的迫害持续了五年之久,钱学森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创新思维再次被激发,他们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延伸文本的知识容量,问在知识延展处,能让课堂的精彩在延伸中闪烁。
三、课尾提问,推波助澜
课堂教学的结尾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终止和教学活动的结束,恰恰相反,一堂好课的结束,就是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学习活动的延伸。因此,当教学渐入尾声时,可以运用煽情的语言对主题、人物、情节进行引申性的总结,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增强求知欲望。
总之,课堂中的一个巧妙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
(责编侯艳星)
一、课初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一)读题质疑,激活探究兴趣
国标本小学语文的文题都有着言简意赅的鲜明特点,揭题时,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抓住课题中的“留白”来提问,这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又激活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当然,教师引导学生扣题提问时,所用的方法要灵活多样。一些教师在学生尚未认真阅读的情况下,就一味随意地让学生“质疑问难”,这实际上是误导学生疏于思考、随意提问。纯粹的放手会使提问走形式路线,只有让学生从课题切入,真正地激活思维,他们探究课文的兴趣才会提高。
(二)巧妙复习,把握文本精髓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复习环节的巧妙经营是教师教学风格的浓缩。教师通过复习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与经验,能使学生巧妙地把握文本精髓,也为精彩的教学作铺垫。
二、课上提问,把握好时机
(一)问在有疑处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也不去启发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思考后,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学生就会主动去“释疑”。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能让学生拨开云雾,看见阳光的精彩。
(二)问在矛盾冲突时
俗话说,事不论不清,理不辩不明。争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要捕捉文本中的细节,在此基础上设计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学生就“老人究竟累不累”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累”,感到“老人工作的辛苦”,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分析太片面,老人并不累,还提出了“不累”的理由。此时,教师把握提问的时机,问在矛盾冲突时,细致引导学生争论开来。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个:1.老人是扫一程歇一程,还有天游峰的美景看,哪里会累。2.老人天天扫,已经习惯了,不像我们天天不锻炼,当然不会感到累。3.再看课文中的插图,老人明明是微笑的,说明他不累,很享受这份工作。
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争论后,全班学生达成了一个新的共识:老人累不累的关键在于,他是否拥有对人生乐观积极、豁达开朗的态度。一场唇枪舌剑之后,全班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生动的思维训练,还在争论矛盾的同时,成功地把深刻道理予以强化和升华。
(三)问在情感共鸣处
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饱含着深厚的情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些情感的基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一课时,笔者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和指点,而是抓住文本中的“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个对联,作为学生深入文本的情感基点,将视线聚焦在人物三次简短有力的话语上。如“黄晓文大声喊道:‘来不及了!’说着猛地把铁钉一拔”。“来不及了”这一急促有力的话语,蕴含着黄晓文怎样的情感?也许卫生员就在大堤上,处理伤口只要几分钟;也许一分钟后,再一次洪峰就会到达;也许一分钟的犹豫,后果就不堪设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堂上,能打动学生的是情,能感染学生的是情,能震撼学生的还是情!笔者抓住这个细节,一层一层“剥”下去,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提升。因此,当体会人物情感时,学生都能够设身处地体验,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在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表达内心的情感。
(四)问在知识延展处
教学《钱学森》一课时,当学生了解到钱学森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运载火箭发射的强国时,学生情绪异常高涨。此时,教师适时追问:美国千方百计地阻挠钱学森回国,监视他的一切行动。面对美国当局百般阻挠和惨无人道的迫害,钱学森在想些什么?面对美国当局的叫嚣,“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钱学森的内心又会想些什么?美国当局的迫害持续了五年之久,钱学森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创新思维再次被激发,他们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延伸文本的知识容量,问在知识延展处,能让课堂的精彩在延伸中闪烁。
三、课尾提问,推波助澜
课堂教学的结尾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终止和教学活动的结束,恰恰相反,一堂好课的结束,就是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学习活动的延伸。因此,当教学渐入尾声时,可以运用煽情的语言对主题、人物、情节进行引申性的总结,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增强求知欲望。
总之,课堂中的一个巧妙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