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的两个核心概念。辽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又一高潮,也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本课以耶律楚材家族400年间的起落,折射辽夏金元统治的世事变迁。将看似松散、彼此独立的几个少数民族并立或更迭的政权,以及从并立到统一的历史过程加以勾连统合,在建构整体化知识体系的同时,窥见“多元一体”和“多元共辉”的核心内容和主旨;彰显多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要目;践行“叙史见人”和“释史见事”的史学特质和教学理念。进而尝试在真实情境下进行深度学习的设想。
关键词 辽夏金元,叙史见人,民族交融,耶律家族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3-0044-08
毋庸置疑,由于《中外历史纲要》内容纷繁复杂、表述高度浓缩、单课体量庞大,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内容主旨和核心要义的统摄下,执简御繁、掇菁撷华地达成目标,已经成为当下高中历史教學中的一个现实课题。
崔允漷教授认为新课程需要与之配套的新教学,其特征包括素养导向的单元设计和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①就历史课程而言,深入研究课标指向和教材文本,在淬炼单元内容主旨的基础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人物、材料进行教学设计,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其中,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是最能激发作为历史学习主体的“人”的关键元素,也是创设真实历史情境,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可靠支点。
本文以“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为例,尝试以领会主旨、淬炼要义、叙史见人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博览精研·领悟真谛·淬炼要旨
1.梳理单元核心内容与主旨
课标强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也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要力戒“汉族中心论和中原王朝中心论的影响”,指出教材在编订时是“从这四个政权的发展历程及其确立的相关制度来认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的”。②
新教材和新课标的这些改变与认识,不仅仅体现着国家意志,同时也反映了学术研究的主流共识。例如,白钢先生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版)》中认为“辽朝实行的‘因俗而治’‘蕃汉分治’,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创造性的尝试”;“金朝政治制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独特的影响”;“元朝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在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是有其特殊地位的”。①姚大力先生认为“没有元朝开创的新型国家建构模式,就没有今天中国的辽阔疆域”。②张帆先生认为“元朝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一环,但还是应该指出,不能完全从中国王朝的角度来看元朝”。③
纵观《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4个单元,“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是贯穿其间的两个核心概念。辽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又一个高潮,也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单元标题看,“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核心要义就是要讲清楚从10世纪到14世纪,中国历史从“并立”到“统一”过程中的多民族交融发展,共同缔造中华文明的时代大势和历史特征,即“多元共辉”。
综合上述阅读与思考,我将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归纳为:
10—14世纪,中国历史经历了从多民族政权并立交融到多民族统一国家再造巩固的历程。北宋王朝在强化中央集权,稳定内部统治的同时,也出现了“三冗两积”的社会危机和“内重外轻”的边疆危机;辽夏金元的相继崛起和多民族之间的交互影响,促进了中华文明多彩性和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宋元时期的中外交流、观念习俗、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2.确立本课主旨与教学策略
单元主旨对单元内每课内容主旨的确定起着“定向制导”的统摄意义。“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历史的主题是社会统治——政权兴替、国家治理、典章法度等。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以少数民族政权为主体的单课设计,实际上改变了以往以两宋政权为中心的叙事范式,“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④
基于以上解读和学习,我将本课的主旨确定为:
辽夏金元多民族政权共同缔造中华文明“多元共辉”的历史画卷。
为了尽量避免成为概念对概念的单纯制度演变的枯燥诠释,我采取“叙史见人”的教学策略,将制度解读置于特定历史时空下的“人事”中加以考量,在“见人”中“叙史”,在“叙事”中“释史”。在遵循历史逻辑和认知逻辑的前提下,借助耶律楚材家族的沉浮,不仅将松散的历史融为一体,而且将辽夏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吸收汉族制度和文化、协调民族关系的同时保留自身传统,创造出国家治理的新模式等宏观叙事和艰涩的概念,融入鲜活的细节和精彩的故事之中。
二、聚焦主旨·彰显要目·勾连统合
新课导入:
秦以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发展。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又一个高潮。916年,契丹族建立辽国,与此后赵匡胤建立的北宋政权保持了长期的并立。1038年,原本臣服于北宋的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局面在1114年被起兵反辽的女真族打破。女真族建立金国,于1125年和1127年先后灭辽和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最终,蒙古族建立元朝,于1279年灭南宋,完成统一,结束了长期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在这400余年的历史变迁中,有一个契丹家族历经3个王朝长盛不衰,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耶律楚材家族的脚步,走进这个纷乱的时代。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链接第9课的相关内容,启发学生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角度,理解和认识在10—14世纪古代中国的历史时空中,多民族在交互發展中谱写历史画卷的理念。从宏大的历史场景中,观察一个穿梭于辽、金、元政权,并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的特殊家族——耶律家族。在课前学生预习、了解耶律家族大致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耶律家族的起落,管窥辽夏金元统治时期的世事变迁,钩沉多民族在交融中走向统一的历史轨迹。
环节一:辽夏金政权的兴替与统治
片段一:辽——“因俗而治”
展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图略)
设问:(1)结合地图与文字注解,契丹国建立后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统治范围的空间变化将给辽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历史地图中看出特定时代——五代十国,特定空间——燕云十六州的归属变迁;进而发现辽国的统治范围跨越了传统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在问题的驱动下引出辽皇族耶律氏因时、因地、因俗而变的历史往事,从中理解辽国统治的特征,感悟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经济基础要素与典章制度、国家治理等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将教材文本的习得引入深度学习。
阿保机任用汉人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参考汉字笔画和字形创制契丹文字,仿照唐都长安的形制和布局修建皇都上京。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甚至建议尊崇孔子,修建孔庙。正因为上述措施,契丹国迅速稳定并强大起来。
阿保机死后,耶律倍的弟弟耶律德光抓住五代时期中原地区藩镇割据的机会迅速扩张,跨越了华北地区游牧与农耕的分界地带燕云十六州,将大量汉族人户纳入统治。此时,他将国号从“契丹”改为“辽”,折射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根据汉族风俗调整政策,因俗而治的新变化。
材料1: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
——《辽史·太宗纪》①
设问:材料中为何要强调“契丹人”做“汉官”需用“汉仪”?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分析辽代的统治特点。
设计意图:应对自然环境、经济结构、民族成分、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的变化,耶律家族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调整统治方略。通过南北区别的做法,在保留本民族传统的同时吸收了汉族的政治制度,实现了对燕云地区及境内汉族人民的有效统治,成功整合境内不同民族、稳定统治并走向强盛,与北宋长期并立。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可了解辽代“南北面官制”的基本内容与“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
展示:内蒙古宝山辽贵族墓壁画《颂经图》《寄锦图》、河北宣化辽代汉人墓壁画《备茶图》(图略)
设问:这是几幅辽代墓葬中出土的墓室壁画,前两幅画中的主人公是北朝才女苏蕙和唐代贵妃杨玉环,观察画中人物的服饰、发型及壁画的主题,反映出辽国统治下怎样的社会风貌?
设计意图:墓室壁画反映出契丹贵族在生活上受汉文化影响,汉人在生活中与契丹人交融。学生由此体会辽代因俗而治下的民族间交融。
片段二:金——“胡汉相劝”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举兵灭辽。两年之后,金军南下灭亡北宋占据华北地区,并定都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然而,当辽国已经不复存在的时候,耶律家族并没有因此而退出政治舞台。
展示:教材中《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和《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图略)
设问:与辽代相比,金代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地图对比,体现辽金两朝在空间上的变换,并由此引出对金代在统治方式上变化的思考。
材料2:一日世宗召,问公:“朕比读《贞观政要》,见魏徴忠谏,恨不与之同时。近世如徴者独未之见,何也?”公乃感奋为上言:“徴辈不难得,特太宗不常有耳……愿陛下惩艾前弊,开忠谏之路,以通下情,则天下幸甚!”
——《尚书右丞耶律公神道碑》①
设问:材料中金世宗和耶律履分别表达了什么愿望?
设计意图:金朝入主中原,受汉族影响更深,在政治制度上基本继承了唐宋制度。金世宗读《贞观政要》,在言语中流露出了对魏徵的赞赏,实际上透露出他对唐太宗式君主的向往。而耶律履也委婉地表达了对金世宗的劝谏,希望他能够做唐太宗式的明君,君臣相得,反映出当时耶律家族作为较早接触汉文化的契丹人,也在金世宗时期得到了赏识和重用。
材料3:税不及什一,两税之外,一无横敛。不数年间,仓库充实,民物殷富,四夷宾服,以致大定三十年之太平。
——《滏水集》②
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
——《金史·世宗纪》③
设问:金世宗在具体的施政措施上是否将他的愿望付诸实践了呢?
设计意图:结合材料,可概括金世宗的统治政策及其特点,了解金代统治者认同、学习汉族治理模式并因此获得成功、推动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正是在积极吸取汉族优秀文化,效仿前代汉族统治者的基础上,金朝在北方的统治迅速稳固,金世宗被中原地区的百姓称为“小尧舜”。
材料4:(金世宗说)亡辽不忘旧俗,朕以为是。……若依国家旧风,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
——《金史·移剌子敬传》④
设问:这段材料与材料3是否矛盾?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冲突对比,让学生产生问题——为什么看似颇为仰慕汉族文化与统治方式的金世宗,又会表现出固执于女真本民族风俗?以真实问题激起学生兴趣,实现深度学习。
金代在吸取汉族政治制度,效仿汉族统治者治理模式的同时,又很注重保留本民族传统,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胡汉相劝”。女真族兵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在金朝崛起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对新征服的广大地区,尤其是原本属于北宋的华北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防范叛乱,金朝将猛安谋克插入原本汉族聚居的地区。 正是这种统治,使北方政局在宋金对峙的近百年间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也让陆游发出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感慨。陆游作為汉族知识分子、站在汉族立场,希望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北方的女真皇帝完颜亮也同样发出过“万里车书尽会同,江南岂有别疆封”的豪言壮语,说明“同”是这一时期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而最终完成这一任务的正是来自北方的草原旋风。
环节二:蒙古的勃兴与元朝的统治
耶律履精通汉文化并因此得到金世宗重用,但在金世宗死后被金朝内部保守派的女真贵族排挤,并因此郁郁而终。他给儿子取名楚材,出处即《左传》:“楚虽有材,晋实用之。”这其中多少表现出耶律履对自身遭遇的不满以及对儿子所寄予的殷切希望。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又先后征服了西夏、西域、金朝的部分疆域,及至中亚、西亚和东欧,建立了庞大的蒙古汗国。耶律楚材在这一过程中也成为蒙古的俘虏。
材料5:(耶律楚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汴梁将下,大将速不台遣使来言:“金人抗拒持久,师多死伤,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驰入奏……帝然之,诏罪止完颜氏,余皆勿问。时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万人。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丁酉,楚材奏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帝曰:“果尔,可官其人。”楚材曰:“请校试之。”乃命宣德州宣课使刘中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得士凡四千三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
丙申春,诸王大集,帝亲执觞赐楚材曰:“朕之所以推诚任卿者,先帝之命也。非卿,则中原无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
——《元史·耶律楚材传》①
设问:(1)材料反映出耶律楚材怎样的文化背景?
(2)结合材料分析,蒙古在耶律楚材的影响下对中原地区采取怎样的统治措施?
(3)蒙古统治者如何看待耶律楚材?
设计意图:由于自身的家族渊源、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耶律楚材成为蒙古汗国对中原地区早期统治的重要“黏合剂”。材料反映了蒙古统治者在耶律楚材影响下采取的一些代表性措施,可以看出其逐渐接受了一些中原地区的统治政策,以及对耶律楚材和他代表的这种政策的认同。
1260年,忽必烈继位,1271年定国号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灭亡南宋,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完成了“混同天下”的伟业,“多元”再次由“并立”走向“一体”。
展示:教材中《元朝形势图(1330年)》(图略)
设问:(1)观察地图,元朝的疆域与辽金相比有何变化?
(2)元朝如何有效管理这辽阔的疆域和生活在此的众多人民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地图,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元朝的辽阔疆域,强化时空观念,同时引发对元朝如何进行有效统治的疑问。
材料6: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边疆),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
——《元史·百官志》②
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
——《元史·释老传》③
设问:(1)材料反映出元朝实行怎样的地方制度?
(2)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无法通行中原制度的地区,元朝如何进行统治?
设计意图:为了应对疆域过于辽阔导致的通信不便、无法进行及时管理,除了首都大都及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元代派出了10个行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结合地图与材料意在说明:“行”即代行,即行省代行中书省职权,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又与中央“互为表里”,实现了对广阔疆域的有效统治,其创立也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被明清沿用,影响至今。
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元朝“因其俗而柔其人”。元朝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做法,后世概括为“四等人制”。④
材料7:耶律家族婚姻情况表⑤(见下页表1)
设问:(1)分析耶律倍至耶律楚材几代人的婚姻对象呈现怎样的特点?
(2)耶律铸的婚姻对象发生怎样的变化?尝试按“四等人制”进行分析,思考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设计意图: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措施。但即使如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族之间的交融和相互影响才是常态。例如,表格中所展现的耶律楚材家族的婚姻情况,可以体现耶律家族此前主要与契丹族和汉族通婚。但到了耶律铸这代,其婚姻对象则变得非常多元,包含了“四等人”中的不同人群。耶律家族的经历从一个微观的侧面说明,“四等人制”并不是绝对的等级划分,也没有完全阻碍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课堂讨论:辽、金、元统治的特点和影响
设问:耶律楚材家族的经历折射出辽、金、元的统治分别有哪些特点?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结合学案和教材进行发言。
总结:耶律家族不仅亲身经历,并且积极推动辽、金、元的统治者逐渐接受汉族统治方式,他们自身的身世沉浮,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民族互动与交融的历程,由此成为我们管窥那个时代的一面独特镜子。
聚焦辽夏金元统治的四个半世纪,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冲突中融合,战争与议和、借鉴与创新起伏叠合,展现了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轨迹,塑造了多元共辉的历史画卷。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从史前时期的炎黄初祖,到列国纷争时期的华夏认同,都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创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民族的交融,又推动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又塑造出一种不同于此前汉唐王朝的国家治理模式,并在元代定型,再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明清时期中国的版图,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演进。 设计意图:作为全课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于本课重点问题的讨论,学生结合耶律楚材家族的经历归纳概括辽、金、元统治模式的特点:辽代官分南北,因俗而治;金代多元共辉,胡汉相劝;元代多元交融,再造一统。在总结全课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理解。
课后作业:西夏的统治及影响
在这节课中,西夏的统治我们并未进行详细的介绍,所以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请大家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西夏统治的特点及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西夏统治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1:余阙,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元代对党项人的一种称呼),世居河西。父沙剌藏卜,官庐州,遂为庐州合肥人。……注《周易》,率诸生会讲郡学,立将士门外听之,俾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儒将风。
——《元史·余阙传》①
材料2:西夏仁宗……与他的佛教僧侣,尤其是吐蕃高僧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了西夏帝师制度的产生。以居住在西夏王国佛教重地凉州的党项人、吐蕃人和蒙古人为媒介,帝师制度后来又重现于元朝。
——《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
——帝师制度起源于西夏说》②
参考答案:西夏的政治制度基本继承了宋代的政治制度,但是在官职名称上保留了本民族的称呼,并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在被蒙古征服后,西夏人一方面在汉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中介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元朝的统治和政治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了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交融。
设计意图:耶律家族是典型的,但是与教材内容一一对应,毕竟少了一个西夏政权。因此,我设计了这项课后作业,不仅通过补充材料充实西夏统治特点的相关内容,而且对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也是一种迁移实践。
三、心得与启示
其一,要树立大历史观和大单元观。《中外历史纲要》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三大难题:一是纲要式的文本表达方式很难将学科素养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二是纷繁庞大的知识体量很难在计划课时内如期完成;三是碎片化的知识和浅尝辄止的概念很难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因此,树立大历史观,在宏观叙事的前提下构建合乎历史逻辑和认知逻辑的知识体系,从单元本体或单元界面出发凝练核心知识,淬炼核心概念,提炼核心要义,是一种化繁为简、执简御繁的设计智慧和教学策略。本课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講清楚多民族在交融中发展,共同缔造多元一体的中华。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将看似分散的4个少数民族政权,以及貌似松散的历史现象勾连统合,形成形散神聚的完整结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扣住“多元共辉”这个核心主旨,围绕“政权并立”“交互借鉴”“因俗而治”等关键要目,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角度,审视辽夏金元的统治。借助耶律家族不同时期的身份变化和人物故事,分别对应辽、金、元时期国家治理和民族交融的概况,将看似相互松散、彼此独立的几个少数民族并立或更迭的政权,以及从并立到统一的历史过程加以勾连统合。同时,也将遥远的时代和枯燥的制度在“见人见事”中变得鲜活起来。这种对新教材加以整合处理的尝试也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和鼓励。
其二,要围绕内容主旨彰显要义。以耶律家族折射辽夏金元400多年的统治特征,到底应该如何拿捏?是否存在喧宾夺主和淡化内容主旨的偏颇?这是我在课后纠结不休的一个问题。固然,从一个典型家族兴衰透视10—14世纪的中国这一中时段的时空,引导学生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长时段审视民族交融的历史,形成历史的“通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枯燥的术语故事化,将艰涩的史料通俗化,不失为一种呈现方式。但是,也有专家建议,要巧妙借助耶律家族在辽夏金元政权更迭的历史节点处,及其统治政策变化的抉择时,适切、适机、适度地植入,在突显“交融”和“统治”的同时,将耶律家族的历史往事、人物旧事及其作用作为一条贯穿历史的“暗线”。听了这些中肯的专家建议后,我大感醍醐灌顶。如何处理好核心知识与相关知识的关系,如何把握好核心概念与叙事见人的分寸,如何拿捏好核心要义与释史见事的关系?经过对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我发现上述问题是此类教学设计的关键,值得今后深入研究思考。
其三,要博采众长完善教学立意。我上的这节课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四年一度的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参赛课。尽管最终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黄浦区在市区平台上进行了宣讲和诠释,但我自己依然感到有许多未解的难题。课后我聆听了张耕华教授关于辽夏金元时期国家治理的讲座,其中谈及美国学者提出的“拉铁摩尔线”和“拉铁摩尔之问”,并建议我们从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的视角,诠释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变化的成因,从而渗透合乎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并理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打破汉族本位观念,涵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真正树立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多元共辉”的中华文明的认同。再如,李惠军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借助气象史上第三次寒冷期与南下牧马潮,从而跨越胡焕庸线,由此观察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空间跨界与统治范式的变化;在归纳辽、夏、金三个政权统治共性的同时敏锐捕捉各自的个性。尤其是在结尾处以大历史眼光穿越时空的精彩概括——从炎黄初祖到华夏认同铸就了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雏形;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成就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风骨;辽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互动造就了多元一体乾元气象。没有这段多民族历史的峥嵘岁月何来明清中国版图奠定?整节课大开大合、气势如虹、匠心独运。又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周庆彰老师以“海子”“胡同”“站”几个与历史地理有关的名词导入新课,以北京这座城市在辽、金、元三朝由地区中心到政权中心再到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变迁为主线,将三朝统治方式的演变与疆域的变迁相联系,将政治变化置于历史时空之中,巧妙而又形象。这些从一定程度上为我解惑,开括了我的视野。
总而言之,新教材呼唤着新教学,本课仅仅是一节具体微观的课例。作为一名一线的青年教师,我更想借助此次课改的契机,在课改的“大道”与课堂的“小径”之间且思且行。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李惠军、郎宇飞两位老师的诸多指点,特此感谢!
【作者简介】邵家豪,中学二级教师,上海市敬业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
关键词 辽夏金元,叙史见人,民族交融,耶律家族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3-0044-08
毋庸置疑,由于《中外历史纲要》内容纷繁复杂、表述高度浓缩、单课体量庞大,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内容主旨和核心要义的统摄下,执简御繁、掇菁撷华地达成目标,已经成为当下高中历史教學中的一个现实课题。
崔允漷教授认为新课程需要与之配套的新教学,其特征包括素养导向的单元设计和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①就历史课程而言,深入研究课标指向和教材文本,在淬炼单元内容主旨的基础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人物、材料进行教学设计,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其中,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是最能激发作为历史学习主体的“人”的关键元素,也是创设真实历史情境,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可靠支点。
本文以“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为例,尝试以领会主旨、淬炼要义、叙史见人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博览精研·领悟真谛·淬炼要旨
1.梳理单元核心内容与主旨
课标强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也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要力戒“汉族中心论和中原王朝中心论的影响”,指出教材在编订时是“从这四个政权的发展历程及其确立的相关制度来认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的”。②
新教材和新课标的这些改变与认识,不仅仅体现着国家意志,同时也反映了学术研究的主流共识。例如,白钢先生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版)》中认为“辽朝实行的‘因俗而治’‘蕃汉分治’,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创造性的尝试”;“金朝政治制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独特的影响”;“元朝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在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是有其特殊地位的”。①姚大力先生认为“没有元朝开创的新型国家建构模式,就没有今天中国的辽阔疆域”。②张帆先生认为“元朝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一环,但还是应该指出,不能完全从中国王朝的角度来看元朝”。③
纵观《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4个单元,“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是贯穿其间的两个核心概念。辽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又一个高潮,也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单元标题看,“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核心要义就是要讲清楚从10世纪到14世纪,中国历史从“并立”到“统一”过程中的多民族交融发展,共同缔造中华文明的时代大势和历史特征,即“多元共辉”。
综合上述阅读与思考,我将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归纳为:
10—14世纪,中国历史经历了从多民族政权并立交融到多民族统一国家再造巩固的历程。北宋王朝在强化中央集权,稳定内部统治的同时,也出现了“三冗两积”的社会危机和“内重外轻”的边疆危机;辽夏金元的相继崛起和多民族之间的交互影响,促进了中华文明多彩性和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宋元时期的中外交流、观念习俗、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2.确立本课主旨与教学策略
单元主旨对单元内每课内容主旨的确定起着“定向制导”的统摄意义。“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历史的主题是社会统治——政权兴替、国家治理、典章法度等。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以少数民族政权为主体的单课设计,实际上改变了以往以两宋政权为中心的叙事范式,“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④
基于以上解读和学习,我将本课的主旨确定为:
辽夏金元多民族政权共同缔造中华文明“多元共辉”的历史画卷。
为了尽量避免成为概念对概念的单纯制度演变的枯燥诠释,我采取“叙史见人”的教学策略,将制度解读置于特定历史时空下的“人事”中加以考量,在“见人”中“叙史”,在“叙事”中“释史”。在遵循历史逻辑和认知逻辑的前提下,借助耶律楚材家族的沉浮,不仅将松散的历史融为一体,而且将辽夏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吸收汉族制度和文化、协调民族关系的同时保留自身传统,创造出国家治理的新模式等宏观叙事和艰涩的概念,融入鲜活的细节和精彩的故事之中。
二、聚焦主旨·彰显要目·勾连统合
新课导入:
秦以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发展。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又一个高潮。916年,契丹族建立辽国,与此后赵匡胤建立的北宋政权保持了长期的并立。1038年,原本臣服于北宋的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局面在1114年被起兵反辽的女真族打破。女真族建立金国,于1125年和1127年先后灭辽和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最终,蒙古族建立元朝,于1279年灭南宋,完成统一,结束了长期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在这400余年的历史变迁中,有一个契丹家族历经3个王朝长盛不衰,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耶律楚材家族的脚步,走进这个纷乱的时代。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链接第9课的相关内容,启发学生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角度,理解和认识在10—14世纪古代中国的历史时空中,多民族在交互發展中谱写历史画卷的理念。从宏大的历史场景中,观察一个穿梭于辽、金、元政权,并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的特殊家族——耶律家族。在课前学生预习、了解耶律家族大致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耶律家族的起落,管窥辽夏金元统治时期的世事变迁,钩沉多民族在交融中走向统一的历史轨迹。
环节一:辽夏金政权的兴替与统治
片段一:辽——“因俗而治”
展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图略)
设问:(1)结合地图与文字注解,契丹国建立后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统治范围的空间变化将给辽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历史地图中看出特定时代——五代十国,特定空间——燕云十六州的归属变迁;进而发现辽国的统治范围跨越了传统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在问题的驱动下引出辽皇族耶律氏因时、因地、因俗而变的历史往事,从中理解辽国统治的特征,感悟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经济基础要素与典章制度、国家治理等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将教材文本的习得引入深度学习。
阿保机任用汉人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参考汉字笔画和字形创制契丹文字,仿照唐都长安的形制和布局修建皇都上京。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甚至建议尊崇孔子,修建孔庙。正因为上述措施,契丹国迅速稳定并强大起来。
阿保机死后,耶律倍的弟弟耶律德光抓住五代时期中原地区藩镇割据的机会迅速扩张,跨越了华北地区游牧与农耕的分界地带燕云十六州,将大量汉族人户纳入统治。此时,他将国号从“契丹”改为“辽”,折射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根据汉族风俗调整政策,因俗而治的新变化。
材料1: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
——《辽史·太宗纪》①
设问:材料中为何要强调“契丹人”做“汉官”需用“汉仪”?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分析辽代的统治特点。
设计意图:应对自然环境、经济结构、民族成分、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的变化,耶律家族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调整统治方略。通过南北区别的做法,在保留本民族传统的同时吸收了汉族的政治制度,实现了对燕云地区及境内汉族人民的有效统治,成功整合境内不同民族、稳定统治并走向强盛,与北宋长期并立。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可了解辽代“南北面官制”的基本内容与“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
展示:内蒙古宝山辽贵族墓壁画《颂经图》《寄锦图》、河北宣化辽代汉人墓壁画《备茶图》(图略)
设问:这是几幅辽代墓葬中出土的墓室壁画,前两幅画中的主人公是北朝才女苏蕙和唐代贵妃杨玉环,观察画中人物的服饰、发型及壁画的主题,反映出辽国统治下怎样的社会风貌?
设计意图:墓室壁画反映出契丹贵族在生活上受汉文化影响,汉人在生活中与契丹人交融。学生由此体会辽代因俗而治下的民族间交融。
片段二:金——“胡汉相劝”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举兵灭辽。两年之后,金军南下灭亡北宋占据华北地区,并定都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然而,当辽国已经不复存在的时候,耶律家族并没有因此而退出政治舞台。
展示:教材中《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和《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图略)
设问:与辽代相比,金代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地图对比,体现辽金两朝在空间上的变换,并由此引出对金代在统治方式上变化的思考。
材料2:一日世宗召,问公:“朕比读《贞观政要》,见魏徴忠谏,恨不与之同时。近世如徴者独未之见,何也?”公乃感奋为上言:“徴辈不难得,特太宗不常有耳……愿陛下惩艾前弊,开忠谏之路,以通下情,则天下幸甚!”
——《尚书右丞耶律公神道碑》①
设问:材料中金世宗和耶律履分别表达了什么愿望?
设计意图:金朝入主中原,受汉族影响更深,在政治制度上基本继承了唐宋制度。金世宗读《贞观政要》,在言语中流露出了对魏徵的赞赏,实际上透露出他对唐太宗式君主的向往。而耶律履也委婉地表达了对金世宗的劝谏,希望他能够做唐太宗式的明君,君臣相得,反映出当时耶律家族作为较早接触汉文化的契丹人,也在金世宗时期得到了赏识和重用。
材料3:税不及什一,两税之外,一无横敛。不数年间,仓库充实,民物殷富,四夷宾服,以致大定三十年之太平。
——《滏水集》②
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
——《金史·世宗纪》③
设问:金世宗在具体的施政措施上是否将他的愿望付诸实践了呢?
设计意图:结合材料,可概括金世宗的统治政策及其特点,了解金代统治者认同、学习汉族治理模式并因此获得成功、推动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正是在积极吸取汉族优秀文化,效仿前代汉族统治者的基础上,金朝在北方的统治迅速稳固,金世宗被中原地区的百姓称为“小尧舜”。
材料4:(金世宗说)亡辽不忘旧俗,朕以为是。……若依国家旧风,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
——《金史·移剌子敬传》④
设问:这段材料与材料3是否矛盾?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冲突对比,让学生产生问题——为什么看似颇为仰慕汉族文化与统治方式的金世宗,又会表现出固执于女真本民族风俗?以真实问题激起学生兴趣,实现深度学习。
金代在吸取汉族政治制度,效仿汉族统治者治理模式的同时,又很注重保留本民族传统,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胡汉相劝”。女真族兵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在金朝崛起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对新征服的广大地区,尤其是原本属于北宋的华北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防范叛乱,金朝将猛安谋克插入原本汉族聚居的地区。 正是这种统治,使北方政局在宋金对峙的近百年间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也让陆游发出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感慨。陆游作為汉族知识分子、站在汉族立场,希望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北方的女真皇帝完颜亮也同样发出过“万里车书尽会同,江南岂有别疆封”的豪言壮语,说明“同”是这一时期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而最终完成这一任务的正是来自北方的草原旋风。
环节二:蒙古的勃兴与元朝的统治
耶律履精通汉文化并因此得到金世宗重用,但在金世宗死后被金朝内部保守派的女真贵族排挤,并因此郁郁而终。他给儿子取名楚材,出处即《左传》:“楚虽有材,晋实用之。”这其中多少表现出耶律履对自身遭遇的不满以及对儿子所寄予的殷切希望。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又先后征服了西夏、西域、金朝的部分疆域,及至中亚、西亚和东欧,建立了庞大的蒙古汗国。耶律楚材在这一过程中也成为蒙古的俘虏。
材料5:(耶律楚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汴梁将下,大将速不台遣使来言:“金人抗拒持久,师多死伤,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驰入奏……帝然之,诏罪止完颜氏,余皆勿问。时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万人。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丁酉,楚材奏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帝曰:“果尔,可官其人。”楚材曰:“请校试之。”乃命宣德州宣课使刘中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得士凡四千三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
丙申春,诸王大集,帝亲执觞赐楚材曰:“朕之所以推诚任卿者,先帝之命也。非卿,则中原无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
——《元史·耶律楚材传》①
设问:(1)材料反映出耶律楚材怎样的文化背景?
(2)结合材料分析,蒙古在耶律楚材的影响下对中原地区采取怎样的统治措施?
(3)蒙古统治者如何看待耶律楚材?
设计意图:由于自身的家族渊源、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耶律楚材成为蒙古汗国对中原地区早期统治的重要“黏合剂”。材料反映了蒙古统治者在耶律楚材影响下采取的一些代表性措施,可以看出其逐渐接受了一些中原地区的统治政策,以及对耶律楚材和他代表的这种政策的认同。
1260年,忽必烈继位,1271年定国号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灭亡南宋,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完成了“混同天下”的伟业,“多元”再次由“并立”走向“一体”。
展示:教材中《元朝形势图(1330年)》(图略)
设问:(1)观察地图,元朝的疆域与辽金相比有何变化?
(2)元朝如何有效管理这辽阔的疆域和生活在此的众多人民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地图,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元朝的辽阔疆域,强化时空观念,同时引发对元朝如何进行有效统治的疑问。
材料6: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边疆),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
——《元史·百官志》②
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
——《元史·释老传》③
设问:(1)材料反映出元朝实行怎样的地方制度?
(2)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无法通行中原制度的地区,元朝如何进行统治?
设计意图:为了应对疆域过于辽阔导致的通信不便、无法进行及时管理,除了首都大都及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元代派出了10个行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结合地图与材料意在说明:“行”即代行,即行省代行中书省职权,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又与中央“互为表里”,实现了对广阔疆域的有效统治,其创立也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被明清沿用,影响至今。
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元朝“因其俗而柔其人”。元朝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做法,后世概括为“四等人制”。④
材料7:耶律家族婚姻情况表⑤(见下页表1)
设问:(1)分析耶律倍至耶律楚材几代人的婚姻对象呈现怎样的特点?
(2)耶律铸的婚姻对象发生怎样的变化?尝试按“四等人制”进行分析,思考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设计意图: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措施。但即使如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族之间的交融和相互影响才是常态。例如,表格中所展现的耶律楚材家族的婚姻情况,可以体现耶律家族此前主要与契丹族和汉族通婚。但到了耶律铸这代,其婚姻对象则变得非常多元,包含了“四等人”中的不同人群。耶律家族的经历从一个微观的侧面说明,“四等人制”并不是绝对的等级划分,也没有完全阻碍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课堂讨论:辽、金、元统治的特点和影响
设问:耶律楚材家族的经历折射出辽、金、元的统治分别有哪些特点?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结合学案和教材进行发言。
总结:耶律家族不仅亲身经历,并且积极推动辽、金、元的统治者逐渐接受汉族统治方式,他们自身的身世沉浮,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民族互动与交融的历程,由此成为我们管窥那个时代的一面独特镜子。
聚焦辽夏金元统治的四个半世纪,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冲突中融合,战争与议和、借鉴与创新起伏叠合,展现了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轨迹,塑造了多元共辉的历史画卷。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从史前时期的炎黄初祖,到列国纷争时期的华夏认同,都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创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民族的交融,又推动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又塑造出一种不同于此前汉唐王朝的国家治理模式,并在元代定型,再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明清时期中国的版图,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演进。 设计意图:作为全课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于本课重点问题的讨论,学生结合耶律楚材家族的经历归纳概括辽、金、元统治模式的特点:辽代官分南北,因俗而治;金代多元共辉,胡汉相劝;元代多元交融,再造一统。在总结全课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理解。
课后作业:西夏的统治及影响
在这节课中,西夏的统治我们并未进行详细的介绍,所以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请大家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西夏统治的特点及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西夏统治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1:余阙,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元代对党项人的一种称呼),世居河西。父沙剌藏卜,官庐州,遂为庐州合肥人。……注《周易》,率诸生会讲郡学,立将士门外听之,俾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儒将风。
——《元史·余阙传》①
材料2:西夏仁宗……与他的佛教僧侣,尤其是吐蕃高僧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了西夏帝师制度的产生。以居住在西夏王国佛教重地凉州的党项人、吐蕃人和蒙古人为媒介,帝师制度后来又重现于元朝。
——《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
——帝师制度起源于西夏说》②
参考答案:西夏的政治制度基本继承了宋代的政治制度,但是在官职名称上保留了本民族的称呼,并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在被蒙古征服后,西夏人一方面在汉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中介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元朝的统治和政治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了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交融。
设计意图:耶律家族是典型的,但是与教材内容一一对应,毕竟少了一个西夏政权。因此,我设计了这项课后作业,不仅通过补充材料充实西夏统治特点的相关内容,而且对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也是一种迁移实践。
三、心得与启示
其一,要树立大历史观和大单元观。《中外历史纲要》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三大难题:一是纲要式的文本表达方式很难将学科素养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二是纷繁庞大的知识体量很难在计划课时内如期完成;三是碎片化的知识和浅尝辄止的概念很难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因此,树立大历史观,在宏观叙事的前提下构建合乎历史逻辑和认知逻辑的知识体系,从单元本体或单元界面出发凝练核心知识,淬炼核心概念,提炼核心要义,是一种化繁为简、执简御繁的设计智慧和教学策略。本课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講清楚多民族在交融中发展,共同缔造多元一体的中华。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将看似分散的4个少数民族政权,以及貌似松散的历史现象勾连统合,形成形散神聚的完整结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扣住“多元共辉”这个核心主旨,围绕“政权并立”“交互借鉴”“因俗而治”等关键要目,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角度,审视辽夏金元的统治。借助耶律家族不同时期的身份变化和人物故事,分别对应辽、金、元时期国家治理和民族交融的概况,将看似相互松散、彼此独立的几个少数民族并立或更迭的政权,以及从并立到统一的历史过程加以勾连统合。同时,也将遥远的时代和枯燥的制度在“见人见事”中变得鲜活起来。这种对新教材加以整合处理的尝试也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和鼓励。
其二,要围绕内容主旨彰显要义。以耶律家族折射辽夏金元400多年的统治特征,到底应该如何拿捏?是否存在喧宾夺主和淡化内容主旨的偏颇?这是我在课后纠结不休的一个问题。固然,从一个典型家族兴衰透视10—14世纪的中国这一中时段的时空,引导学生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长时段审视民族交融的历史,形成历史的“通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枯燥的术语故事化,将艰涩的史料通俗化,不失为一种呈现方式。但是,也有专家建议,要巧妙借助耶律家族在辽夏金元政权更迭的历史节点处,及其统治政策变化的抉择时,适切、适机、适度地植入,在突显“交融”和“统治”的同时,将耶律家族的历史往事、人物旧事及其作用作为一条贯穿历史的“暗线”。听了这些中肯的专家建议后,我大感醍醐灌顶。如何处理好核心知识与相关知识的关系,如何把握好核心概念与叙事见人的分寸,如何拿捏好核心要义与释史见事的关系?经过对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我发现上述问题是此类教学设计的关键,值得今后深入研究思考。
其三,要博采众长完善教学立意。我上的这节课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四年一度的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参赛课。尽管最终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黄浦区在市区平台上进行了宣讲和诠释,但我自己依然感到有许多未解的难题。课后我聆听了张耕华教授关于辽夏金元时期国家治理的讲座,其中谈及美国学者提出的“拉铁摩尔线”和“拉铁摩尔之问”,并建议我们从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的视角,诠释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变化的成因,从而渗透合乎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并理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打破汉族本位观念,涵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真正树立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多元共辉”的中华文明的认同。再如,李惠军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借助气象史上第三次寒冷期与南下牧马潮,从而跨越胡焕庸线,由此观察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空间跨界与统治范式的变化;在归纳辽、夏、金三个政权统治共性的同时敏锐捕捉各自的个性。尤其是在结尾处以大历史眼光穿越时空的精彩概括——从炎黄初祖到华夏认同铸就了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雏形;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成就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风骨;辽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互动造就了多元一体乾元气象。没有这段多民族历史的峥嵘岁月何来明清中国版图奠定?整节课大开大合、气势如虹、匠心独运。又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周庆彰老师以“海子”“胡同”“站”几个与历史地理有关的名词导入新课,以北京这座城市在辽、金、元三朝由地区中心到政权中心再到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变迁为主线,将三朝统治方式的演变与疆域的变迁相联系,将政治变化置于历史时空之中,巧妙而又形象。这些从一定程度上为我解惑,开括了我的视野。
总而言之,新教材呼唤着新教学,本课仅仅是一节具体微观的课例。作为一名一线的青年教师,我更想借助此次课改的契机,在课改的“大道”与课堂的“小径”之间且思且行。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李惠军、郎宇飞两位老师的诸多指点,特此感谢!
【作者简介】邵家豪,中学二级教师,上海市敬业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