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关键词:有效;转变;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小学数学教师教的方式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低效,主要表現在:(1)采用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乒乓球式的教学。(2)教师随意性语言过多,一堂课好像总在讲话,过于忙碌。(3)提出的问题琐碎,无思考价值。(4)活动要求不明确。
2.小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导致数学课堂低效,主要表现在:(1)小组活动流于形式。不知要求,无合作意识,更无合作内需。(2)学生的语言表达半句话或不完整。(3)有人听课不善于表达。
3.小学数学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明显不足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低效,主要表现在:(1)教师一甩出问题,马上要求学生回答。(2)学生的探索过程还没有完成,教师命令汇报。(3)探索的结果不是学生总结出来的,而是教师总结出来。
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当下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迫在眉睫,那么怎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才算有效?
二、具体策略
一节数学课,能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这节课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笔者认为体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笔者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由教师“讲”数学转变为学生“做”数学,由课堂上的数学转变为身边的数学
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不是在老师的课堂上,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考试分数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要想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喜欢数学,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就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的心灵温暖。这样学生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2.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而现在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既浪费时间,又削弱了学生该活跃的思维,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情境创设要有吸引力。
如“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导入:刚上课,笔者给学生课件出示一个带语音的“猴子分果子”故事,语言生动有趣:猴兄弟上山摘桃子,摘了四个桃子,要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怎么分,很多学生一下回答出来了。第二天,他们又上山去找果子,找得很辛苦,结果只找到了一个大苹果,平均每人分几个呢?学生回答半个,如果要你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苹果,你怎么表示?然后引出分数。接着问:你知道什么是分数吗?你想学分数吗?这样的情境创设,时间不长,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王国,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引发学生获知解惑的欲望。
3.留足够的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教学探究与展示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让两位同学上台猜拳,并用报纸遮盖(老师和他们本身也不知道胜负的结果),让其他学生猜胜负结果,并写在练习本上,通过拉近与他们生活的距离,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课堂一片活跃,结果有一多半学生通过估计猜对了结果。第二次笔者重新设计规则,并不是猜胜负结果,而是猜他们各自手势是剪刀、锤子,还是布,那么就有了9种可能性,然后笔者让学生将猜想的结果写在本子上,而且同桌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结果只有几个人猜得对,这时学生面面相觑,笔者及时质疑:这次为什么那么少学生猜对了呢?大家讨论一下,这时学生纷纷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明白第二种猜想的结果多,猜对的可能性小。通过活动,学生脑海里进一步确立了可能性存在大小这个观点。
4.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会做一个“懒惰”的老师,这句话使笔者受益匪浅。全国知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在讲座中是这样解释的:做一个懒惰的老师,并不是说做一个学术教学懒惰的人,而是要求不要在课堂上去包办教学过程,不要将课堂当成是老师自己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舞台真正的表演者,而是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由学生找出问题所在,由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错误,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只有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
課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价值追求。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讲数学、听数学、老师的数学,转变成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编辑 李建军
关键词:有效;转变;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小学数学教师教的方式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低效,主要表現在:(1)采用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乒乓球式的教学。(2)教师随意性语言过多,一堂课好像总在讲话,过于忙碌。(3)提出的问题琐碎,无思考价值。(4)活动要求不明确。
2.小学生学数学的方式导致数学课堂低效,主要表现在:(1)小组活动流于形式。不知要求,无合作意识,更无合作内需。(2)学生的语言表达半句话或不完整。(3)有人听课不善于表达。
3.小学数学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明显不足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低效,主要表现在:(1)教师一甩出问题,马上要求学生回答。(2)学生的探索过程还没有完成,教师命令汇报。(3)探索的结果不是学生总结出来的,而是教师总结出来。
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当下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迫在眉睫,那么怎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才算有效?
二、具体策略
一节数学课,能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这节课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笔者认为体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笔者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由教师“讲”数学转变为学生“做”数学,由课堂上的数学转变为身边的数学
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不是在老师的课堂上,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考试分数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要想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喜欢数学,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就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的心灵温暖。这样学生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2.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而现在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既浪费时间,又削弱了学生该活跃的思维,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情境创设要有吸引力。
如“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导入:刚上课,笔者给学生课件出示一个带语音的“猴子分果子”故事,语言生动有趣:猴兄弟上山摘桃子,摘了四个桃子,要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怎么分,很多学生一下回答出来了。第二天,他们又上山去找果子,找得很辛苦,结果只找到了一个大苹果,平均每人分几个呢?学生回答半个,如果要你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苹果,你怎么表示?然后引出分数。接着问:你知道什么是分数吗?你想学分数吗?这样的情境创设,时间不长,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王国,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引发学生获知解惑的欲望。
3.留足够的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教学探究与展示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让两位同学上台猜拳,并用报纸遮盖(老师和他们本身也不知道胜负的结果),让其他学生猜胜负结果,并写在练习本上,通过拉近与他们生活的距离,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课堂一片活跃,结果有一多半学生通过估计猜对了结果。第二次笔者重新设计规则,并不是猜胜负结果,而是猜他们各自手势是剪刀、锤子,还是布,那么就有了9种可能性,然后笔者让学生将猜想的结果写在本子上,而且同桌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结果只有几个人猜得对,这时学生面面相觑,笔者及时质疑:这次为什么那么少学生猜对了呢?大家讨论一下,这时学生纷纷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明白第二种猜想的结果多,猜对的可能性小。通过活动,学生脑海里进一步确立了可能性存在大小这个观点。
4.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会做一个“懒惰”的老师,这句话使笔者受益匪浅。全国知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在讲座中是这样解释的:做一个懒惰的老师,并不是说做一个学术教学懒惰的人,而是要求不要在课堂上去包办教学过程,不要将课堂当成是老师自己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舞台真正的表演者,而是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由学生找出问题所在,由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错误,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只有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
課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价值追求。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讲数学、听数学、老师的数学,转变成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