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教育部迅速做出了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和“停课不停教”等系列部署。但是,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也凸显了学校教育的传统供给方式多样性、弹性不足,不足以应对重大疫情等突发情况的冲击,亟待做出改变。
一、网络学习准备不足
网上教育资源不足、良莠不齐,教育内容、教学节奏、授课水平等差异较大。学生面对庞杂的网络课程不知如何选择,看不懂不知问谁。面对网络学习的迅速、全面开展,学校和老师面对直播和教学材料准备、学习过程管理、教学平台使用等诸多任务手忙脚乱,更谈不上对学生自学的指导、讨论交流与讲评。直播视频、电子书本、网上交互、作业打印,需要多种终端设备,不少家庭慌忙购买各类配套产品,打印机一度货源紧张。很多学生和祖父母生活,老人不会使用电子产品,即使父母在家也需要网络办公,无暇指导;低年级学生还没有熟悉网络,无法切换不同的网络教育资源。
二、教育技术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差异较大
我国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网络学习对于发达地区、优质学校、条件优越的家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而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等网络条件较差地区,则作用有限,甚至无法操作,如强制要求进行网络学习,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扩大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三、网络学习效果待评价,与学校学习如何结合亟待研究
利用网络开展教学能否替代或部分替代学校教学,其效果很难评价。从短期看,居家网上学习和返校复课后学习能否有效衔接,学生复课后是否还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网络学习;从长远看,网络学习如何与学校学习有机结合,网络学习如何更加个性化、精准化都亟待探讨和进一步明确。
通过学校提供的教育,对具体的学习时间、内容安排、考试节奏等都有统一的规定,在遇到重大灾害、突发事件时,这些制度设计就会遭遇难以克服的困难。应在教育领域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满足多元、多样、灵活、个性的教育需求。
为此,建议:
一、构建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资源体系
尽快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线上学习中心),汇集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由国家统一采购,免费为所有的学习者提供,并优化课程分类,加强选课指导,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持续动态更新。各地着力开发适合本土教育需求、各具特点的课程资源,作为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同一教学内容的不断重复建设。各学校应着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积极适应“互联网 教育”趋势需要,对学生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给予必要的指导,并负责作业批改、答疑解惑、学习咨询等,而非强制要求人人上网课。
二、加強资源支持,缩小城乡信息技术差距
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普遍覆盖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配备力度,进一步鼓励城市名校、社会教育机构帮扶农村地区教育,倡导公益组织、慈善基金等对贫困家庭进行网络学习设备捐赠。同时,为农村地区提供多类别、简便易得的教育资源获取渠道,如电视播放、广播推送、刻录光盘等。
三、调动家庭积极性,做好家校共育
更加重视对家庭关系调适的指导,对家长帮助学生做好居家学习计划、助手的指导,并监督学生有效执行个人学习和生活计划。教师要结合居家学习与生活的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居家学习课程资源,包括自学材料、作业、检测试题等,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好各种居家学习活动,如读书、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
四、研究网络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在家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并适时予以指导;开学后,尽早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学校教育的内容、进度和安排,对学生提供补救性措施。
一、网络学习准备不足
网上教育资源不足、良莠不齐,教育内容、教学节奏、授课水平等差异较大。学生面对庞杂的网络课程不知如何选择,看不懂不知问谁。面对网络学习的迅速、全面开展,学校和老师面对直播和教学材料准备、学习过程管理、教学平台使用等诸多任务手忙脚乱,更谈不上对学生自学的指导、讨论交流与讲评。直播视频、电子书本、网上交互、作业打印,需要多种终端设备,不少家庭慌忙购买各类配套产品,打印机一度货源紧张。很多学生和祖父母生活,老人不会使用电子产品,即使父母在家也需要网络办公,无暇指导;低年级学生还没有熟悉网络,无法切换不同的网络教育资源。
二、教育技术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差异较大
我国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网络学习对于发达地区、优质学校、条件优越的家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而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等网络条件较差地区,则作用有限,甚至无法操作,如强制要求进行网络学习,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扩大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三、网络学习效果待评价,与学校学习如何结合亟待研究
利用网络开展教学能否替代或部分替代学校教学,其效果很难评价。从短期看,居家网上学习和返校复课后学习能否有效衔接,学生复课后是否还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网络学习;从长远看,网络学习如何与学校学习有机结合,网络学习如何更加个性化、精准化都亟待探讨和进一步明确。
通过学校提供的教育,对具体的学习时间、内容安排、考试节奏等都有统一的规定,在遇到重大灾害、突发事件时,这些制度设计就会遭遇难以克服的困难。应在教育领域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满足多元、多样、灵活、个性的教育需求。
为此,建议:
一、构建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资源体系
尽快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线上学习中心),汇集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由国家统一采购,免费为所有的学习者提供,并优化课程分类,加强选课指导,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持续动态更新。各地着力开发适合本土教育需求、各具特点的课程资源,作为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同一教学内容的不断重复建设。各学校应着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积极适应“互联网 教育”趋势需要,对学生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给予必要的指导,并负责作业批改、答疑解惑、学习咨询等,而非强制要求人人上网课。
二、加強资源支持,缩小城乡信息技术差距
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普遍覆盖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配备力度,进一步鼓励城市名校、社会教育机构帮扶农村地区教育,倡导公益组织、慈善基金等对贫困家庭进行网络学习设备捐赠。同时,为农村地区提供多类别、简便易得的教育资源获取渠道,如电视播放、广播推送、刻录光盘等。
三、调动家庭积极性,做好家校共育
更加重视对家庭关系调适的指导,对家长帮助学生做好居家学习计划、助手的指导,并监督学生有效执行个人学习和生活计划。教师要结合居家学习与生活的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居家学习课程资源,包括自学材料、作业、检测试题等,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好各种居家学习活动,如读书、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
四、研究网络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在家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并适时予以指导;开学后,尽早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学校教育的内容、进度和安排,对学生提供补救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