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彰显数学思维的本源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是逻辑的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19世纪中期以来,逻辑更是高频地出现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序列中。现在的人们在日常辩论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逻辑,逻辑已经着笔挥就了数学思维的底色。从本源上看,数学就是一些符合逻辑原则的体系,就是做一系列假定,然后用逻辑工具推导出一系列结论的理论体系。《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9年第3期中的诸多文章体现了数学的逻辑味,从数学思维的底层推进,着力于分析数学思维在逻辑层面上的存在和理念更新,彰显了数学思维的本源。
  一、突破形式逻辑,彰显“思辨的奇妙”
  逻辑是一门讲述思维形式的学问,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头脑风暴愈演愈烈,想要更好地生存,不仅需要勤奋,还必须拥有智点,甚至还要打破常规。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何创新,这一切还是要依靠人类的智慧。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具有卓越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逻辑拓展上往往超出常人。
  郜舒竹教授的开篇一文《数学中的“异想天开”》指出,“异想”指的是求异的思维方式,与求同的思维方式相对,它符合基于辩证逻辑的辩证思维规律,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不断经历和培养的内容,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郜教授还列举了数学发展历史中存在运用异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案例。比如帕斯卡与费尔玛对赌注分配问题的研究,《孙子算经》和《算法统宗》中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倍头法”“半足术”的剖析格外精彩!郜教授指出,半足术和倍头法都违背了通常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具有与众不同、不同寻常的异想特征。这样的异想不能被认为是错误的思维,而应当看作是对通常逻辑思维的拓展与提升,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人们智慧的体现,这也恰恰说明基于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是有局限性的。
  突破形式逻辑的局限是对通常的逻辑思维的拓展与提升,因此教师的教学需要遵循辩证逻辑为基础的辩证思维,以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观念为基础遵循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一定伴随着对立一方的存在,同样对立的双方相互排斥,同时也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思维解释过程中,应該注意到“是”与“非”并非处于截然分离的状态,完全可以允许学生在逻辑中设立中间地带或过渡区,即思维对象可能同真、共存和相互转化。
  例如,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就会在思维中产生“平角不是角”的意识。而用辩证思维的眼光看,直观上的“非角”可以与思维中的“是角”并存,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把直线看作是小于180度的角与大于180度的角相互转化需要经过的一个瞬间,这样就实现了“非角”与“是角”的相容和统一。超越逻辑的无矛盾律以多视角的辩证思维虚拟出未发生事件的各种可能性,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这样的思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所以我们应该倡导“变教为学”,将课堂还给学生,提供学生思维活动的游乐场,让学生玩转数学思维,在逻辑场里不受约束地探究无限可能。
  二、重构学科逻辑,彰显“结构的魅力”
  本期话题“如何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推出了6篇文章,是由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邵汉民领衔的团队倾心呈现——单元整组教学交流“三位数乘两位数”。团队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导读由邵汉民和赵丽丽两位老师双向展开,层层推进,精彩纷呈。首先赵丽丽老师从《整体理念观照下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教学实践》一文谈起,分享了一线教学最新的教学感悟:1.要从计算方法上进行整体回顾,也要从数量关系上进行抽象概括;2.可以结合计算总结积的变化规律;3.可以结合学习内容进行函数思想的渗透。赵老师认为要将积的变化规律与函数思想渗透于两个板块之中。一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模型的构建与练习;二是数量关系整体回顾、拓展与应用。一线教师可以根据案例做进一步的教学实践,相信会有诸多收获。
  邵汉民老师的话题中呈现的关键词是“认知规律”和“学科逻辑”,这两个基点抓住了单元整组教学的核心要素。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教材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构成的,同一单元中的新知又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写的。因此教学拓展可以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来审视单元内的课时教学内容,并通过适当的调整与重组来更好地构建起基于学生认识规律与数学学科逻辑的单元教学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学和教师教效率的提升。经过邵老师的梳理,“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的结构清晰呈现,在此基础上,团队又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重新架构新的教学思路。邵老师的解读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独特的理性美、结构美,彰显了数学学科逻辑在结构优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推荐大家慢慢研读,并做一线教学尝试。
  三、基于实证逻辑,彰显“数据的精准”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宇宙的一切都可归因于逻辑,逻辑是一切的本源,从经验走向实证是当前教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葛素儿老师带来的是《基于数据实证的小学数学教学精准化实施》,交流中,葛老师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精准的数据可以帮助教师找准核心问题,进行精准教学。葛老师以“倍的认识”教学为例,提出两个基于实证的教学策略:1.从“知识层层分解,构建精准目标树”;2.从“学习层层深入,教学精准设计”。这为一线教师在教学研究时,从数据化走向大数据化提供了方向。
  文章解读中关于“目标树”的分析格外精彩: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真实全面的数据分析可以让教师精确把握教学目标,其中最有价值的数据来源于学情实证和教材实证,分别回答“教什么”和“学生在哪里”这两个问题。通过逻辑分析,我们找到了基于数据实证本源,即“学情”和“教材”,它指向的是我们教学的本质,即回答了“教什么”和“学生在哪里”。   显然,这样的思考含金量很高,指向的是逻辑在哲学方向的思考。我们知道虽然逻辑形式和规律有限,不可能适用于无限的思维实践,但在对它们的反复使用中,却能够加强人们对逻辑思维一般原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具备更明确、更周密、更有序的高层次思维。在实证研究的道路上,需要逻辑的支撑,虽然现代逻辑已逐渐渗透数学领域,但对于距离时代召唤的一般思维逻辑还有一段差距,我们都需要努力!
  四、厘清数理逻辑,彰显“推敲的锚點”
  本期导读活动特邀了“数说九章”栏目的章勤琼博士在线交流,虽然章博士没有做PPT,但是他的语言表达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丝丝入扣,让我们听得特别清楚明白,深深地感受到数学表达的理性美。
  “28÷12=280÷120吗”这个话题源于网络上的一次讨论。主要有三个观点:1.认为此题应该是相等的,因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商是不变的”;2.“虽然商不变,但是余数会变化。这道题应该是小于,原因是如果把两边的式子计算出来,商相同,但余数并不相等。因为28÷12=2……4,而280÷120=2……40,商 2 和2 是一样的,而余数40比4要大,所以280÷120更大一些”。理由是“商相同时应该比余数”。3. 有人对这个题目本身提出了疑问,“这道题目是要比较余数的大小还是比较结果的大小?如果是比较余数的大小,应该是小于,如果是比较结果的大小,应该是等于”。章博士通过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解读:1.“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关系;2.商的变化规律。章博士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在学生初次接触余数时,应强调余数与除数的相应关系;在运算教学中,应重视对等式性质与运算法则的理解。”
  “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是运算法则的一部分”这从数理的角度厘清了“28÷12=280÷120”的教学价值取向。逻辑的魅力在章博士的文章和交流中呈现得无比绚丽多彩,这也提醒我们一线的教师,在分析解决一些有争议的数学问题时,不妨从数理逻辑的角度多思考一些,这样就会抓住问题的核心及教学的价值取向,或许收获会异常精彩!
  如果把思维看成一个圆形,那么逻辑就是一个方块。逻辑与思维的关系就像在方块中取圆形,永远无法占据整个方块。逻辑中的思维也是如此,永远穷尽一般思维的方块,因此它可以完美地彰显思维的本源。方圆之间,如何发挥逻辑在数学思维中的巨大作用?我们任重而道远!
  (浙江省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能把它看作像历史、地理、数学这样的学科,而要把它看作像打字、游泳、踢足球这样的技能。技能的熟练掌握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实践:通过打字的实践学会打字,只有跳到水里才能真正学会游泳,而语言的掌握同样要通过自身的实际运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继而形成语言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在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信念和意识,在学习
数学课堂要能够体现数学的学科本质,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内涵,不能丢掉本应具有的“数学味”。怎样让数学课堂保留住“数学味”?笔者结合本期的文章以及自己的一些实践思考,抛砖引玉,期望引起广大同行的思考和关注。  一、经历过程,强化抽象,以本质理解构建认知体系  数学学科的本质,即“数学味”。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从事多年数学教育研究之后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
【摘 要】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重要定理,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总复习”中安排的这一内容,存在“问题较为综合,学生缺乏相关经验;素材形式单一,学生无法深入体验”等问题。结合相关史料,借鉴初中数学的一些做法,通过“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作为导入素材,借助‘勾三股四弦五’进行进一步探究,利用‘赵爽弦图’尝试进行实验证明”这样三个教学任务,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发展
【摘 要】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已知两个数a,b(b≠0),要求一个数q,使q与b的积等于a。有余数的除法为任意一对自然数m和n(n≠0)规定了两个而不是一个自然数与之对应。两者存在本质的差别,不能说有余数的除法是除法的特例。有余数除法中“商……余数”的表示方法不能看作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因此,在比较28÷12与280÷120这两个式子的大小时,不能运用“商相同,看余数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节课之前,笔者对该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教学设计时力图帮助学生解决两个疑惑。  一是让学生明白当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后,为什么还要学习折线统计图。  二是为什么书上说:条形统计图方便我们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够比较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这怎么解释呢?  虽然想在课堂上尽力体现这两点,但是实践发现,要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操作起来很不简单,对于其中的“道理”,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而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是搞清楚“教什么”的关键。因此,教师通过解剖教材体系、挖掘教材内涵,从数学本源上进行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建构和发展。  对此,本文试通过对从2014年9月全面铺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新增的、年段调整的、板块变化的一些课例的分析,来谈一下如何基于新教材实施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  一、探寻新旧联系,显知识本质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
什么是数形结合?数学家华罗庚有过非常精辟的诠释:“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正是从“形”对于“数”的直观性、“数”对“形”的深刻性这两个方面着手,发挥了数形结合的作用。由此,数形结合既是研究探索数学的一种思想方法,又是帮助学生理解解释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下面笔者以数与形的结合为抓手,进行“倍数与因数”的教学探索,并作一些教学思考。  一、借“形” 引出概念  师
【摘 要】儿童“左右”方位混淆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6~9岁儿童的左右概念,发现:7岁是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敏感期;9岁儿童能比较准确、灵活地辨认左右方位;6~9岁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女性儿童发展速度较稳定,男性儿童增势快且在7岁时表现较突出。本研究为教学时机的选择提供了一项实证参考。  【关键词】左右概念;实证研究  教过一年级的教师都有体会,“左右”方位,学生常常分不清
这节课是以数学家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为史料背景展开的。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探究一笔画图形的规律,还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满的过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作及判断图形能否一笔画——明确何为一笔画  教师在屏幕上动态展示一笔写出“好玩”两个字的过程(如图1)。  师:同学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学习者不是单纯地指学生,而是指教师、学生在内的直接参与者。也就是说,在学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教师要成为大朋友。就是这个大朋友,要少一些“任性”,多一些“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情研究,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方式,指导学习方法,让我们的学本课堂真正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少一些“应该”,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