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_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环保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环境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中学地理教学中缺乏对环境教育的重视,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目的是为地理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环境教育教学方法意识
  地理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责任,对学生后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缺乏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导致学生的环保意识淡薄,对学生的后期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改变地理教学的现状,教师需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后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地理教学是建立在分析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之上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环境、利用环境、保护环境和改造环境的方法,旨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环境观。就中学地理教学而言,是以地球环境为开端的,然后介绍人来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见,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有着较强的可行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存在互补性,前者是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正确认识,了解相应的环境问题,并按照一定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的保护环境;后者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使学生自觉的形成环境意识。可见,地理教学的很多内容是环境教育的知识基础和知识储备,二期环境教育是地理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环境观的重要手段。其次,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关注人类社会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中学地理教学加强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为了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和环境观,需要对中学地理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进而引导学生用环保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教师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需求,采取有效的手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
  (一)借助多媒体渗透环境教育
  多媒体等先进教育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避免单纯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口头描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些环境问题,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使学生加深印象,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例如在学习森林的相应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长江特大洪涝灾害”、“北京沙尘暴”等录像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的认识到环境破坏造成的恶果,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然后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讨论灾害形成的原因,认识到人类滥砍滥伐造成了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等诸多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纸、拒绝用一次性筷子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可见,开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向学生呈现直观的资料,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进行有效的结合,达到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借助地理数据表格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数据表格来对问题进行直观的呈现,进而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直观认识,其中借助数据表格便于向学生呈现整体知识,提高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数据表格引发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在学习地球上的水时,教师可以将地球上的水用扇形图展示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地球上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使学生明确地球上的可用淡水是有限的,需要节约用水。可见,通过表格数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通过讨论缺水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呼吁大家要节约用水,不污染水,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法。学生思维活跃.再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好行为。
  (三)地理教学中引入环保话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讲授基本的地理知识以外,还需要借助环保话题,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的考虑当前的环境问题,为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中,结合某一环保专题,引导学生进行小论文编写、漫画比赛以及演讲比赛等,使环保教育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情趣和热情,共建绿色家园,提高环保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把地理教学引入到课堂之外,即让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应的环保资料,并结合课本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樣就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范围,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同时对学生观察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乡土地理教育,培养环境习惯
  乡土地理教育可以说是将某些乡土的地理现象视为教学资源.并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学校课程,有效的消除了学生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等公共场所,鼓励学生在学校和家里亲自栽培一些花、草等,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可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让他们亲自体验河水变浑了,垃圾变多了,空气被污染了等,同时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并不是环保部门的事,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做、随时随地都要做的事,从而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应将环境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深入推进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培英.学校环境教育给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J].地理教育,2011(04)
  [2]袁德翼.地理教育中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1(12)
  [3]卢俊新.中学地理课程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初探[J].地理科技,2010(11)
  [4]韩英英.环境行为能力培养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J].环境期刊,2011(03)
其他文献
第二季(夏薯)栽培技术措施 1.力争早栽,夺取高产 第二季早栽晚收充分利用季节,延长生育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据试验,7月份每早栽一天,平均增产2%左右,因此,要采用边收边栽,收
【摘要】本文从自己从教二十余年的实际情况出发,简要谈了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引起这些问题的一些原因,最后说了一些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思考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这几年中,初中地理教学从质到量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特别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然而,特殊的教育环境致使诸多问题也日益彰显,让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感到困惑。本
【摘要】历史故事是历史的重要载体,合理应用历史故事能够有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实例,就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还能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此同时,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教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讲解,培
该文主要评估末制导炮弹对运动目标射击的射击效率。在分析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射击特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影响其射击效率的各种因素,并给出了计算毁伤概率的计算公式。最后探讨
会议
本试验对西宁种质库中不同贮藏年限和不同包装的4份大麦种质分2项指标进行了活力水平测定。结果显示:贮藏年限越长,其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越低,而电导率越高。另外,密封包装内种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教育业越来越得到重视,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因此,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经济进步的保证。而教育想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研究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相关的特征,并且对如今的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做出了说明,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结合地理教学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了初步研究
摘 要:建筑结构之所以会产生变形,且变形度较大直接影响其使用的情况是因为在某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其建筑结构会被简谐荷载的作用所影响。因此,文章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动力在简谐荷载的作用下的相应问题,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简谐荷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响应  中图分类号:P315.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3-0056-02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有了
《湖心亭看雪》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出自晚明小品文大师张岱之手,作品为我们读者讲述了在大雪持续三日晚上八点左右驾舟前往西湖赏雪的故事。编者将文本分为两段文字,第一段侧重于写雪景,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上下全白,一片空濛的雪后世界;第二段文字为我们记述了作者在湖心亭巧遇异客开怀畅饮的故事。内容简约,但细读之,文本却颇有几分内涵,值得我们去品味,鉴赏,重构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框架。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