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只强调培养学生“听、读、写”的技能,而忽视“说”的技能,很多学生因此成为“笔头的巨人,口头的侏儒”。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改变目前的“哑巴”英语现象,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通过夯实基础、培养习惯、教会方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夯实英语基础。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差,实际上,和语言基础的发展程度不够是有很大关系的。如:词汇量小、语法模糊、句式混乱、语音、语调掌握不到位等。学生因而陷入了“张口无词,耳听失意” 的“哑巴英语”的困境之中。因此,巩固并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习惯。英语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英语语言交流的基础首先是音准,其次是语调和语速。教师要寓教于乐,学生们便能潜移默化地领略到英语之美。激励学生多听多模仿老师、同学的发音、听磁带、广播的发音,通过不断的练习把握口语交流中语速和遇到一些连读、弱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变化。
3.教会学生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注意适当使用过渡语或一些连接词,把零散的话组织串联起来,如:and,but,so,however,in a word等。长话短说,把长句化短,灵活运用同义句表达同一意思,如:问候语:Hello!/Hi!/How are you?道歉语:Sorry/I’m sorry/ Excuse me. 表达感谢语:Thank you very much/Thanks a lot/Many thanks等。
二、通过创设情景,营造英语口语环境氛围
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环境直接影响着英语口语技能的形成。然后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学生除课堂环境外,其他使用口语的环境很少,这说明,学生缺乏口语英语交流环境。
1.鼓励学生使用日常交际用语,互相问候。在课外,学生之间使用daily English相互问候,不仅有利于英語语言环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日积月累的口语交流,同学们的daily English运用能力大大提高并且灵活自如,开口说英语逐渐成了习惯,并逐渐消除了“怕说”的心理障碍。
2.注意积累口语交流的素材,这是话题的背景。如:思想品德、校园学习、科技文化、社会热点问题及英语国家情况等,这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是非常有益的。通过挖掘出话题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来展开讨论交流,是非常需要的。
3.丰富英语课外活动形式。英语口语交流的活动形式应符合以下原则:一是,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二是,生动活泼、简单明了;三是,寓教于乐。譬如,通过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故事会”等活动,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激励疏导,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学生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口语练习的主要心理障碍有以下两种:一是,害羞心理。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不好意思参与口语的练习,二是,自我保护心理。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十分注重自我形象,认为英语讲得不准确、不流利有损“面子”,怕受到别人的嘲笑。这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教师通过赞美的语言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消除学生“害羞”和“怕犯错”的心理障碍。加强心理辅导,通过师生之间真挚的交流和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不仅可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朋友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了学生心理的不安因素,逐渐树立自信,敢于张口。
四、优化教学资源、整合训练手段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口头表达欲望,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对资源的优化整合,使训练的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师要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应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语训练。 这样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极大地丰富了口语教学的内容和手段。
2.将“听说结合、写说结合”,纳入教学常态。
(1)学生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可以采取: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起始阶段,学生往往思路不够清晰,表达不够准确,而且也会出错,但只要长期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讲出一口流利的口语。
(2)语言的呈现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文字的呈现,即:笔头形式;二是,声音的呈现,即:口头形式。从本质说,写与说是贯通的。在训练时可采用“先写后说”的方法。例如,课堂上教师可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让台下的同学对他们用笔头进行描述。笔述完后,让一些学生念出他们所描写的人物。这样,课堂气氛会相当活跃,学生的表演欲望会大大增强,同时学生的写、说能力同时得到了锻炼。
学英语,不能只是为了笔头而脱离了口语,不能“哑巴纸上空谈兵”。教英语,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等三要素进行简单的机械组合和单纯的听和说的技巧训练,而是把听说的基本技能融入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信息的交流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真正地学到英语,驾驭英语。
【作者简介】骆春燕,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
一、通过夯实基础、培养习惯、教会方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夯实英语基础。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差,实际上,和语言基础的发展程度不够是有很大关系的。如:词汇量小、语法模糊、句式混乱、语音、语调掌握不到位等。学生因而陷入了“张口无词,耳听失意” 的“哑巴英语”的困境之中。因此,巩固并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习惯。英语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英语语言交流的基础首先是音准,其次是语调和语速。教师要寓教于乐,学生们便能潜移默化地领略到英语之美。激励学生多听多模仿老师、同学的发音、听磁带、广播的发音,通过不断的练习把握口语交流中语速和遇到一些连读、弱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变化。
3.教会学生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注意适当使用过渡语或一些连接词,把零散的话组织串联起来,如:and,but,so,however,in a word等。长话短说,把长句化短,灵活运用同义句表达同一意思,如:问候语:Hello!/Hi!/How are you?道歉语:Sorry/I’m sorry/ Excuse me. 表达感谢语:Thank you very much/Thanks a lot/Many thanks等。
二、通过创设情景,营造英语口语环境氛围
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环境直接影响着英语口语技能的形成。然后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学生除课堂环境外,其他使用口语的环境很少,这说明,学生缺乏口语英语交流环境。
1.鼓励学生使用日常交际用语,互相问候。在课外,学生之间使用daily English相互问候,不仅有利于英語语言环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日积月累的口语交流,同学们的daily English运用能力大大提高并且灵活自如,开口说英语逐渐成了习惯,并逐渐消除了“怕说”的心理障碍。
2.注意积累口语交流的素材,这是话题的背景。如:思想品德、校园学习、科技文化、社会热点问题及英语国家情况等,这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是非常有益的。通过挖掘出话题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来展开讨论交流,是非常需要的。
3.丰富英语课外活动形式。英语口语交流的活动形式应符合以下原则:一是,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二是,生动活泼、简单明了;三是,寓教于乐。譬如,通过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故事会”等活动,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激励疏导,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学生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口语练习的主要心理障碍有以下两种:一是,害羞心理。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不好意思参与口语的练习,二是,自我保护心理。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十分注重自我形象,认为英语讲得不准确、不流利有损“面子”,怕受到别人的嘲笑。这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教师通过赞美的语言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消除学生“害羞”和“怕犯错”的心理障碍。加强心理辅导,通过师生之间真挚的交流和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不仅可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朋友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了学生心理的不安因素,逐渐树立自信,敢于张口。
四、优化教学资源、整合训练手段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口头表达欲望,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对资源的优化整合,使训练的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师要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应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语训练。 这样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极大地丰富了口语教学的内容和手段。
2.将“听说结合、写说结合”,纳入教学常态。
(1)学生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可以采取: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起始阶段,学生往往思路不够清晰,表达不够准确,而且也会出错,但只要长期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讲出一口流利的口语。
(2)语言的呈现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文字的呈现,即:笔头形式;二是,声音的呈现,即:口头形式。从本质说,写与说是贯通的。在训练时可采用“先写后说”的方法。例如,课堂上教师可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让台下的同学对他们用笔头进行描述。笔述完后,让一些学生念出他们所描写的人物。这样,课堂气氛会相当活跃,学生的表演欲望会大大增强,同时学生的写、说能力同时得到了锻炼。
学英语,不能只是为了笔头而脱离了口语,不能“哑巴纸上空谈兵”。教英语,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等三要素进行简单的机械组合和单纯的听和说的技巧训练,而是把听说的基本技能融入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信息的交流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真正地学到英语,驾驭英语。
【作者简介】骆春燕,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