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iawe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低年级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起来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在低年级……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词在儿童面前展现出新的、在他入学以前完全陌生的那许多个方面……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新课标也要求低年级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寻找读写结合点,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发现课文字词和生活之间以及字词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渗透写话的基础知识。
  如在《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中出现有特点的词:“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宽宽的”。教学中我通过反复朗读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语感。老师说;“你还知道白白的什么?”生回答:
  “白白的云”“白白的棉花”“白白的花”……同学们一下子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词语。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也有效地加强文字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再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同学们掌握“格外”这个词语的用法,我在运用多媒体让同学们理解“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这句话的基础上问:“格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呀?孩子们很快说出了不同的词语:“很”、“十分”、“特别”……我趁机点拨:“你们看,我们用换词的方法不仅知道了‘非常’的意思,还知道了与‘非常’意思相近的三个词语。”这样通过换词训练,就帮助学生积累了词语。
  二、阅读中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读与写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同学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渗透作文指导的目的。
  1、模仿型读写结合。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处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我们可利用这个特点,精心选择易于模仿的课文片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
  案例一:
  《日月明》这是一篇识字课,它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识字,韵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文章的意旨是对学生对会意字有所接触,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构字特点。在学习完课文后,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格式编写一首。他们经过思考,学生很快就完成了:
  土也地,口十叶。
  禾火秋,口斤听。
  西女要,木果棵。……
  案例二:《阳光》一课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句式:“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在理解这句话之后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写()的( ),因为有了阳光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动物、植物、人物)去说,充分感受阳光对人类的重要性。
  案例三:《菜园里》是一首有特点的儿歌,文章运用拟人的方式介绍各种蔬菜的特点,富有童趣。教学中抓住这个特点,仿造其规范的语言和句式进行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老师说:“黄瓜是绿的,身穿绿衣裳,你还知道哪些蔬菜也是绿色的?”
  生:“苦瓜也是绿色的” “丝瓜也是绿色的”......
  师:“蔬菜不仅有绿色的,它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呢,(出示图片)你能说说他们不同的颜色吗?”
  生:“西红柿是红的,南瓜是黄色的……”
  师:“你们能够学着‘黄瓜身穿绿衣裳’这句话来说说其他蔬菜的特点吗?”
  生“苦瓜身穿绿衣裳, 西红柿身穿红衣裳,南瓜身穿黄衣裳……”
  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
  2、想象型读写结合。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为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比较丰富、独特,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我们可精心选择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或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读写结合,使之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1)抓住词语展开想象。
  如教学《小熊住山洞》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紧紧抓住“感谢”这个词语,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有哪些小动物来感谢小熊一家?它们会对小熊一家说些什么?”。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围绕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品质进行写话,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2)抓住“空白”展开想象。
  想象性的读写结合包括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教学《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文中最后写到“花生是被谁摘走了呢?”这就为学生留下了一个疑问,也为学生留下了一个补白点。这时可以以《小松鼠找到了花生》为题,让学生去续写课文,想想“小松鼠怎么找到花生,找到花生后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续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供给他们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灵动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总之,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座宝藏,都会给我们的读写结合带来很好的启发。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又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范本作用,从词语、句式、段落等层面对课文进行认真地挖掘和开发,才能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让读写结合训练取得最大的成效。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就成为我们完成新课程教学目标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上一节让学生喜欢的思想品德课。  一、尽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
将猪脂肪用胶原酶Ⅱ消化,离心后获得猪脂肪细胞。加入细胞膜萃取液,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粉碎,离心后获得三酰甘油酯,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猪脂肪细胞膜蛋白。用该脂肪细胞
本实验运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方法对蒙古绵羊胚胎卵巢发生中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60、67、91;75、96;83、102三
YZ—35牙轮钻机设有断链保护装置,消除了回转机构坠毁事故;回转减速箱的悬臂式齿轮改成了轴齿轮,使箱内二轴齿轮及轴承、电机轴齿轮的损坏率大大下降;钻杆装置了减 YZ-35 c
期刊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 J, ALV-J)可以引起禽骨髓细胞性白血病(Avian myeloid leucosis)或称禽骨髓细胞瘤病(Avian myelcytomatosis, ML)。本研究采用本课题组分
摘要: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关键词:品德 社会 教学方法  新理念教育的认识  新课改理论认为: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把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现就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谈谈我们的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摘要: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总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高考升学压力始终存在,另一方面90后高中生群体的个性特点又提升了工作难度。这一学生群体普遍敏感、固执,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强烈,但同时这批学生思路宽广、思维活跃,有相当的接受新事物能力。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班主任,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在紧张且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我认为有以下要点。  关键词:立足点 着力点 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