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运用数学语言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da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注重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好数学和问题解决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受方言、习惯、认知水平的影响,很不规范,在课堂中有的学生想说又不会说,有的学生怕说、不敢说,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不能准确规范地表达数学语言。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应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让运用数学语言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一、加强阅读,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应以发展为本,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养成讲讲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书”。
  
  二、教师示范,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讲解,不能用土话、方言来表达。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要干脆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
  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三、合作交流,发展数学语言
  
  在课堂中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找机会与同学分享彼此的想法。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交流、学生小结等方式进行: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当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学生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会自觉地用数学语言进行思维。
  
  四、运用操作,强化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把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形成运用数学语言的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观察过程、操作过程、算理和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久而久之,学生既会想又会说,既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作文题目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对任何题目发表意见之前,他应该先熟悉那个题目,否则叫他去说就等于叫一个瞎子去谈颜色或者叫一个聋子去谈音乐一样愚蠢。”现在的问题是,仅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命题,如《我的学校生活》、《春节》、《难忘的一天》等,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必须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要求。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在写作方面的心理要求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化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化学教学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秉承使学生感兴趣的原则,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获取观察和实验操作的机会。本文主要论
在沙漠中驾驶Levante会收获哪些知识和经验呢?我这就来告诉你。上次试驾玛莎拉蒂Levante还是在冬季的长白山,气温只有-10℃。穿越白雪覆盖的林场小径时停车休息,一跳出车门,双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再修改,文章提出要激发学生的修改热情,强化他们的自改意识,还要教给学生再修改的方法。
2006年11月18日。南京一所全年学费高达10万元的幼儿园正式开园.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据这所幼儿园的创办人靳海燕介绍,该园面向在宁0~6岁的各国儿童,教员以外籍人士为主。课程
摘 要: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本文从联系生活,展现数学课堂的情境美;学科整合,探究数学课堂的艺术美:引发思考,追寻数学课堂的内在美;妙用情感,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美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把孩子领进数学的百花园,让“美”满课堂。  关键词:挖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关注“任务型教学”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方面对学生展开“任务型教学”,旨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单;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73-1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中小学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
笔者在本文中以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教学单元内容为例,谈谈自己在随文小习作中的一些实践和体验。
信息技术向我们展示了五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也经常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共同探索。    紧张的课时安排    现状 以省编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下册)为例,教材共十四课内容,其中第三课为“指法”。根据学期周数,该课指法练习只能安排两个课时。可要让三年级学生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就真正“熟练”掌握指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分析 教师讲解完要点之后,把一节课的剩余时