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46-02
“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指出,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的活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怕操作探索时学生的纪律不好组织,对于操作探究的环节能省则省,素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出来的知识才能内化为己有,从而形成活动经验。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挥潜力,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在操作探索中积累形成正确概念的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里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觉得困难,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更是难以明白,如果不给他们一定的操作时间,在直观中感知,建立的概念是不牢固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学具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同桌两个同学分7个图案可爱的冰箱贴,结果很多同学会因分配不均争吵起来,教师顺势问他们为何而吵?学生会说出因为分得不一样多而吵。接着给每桌两个同学增加一个冰箱贴变成8个后再分,就会出现每人分4个,他们就没意见了。这时可问学生这回为何不吵了?因为每人分得的个数相同所以就没意见了。从而引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就叫做平均分”,通过这样分一分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过程化,也让学生从中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所以,数学的教学,并非单纯体现于学生接受的数学事实,而更多的是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将“经验材料组织化”“数学材料逻辑化”。
(二)在操作探索中积累理解抽象算理的活动经验
如果把“数学思考”比喻成思维经验的核心,那么把形象思维过转化成抽象思维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操作就是一座很好的“桥梁”。如:在进行数学的计算教学时,可以通过学具的操作,把數形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数学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明白算法。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退位减法)》是整册教学的难点,单纯的说教学生是不会理解的。这时可以借助学具的操作让他们明白算理。教学32-6怎么算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同桌合作拿出32根小棒(3捆各10根,加上2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6根,想一想该怎么拿。
当学生发现从散开的2根中减6根不够时,通过动手操作学具能找到不同的拿法:
(1)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6根,剩4根在与剩下的2捆加2根合起来是26根。
(2)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2根合起来为12根,从12根中拿走6根剩6根,最后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3)先拿走2根,不够又打开1捆从10根里再拿走4根,剩下6根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在操作中学生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要打开整捆中的一捆小棒。然后教师再与竖式结合起来教学,2减6不够,必须从十位退一,个位加10再减。这样在动手的基础上很好地做到了数形的结合,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了算理,明白算法,积累了如何理解算理算法的活动经验,同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三)在操作探索中积累解决疑难问题的活动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时,才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去解决问题,并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操作探究的平台。如二年级上期有一道题: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是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多长?学生不明白“对折再对折”是什么意思?可以让他们每人准备一根绳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对折,然后再对折,学生就清楚地看出把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了4段,求这根绳子原来多长?就是4个8,用乘法来解决就行了。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一条线段表示一根绳子,画一画就明白了“对折再对折”的意思。这样一个过程旨在培养学生遇上疑难问题时,动手画一画,折一折等都是帮助理解的好方法。从而积累用操作探索的方法来解决疑难的数学学习经验。
(四)在操作探索中积累顺畅表达思路的活动经验
有资料表明:一个新的知识,如果听,只能记住5%,如果能教(说)就能记住90%,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呀。特别是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口头表达能力还十分有限,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训练学生说话,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不断的交流发表中积累勇于发言、顺畅表达思路的活动经验。1.同桌交流。一对一交流是最方便最容易倾听最安全的交流,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通过同桌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就能把新知识总结完整了,而且进一步学会了怎样总结概括要点的经验,长此坚持,学生能不断积累发表的经验。2.边做边说。老师示范后让学生边说方法边动手画,这样会很好地掌握了方法和画法。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再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让学生操作学具,然后让他们把操作的过程表述出来,学生有了操作的经历,表达起来就能有理有据,就是这样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又积累语言表达思路、算理的活动经验。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观察和思考,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探究活动,在学习的过程和经历中积累的。
“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指出,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的活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怕操作探索时学生的纪律不好组织,对于操作探究的环节能省则省,素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出来的知识才能内化为己有,从而形成活动经验。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挥潜力,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在操作探索中积累形成正确概念的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里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觉得困难,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更是难以明白,如果不给他们一定的操作时间,在直观中感知,建立的概念是不牢固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学具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同桌两个同学分7个图案可爱的冰箱贴,结果很多同学会因分配不均争吵起来,教师顺势问他们为何而吵?学生会说出因为分得不一样多而吵。接着给每桌两个同学增加一个冰箱贴变成8个后再分,就会出现每人分4个,他们就没意见了。这时可问学生这回为何不吵了?因为每人分得的个数相同所以就没意见了。从而引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就叫做平均分”,通过这样分一分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过程化,也让学生从中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所以,数学的教学,并非单纯体现于学生接受的数学事实,而更多的是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将“经验材料组织化”“数学材料逻辑化”。
(二)在操作探索中积累理解抽象算理的活动经验
如果把“数学思考”比喻成思维经验的核心,那么把形象思维过转化成抽象思维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操作就是一座很好的“桥梁”。如:在进行数学的计算教学时,可以通过学具的操作,把數形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数学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明白算法。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退位减法)》是整册教学的难点,单纯的说教学生是不会理解的。这时可以借助学具的操作让他们明白算理。教学32-6怎么算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同桌合作拿出32根小棒(3捆各10根,加上2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6根,想一想该怎么拿。
当学生发现从散开的2根中减6根不够时,通过动手操作学具能找到不同的拿法:
(1)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6根,剩4根在与剩下的2捆加2根合起来是26根。
(2)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2根合起来为12根,从12根中拿走6根剩6根,最后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3)先拿走2根,不够又打开1捆从10根里再拿走4根,剩下6根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在操作中学生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要打开整捆中的一捆小棒。然后教师再与竖式结合起来教学,2减6不够,必须从十位退一,个位加10再减。这样在动手的基础上很好地做到了数形的结合,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了算理,明白算法,积累了如何理解算理算法的活动经验,同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三)在操作探索中积累解决疑难问题的活动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时,才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去解决问题,并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操作探究的平台。如二年级上期有一道题: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是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多长?学生不明白“对折再对折”是什么意思?可以让他们每人准备一根绳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对折,然后再对折,学生就清楚地看出把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了4段,求这根绳子原来多长?就是4个8,用乘法来解决就行了。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一条线段表示一根绳子,画一画就明白了“对折再对折”的意思。这样一个过程旨在培养学生遇上疑难问题时,动手画一画,折一折等都是帮助理解的好方法。从而积累用操作探索的方法来解决疑难的数学学习经验。
(四)在操作探索中积累顺畅表达思路的活动经验
有资料表明:一个新的知识,如果听,只能记住5%,如果能教(说)就能记住90%,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呀。特别是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口头表达能力还十分有限,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训练学生说话,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不断的交流发表中积累勇于发言、顺畅表达思路的活动经验。1.同桌交流。一对一交流是最方便最容易倾听最安全的交流,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通过同桌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就能把新知识总结完整了,而且进一步学会了怎样总结概括要点的经验,长此坚持,学生能不断积累发表的经验。2.边做边说。老师示范后让学生边说方法边动手画,这样会很好地掌握了方法和画法。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再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让学生操作学具,然后让他们把操作的过程表述出来,学生有了操作的经历,表达起来就能有理有据,就是这样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又积累语言表达思路、算理的活动经验。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观察和思考,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探究活动,在学习的过程和经历中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