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数据,分析了川东北元坝西地区须三段致密砂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建立其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过程,为须三段致密砂
【机 构】
: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川东地区致密砂岩沉积特征及储层成岩作用研究”(2016ZX05002004-01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项目“川东北须家河组储层评价与甜点预测技术”(P1901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数据,分析了川东北元坝西地区须三段致密砂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建立其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过程,为须三段致密砂岩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研究表明元坝西须三段主要由龙门山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母岩提供物源,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细中粒钙屑致密砂岩,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方解石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其孔隙类型为晶间微孔隙、裂缝与溶蚀孔隙,孔隙度为0.41%~7.16%,渗透率为0.0012×10^-3~533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为此,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 2010年12月10日至28日,由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小学科学)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小学科学)在我省古城阆中顺利进行。在培训期间,笔者对全部前来参加“国培计划”的四川省各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强调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然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并不丰富,数学知识基础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学习是一件辛苦也很乏味的事,一些学生在玩时充满了激情,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再苦再累也乐此不疲,可一旦让他们定下心来学习时,就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究其原因,也许是我们安排的学习内容枯燥无趣,没有挑战性;也许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单调重复,没有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的情境
文章针对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关系网络、社会资源等概念相互混用的现状,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界定及其主要研究观点,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关系网络获取稀缺资源的一种
当我们每一次带着精心的预设走进课堂,我们可能都隐隐地怀着一种期待,期待整节课能够如我们的设想,顺畅地从导入开始,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不生意外地,直到一节课结束。然而,愿望总是美好的,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一些“节外生枝”的情况,让我们不知所措。 其实,“意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面对“意外”时,采取回避和忽视的态度。如此,不仅会让学生的疑问挥之不去,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养成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