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艺术十二章》是刘俐俐教授新作,该书共十二章,结构可分三层:第一层为慨说层,包括“第一章文学经典概说”和“第二章小说艺术概说”;第二层为分析层,以“第六章文本存在与分析层次”为基础,对文学研究者和中学语文教材共同关注的经典小说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并以此实践与描述小说艺术特性的理论、分析其形成机制的方法形成共鸣,包括“第三章 小说话语系统”“第四章 小说故事语法”“第五章喻说方式与小说艺术”“第七、八章功能单位与小说艺术”“第九、十章归并单位与小说艺术”;第三层为总述层,提取出小说艺术的核心要义即为讲故事,并以超越一切文学体裁的故事活动为视角,总结和升华经典小说作品的意义潜质,包括“第十一章 故事模式与小说艺术”和“第十二章 故事片段与小说艺术”。
如此结构,层层深入,恰与“授之以鱼一授之以渔一悟其渔识”的育人三境界暗合。这正是该书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文学研究者、高校文学相关专业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所受用之处。
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今之眼光看来,存在明显疏漏。首先,“鱼”是目的,“渔”是工具,二者不能割裂。其次,“鱼”和“渔”都有着丰富的种类,不能奢望掌握了一种工具就能捕获所有的鱼,如何针对要捕之“鱼”选择合适的“渔”才是关键。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以实现小说艺术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融合为基本理念,采取因“鱼”而异的策略,将“渔”落到实处,同时实现了“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
对于文学爱好者、评论者、研究者,“鱼”和“渔”分别对应其关注的对象和方法。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在经典小说作品文本分析的实践中,合理诠释了文本与方法、个案与理论的完美结合。首先,逐层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小说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使得原本复杂的文学理论变得层次鲜明,也使理论中原本易混淆的概念变得明晰。比如,第三章的“虚构话语世界的文学语言”一节,分别选取《穷人的专利权》和《菜园》为个案,区分说明“语气”和“语感”两个语言要素的文学韵味异同。其次,分析具体的作品文本,使得原本抽象的分析方法变得具体可感,也使经典小说作品的意义潜质得到立体呈现。比如,第八章的“故事嵌套”一节,选取了“有两个故事和两套叙事话语”的《我的叔叔于勒》、“有三个故事和三套叙事话语”的《象棋的故事》和“一个大故事嵌套六个并列的小故事,以两套话语讲述”的《周秦行记》进行分析,向读者演示了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而且,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还同时出现在第八章后两节“场面与小说艺术”和“心理与小说艺术”中,多面彰显该文本在“功能层”上的价值。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鱼”和“渔”分别对应其教学的两个侧重点:知识和意义。知识需要记忆,意义需要创造。二者密不可分,又有所区别。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提出了以知识介绍为前提,以文学经典为依托,引导学生体悟意义世界,提升审美能力的教学任务。具体到经典小说的教学,路径如下:首先,有关小说家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等背景知识,以及小说艺术的基本要素、基本类型、发展历史等基本知识,属于现象界规律,属于涵义世界,应予以详细介绍。其次,是否需要意义,是人区分于动物的根本所在,而叙事是小说的第一要义,是人类处理经验的方式之一,体现人类对意义的追求。教师以文学研究者身份关注小说作品,解读小说作品艺术价值的形成,便自然提升到对叙事理念的探讨,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意义之形成。最后,意义绝非白行生成,而是读者借助于作品的创造,经典小说作品是一个凝聚意义的宝库,教师立足于经典,在掌握艺术规律的同时,启发学生南理解到阐释再到创造意义。
“悟其渔识”是“鱼”和“渔”融合的最高境界,即,在收获“鱼”和“渔”的基础上,有所参悟,形成创新。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悟其渔识”意味着将小说艺术本体论和方法论融会贯通,同时洞察小说艺术背后的深层理念,以挖掘新的理论增长点。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悟其渔识”意味着在熟知叙事理念和小说艺术价值之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悟出自己的意义世界。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提取出“故事”概念,作为小说艺术的核心要义,以引导读者达到“悟其渔识”的境界。
一方面,讲述和倾听(书写和阅读)故事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凝聚着人类对意义的追求。这是“大故事”概念。南此看来,小说的出现,正是为了迎合人类更好地讲故事的愿望。这里的“大故事”概念为渎者提供了一个跳出小说艺术,从更高角度来认识小说艺术的全新视域,自然激发出更多的理论创新点。“第十二章故事片段与小说艺术”即依此思路,立足于口头故事和小说艺术的联系,南作为资源被汲取到小说中的故事片段为媒介,关注既有故事对小说艺术的影响和意义,启发读者对小说艺术结构和叙述特征的新的理论思考。
另一方面,“小故事”概念指文学中的故事,包括口头文学和作家书面文学中的故事。从接受角度看来,对故事的实体性记忆,正是读者阅读小说作品所获得的最直接的效应。抓住这个关键点,“第四章小说故事语法”和“第十一章故事模式与小说艺术”,将研究故事的方法灵活应用于小说研究,形成由故事本体到叙述理念再到小说艺术效应分析的路径,引导读者深入挖掘经典小说作品的意义潜质,实现对意义世界的探索。
如此结构,层层深入,恰与“授之以鱼一授之以渔一悟其渔识”的育人三境界暗合。这正是该书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文学研究者、高校文学相关专业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所受用之处。
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今之眼光看来,存在明显疏漏。首先,“鱼”是目的,“渔”是工具,二者不能割裂。其次,“鱼”和“渔”都有着丰富的种类,不能奢望掌握了一种工具就能捕获所有的鱼,如何针对要捕之“鱼”选择合适的“渔”才是关键。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以实现小说艺术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融合为基本理念,采取因“鱼”而异的策略,将“渔”落到实处,同时实现了“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
对于文学爱好者、评论者、研究者,“鱼”和“渔”分别对应其关注的对象和方法。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在经典小说作品文本分析的实践中,合理诠释了文本与方法、个案与理论的完美结合。首先,逐层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小说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使得原本复杂的文学理论变得层次鲜明,也使理论中原本易混淆的概念变得明晰。比如,第三章的“虚构话语世界的文学语言”一节,分别选取《穷人的专利权》和《菜园》为个案,区分说明“语气”和“语感”两个语言要素的文学韵味异同。其次,分析具体的作品文本,使得原本抽象的分析方法变得具体可感,也使经典小说作品的意义潜质得到立体呈现。比如,第八章的“故事嵌套”一节,选取了“有两个故事和两套叙事话语”的《我的叔叔于勒》、“有三个故事和三套叙事话语”的《象棋的故事》和“一个大故事嵌套六个并列的小故事,以两套话语讲述”的《周秦行记》进行分析,向读者演示了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而且,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还同时出现在第八章后两节“场面与小说艺术”和“心理与小说艺术”中,多面彰显该文本在“功能层”上的价值。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鱼”和“渔”分别对应其教学的两个侧重点:知识和意义。知识需要记忆,意义需要创造。二者密不可分,又有所区别。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提出了以知识介绍为前提,以文学经典为依托,引导学生体悟意义世界,提升审美能力的教学任务。具体到经典小说的教学,路径如下:首先,有关小说家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等背景知识,以及小说艺术的基本要素、基本类型、发展历史等基本知识,属于现象界规律,属于涵义世界,应予以详细介绍。其次,是否需要意义,是人区分于动物的根本所在,而叙事是小说的第一要义,是人类处理经验的方式之一,体现人类对意义的追求。教师以文学研究者身份关注小说作品,解读小说作品艺术价值的形成,便自然提升到对叙事理念的探讨,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意义之形成。最后,意义绝非白行生成,而是读者借助于作品的创造,经典小说作品是一个凝聚意义的宝库,教师立足于经典,在掌握艺术规律的同时,启发学生南理解到阐释再到创造意义。
“悟其渔识”是“鱼”和“渔”融合的最高境界,即,在收获“鱼”和“渔”的基础上,有所参悟,形成创新。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悟其渔识”意味着将小说艺术本体论和方法论融会贯通,同时洞察小说艺术背后的深层理念,以挖掘新的理论增长点。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悟其渔识”意味着在熟知叙事理念和小说艺术价值之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悟出自己的意义世界。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提取出“故事”概念,作为小说艺术的核心要义,以引导读者达到“悟其渔识”的境界。
一方面,讲述和倾听(书写和阅读)故事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凝聚着人类对意义的追求。这是“大故事”概念。南此看来,小说的出现,正是为了迎合人类更好地讲故事的愿望。这里的“大故事”概念为渎者提供了一个跳出小说艺术,从更高角度来认识小说艺术的全新视域,自然激发出更多的理论创新点。“第十二章故事片段与小说艺术”即依此思路,立足于口头故事和小说艺术的联系,南作为资源被汲取到小说中的故事片段为媒介,关注既有故事对小说艺术的影响和意义,启发读者对小说艺术结构和叙述特征的新的理论思考。
另一方面,“小故事”概念指文学中的故事,包括口头文学和作家书面文学中的故事。从接受角度看来,对故事的实体性记忆,正是读者阅读小说作品所获得的最直接的效应。抓住这个关键点,“第四章小说故事语法”和“第十一章故事模式与小说艺术”,将研究故事的方法灵活应用于小说研究,形成由故事本体到叙述理念再到小说艺术效应分析的路径,引导读者深入挖掘经典小说作品的意义潜质,实现对意义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