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_w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德育工作,很多人以为这是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或班主任的事,似乎与数学无缘,这是一种误解,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德育”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育工作的“空白区”。笔者以为数学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认真钻研、挖掘教材,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受到了形象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了素质,加强了数学内在美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任教育、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把握数学美的特征,发挥数学美育功能
  
  数学美是蕴含在它内部的抽象概念、数字图形、公式符号、命题模型、推理论证,思维方式的和谐、严谨、奇异的形式,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由于我们在教学中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乏味,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更谈不上去创造数学的美,发挥课堂教学的美育功能是数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
  
  1、展示数学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科学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例,形象直观的教具来经入教学概念、定理、公式,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介绍生动形象的教学典故,把趣闻轶事引入课堂内容,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趣味性、思考性强的问题,引人入胜。
  
  2、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在于抽象的理论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情内容,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情材料,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他们以直观的形象的认识,再上升理性高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工整的板书、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3、发掘数学之美,陶冶思想情操
  如同文学和艺术一样,数学审美教学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它的核心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引起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
  
  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特点,挖掘数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部数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古时的自然科学处于初始状态,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处于原始、朦胧的阶段,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自然“科学家”这说明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高中阶段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学生对老师挖掘教学中辩证法思想倍感亲切,易于接受。下面列举说明:
  
  1、运动、发展的观点
  中学教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判断、推理都有自身的矛盾,都是运动和发展的,如曲体和直线,点与轨迹,无穷小量与零等处于矛盾的形态中,而这种矛盾恰为解决矛盾,提供了一个过渡和桥梁作用。
  
  2、对立统一的特点
  中学教学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处处可见,如“未知与已知”、“相等与不等”、“常量与变量”、“有限和无限”、“动态和静态”等。在解某些系数中含有字母的方程可以视未知数为已知数,已知数为未知数在解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数的方程时,可以考虑用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求解;在处理含有参变数的问题中,参变数既是变数又是常数在求解极限问题时,往往是变无穷为有穷来处理,这些方法都是对立统一的观点在数学中具体运用。
  
  3、普遍联系观点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内部的诸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如一个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总是相互制约的;数与形在坐标系中由一个序数牵制着;几何问题可用三角求解;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等等,无不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而又相互制约。
  
  4、量变、质变观点
  数学的对象是运动的,变化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在圆锥曲线统一定义中,随离心率的大小变化而引起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质变圆的切线是割线的特殊状态数列极限是数列变化的“极值”等。教授这些内容,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可采用彩色粉笔,电化教导等手段,把其间的关系表现得生动逼真、淋漓尽致。
  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无不闪耀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如在处于是选择题时可用验根法,它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电排列、组合中的问题有时除以2即可,它是一分为二思想的体现;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是抓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等等。
  
  三、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
  
  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我国源远流长,先人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勤奋,对世界的数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年轻的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踏着先辈们的肩膀,在数学上,在自然科学的其它方面勇攀高峰。
  中国数学史是中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科学人生观教育的生动素材。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的实际,向学生介绍我国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如数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数论、微分几何等领域的研究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连续夺魁;数学的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史实和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而且也对整个世界的现代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向学生介绍由于我们民族思维习惯的缺陷,注重演绎而缺乏归纳,致使我们的研究成了他人的成果,如平面几何方面,二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欧几里德把人们在生产、生活先人们早已探索过、积累过,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份遗憾,到近代由于科技的落后,数学也处于停滞状态,而近二三百年时间,西方的“函数”、“微积分”、“计算机”等领域蓬勃发展,可我们的许多研究成果因缺乏归纳、缺乏传播,结果在数百年,或几十年后都以西方人的名字命名为某定理、某公式。通过这些生动例子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发展水平,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他们为国争光的自尊心,树立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总之,中学数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表现出科学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教学教育不只是具有巨大的智力价值,还具有极大的精神道德价值。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具有诸多渠道,通过这些渠道,教师纠正“重智轻德”的观点,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德育的“渗透点”,设计教育手段的“出发点”,既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数学教育在全面提高人素质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在新的世纪应该倍加重视数学的德育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已是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使阅读教学的行为模式得到最优化。  关键词:阅读体验;教学设计:阅读过程;语言探究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题。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体验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在阅读中,要想达到对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及激发和保持学习动力,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优化课堂教学当成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尽最
阅读中,无论是情感体验、个性感悟,还是语言文字训练,都应该以读为凭借物,以读为中介环节。读是感的基本前提,无感何以能悟呢?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不光悟其情,还要悟其法。也就是说,应当在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的同时,注重对课文语文的学习、语言现象和规律的感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一、初读阶段入情,侧重认读感知训练。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信息技术的提升,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新的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催促着教师提高自身能力,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学
期刊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方面内容,在英语学习中,写作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不容忽视.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互相促进.写作是对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一
期刊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是举世皆知的珍贵药用植物,主产于我国,朝鲜、日本、及苏联等国亦有栽培。由于人参属阴性植物,必须遮荫栽培。遮荫方式不同,左右光照条件,直接
中国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将近1亿”。如今处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变迁和转型期的矛盾困惑,无不反映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中,并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作为
药物功效为中药学理论的核心部分。中医药功效术语对中医药的继承、发展与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中药功效术语做出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本草著作之大成。其“主治”项不但保留了古代医家大量用药经验,也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功效术语。通过研究《本草纲目》“主治”项的功效术语,可以对我国古代本草著作的功效术语研究起到执简驭
目前,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深受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从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多媒体教学在实践中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运用中加以解决.rn1.“多媒体”
期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在实践活动中往往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在“实践活动”中就自然蕴涵“综合应用”。因此,研究“实践与综合应用”,就应该重点研究怎样为学生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    一、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