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教学有多样的课堂形态:或是单篇经典,或是群文阅读,或是整本书阅读,或是实践活动等。其中“群文阅读”并不是一个突然风靡的概念,在主题教学研究的历程中,我们深知课程改革往往随社会发展需求而来,“信息爆炸”的当今,教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提取、思考,是主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基于主题教学以往的“一篇带多篇”“单元整组教学”等课堂尝试经验,我们努力探索主题教学研究背景下的“群文阅读”,希望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态环境。下文探讨的是一节35分钟的家常课,隶属于主题教学群文阅读范畴。
一、尊重阅读体验,举群文阅读之“一”
课前,借助上节课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梳理三篇课文《瑞雪图》《草原》和《下雪的早晨》,把握文章“骨架”。接下来,整合学生在戏剧课上为班级音乐剧《猫》创编的人物出场场景片段,展开来自学生自创小剧本的群文阅读,当学生产生想要写得更好的需求时,我以其需求推动课堂,启发他们向作家学写,顺势聚焦《瑞雪图》,来举群文阅读
之“一”。
根据坦利·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反对从文本中寻找文学作品的意义,强调读者的阅读经验。在学生打开所有感官走进“瑞雪图”后,我没有提问学生“作者想表达什么”,而是问学生“你读后感受到了什么”,第二步才是猜猜作家想表达什么,与你自己的感受是否一样,继而学生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和他们自己感受到的是一样的,可见作家写作之高明。
教学片段1:
生1:老师,我从两个叹号感到惊喜——“嗬!好大的雪啊!”
生2:老师,我发现“白茫茫”“亮晶晶”是雪看起来的颜色,而“蓬松松”“沉甸甸”“毛茸茸”是雪触摸起来的感觉,这些都是叠词。
师:你读读,什么感觉?
生2:我感到雪很美,很
可爱。
生3:我很喜欢这样的雪。
生4:我从“银条儿、雪球儿”读到雪的形状,儿化音读起来觉得雪很可爱。
生5:“簌簌落落”是下雪的声音,我感到很静,很美好。
师:猜猜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和你感受到的一样吗?
生6:他可能和我们一样要表达喜爱雪的感情。
生7:我猜他想表达看到这么美的雪后很惊喜。
生8:我觉得作者像我一样,觉得雪很可爱。
师:不着一字说欢喜,你就读到了。原来,情都在景中藏
着呢!
在这样的发现中,孩子们继续读,使阅读走向深入——走进这幅瑞雪图,继而探究作家是怎样写的。学生和教师一起,一边阅读一边欣赏一边发现,体验到写景中的“形、色、声、味、触”,教师在需要提点的地方巧妙地“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写景五感”。
整个阅读过程,就是儿童的阅读体验过程,这才是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阅读顺序,而不是我多年前上《瑞雪图》这一课时所提问的:“你从哪儿读到作者的喜悦之情?”那只是我们习惯了让学生接下教师教学设计的“招儿”,接下作者写作思路的“招儿”,那是与个人阅读体验无关的阅读。当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后,他们的发言就成了安全模式下的真实感受,课堂的样貌就悄然发生了改变。
二、比较、分析、思辨,反群文阅读之“三”
主题教学最大的亮点便是学生思维的生长,而群文阅读恰恰是实现学生思维生长的最好载体。群文阅读从“一篇”走向“一群”,往往因整合点选取的角度不同,呈现多面性。以《瑞雪图》《草原》和《下雪的早晨》这三篇为例,文本的体裁不同,作者不同,人文主题也不同,我以同一意象“雪”为线索,以“关注表达方式”为整合点来组合文本。同时,群文阅读的共学议题一般都具有开放性。如这一节课,共学的议题是:选择《草原》或《下雪的早晨》其中一篇深入阅读,再将三篇文章进行比较,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不论是文本本身组合在一起的多向性,还是共学议题的开放性,都能引发学生在阅读中对三个文本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辨。
教学片段2:
师:课文学到这里还意犹未尽,我们将《瑞雪图》和《草原》《下雪的早晨》放在一起,作一个对比阅读。《瑞雪图》和《草原》,一个是千里草原天高气爽,骏马大牛绿草白羊;一个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 彩虹横飞景色壮观。不同主题,你能发现哪些相同点呢?而《瑞雪图》和《下雪的早晨》同是“雪”的主题,你又能发现哪些不同呢?请对照表格写下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草原》虽然写的不是雪景,但居然也藏着形、色、声、味、触等。
生2:我发现《下雪的早晨》同样是写雪景,但并不是五感齐全,《下雪的早晨》里没有味、触。
生3:我还发现和《瑞雪图》一样,从《草原》的写景段落也能读到喜爱和愉悦之情。
生4:我们组在读《下雪的早晨》时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读完后,感受到的情感都不一样。有的同学说感到孤独,有的同学说感到伤感,有的同学是感到茫然,我只读到寂静。
师:虽然写景中还是藏着情感,但很模糊,每个人感受到的都不一样,这就是诗歌。(笑)
生:不管是这样写,还是那样写,所有笔下的景,最终都是为着表达心中的情。
师:你说的正是我们清华王国维先生提到的“一切景语皆
情语”。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与运用,只有能够举一反三,方能谈得上理解。学生从《瑞雪图》中学来法,用之于群文的阅读,这是多么有挑战的事,学生在尝试发现“相同中的不同”“不同中的相同”,教学正教在了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后,在小组里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纵向看小组共学梳理的表格,每一篇中都写景,写景中藏着感官体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但不一定五感俱全。当学生再横向看表格时,就发现,不同的景,不同的写法,虽然都表达情感,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最终,学生得出自己发现的规律:不管是这样写,还是那样写,所有笔下的景,最终都是为着表达心中的情。这正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创作规律——“一切景语皆情语”。至此,学生感受到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的自主探究带来的巨大成就感。 最后,孩子们将今天学到的即刻用起来,回到课前的写景片段,走进《猫》剧中的魅力猫Grizabella,将为她写的雪景进行修改。学生的作品很丰富,有写Grizabella人生最得意时的雪景,也有Grizabella最凄凉破落时的雪景……学生运用从群文阅读中学到的规律和方法练习写作,而这写作同时也丰富了音乐剧主角的内心,与孩子们的班级音乐剧整合在一起,达成了上课伊始学生的需求。
三、整合艺术创作,归群文阅读之“一”
待学生讨论发现文学创作规律时,我又宕开一笔,引入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和《白毛女》歌剧片段,引入摄影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引入绘画作品《独钓寒江雪》。引学生发现,原来不仅是文学创作,还有童声合唱、歌剧和摄影作品,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为了表达内心,即群文阅读三篇后回归的“一”。
教学片段3:
师:听,这是哪首歌?
生1:老师,是《铃儿响
叮当》。
师:听听旋律和歌词,同样的雪,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齐唱、律动)
冲破大风雪 我们坐在雪橇上
快奔驰过田野 我们欢笑又歌唱
看这白雪遍地 趁这少年好时光
带上亲爱的朋友 把滑雪歌儿唱
生2:我发现心情好,大风雪时的景致也令人快乐,是好时光!
师:再听。(播放《白毛女》
选段)
(出示歌词: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年来到。
爹出门去躲账,整七那个天,
三十那个晚上,还没回还。)
生3:我知道了,同样是风雪,但歌词和旋律却令人悲伤。
生4:这个景是伤心的景。
师:看看这幅摄影作品,它的名字是《江山如此多娇》,这景致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5:我看到暖暖的黄色背景,感到很温暖。
生6:摄影作品中的雪景很壮观,让我为祖国拥有这样多娇的江山感到自豪。
师:再看这幅中国画,你想到了哪首诗?
生7:《独钓寒江雪》。
生8:这样的雪景让我感到孤独。
师:欣赏了这些艺术作品,现在你想说什么?
生9:我想不仅是文章,可能音乐、绘画和摄影作品中,也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规律。
生10:我还有补充,景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心情。
这样的发现多有意义,文字与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原本就有天然的融通。此处这些艺术形式也成了群文阅读中的“群”,是群文阅读的支持性材料,帮助学生站在艺术创作的高度,认识到更为普遍的规律。
整节课,很清晰地在读写、比较、读写三个大环节中朴素地进行,教师只在第二环节“读”时话语多一些,剩下课堂的2/3的时间,学生们静静地写作,热烈地讨论。我们惊喜地发现,他们喜欢这样的学习,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群文阅读的概念在普普通通的家常课课堂里静悄悄地被定义,在每一个可爱的学生的学习里活泼泼地被定义。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一、尊重阅读体验,举群文阅读之“一”
课前,借助上节课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梳理三篇课文《瑞雪图》《草原》和《下雪的早晨》,把握文章“骨架”。接下来,整合学生在戏剧课上为班级音乐剧《猫》创编的人物出场场景片段,展开来自学生自创小剧本的群文阅读,当学生产生想要写得更好的需求时,我以其需求推动课堂,启发他们向作家学写,顺势聚焦《瑞雪图》,来举群文阅读
之“一”。
根据坦利·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反对从文本中寻找文学作品的意义,强调读者的阅读经验。在学生打开所有感官走进“瑞雪图”后,我没有提问学生“作者想表达什么”,而是问学生“你读后感受到了什么”,第二步才是猜猜作家想表达什么,与你自己的感受是否一样,继而学生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和他们自己感受到的是一样的,可见作家写作之高明。
教学片段1:
生1:老师,我从两个叹号感到惊喜——“嗬!好大的雪啊!”
生2:老师,我发现“白茫茫”“亮晶晶”是雪看起来的颜色,而“蓬松松”“沉甸甸”“毛茸茸”是雪触摸起来的感觉,这些都是叠词。
师:你读读,什么感觉?
生2:我感到雪很美,很
可爱。
生3:我很喜欢这样的雪。
生4:我从“银条儿、雪球儿”读到雪的形状,儿化音读起来觉得雪很可爱。
生5:“簌簌落落”是下雪的声音,我感到很静,很美好。
师:猜猜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和你感受到的一样吗?
生6:他可能和我们一样要表达喜爱雪的感情。
生7:我猜他想表达看到这么美的雪后很惊喜。
生8:我觉得作者像我一样,觉得雪很可爱。
师:不着一字说欢喜,你就读到了。原来,情都在景中藏
着呢!
在这样的发现中,孩子们继续读,使阅读走向深入——走进这幅瑞雪图,继而探究作家是怎样写的。学生和教师一起,一边阅读一边欣赏一边发现,体验到写景中的“形、色、声、味、触”,教师在需要提点的地方巧妙地“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写景五感”。
整个阅读过程,就是儿童的阅读体验过程,这才是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阅读顺序,而不是我多年前上《瑞雪图》这一课时所提问的:“你从哪儿读到作者的喜悦之情?”那只是我们习惯了让学生接下教师教学设计的“招儿”,接下作者写作思路的“招儿”,那是与个人阅读体验无关的阅读。当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后,他们的发言就成了安全模式下的真实感受,课堂的样貌就悄然发生了改变。
二、比较、分析、思辨,反群文阅读之“三”
主题教学最大的亮点便是学生思维的生长,而群文阅读恰恰是实现学生思维生长的最好载体。群文阅读从“一篇”走向“一群”,往往因整合点选取的角度不同,呈现多面性。以《瑞雪图》《草原》和《下雪的早晨》这三篇为例,文本的体裁不同,作者不同,人文主题也不同,我以同一意象“雪”为线索,以“关注表达方式”为整合点来组合文本。同时,群文阅读的共学议题一般都具有开放性。如这一节课,共学的议题是:选择《草原》或《下雪的早晨》其中一篇深入阅读,再将三篇文章进行比较,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不论是文本本身组合在一起的多向性,还是共学议题的开放性,都能引发学生在阅读中对三个文本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辨。
教学片段2:
师:课文学到这里还意犹未尽,我们将《瑞雪图》和《草原》《下雪的早晨》放在一起,作一个对比阅读。《瑞雪图》和《草原》,一个是千里草原天高气爽,骏马大牛绿草白羊;一个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 彩虹横飞景色壮观。不同主题,你能发现哪些相同点呢?而《瑞雪图》和《下雪的早晨》同是“雪”的主题,你又能发现哪些不同呢?请对照表格写下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草原》虽然写的不是雪景,但居然也藏着形、色、声、味、触等。
生2:我发现《下雪的早晨》同样是写雪景,但并不是五感齐全,《下雪的早晨》里没有味、触。
生3:我还发现和《瑞雪图》一样,从《草原》的写景段落也能读到喜爱和愉悦之情。
生4:我们组在读《下雪的早晨》时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读完后,感受到的情感都不一样。有的同学说感到孤独,有的同学说感到伤感,有的同学是感到茫然,我只读到寂静。
师:虽然写景中还是藏着情感,但很模糊,每个人感受到的都不一样,这就是诗歌。(笑)
生:不管是这样写,还是那样写,所有笔下的景,最终都是为着表达心中的情。
师:你说的正是我们清华王国维先生提到的“一切景语皆
情语”。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与运用,只有能够举一反三,方能谈得上理解。学生从《瑞雪图》中学来法,用之于群文的阅读,这是多么有挑战的事,学生在尝试发现“相同中的不同”“不同中的相同”,教学正教在了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后,在小组里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纵向看小组共学梳理的表格,每一篇中都写景,写景中藏着感官体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但不一定五感俱全。当学生再横向看表格时,就发现,不同的景,不同的写法,虽然都表达情感,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最终,学生得出自己发现的规律:不管是这样写,还是那样写,所有笔下的景,最终都是为着表达心中的情。这正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创作规律——“一切景语皆情语”。至此,学生感受到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的自主探究带来的巨大成就感。 最后,孩子们将今天学到的即刻用起来,回到课前的写景片段,走进《猫》剧中的魅力猫Grizabella,将为她写的雪景进行修改。学生的作品很丰富,有写Grizabella人生最得意时的雪景,也有Grizabella最凄凉破落时的雪景……学生运用从群文阅读中学到的规律和方法练习写作,而这写作同时也丰富了音乐剧主角的内心,与孩子们的班级音乐剧整合在一起,达成了上课伊始学生的需求。
三、整合艺术创作,归群文阅读之“一”
待学生讨论发现文学创作规律时,我又宕开一笔,引入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和《白毛女》歌剧片段,引入摄影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引入绘画作品《独钓寒江雪》。引学生发现,原来不仅是文学创作,还有童声合唱、歌剧和摄影作品,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为了表达内心,即群文阅读三篇后回归的“一”。
教学片段3:
师:听,这是哪首歌?
生1:老师,是《铃儿响
叮当》。
师:听听旋律和歌词,同样的雪,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齐唱、律动)
冲破大风雪 我们坐在雪橇上
快奔驰过田野 我们欢笑又歌唱
看这白雪遍地 趁这少年好时光
带上亲爱的朋友 把滑雪歌儿唱
生2:我发现心情好,大风雪时的景致也令人快乐,是好时光!
师:再听。(播放《白毛女》
选段)
(出示歌词: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年来到。
爹出门去躲账,整七那个天,
三十那个晚上,还没回还。)
生3:我知道了,同样是风雪,但歌词和旋律却令人悲伤。
生4:这个景是伤心的景。
师:看看这幅摄影作品,它的名字是《江山如此多娇》,这景致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5:我看到暖暖的黄色背景,感到很温暖。
生6:摄影作品中的雪景很壮观,让我为祖国拥有这样多娇的江山感到自豪。
师:再看这幅中国画,你想到了哪首诗?
生7:《独钓寒江雪》。
生8:这样的雪景让我感到孤独。
师:欣赏了这些艺术作品,现在你想说什么?
生9:我想不仅是文章,可能音乐、绘画和摄影作品中,也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规律。
生10:我还有补充,景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心情。
这样的发现多有意义,文字与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原本就有天然的融通。此处这些艺术形式也成了群文阅读中的“群”,是群文阅读的支持性材料,帮助学生站在艺术创作的高度,认识到更为普遍的规律。
整节课,很清晰地在读写、比较、读写三个大环节中朴素地进行,教师只在第二环节“读”时话语多一些,剩下课堂的2/3的时间,学生们静静地写作,热烈地讨论。我们惊喜地发现,他们喜欢这样的学习,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群文阅读的概念在普普通通的家常课课堂里静悄悄地被定义,在每一个可爱的学生的学习里活泼泼地被定义。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