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它在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自己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未来社会的知识化、信息化,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大量的信息,所以使用工具书和查阅资料这一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重任。如预习中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带来的障碍;难理解的古诗,要让学生找有关书籍仔细阅读,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自己读懂诗的内容。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拓宽了人的视野,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得到他们作文、社会调查等所需要的种种真实可靠的素材和证据。
二、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能力
语文的阅读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需要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等思维过程,学生适当地记笔记有助于他们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而且,训练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还有助于培养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合理分配注意的能力。因此,小学阶段就应要求学生适当地记笔记。如在自学过程中用笔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课堂的阅读中,一边听一边运用波浪线画出优美的词句,用小圆点画出重点词,用小三角形画出人物的动作词等;课外摘抄一些好词佳句,写观察日记、生活随笔。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观察习惯大有裨益。
三、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学问是辩证统一的,学必有问,问中求学。过去的课堂教学完全忽视了这一点,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老师问什么就答什么,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教学效果甚微。孔子说过每事问,可见,问是求知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在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应学会提两种问题:
1.会提自己不懂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年纪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决定了他们具备质疑提问的前提和可能。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障碍中捕捉问题,从感兴趣或不明白的地方发现问题。由于是学生急需解决也愿意解决的问题,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如教学《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我看过很多电视节目,介绍了黄河的水全是泥沙,浑浊不堪。为什么课文却说刘家峡这儿的水很美呢?”因学生不具有相应的地理知识,便众说纷纭,但兴趣丝毫不减。这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这要用地理知识来解决,让他们懂得各科知识同样重要。
2.会提与课文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
将问与思紧密结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对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自学能力很重要。不过,这类问题的提出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对师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作适当引导,将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处理,问题一旦提出,教学活动便是围绕这些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突破教学难点。如学习《晏子使楚》这篇阅读课文时,学生初读后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一部分师生当场解答。另一部分对理解课文很有价值,便概括为三个问题:晏子到楚国,楚王是怎样侮辱他的?晏子是怎样回答的?你认为晏于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很快学懂了课文。
四、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
讨论交流为学生自由学习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讨论时,可以让学生按小组组合,也可以自愿组合,可以在座位上,也可以找一个自己认为理想的地方,使他们消除紧张、压抑、害怕的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让思维潜能得到发挥。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学会自主学习,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五、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能力
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也需要人与人、行业间,甚至领域间的协作,竞争与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现代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学生在自己主动探索时也常需要几个人,甚至更多人共同完成。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小组竞赛,教师可抓住时机教育学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在小组的比赛中获胜。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小学会与人合作,参与竞争。
六、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现代课堂教学同样需要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就拿小语教学培养的“听说读写”中的“读”来说,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分为了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品评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四个阶段。其中,创造性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高目标。学生一旦进入创造性阅读阶段,他们阅读的最大特点就是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首先反映在作文中,也同时反映在总的过程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特别重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社会的发展要求未来的建设者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而培养他们的素质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只有放眼于未来,脚踏实地,在课堂教学中一步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为未来社会造就出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未来社会的知识化、信息化,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大量的信息,所以使用工具书和查阅资料这一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重任。如预习中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带来的障碍;难理解的古诗,要让学生找有关书籍仔细阅读,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自己读懂诗的内容。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拓宽了人的视野,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得到他们作文、社会调查等所需要的种种真实可靠的素材和证据。
二、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能力
语文的阅读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需要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等思维过程,学生适当地记笔记有助于他们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而且,训练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还有助于培养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合理分配注意的能力。因此,小学阶段就应要求学生适当地记笔记。如在自学过程中用笔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课堂的阅读中,一边听一边运用波浪线画出优美的词句,用小圆点画出重点词,用小三角形画出人物的动作词等;课外摘抄一些好词佳句,写观察日记、生活随笔。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观察习惯大有裨益。
三、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学问是辩证统一的,学必有问,问中求学。过去的课堂教学完全忽视了这一点,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老师问什么就答什么,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教学效果甚微。孔子说过每事问,可见,问是求知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在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应学会提两种问题:
1.会提自己不懂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年纪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决定了他们具备质疑提问的前提和可能。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障碍中捕捉问题,从感兴趣或不明白的地方发现问题。由于是学生急需解决也愿意解决的问题,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如教学《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我看过很多电视节目,介绍了黄河的水全是泥沙,浑浊不堪。为什么课文却说刘家峡这儿的水很美呢?”因学生不具有相应的地理知识,便众说纷纭,但兴趣丝毫不减。这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这要用地理知识来解决,让他们懂得各科知识同样重要。
2.会提与课文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
将问与思紧密结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对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自学能力很重要。不过,这类问题的提出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对师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作适当引导,将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处理,问题一旦提出,教学活动便是围绕这些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突破教学难点。如学习《晏子使楚》这篇阅读课文时,学生初读后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一部分师生当场解答。另一部分对理解课文很有价值,便概括为三个问题:晏子到楚国,楚王是怎样侮辱他的?晏子是怎样回答的?你认为晏于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很快学懂了课文。
四、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
讨论交流为学生自由学习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讨论时,可以让学生按小组组合,也可以自愿组合,可以在座位上,也可以找一个自己认为理想的地方,使他们消除紧张、压抑、害怕的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让思维潜能得到发挥。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学会自主学习,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五、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能力
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也需要人与人、行业间,甚至领域间的协作,竞争与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现代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学生在自己主动探索时也常需要几个人,甚至更多人共同完成。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小组竞赛,教师可抓住时机教育学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在小组的比赛中获胜。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小学会与人合作,参与竞争。
六、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现代课堂教学同样需要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就拿小语教学培养的“听说读写”中的“读”来说,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分为了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品评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四个阶段。其中,创造性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高目标。学生一旦进入创造性阅读阶段,他们阅读的最大特点就是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首先反映在作文中,也同时反映在总的过程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特别重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社会的发展要求未来的建设者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而培养他们的素质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只有放眼于未来,脚踏实地,在课堂教学中一步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为未来社会造就出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