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而不微 见“微”知著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一专题研究纳入了专项任务群;统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也多次强调了古诗文教学中的方法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时常把古诗文教学作为攻坚课型。尽管如此,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下面笔者谈谈个人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看法。
   一、古诗文教学需突破的瓶颈
   1.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文化感不强
   若问起屈原,除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课本必考名句以外,少有人能道出屈原的生平一二,能说说“屈原与端午节”“屈原与龙舟粽子”的也是支支吾吾。2019年热门漫画作文《屈原是谁?》反映的便是当前高中生文化认知严重缺失的现状。颠倒古代历史,张冠李戴的现象,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也常有见闻。笔者曾在曹操《短歌行》拓展教学中提到了曹植的《七步诗》,课后班上一女生悄悄地来问:“老师,您是不是讲错了?《七步诗》是曹丕做的吧?”然后还顺便问到“丕”是读“Pī”还是“Pēi”。笔者当时是一脸无奈,哭笑不得。诸如此类的“笑话”在语文老师的叹气声中可谓数见不鲜了。对传统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如此匮乏,试问学生又如何能轻易地拿下古诗文阅读呢?
   2.传统古诗文教学模式有待探索
   说起古文教学,语文老师便头痛;说起古诗鉴赏,学生更是茫然无措。由于受到上述所说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的影响,高中老师的古诗文教学只能硬着头皮先在逐字逐句的讲解上下功夫。首先得帮助学生清扫字词义的障碍,其次再梳理文意,然后才进一步探索主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在第一环节字词讲解中就“灭掉”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说往往是索然无味的,不管是“全盘讲解”模式还是“你问我答”模式,抑或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合作探究”模式,学生的接受度始终不高,课堂气氛难以调动,沉闷的课堂最终似乎都将归于无奈的“一言堂”,四十分钟的学习,学生真正有效接受的时间估计只有二十分钟。“效率低”“讲不动”成了目前古诗文教学的通病。
   3.高中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由于课程受到课时的限制,老师在梳理字词环节已花了不少时间,所以后续在相关古诗文的趣味拓展及古诗文底蕴的培养等方面,就只能无限压缩甚至是直接跳过了。这也是导致古诗文教学恶性循环的原因之一。因为学生在最初的古诗文学习中兴趣未被激发,加上读不懂的陌生感一再挑战学生的耐性,那么,一篇又一篇,一课又一课,结局只有两个,像鲁迅先生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悲哀的是,学生往往选择了后者。高中的应试以及功利学习是他们所谓“明智取舍”的强有力后盾。特别是在一些理科班里,语文本就是被边缘的科目,更何况是边缘科目里面的高难度模块呢?“理所当然”放弃的心态,使得学生提升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希望终成泡影。
   二、微课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意义
   针对以上教学瓶颈,对于第一、第三点,笔者自认为非教师个人力量可以左右,文化底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或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的酝酿,须从娃娃抓起;教育模式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左右,学校有压力,教师也不是轻易就可以扭转的;那难道古诗文教学就只能望而却步吗?笔者觉得,我们可以先突破第二个瓶颈,尽管举步维艰,但随着“微课”的普及,笔者看到了探索的新方向。
   微课是指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心化教学环境,围绕某个(某些)知识点(技能点)精心设计的以视频、动画等为主要呈现形式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旨在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达到最佳效果。而“微课视频”的核心内容是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联系测试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下面笔者将谈谈微课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两大重要意义。
   1.颠覆沉闷的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文学习有难度毋庸置疑,那么要学生心甘情愿去挑战难度的最佳方法,笔者觉得除了“功利逼迫”以外,“兴趣”是最好的突破点。与传统的口授教学模式相比,现在的学生似乎更愿意接受视频教学。微课视频进课堂,首先是课堂模式的“大变身”,不再是一味枯燥的讲说课,学生“胃口”被吊起来了;其次,带着强烈视听冲击效果的微课,是信息化时代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新型教学载体。在视频教学中,课堂往往气氛活跃,互动良好,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这点笔者深有体会。
   笔者在讲《鸿门宴》的时候,声嘶力竭、用尽一切生动词藻把故事情节梳理了一遍以后,在巩固环节提问了故事的梗概,结果能答上的学生寥寥无几,这让笔者很泄气。当时学校正推行“微课”“录课”等新型教学手段,笔者不太懂操作软件,于是突发奇想,用手机视频功能录制了一段笔者口授的文段解说。其实就是拿了一张白纸,在视频录制功能下,用笔者笨拙的手粗略地“画”出了“鸿门宴”的场景,边画边说。然后笔者把这段视频放到了两个班中做实验,惊奇地发现那些平时课堂里昏昏欲睡的学生也都精神奕奕地在看,偶尔还带头取笑笔者的“拙笔”。整个视频教学播放下来,课堂气氛良好,学生精神状态也不错,笔者自身感觉教学也很轻松舒适。在课堂最后七八分钟笔者还专门让学生复述《鸿门宴》的梗概,以检测视频教学的效果,没想到学生这回连“项王”“沛公”的座位方向以及“樊哙”站立时的神态都一字不差地准确说了出来,笔者顿时感受到了视频教学进课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循环使用,有效节省教学资源,同时解放教师和学生
   减负的口号喊了好些年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微课”的制作与使用,笔者觉得正是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同时又能有效减轻课堂压力的好途径。微课的有效循环不仅适用于“简单粗暴型”的知识系统梳理课,而且还可以运用于某一细微重难点的详解。前者录制好后,可以在不同的班级陆续甚至同步播放,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口授压力,节省教学资源,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使学生从枯燥无味或者单一乏味的“诵经课”中解脱出来;而且,较好的微课集影视、动漫及有趣讲解于一体,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课堂参与度。而后者重难点课型的微课,录制好后放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课上没弄懂的学生课下可以重复观看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当然,微课的制作过程是比较繁琐的,教师首先得下功夫钻研微课软件,并把需要讲授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开始制作精美的微课。所谓“先苦后甜”,笔者觉得用来形容“教师使用微课教学”再准确不过了。
   笔者在高三紧张的教学中经常使用这样的微课。使用微课教学,既可大大减轻教师的咽喉负担,而且在课堂中,通过微课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剩余的课堂时间里教师的口授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大大提升,最重要是学生在这种“半松半紧”的课堂氛围中,从此不再惧怕语文古诗文学习。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既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挑战,也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工具之一。笔者认为,这会是古诗文教学的一大好帮手。
   [作者通联:广东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
其他文献
教师专业素养是其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人才只能由人才来培养”,因此教师要培养出人才,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内存不断扩容。而对于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更是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  但教师專业化发展绝不能等同于将教师标准化,现在有些学校硬性要求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
基于议论文写作训练长期“无序”“低效”的状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实践的基础上,我区多个学校从2015年起至今在初三进行了议论文写作序列化的尝试。  即从八年级开始,根据学情,有意识地将初中议论文写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议论文写作专项训练。具体操作程序如下:训练一,学会读材料,提炼、概括论点;训练二,学会甄选论据与表达;训练三,学会写点分析,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架起一座桥;训练四,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对李清照的这首词,网上、资料上,评论俯拾即是,教案不胜枚举。大家都把它当词来教,当然正确得很。但我更想把它当作一个故事来讲,是一个极有才情的女子倾诉自己的“愁”的故事,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讲述一个“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故事。  既是故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讲一个“什么”的故事。一个秋天的黄昏(姑且这么肯定),一个女子在院子里“寻寻觅觅”,就是不知道丢了什么东西(特意不告诉你,是不是有点悬念)?
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的“指挥棒”,高考作文命题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研究的“重头戏”。笔者尝试掌握它的特点、演变,努力构建它与高中作文教学间的和谐统一的良性关系,希望能更有效地指导平时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让教师教得有效。一、由单一到丰富  纵观15年来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从材料的呈现方式到内容的内涵都产生了一些变化,由单一走向丰富,作文命题的命题日趋走向成熟。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由单一到丰富
如果说高中语文的三年教学是一个整体,那么高一语文就是春天,是要为学生的心灵播下语文的种子。站在这样一个起点,想到三年后的高考,深感现在的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坚实有力。  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是环环相扣的过程,无论是能力培养還是知识储备都应该有计划分步骤进行。高一语文教学需要完成必修1-4册教材的学习,同时不能忽略了语言文字的积累、作文的训练。语言文字的积累是需要日积月累再逐渐内化的。专题的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定位了普通高中语文教育,认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而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工作放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而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
《论语》中孔子有句话:“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陶渊明的性格中,就有“狂狷”的特色。只是后来,“狷”胜了“狂”,他退出了官场,选择了田园,但在内心深处,却有着深深的悲痛和失落。   陶渊明也是有报国安民之志的伟丈夫。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东晋末期和南朝宋初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典型特征就是分裂动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也有济世安民的理想,“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
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活动之一,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和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评点,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一种读写结合的实践性活动形式,随文即兴,文字可长可短,具有鲜活、灵动的特点,易于在阅读教学中,将具体的语言文字置于特定的阅读情境和文化情境中去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形成个性化的言语经验,并能将个性的言语经验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
文本解读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思维和感知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但目前“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薄弱”,可见,文本解读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并不断进行提升的重要项目。  文本解读的方法是多样的,文本细读是其中一种,它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是文本、作者及阅读者融合、碰撞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
关于徐志摩的名作《再别康桥》,学界一般认为,该诗“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逝去的美好往事,人們总是充满怀念。〔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这段评论在客观阐述《再别康桥》给不同时期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巨大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