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琀蝉是我国玉器史及雕塑史上难得的珍品,前人对琀蝉的研究很多,但其研究点多着力于琀蝉形制及文物考古、蝉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琀蝉造型优美,处理手法概括洗练,本文主要研究这一时期的琀蝉工艺造型特点,从美学及雕塑造型的角度加以探讨。
一、汉代的丧葬文化和琀蝉的盛行
以蝉作为玉雕题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上至新石器时代的红山、良渚、石家河诸文化,下至明清、现当代,均有制作。
玉蝉的功用最早是作为配饰用的,其间或有佩蝉做丧葬琀蝉用的,然数量较少。西汉初期,随着葬玉的盛行,开始出现了专供丧葬用的琀蝉。“西汉文景时期,玉衣已发展成熟,葬玉组合趋于定型。”① 琀蝉即是葬玉中极重要的一件,也是出土数量较多的一类,是专供放在死者口中的丧葬用器,因其多为玉质蝉形器,故称为琀蝉。
“琀”,《说文解字》注:“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琀”源于古人重丧葬的习俗,生人不忍见死者“空口而去”,遂放些物品于死者口中,故古人有琀玉之制。琀玉在新石器墓葬、商周墓葬均有考古发现,但并无固定形制,有以玉管、珠、壁、璜为晗的,有以玉贝、玉兵器为琀的,也有以玉动物形器为琀的。其中以玉蝉为琀的也有发现,但数量较少。
考古发现证明,到了汉代以玉蝉形器为琀的远多于其他玉琀,成为主流。 “在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口琀是较长见的随葬品,其中以蝉形口琀最为常见。无论是随葬品丰富,结构复杂的大中型墓葬,还是简单的小型墓葬都经常发现这类随葬品。”②且分布地域相当广泛,“北至内蒙古河套地区,西到青海,南达广西,东抵海滨。”③汉代琀蝉一般以玉质为最多,石质琀蝉其次,亦有少数琉璃琀蝉出土。
蝉的形象,有着深远的文化寓意。《荀子·大略》:“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游也。”《淮南子·精神训》:“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轻举独往,忽然入冥。”《史记·屈原列传》:“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汉人何以用蝉取代别的玉琀而作为琀的主流?美国古玉器研究专家洛弗尔氏在其所著《巴尔在中国收集之古玉》一书中说:“盖蝉之幼虫,入土变蛹,出土后,乃变为蝉,即如死者之灵魂,脱离死去之尸体,又开始其新生命,于是蝉遂为代表复活之符号矣。”汉代琀蝉的大量使用正是基于当时盛行的蝉蜕思想。
二、早期玉蝉造型的发展
史前时期的玉蝉,“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④其造型多为扁平状,亦有少数圆柱状(如:红山文化的玉蝉)。雕刻手法为“减地起突”和阴线雕刻。造型质朴,形体粗短,造型相对概念化、图案化。其中“以石家河文化中出土发现的玉蝉数量为最,不仅数量多,所占的比例高,制作精美,代表了史前时期玉蝉制作的最高峰。”除红山文化的玉蝉尺寸较大之外,其余的均较小,一般均在四五公分以下,多为三公分左右。
“殷商时期的玉蝉主要发现在殷墟的各墓葬中,多为三公分左右。”亦有极少数尺寸较大的,如:“殷墟1001大墓出土的一件玉蝉长五点四公分。”其类型风格多样,形体较为粗短,雕刻手法多为“压地”“减地”和线刻。
西周及春秋战国的玉蝉出土多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亦有少量出土,风格变化较大,形体相对较长,造型趋于写实,纹饰复杂、多样。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其雕刻手法在延续前代技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
汉初的佩蝉,继承了战国圆雕蝉的形体比例特征,雕刻手法,向圆润、典雅、优美方向发展,其造型已更趋多样。此时在造型上琀蝉和佩蝉尚区别不大,只在有无穿孔之别。佩蝉是佩戴在身上的,所以蝉身必须有穿孔,以方便佩戴,丧葬用琀蝉,是含在死者口中的,所以蝉身无需有穿孔。此类如:临沂神雀山汉墓出土的琀蝉、西安西北医疗设备厂M2:6墓出土的琀蝉等。
三、汉代琀蝉的造型和工艺特点
两汉时期的玉蝉一般体型较大,长约5、6公分左右。此一时期的琀蝉似有定制,其大小、造型特征处理手法基本相似,极具时代特征,和前代玉蝉有明显不同,即使和同时期的佩蝉比亦有不同。
(1)造型。西汉早中期,随着葬玉的普及和琀蝉的大量需求出现了一种形制概括简洁的丧葬用琀蝉,此形制可以视作对佩蝉造型的概括和简化,省去了蝉身的起伏变化,和复杂的纹饰,向几何化、符号化发展。有的只略具蝉型,如江西南昌老福山西汉墓中出土琀蝉。只做出蝉的基本轮廓,且蝉的背面,腹部不再是弧面,而是处理成大平面。有的在背部中央做一突起脊线,表示蝉背部的两个不同方向的面;有的背部呈“Y”形脊线,表示头和双翼。眼睛在前部两侧各磨一较浅斜线表示。蝉的腹部几乎通体光素无纹。这种造型于其说是蝉,其实更像一个具有蝉形的几何形。此种蝉型可以看作是在前期圆雕蝉的基础上简化的一种造型。此时的风格造型发展明显偏离自商周以来玉蝉的发展方向,具有了汉代丧葬琀蝉自己所独有风格特点。向几何化、抽象简练发展,造型相对简单,人们俗称其为“三刀蝉”。一般而言三刀蝉为西汉早、中晚期作品。如汉广陵国诸墓中出土的琀蝉。
其后丧葬琀蝉造型纹饰上逐渐发展变化,至西汉中晚期,形成了一种纹饰相对固定的,造型相对复杂点的“八刀蝉”。
蝉背部应该是蝉的正面,在背部的设计上一般多是由相对固定的九条线组构成,亦有极少数在9条左右,蝉的腹部亦是由几组线构成,线的顺序和排列方式相对固定,这些线根据形体空间的需要,雕刻表现法较多,富于变化,是表现玉蝉的形体结构不可缺少的造型,也起到起丰富、装饰作用。但并不是说这种方式制作的蝉造型和精神气质都一样,恰恰相反,“八刀蝉”中绝少见到两只造型一样的蝉,汉代的琀蝉虽是程式化的产物,然亦各具形态。在外形上有方正的,有略呈弧形的,有前宽后窄的,有后宽前窄的等等。有尖头的、有圆头的等;在动态上或双翅微张;或微合;或平头;或圆头;无不散发着各自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蝉的外形不一样,线的开合、粗细,及雕刻的深度不一样,所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琀蝉。此种琀蝉从整体造型到结构处理、纹饰处理,一气呵成,凝结着高度概括的艺术特性。
造型简洁大方、典雅、精美,然其制作较佩蝉方便、容易。因其背面纹饰具有“八分相背”特点,在制作中虽是使用陀机反复琢磨而成,然让人感觉是大刀阔斧刀刀见锋,极其洗练,所以称其“汉八刀”此法制作之蝉称之为“八刀蝉”。“此一形制的琀蝉直到魏晋六朝也有出土。” 年限跨度约为六百年左右。其后随着葬玉文化的衰退而消亡。
“三刀蝉”和“八刀蝉”的称谓皆是言汉代琀蝉造型概括,洗练,即使早中期造型最为简单的琀蝉,造形比例也是经过仔细推敲,制作研磨也是一丝不苟,整个器型端庄大方,简洁而不简单。从出土量看,这两种形制出土量均較别的形制出土量要大许多,由此可知此两种形制亦是得到汉人认可的。
(2)工艺。蝉的题材虽来自自然界,然在创作过程中不被客观自然形和程式化所拘束,大胆舍弃、高度概括。中国的雕塑重轮廓,重整体外形给人的精神感受,琀蝉亦是如此,不论基本轮廓怎么变化,不论细部怎么变化,给人最强烈感受的其实是轮廓的造型。
佩蝉一般工艺较复杂,在造型上平地起凸的地方多,如双目一般向上向外凸出体外,这在加工时就需要把眼部以外的形体,切磨掉一层,以凸出双目,这样的外凸往往有限,且不易加工。琀蝉在制作时,首先是根据选取的材料,雕刻出一个符合这块材料并符合创作者构思的一个蝉形几何体,把所有的形体结构统一在这个几何体中,根据设计和形体空间需要只在侧面切割几刀,剔除多余的地方,不用考虑上下的凸起,这种处理方法即是外凸很夸张,然加工也要相对简单的多。蝉头部的各个结构,作者亦是用简单的线或几何形表示,在用线雕刻方面,有“V”型的、有用坡刀的,即线的一面是垂直的一面是有坡度的,根据形体需要可深可浅,可宽可窄,然不管如何用线,线条均挺拔有力,棱角分明,边缘线的处理也是如此,均一丝不苟,遒劲有力。整个作品的制作不在于是否复合自然界蝉的结构,而重在结构的形式美。此也正是琀蝉让然感觉刀法洗练的原因。
琀蝉的制作,不是从微观的形体、造型角度出发,而是从宏观的造型观念入手,追求工艺、形式美及造型美。琀蝉制作是在相对封闭的传承模式下制作的艺术作品,也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传承模式,加上琀蝉的大量制作,使得琀蝉制作风格不同于以往的玉器风格而自成体系,并在这种独特制作理念和模式之下,形成了一套高度提炼非常成熟的制作方法。
工具和造型的完美结合是琀蝉高度的艺术魅力所在,玉材料质地坚硬,相对不易加工制作,这亦正是玉雕风格不同于石刻或泥塑的重要原因。琀蝉的制作的基本技法,古以有之,如1977年江苏吴县张陵山出土的良渚文化的玉蛙(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即是用此法制作,先做一概括的蛙型,然后在侧边缘切去造型多余的部分,在背面再饰一线刻,但这些线条仅仅是装饰线而已,此器型亦非良渚文化主要器型,此方法并没有在良渚文化得以进一步发展。后来各代亦多用此法,虽然在玉器两面的装饰线,刀法进一步变化和多样,如“双钩法”、“坡刀”、“压地隐起”等,但多是表现类似浮雕的图案美,只有在琀蝉开始,玉器两面的纹饰线不但是装饰,而且主要是用于表象形体结构和形体空间。所有一切皆从圆雕造型观念出发处理形体,即使厚度相对比较薄的蝉也是从圆雕造型观念出发。
处理局部的形体,尤其是眼部、蝉翼等均是用陀机直接一刀陀出,干净利索。有的虽说是反复走刀,精细琢磨,然感觉仍是一气呵成,可见其制作工匠的高超。
结语
琀蝉虽小,但他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是巨大的,对我们研究古人造型观念、造型手法、及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等具有重要的实物意义。在中西方现代艺术中,不乏有用几何体概括形体的雕塑作品,这些都和两千年前的两寸长的琀蝉处理手法如出一辙,此外琀蝉造型艺术的研究对我们今天的雕塑创作更是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注释:
①石荣传,陈杰.考古出土汉玉历史学观察[J].文物春秋,2006(6).
②③胡长春,张昀.汉代蝉形口含简论[J].华夏考古,2007(3):114.
④穆朝娜.史前时期的玉蝉[J].文物春秋,2006(6):11.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一、汉代的丧葬文化和琀蝉的盛行
以蝉作为玉雕题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上至新石器时代的红山、良渚、石家河诸文化,下至明清、现当代,均有制作。
玉蝉的功用最早是作为配饰用的,其间或有佩蝉做丧葬琀蝉用的,然数量较少。西汉初期,随着葬玉的盛行,开始出现了专供丧葬用的琀蝉。“西汉文景时期,玉衣已发展成熟,葬玉组合趋于定型。”① 琀蝉即是葬玉中极重要的一件,也是出土数量较多的一类,是专供放在死者口中的丧葬用器,因其多为玉质蝉形器,故称为琀蝉。
“琀”,《说文解字》注:“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琀”源于古人重丧葬的习俗,生人不忍见死者“空口而去”,遂放些物品于死者口中,故古人有琀玉之制。琀玉在新石器墓葬、商周墓葬均有考古发现,但并无固定形制,有以玉管、珠、壁、璜为晗的,有以玉贝、玉兵器为琀的,也有以玉动物形器为琀的。其中以玉蝉为琀的也有发现,但数量较少。
考古发现证明,到了汉代以玉蝉形器为琀的远多于其他玉琀,成为主流。 “在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口琀是较长见的随葬品,其中以蝉形口琀最为常见。无论是随葬品丰富,结构复杂的大中型墓葬,还是简单的小型墓葬都经常发现这类随葬品。”②且分布地域相当广泛,“北至内蒙古河套地区,西到青海,南达广西,东抵海滨。”③汉代琀蝉一般以玉质为最多,石质琀蝉其次,亦有少数琉璃琀蝉出土。
蝉的形象,有着深远的文化寓意。《荀子·大略》:“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游也。”《淮南子·精神训》:“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轻举独往,忽然入冥。”《史记·屈原列传》:“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汉人何以用蝉取代别的玉琀而作为琀的主流?美国古玉器研究专家洛弗尔氏在其所著《巴尔在中国收集之古玉》一书中说:“盖蝉之幼虫,入土变蛹,出土后,乃变为蝉,即如死者之灵魂,脱离死去之尸体,又开始其新生命,于是蝉遂为代表复活之符号矣。”汉代琀蝉的大量使用正是基于当时盛行的蝉蜕思想。
二、早期玉蝉造型的发展
史前时期的玉蝉,“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④其造型多为扁平状,亦有少数圆柱状(如:红山文化的玉蝉)。雕刻手法为“减地起突”和阴线雕刻。造型质朴,形体粗短,造型相对概念化、图案化。其中“以石家河文化中出土发现的玉蝉数量为最,不仅数量多,所占的比例高,制作精美,代表了史前时期玉蝉制作的最高峰。”除红山文化的玉蝉尺寸较大之外,其余的均较小,一般均在四五公分以下,多为三公分左右。
“殷商时期的玉蝉主要发现在殷墟的各墓葬中,多为三公分左右。”亦有极少数尺寸较大的,如:“殷墟1001大墓出土的一件玉蝉长五点四公分。”其类型风格多样,形体较为粗短,雕刻手法多为“压地”“减地”和线刻。
西周及春秋战国的玉蝉出土多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亦有少量出土,风格变化较大,形体相对较长,造型趋于写实,纹饰复杂、多样。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其雕刻手法在延续前代技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
汉初的佩蝉,继承了战国圆雕蝉的形体比例特征,雕刻手法,向圆润、典雅、优美方向发展,其造型已更趋多样。此时在造型上琀蝉和佩蝉尚区别不大,只在有无穿孔之别。佩蝉是佩戴在身上的,所以蝉身必须有穿孔,以方便佩戴,丧葬用琀蝉,是含在死者口中的,所以蝉身无需有穿孔。此类如:临沂神雀山汉墓出土的琀蝉、西安西北医疗设备厂M2:6墓出土的琀蝉等。
三、汉代琀蝉的造型和工艺特点
两汉时期的玉蝉一般体型较大,长约5、6公分左右。此一时期的琀蝉似有定制,其大小、造型特征处理手法基本相似,极具时代特征,和前代玉蝉有明显不同,即使和同时期的佩蝉比亦有不同。
(1)造型。西汉早中期,随着葬玉的普及和琀蝉的大量需求出现了一种形制概括简洁的丧葬用琀蝉,此形制可以视作对佩蝉造型的概括和简化,省去了蝉身的起伏变化,和复杂的纹饰,向几何化、符号化发展。有的只略具蝉型,如江西南昌老福山西汉墓中出土琀蝉。只做出蝉的基本轮廓,且蝉的背面,腹部不再是弧面,而是处理成大平面。有的在背部中央做一突起脊线,表示蝉背部的两个不同方向的面;有的背部呈“Y”形脊线,表示头和双翼。眼睛在前部两侧各磨一较浅斜线表示。蝉的腹部几乎通体光素无纹。这种造型于其说是蝉,其实更像一个具有蝉形的几何形。此种蝉型可以看作是在前期圆雕蝉的基础上简化的一种造型。此时的风格造型发展明显偏离自商周以来玉蝉的发展方向,具有了汉代丧葬琀蝉自己所独有风格特点。向几何化、抽象简练发展,造型相对简单,人们俗称其为“三刀蝉”。一般而言三刀蝉为西汉早、中晚期作品。如汉广陵国诸墓中出土的琀蝉。
其后丧葬琀蝉造型纹饰上逐渐发展变化,至西汉中晚期,形成了一种纹饰相对固定的,造型相对复杂点的“八刀蝉”。
蝉背部应该是蝉的正面,在背部的设计上一般多是由相对固定的九条线组构成,亦有极少数在9条左右,蝉的腹部亦是由几组线构成,线的顺序和排列方式相对固定,这些线根据形体空间的需要,雕刻表现法较多,富于变化,是表现玉蝉的形体结构不可缺少的造型,也起到起丰富、装饰作用。但并不是说这种方式制作的蝉造型和精神气质都一样,恰恰相反,“八刀蝉”中绝少见到两只造型一样的蝉,汉代的琀蝉虽是程式化的产物,然亦各具形态。在外形上有方正的,有略呈弧形的,有前宽后窄的,有后宽前窄的等等。有尖头的、有圆头的等;在动态上或双翅微张;或微合;或平头;或圆头;无不散发着各自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蝉的外形不一样,线的开合、粗细,及雕刻的深度不一样,所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琀蝉。此种琀蝉从整体造型到结构处理、纹饰处理,一气呵成,凝结着高度概括的艺术特性。
造型简洁大方、典雅、精美,然其制作较佩蝉方便、容易。因其背面纹饰具有“八分相背”特点,在制作中虽是使用陀机反复琢磨而成,然让人感觉是大刀阔斧刀刀见锋,极其洗练,所以称其“汉八刀”此法制作之蝉称之为“八刀蝉”。“此一形制的琀蝉直到魏晋六朝也有出土。” 年限跨度约为六百年左右。其后随着葬玉文化的衰退而消亡。
“三刀蝉”和“八刀蝉”的称谓皆是言汉代琀蝉造型概括,洗练,即使早中期造型最为简单的琀蝉,造形比例也是经过仔细推敲,制作研磨也是一丝不苟,整个器型端庄大方,简洁而不简单。从出土量看,这两种形制出土量均較别的形制出土量要大许多,由此可知此两种形制亦是得到汉人认可的。
(2)工艺。蝉的题材虽来自自然界,然在创作过程中不被客观自然形和程式化所拘束,大胆舍弃、高度概括。中国的雕塑重轮廓,重整体外形给人的精神感受,琀蝉亦是如此,不论基本轮廓怎么变化,不论细部怎么变化,给人最强烈感受的其实是轮廓的造型。
佩蝉一般工艺较复杂,在造型上平地起凸的地方多,如双目一般向上向外凸出体外,这在加工时就需要把眼部以外的形体,切磨掉一层,以凸出双目,这样的外凸往往有限,且不易加工。琀蝉在制作时,首先是根据选取的材料,雕刻出一个符合这块材料并符合创作者构思的一个蝉形几何体,把所有的形体结构统一在这个几何体中,根据设计和形体空间需要只在侧面切割几刀,剔除多余的地方,不用考虑上下的凸起,这种处理方法即是外凸很夸张,然加工也要相对简单的多。蝉头部的各个结构,作者亦是用简单的线或几何形表示,在用线雕刻方面,有“V”型的、有用坡刀的,即线的一面是垂直的一面是有坡度的,根据形体需要可深可浅,可宽可窄,然不管如何用线,线条均挺拔有力,棱角分明,边缘线的处理也是如此,均一丝不苟,遒劲有力。整个作品的制作不在于是否复合自然界蝉的结构,而重在结构的形式美。此也正是琀蝉让然感觉刀法洗练的原因。
琀蝉的制作,不是从微观的形体、造型角度出发,而是从宏观的造型观念入手,追求工艺、形式美及造型美。琀蝉制作是在相对封闭的传承模式下制作的艺术作品,也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传承模式,加上琀蝉的大量制作,使得琀蝉制作风格不同于以往的玉器风格而自成体系,并在这种独特制作理念和模式之下,形成了一套高度提炼非常成熟的制作方法。
工具和造型的完美结合是琀蝉高度的艺术魅力所在,玉材料质地坚硬,相对不易加工制作,这亦正是玉雕风格不同于石刻或泥塑的重要原因。琀蝉的制作的基本技法,古以有之,如1977年江苏吴县张陵山出土的良渚文化的玉蛙(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即是用此法制作,先做一概括的蛙型,然后在侧边缘切去造型多余的部分,在背面再饰一线刻,但这些线条仅仅是装饰线而已,此器型亦非良渚文化主要器型,此方法并没有在良渚文化得以进一步发展。后来各代亦多用此法,虽然在玉器两面的装饰线,刀法进一步变化和多样,如“双钩法”、“坡刀”、“压地隐起”等,但多是表现类似浮雕的图案美,只有在琀蝉开始,玉器两面的纹饰线不但是装饰,而且主要是用于表象形体结构和形体空间。所有一切皆从圆雕造型观念出发处理形体,即使厚度相对比较薄的蝉也是从圆雕造型观念出发。
处理局部的形体,尤其是眼部、蝉翼等均是用陀机直接一刀陀出,干净利索。有的虽说是反复走刀,精细琢磨,然感觉仍是一气呵成,可见其制作工匠的高超。
结语
琀蝉虽小,但他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是巨大的,对我们研究古人造型观念、造型手法、及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等具有重要的实物意义。在中西方现代艺术中,不乏有用几何体概括形体的雕塑作品,这些都和两千年前的两寸长的琀蝉处理手法如出一辙,此外琀蝉造型艺术的研究对我们今天的雕塑创作更是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注释:
①石荣传,陈杰.考古出土汉玉历史学观察[J].文物春秋,2006(6).
②③胡长春,张昀.汉代蝉形口含简论[J].华夏考古,2007(3):114.
④穆朝娜.史前时期的玉蝉[J].文物春秋,2006(6):11.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