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策略意识 感受策略价值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9~91页,例1。
  二、教材分析
  在学习替换策略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列表、画图、一一列举和倒推等策略,并在运用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这为解决课本例1的问题奠定了基础。而解决例1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或把“大杯”替换成“小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实现将复杂问题转换成简单问题的意图。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替换”的思想,学会用“替换”的策略转化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准备
  导学案:要求学生课前完成。
  1.查一查: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弄清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体重的?
  2.填一填:苏果超市这两天在搞积分换肥皂的活动,积满1000分可以换肥皂1块,老师积了2000分,可以换( )块肥皂,小明的妈妈换了5块肥皂,她积了( )分。
  3.想一想:一个大纸杯比一个小纸杯多装50毫升水,如果把满满一大纸杯水倒入小纸杯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如果把满满一小纸杯水倒入大纸杯里,又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4.算一算:(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的小杯中,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中,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列式的?
  五、教学思路
  笔者的教学设计分五个环节:1.创设情景,激发替换策略的需求。2.自主探究,形成替换策略的意识。3.巧改例题,建立替换策略的模型。4.多样练习,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5.总结归纳,感悟替换策略的内涵。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替换策略的需求
  1.讲解导学案的第1个问题。
  2.学生口答导学案的第2个问题。
  3.讨论导学案的第3个问题。
  4.联系思考,孕育思想。
  师:刚才从“曹冲称象”的故事,到积分换肥皂的活动,再到大、小纸杯倒水的游戏,你认为三者的共同点在哪里?(都用到了“替换”,板书:替换)
  师:看来替换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是挺大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说明:利用“曹冲称象” “ 积分换肥皂” “大、小纸杯倒水游戏”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孕育思想,把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自觉产生策略意识。)
  (二)自主探究,形成替换策略的意识
  1.解决导学案中的第4小题,让学生抢答。
  2.出示课本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课本例1与导学案中的两道题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理解例1给出的信息。
  ①课件出示两种杯子图,让学生说说这两种杯子的关系。
  ②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句话的?
  ③“正好倒满”,是什么意思? “各是多少毫升”你是怎样理解的?
  (3)让学生自主探索。
  ①尝试解答。师:请同学们拿出发给你们的作业纸,先画一画,再解答,然后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你的想法。
  ②学生讲解。两名学生上讲台讲,展示不同解法。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你是怎样替换的?根据哪个条件替换的?为什么要这么替换?(体会“替换”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替换后可以怎样解决?”这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引导学生检验。
  师:要知道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检验?
  师引导:检验时要注意满足题中的两个条件。
  学生检验交流。检验:6×80 240=720(毫升) ,80÷240=。
  师:希望同学们在解答后要自觉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这样才能保证解题的正确率。
  (5)反思小结,理解策略。
  师: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替换方法解决了这道题,这两种方法有没有相同点?
  生小结:不管是把大杯替换成小杯,还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都要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替换成同一种杯子,然后直接用“果汁总量÷杯子个数=每杯的容量”来求出。
  师追问:这两种方法都是依据哪个条件来替换的?
  (6)改例题中“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为“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即“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学生尝试解答,全班交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解题思路,明确为什么这样替换。
  比较改后题与例题解题策略的相同点。(都是根据有关倍数的关键句来替换,替换后总量没变,杯数变了)
  (三)巧改例题,建立替换策略的模型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比较分析:与例1比,题目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两个条件有什么不同?(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是倍数关系,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是相差关系)“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是什么意思?   2.探索替换:解决这道题需要用到替换方法吗?怎样替换?还可以怎样替换?
  课件出示,帮助学生理解:把一个大杯替换成一个小杯,会出现什么情况?(装不下,要拿走20毫升),替换以后一共有几个小杯?7个小杯能装720毫升吗?只能装多少毫升,怎么算?为什么要用720-20?
  还可以怎么替换?让学生说一说:把一个小杯替换成一个大杯后,结果可以多装20毫升,把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就可以多装6×20=120(毫升)(课件随机演示),为什么要用720 120?
  3.学生任选一种方法完成,完成后同桌间相互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反思比较:我们在解决这道题时,也用到了替换策略,这两种不同的替换有没有共同点?通过替换,就可以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替换成一种相同的杯子。但要注意的是,替换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装的总毫升数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杯数没变)对于两种解法,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比较沟通:这道题与课本例1在解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小结:两道题都是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例题给的信息表示两种杯子容量的倍数关系,我们就用“一换几”的替换来解决;改编后的题给的信息表示杯子的相差关系,就用“一换一”的替换来解决。因为两题替换的依据不同,所以替换的方法也不同,我们要根据题目的条件正确地选择替换的方法。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设计了两道复习题,在复习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沟通大小杯的容量关系,让学生明白:题中只有一个未知量时,直接用除法就能解决问题,为下面的例题教学做好铺垫——让学生自觉地形成替换意识。然后教师围绕“为什么要替换?”“怎样替换?”“替换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反思”等学习活动中,感受、探索替换策略的运用和价值,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四)多样练习,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
  1.填空:
  (1)用4个同样的大盒和12个同样的小盒装满球,一共装了140个,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是小盒的2倍,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如果把4个大盒替换成( )个小盒,那么一共有( )个小盒装了140个球,每个小盒装( )个球。
  如果把12个小盒替换成( )个大盒,那么一共有( )个大盒装了140个球,每个大盒装( )个球。
  (2)用4个同样的大盒和12个同样的小盒装满球,一共装了14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3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如果把4个大盒替换成4个小盒,那么,就少装( )个球,也就相当于( )个小盒装了( )个球,每个小盒装( )个球。
  如果把12个小盒替换成12个大盒,那么,就多装( )个球,也就是相当于( )个大盒装了( )个球,每个大盒装( )个球。
  2.列式计算:
  (1)用32元钱正好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文具盒,文具盒的单价是笔记本的5倍,文具盒和笔记本的单价各多少元?
  (2)用32元钱正好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文具盒,文具盒的单价比笔记本多16元,文具盒和笔记本的单价各多少元?
  3.如果要用替换策略解决下面的问题,可以选择哪个条件?用64元买了2千克樱桃和4千克苹果。__________,每千克樱桃和苹果各多少元?
  (1)每千克苹果与樱桃的价钱比是1∶2
  (2)每千克樱桃的价钱比苹果贵8元
  (3)买樱桃和苹果的钱一样多
  (设计说明: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明确有关替换问题的两种类型:倍数和相差关系时应该怎样解决,填空题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半扶半放中加深理解并运用,然后放手让学生解答第2题,接着出示缺少条件的问题,让学生筛选辨别,第3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运用替换策略的特定的问题情境,加深对策略的理解。体会学习替换策略的价值。)
  (五)总结归纳,感悟替换策略的内涵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运用“替换”策略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在平时学习或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或经历过“替换”?
  师:其实,早在清代康熙年间,人们就已经用替换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想不想看一看?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清代康熙年间编辑的算书《御制数理精蕴》中的一题:“设有谷换米,每谷一石四斗,换米八斗四升。今有谷三十二石二斗,问换米几何?”
  帮助学生分析题意,让学生解答。
  (设计说明:小结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时,感悟了替换策略的内涵。教师引领学生利用替换策略解决我国古代名题,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情感。)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笔者以学生为主、以实践为基、以反思为本,让学生学会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替换策略的价值,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策略意识。课堂上,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进行有效的互动,但由于时间的限制,笔者在如何处理好学生思维差异的问题时做得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努力协调好这种差异,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吃透、吃好、吃饱,努力构建积极、欢乐、自主、高效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江苏省丹阳市新桥中心小学 212322)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而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是搞清楚“教什么”的关键。因此,教师通过解剖教材体系、挖掘教材内涵,从数学本源上进行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建构和发展。  对此,本文试通过对从2014年9月全面铺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新增的、年段调整的、板块变化的一些课例的分析,来谈一下如何基于新教材实施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  一、探寻新旧联系,显知识本质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
什么是数形结合?数学家华罗庚有过非常精辟的诠释:“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正是从“形”对于“数”的直观性、“数”对“形”的深刻性这两个方面着手,发挥了数形结合的作用。由此,数形结合既是研究探索数学的一种思想方法,又是帮助学生理解解释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下面笔者以数与形的结合为抓手,进行“倍数与因数”的教学探索,并作一些教学思考。  一、借“形” 引出概念  师
【摘 要】儿童“左右”方位混淆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6~9岁儿童的左右概念,发现:7岁是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敏感期;9岁儿童能比较准确、灵活地辨认左右方位;6~9岁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女性儿童发展速度较稳定,男性儿童增势快且在7岁时表现较突出。本研究为教学时机的选择提供了一项实证参考。  【关键词】左右概念;实证研究  教过一年级的教师都有体会,“左右”方位,学生常常分不清
这节课是以数学家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为史料背景展开的。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探究一笔画图形的规律,还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满的过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作及判断图形能否一笔画——明确何为一笔画  教师在屏幕上动态展示一笔写出“好玩”两个字的过程(如图1)。  师:同学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学习者不是单纯地指学生,而是指教师、学生在内的直接参与者。也就是说,在学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教师要成为大朋友。就是这个大朋友,要少一些“任性”,多一些“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情研究,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方式,指导学习方法,让我们的学本课堂真正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少一些“应该”,多一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是逻辑的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19世纪中期以来,逻辑更是高频地出现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序列中。现在的人们在日常辩论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逻辑,逻辑已经着笔挥就了数学思维的底色。从本源上看,数学就是一些符合逻辑原则的体系,就是做一系列假定,然后用逻辑工具推导出一系列结论的理论体系。《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9年第3期中的诸多文章体现了数学的逻辑味,从数学思维的底层推
【摘 要】“规律”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小学数学中的“找规律”并不是找“客观规律”,而是要探索重复的模式。在教学中,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发现重复的模式,其次是表达重复的模式,之后还需要从经由抽象之后表达出的模式中找到现实的模型,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模式的创造,感受数学的秩序和美感。  【关键词】找规律;模式;重复;周期  图1选自一本数学
【摘 要】数学教学应力求让学生自主探索。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经历“山穷水尽—以退为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过程,从而上出真正的数学探索味。  【关键词】探索味;引导;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广大数学教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能力。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倡导的学生独立探索,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独立思考学习。学
【摘 要】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基于翻转复习,开展共学悟法,可以实现课堂的深度思考和精准复习。以“‘平面图形面积’的总复习”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单翻转复习,精准把握学情,引领学生通过“分享成果,构建网络;梳理关系,沟通求联;错题聚类,融通悟法”等教学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力。  【关键词】平面图形;面积;共学悟法;深度复习  小学六年级总复习教学中,由于知识点多而散乱,且彼此
数学习题不仅承载着巩固与联系、拓展与应用的基本教学功能,还具有启迪思维、激励创新、发展素养等多重价值。充分挖掘习题的拓展功能,将习题的教学价值尽可能放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处理习题往往过于简单化,分析习题更多地注重结果而忽视对学习策略的指导,反映在命题能力上也呈不断弱化的趋势。一线教师如何在不断研究习题的过程中提升习题开发利用能力和命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