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49-01
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呼唤创新型学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渐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难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局面。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早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1950年6月19日,毛主席就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指出:“要学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851年8月6日,周恩来总理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强调指出:“改变这种不良状况的重点、应放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减少社会活动方面,还应放在改善伙食营养和卫生方面。”1955年7月1日,教育部曾发出指示,明确规定:“要求做到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非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各种竞赛;严格控制各种费用的收取,严格控制各种非教学用书和不必要的资料进入课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由此可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一个直接影响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突出问题。
首先,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学校为了争升学率,争荣誉,千方百计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表现在一些学校不按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而是按高考指挥棒组织教学,各类教学用书和不必要的复习资料盲目进入学生课堂,延长在校时间,让学生死记硬背,还美其名曰:“强化训练”。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一味地拖延时间换取质量,使学生的个性在学校得不到发挥,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在校要求学生智育第一外,还超量布置家庭作业,连学生在家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权利都剥夺了,甚至还要牺牲大量休息时间运完成家庭作业。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生在家父母既不让做家务,更不让看电视,看课外书籍,学生只好机械地埋进一大堆家庭作业里,一直熬到深夜,连节假日,寒暑假都不例外。三是社会对学校的评估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只看分数不注重能力;只看升学率不看学生全面的进步和提高。由于以上原因,致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近视度数越来越高,体质越来越差,厌学情绪越来越重,不克服以上种种错误做法,又怎能推行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不下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党和国家必须调整现有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每一个人和社会成员,学生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为己任,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美育和体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学生创新和重视实践,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实际紧密结合。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要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首先,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同时培养孩子们良性竞争的意识和宽阔的胸怀。要想使学生成绩好,首先要让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不同的个性所以要因势利导,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课堂上应该创造良好、活跃的学习氛围,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心灵的自信之树,因为没有比激励一个人的自信心更重要的了。
其次,要培养学生博大的宽厚的富有创新的胸怀,让他们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有丰富的心灵世界。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好书,使学生不仅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对天文、军事、哲学、艺术、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和各种社会现象都有涉猎和掌握,全面、均衡的发展。学生拥有了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最广阔的精神世界,这就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个基础,当他成人以后,就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自己的道路,而不会被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所吞噬。
另外,以前我们的教育总是在封闭、虚拟的状态中进行,这样一来,孩子们将永远无法适应纷杂的社会,也无法承受繁重的未来。在未来的社会如果不懂得社会规则和责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什么竞争和发展了,因此,责任、努力、义务的概念,应当在孩子们踏入社会之前,就由学校教给他们。
教育是为成功者作准备的。而获取成功,凭借的不仅是知识,还要有足够的能力,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营造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学习群体,使每个人在这个群体中得到发展。
让我们所有的学校、家庭、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呼唤创新型学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渐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难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局面。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早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1950年6月19日,毛主席就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指出:“要学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851年8月6日,周恩来总理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强调指出:“改变这种不良状况的重点、应放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减少社会活动方面,还应放在改善伙食营养和卫生方面。”1955年7月1日,教育部曾发出指示,明确规定:“要求做到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非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各种竞赛;严格控制各种费用的收取,严格控制各种非教学用书和不必要的资料进入课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由此可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一个直接影响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突出问题。
首先,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学校为了争升学率,争荣誉,千方百计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表现在一些学校不按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而是按高考指挥棒组织教学,各类教学用书和不必要的复习资料盲目进入学生课堂,延长在校时间,让学生死记硬背,还美其名曰:“强化训练”。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一味地拖延时间换取质量,使学生的个性在学校得不到发挥,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在校要求学生智育第一外,还超量布置家庭作业,连学生在家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权利都剥夺了,甚至还要牺牲大量休息时间运完成家庭作业。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生在家父母既不让做家务,更不让看电视,看课外书籍,学生只好机械地埋进一大堆家庭作业里,一直熬到深夜,连节假日,寒暑假都不例外。三是社会对学校的评估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只看分数不注重能力;只看升学率不看学生全面的进步和提高。由于以上原因,致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近视度数越来越高,体质越来越差,厌学情绪越来越重,不克服以上种种错误做法,又怎能推行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不下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党和国家必须调整现有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每一个人和社会成员,学生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为己任,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美育和体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学生创新和重视实践,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实际紧密结合。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要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首先,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同时培养孩子们良性竞争的意识和宽阔的胸怀。要想使学生成绩好,首先要让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不同的个性所以要因势利导,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课堂上应该创造良好、活跃的学习氛围,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心灵的自信之树,因为没有比激励一个人的自信心更重要的了。
其次,要培养学生博大的宽厚的富有创新的胸怀,让他们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有丰富的心灵世界。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好书,使学生不仅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对天文、军事、哲学、艺术、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和各种社会现象都有涉猎和掌握,全面、均衡的发展。学生拥有了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最广阔的精神世界,这就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个基础,当他成人以后,就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自己的道路,而不会被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所吞噬。
另外,以前我们的教育总是在封闭、虚拟的状态中进行,这样一来,孩子们将永远无法适应纷杂的社会,也无法承受繁重的未来。在未来的社会如果不懂得社会规则和责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什么竞争和发展了,因此,责任、努力、义务的概念,应当在孩子们踏入社会之前,就由学校教给他们。
教育是为成功者作准备的。而获取成功,凭借的不仅是知识,还要有足够的能力,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营造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学习群体,使每个人在这个群体中得到发展。
让我们所有的学校、家庭、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